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金剛密乘大圓滿—突破輪回之道(丹貝旺旭仁波切)▪P8

  ..續本文上一頁所有見中之巅峰。 “修”呢,則和晉美朗巴尊者一樣,尊者不分晝夜無有懈怠地修持,而使由修持所生之智慧界不斷湧現,雖然未曾學習過五明等學問,但都無礙通達了,這是因爲尊者修持等引②之殊勝結果。 “行”呢,應如上師紮查瑪一樣,于一生中任何細微的墮罪、過失也沒有沾染,並且菩薩六度之行達到究竟。以上即是結合這叁位上師之特點而作的講解。

  

  2、附帶講述具緣者之功德利益

  

  若能如是修持故。

  即生成佛具可能。

  

  如上所述,若能于內心中真正舍棄此生世間的一切事業,而依止僻靜山林,與見、修、行叁者不離不棄,全力以赴,將全身心都投入于修持當中,同時具備上等的精進與上等的信心,並且是具有宿業的有緣者的話,在即生解脫于本淨基界之上而獲得佛果是有可能的。雖然如此,但現在爲五濁惡世,我等信心、恭敬心、悲心都很小,精進和毅力也很低劣,因此,依照這樣的修持,而要斷言此生能夠獲得真正的解脫是非常困難的。

  

  非也心安了不得!

  

  雖然不能即生成佛,但修持此法的瑜伽士也可以心曠神怡,心安坦然了。因爲他們知道將此生的一切顯相都轉爲道用,對錯亂顯相不作貪執,並且能夠斷除生死,即使再差,來世至少也能夠往生到自性化身刹土,不必再遊蕩于輪回當中。真是“了不得呀!”,即是說對能夠修持這樣殊勝的竅訣而心生喜歡。

  

  二、詳述正體

  

  在“見”、“修”、“行”叁者中,首先詳述“見”。

  

  1、第一要 直指自性本覺

  

  見爲廣大浩瀚者,

  叁句義之直擊要。

  

  如上所說,所謂的“見”爲廣大浩瀚者是怎麼樣的呢

  依照能直擊輪回錯亂之要害的,“直指自性本覺”、“獲得唯一確斷”、以及“把握決定解脫”,此叁句義的竅訣的修持,則能斷除錯亂之命根。就如同武藝超群手持利劍的俠士,能夠直擊敵人命脈取其性命一般,如果精通能夠直擊輪回命害的叁句義之竅訣的話,則能直接無間地將輪回錯亂顯相的命根斬斷。

  

  首先自心松坦住。

  

  那麼,怎樣指授並認識自心本性呢

  最初,指授尚未獲得認識的“見”的方法——

  就法相乘而言,是以教、理來抉擇“見”的:

  

  其中,如果是以經教來抉擇“見”的話,則需要依據佛陀所宣說之經典以及後學所造之論著;

  

  而以法理的方式來抉擇的話,則是以“車乘七理”,“五相道理”,“有無生滅”,“四際生滅”,“金剛屑”以及“離一異”之法理等等來予以抉擇。

  

  而就密乘共同之宗規來看,是依靠叁灌之“比喻智慧”,而以第四灌來介紹“真實智慧”等的方法來予以抉擇的。

  

  雖然方法很多,但就不共自宗大圓滿的無上宗規而言:

  

  首先,身如山王而不動,坦然而住,雙腿散盤,雙手以“心性休息手印”而放置,脊背伸直,眼睛瞪目直視于清明的虛空界,此即“身之安住法”。在《心滴耳傳甚深卷》中有“身直則脈直,脈直則風直,風直則心堪能”之意旨。

  

  同樣,語之氣也應該自然舒緩地從口中呼吸,口中呼吸之氣爲智慧之氣,鼻中呼吸之氣爲不淨之氣。這是因爲有如下之密意:當氣于“嘎滴水晶管”之中運行之時,二萬一千種業風將于自地消融,種種虛妄分別錯亂之顯相全都將自然消散。《甚深見——虛空無雲》之中有:

  

  氣之呼吸由彼齒間行,

  嘎滴晶管連接心口要,

  能使業風息止分別消,

  直斷之見自相徑直生,

  此乃覺性現前之竅訣。

  

  又成就自在者——白足尊者曰:

  

  氣要鼻中不行口中行,

  唇齒微張上下不相觸,

  

  氣息極其舒緩而呼吸。又如《心滴耳傳甚深卷》中所言:

  

  語之風息無作自然于口中稍冗長地外持。如此安置的話,則能使往來之業風于自地而安息,一切虛妄分別煩惱自然消散,覺性本智之氣將彙聚于界中,即爲此道之殊勝法門。

  這就是“語的安住法”。

  

  如是,心亦不動,不想、不修、不做任何的造作、取舍、破立。首先,需要自心松坦,將心自地的安住在如虛空般的境界之上。如此安住的話,則心之粗大的散亂分別將消散而不生。在未見心性之本來面目,而又遠離叁時之粗大錯亂分別的狀態當中,什麼也不想,松坦而安住,此即是“心之安住法”。

  

  昂宗珠巴仁波切的弟子全都被要求于此狀態之上,行持安住四至五年的時間。上師麥彭仁波切說:

  

  雖然這是普基阿賴耶,但如果不依于如此之修持的話,清淨本智是不會于相續中産生的。

  

  此爲心之安住法。

  

  依于如此之“方便”,則應通達“方便生”之本智。因此,按照自宗大圓滿叁種傳承上師的傳統慣例,大都是于心中一切渙散的分別念全都于自地消融之處而介紹覺性的。

  不縱不擒無分別。

  

  如是外境色、聲、香、味、觸、法此六識之境顯無論如何生起,分別妄想都不應外散于其上;並且無論叁毒、五毒的分別如何生起,也不要依靠緣取于其對治法而向內收攝;而是應該松坦而安住。

  

  平等松坦自然住。驟然驚心呼出帕。

  

  此時,過去的分別念已滅,未來的分別念未生。現在的分別念也自然消融,沒有叁時之分別念,而于自然無作的原始狀態中平等而住,則應生起光明本智。但在初業行人的階段,即使能夠似模似樣地護持沒有縱擒分別念而自然安住的原始本性,但卻不能除去單一之住分與對樂明無念之覺受的貪執之覆皮。好像是能于此種狀態之上平等而住一般,叁門松坦安住之時,覺受貪執之覆皮以及分別念之破衣又不能去除的話,則應爲了除掉這些遮障並袒露出通澈、赤裸之本覺,而施予驟然、驚心、意外的、如降霹雳一般的“帕的”。

  

  猛烈短促奇妙哉。

  

  在此所發出的不是具有調式或是如歌曲一般長而悅耳的“帕的”聲,而應該釋放出猛烈、有力而短促的“帕的”聲。以此“帕的”聲爲緣,完全遠離叁時之分別蘊聚與覺受貪執的一切遮障的,覺性本具之智慧將得以袒露。這樣的覺性,是于無生之自性中卻又無礙通澈的赤裸覺分;是遠離八識之原始本智;是並非從前沒有而新生的,而是從來就不曾離開過自己的超越俱生心識之本智。因此他爲一切叁世諸佛之圓明真心,爲十萬空行母之心血,爲八萬四千法門之精髓,于此無礙而獲得赤裸認識的話,真是了不得!真是稀有難得之事啊!

  

  非爲一切空朗朗。

  

  此時,從一切有無、是非的概念當中脫離出來,即是“非爲一切”。現前這樣的,遠離一切專緣的解脫,就是所謂的“空朗朗”。在灌頂時所用的介紹覺性的方法也與此方法相似,並且,它也是《聲應成根本續》之中所闡述的介紹覺性的六種方法之一。由上師發出“啪的”聲或者由自己給自己發出“帕的”聲也可以,依于此,叁時之分別蘊聚,一切妄想分別都將徹底斷除,此時所呈現出來的即是此本具智慧現前之自性。

  

  空空朗朗赤無礙。

  

  總之,所謂的“空空朗朗”是就心遠離所緣的一方面而言的;而所謂的“赤無礙”則是就遠離滯礙的一方面而言的。這樣的話,應知其如金剛七法一般,無有滯礙地于外可以摧服一切實有之法;而于內卻不被一切所毀壞。此時,心雖爲“空空朗朗”,但並非如同頑空或者斷空或假的“和尚見”一般,而是現前出超越此心的本智,空、明、無礙的赤裸覺分。應該知道,這就是所謂的“赤無礙”。

  

  赤裸通透不可說。

  

  同樣的,“赤裸通透”的覺性是遠離一異、常斷、有無、是非、生滅等一切戲論之邊的。如此的本覺就如同通澈的水晶球一般赤裸、通透。而此赤裸之覺分是不能夠用詞句加以诠釋的,也是不能以心念予以思量的。羅眠羅尊者所著的《贊母頌》中有雲:

  

  不可言思般若波羅蜜,

  不生不滅虛空之自性,

  各自本覺智慧所行境,

  頂禮叁世諸佛之佛母。

  

  法身本覺當認清。

  

  如上所述,在內觀遠離叁時分別念的自心本性之時,所呈現出的遠離一切中邊的,清澈、明晰的覺性,此即是所謂的法身本覺,應當對此予以清楚的認識。

  

  亦有偈句雲:

  現知覺性無礙明朗朗,

  此即原始怙主普賢王。

  

  因此,叁門無有造作松坦安住之時,遠離叁時分別念的清澈明晰的覺性將赤裸地袒露出來,這就是大圓滿百言一旨的力斷見之關要。白足尊者曰:

  

  力斷見之關要此覺性,

  赤裸袒露護持此明清,

  于此所言唯一絕對要,

  此乃百言一旨之精要,

  一切有緣心于當丁知。

  

  如此,自心遠離言恩的自覺、自明、自知之相,如果對此獲得赤裸證悟,並且使其能夠完全周遍輪涅的話,那麼,這就是周遍輪涅之本智,亦即叁世一切諸佛之大法界意。朗卓大譯師在其中教言說:

  

  超越心所思議相,

  具足自明與赤裸,

  一切輪涅其周遍,

  此即叁世諸佛意。

  

  因此,自心分別念無論如何放逸散亂,但都如同前方虛空中流動的微風一般,本性爲空。如果于心性空而通澈、赤裸的性質獲得確斷的話,除此之外,別無其他。麥彭仁波切曰:

  

  此時前方之虛空,

  見之即知如自心,

  放逸散亂皆空性,

  當得定解獲確斷。

  

  在此以前,我們都心觀于外,從而被錯亂之力所驅使,不能見到勝義之實相。而現在,心向內而觀,以自心內觀自心,則自心本空的,遠離一切中邊的,四分離叁的,赤裸的,明澈的覺性便會得以現前。這就是所謂的法身本覺。又如麥彭仁波切所說:

  

  向外遠觀百萬法,

  不如內觀心法勝,

  于心外觀之愛子,

  今當向內而觀之。

  

  像這樣的遠離言思的,通透、清澈、明晰、赤裸的覺性,就是自生大原始智。因此,應該了知…

《金剛密乘大圓滿—突破輪回之道(丹貝旺旭仁波切)》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