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成唯識論疏翼 第四冊 卷八 八、十門廣解緣起▪P6

  ..續本文上一頁緣起》[213]。

  

  此如何等?應顯其事爲一?爲多?

  

  此唯有一,「如下無明發上地行」。

  

  

  

  【論文】

  

  八‧一九八 不爾,初伏下地染者,所起上定,應非行支,彼地無明,猶未起故。

  

  

  

  【疏翼】

  

  第六料簡上下地無明發行會經論違中,會經論違。

  

  

  

  【述記‧卷四十八】

  

  不許下無明發上地行者,「初伏下地染,所起」未至「上定應非行支」!要入彼根本定,離九品欲盡,後時方起「彼地無明」。爾時,「彼地無明猶未起故」,彼有漏定,「應非行支」,無無明支故。既名行支,明是無明所發。

  

  此意即顯五十六說「依多分支」說,經意通論有依他地,亦無違也。

  

  此文,可顯未至無惑,不得根本竟不起故。但是下地[214]初起未至,皆如此發。

  

  

  

  【疏翼】

  

  以上第八廢立增減釋諸妨難門中,第六料簡上下地無明發行會經論相違訖。

  

  

  

  【論文】

  

  八‧一九九 從上、下地,生下、上者,彼緣何受,而起愛支?

  

  

  

  【疏翼】

  

  第八廢立增減釋諸妨難門中,第七料簡生上下地緣何受起愛。于中分二︰初、問,後、答。此即初問。

  

  

  

  【述記‧卷四十八】

  

  此[215]、第七問。

  

  從上生下,從下生上,彼所能潤當生之愛、取,用何[216]地受支爲緣?爲當生地?爲現居[217]地?

  

  何意有此問?既受緣愛,現起受支,與當生愛異地故,應如無明發行許異地成!爲此問也。

  

  

  

  

  

  【論文】

  

  八‧二○○ 彼愛亦緣當生地受,若現、若種,于理無違。

  

  

  

  【疏翼】

  

  第七料簡生上下地緣何受起愛中,第二論主答。

  

  

  

  【述記‧卷四十八】

  

  隨其所應,「彼愛亦緣當生地受」,若俱時現行受,若前時種子受,「于理無違」。

  

  此中言「亦緣當生地受」者,明自地死生自地受[218],定依同地,從異地生異地,亦定依同地,故言「亦」也。

  

  又現居[219]處受,亦爲愛緣。如彼無明異地緣故。此非受支,有疏緣義。

  

  問︰發業之惑,異地爲緣,潤生之惑,亦應異地?

  

  答︰發業是等起因,疏故,通異地;潤生是生起因,親故,唯自地。

  

  問︰何故識等[220]、生等[221],開合不同,而行[222]及有[223]俱合爲一?

  

  答︰業在引因,造作名行,爲愛、取潤,轉名爲有,無別體事,故互不開。

  

  問︰有,若唯業,如行唯一;有,通非業,何故不開?

  

  答︰有中雖通業與非業,而俱近有、後有果故,義勢均平,總名爲有。非唯如行──無非業性──故不開。

  

  問︰何故未潤名「行」,潤已名「有」?

  

  答︰造作名「行」,初造義彰故,初名爲「行」。有果名「有」,潤已方著故,後立「有」名。

  

  問︰何故業有叁,總合名「行」;「有」,潤惑但一愛,而分愛、取二?

  

  答︰一潤,果不生,方分愛、取二;一業能感果,合立「行」、「有」名。

  

  

  

  【疏翼】

  

  以上第二別攝十二支十門分別中,第八廢立增減釋諸妨難門訖。亦即論文分四中第叁釋妨訖。

  

  

  

  【論文】

  

  八‧二○一 此十二支,十因、二果,定不同世。因中,前七與愛、取、有,或異、或同,若二、叁、七,各定同世。

  

  

  

  【疏翼】

  

  第二別攝十二支十門分別中,第九定世破邪門。于中分二︰一、定世,二、破邪。此即初文。

  

  

  

  

  

  【述記‧卷四十八】

  

  九、定世破邪者,薩婆多等二因五果、叁因二果,定不同世。今此部中,前十支因與後二支果定不同世。以總異熟因,非造之身即受果故。亦非現業得果,是十二支故。約身死、生,爲世,十因二果決定不同。

  

  若約時分,此即不定︰如後報業等,過去造前七,次後身未熟,今身不起愛取;次身方起,後後生受果。豈非愛取與生老死同在未來[224]?故約大時分以說叁世,義即不定。

  

  薩婆多師︰愛、取、有叁,與前七種中初二,定不同世,與次五種,定得同世。于前世生、老死位中,起惑造業故[225]。

  

  今此中十二支幾[226]定同世者,謂生、老死「二」;愛、取、有「叁」;無明等「七,各定同世」。由癡發業,熏發報種,必定同世,故前七支不得別世。起煩惱水潤先六種,轉名爲有,亦非異時。非起能潤,隔世異時方成所潤。生及老死,同世可知。故「二、叁、七,各定同世」,此即[227]定世。

  

  十支是因,二支是果。因在過去,果或現在,或在未來。因在現在,果,未來世。一往而論,二世緣起。道理而言,亦叁世也。

  

  過去十因,現在二果;未來二果,現在十因。即是二世十二緣起,亦可言叁世。一往二世不定,故可叁世。若前七在過去,愛、取、有叁在現在,生、老死二,在未來世,即十二支通叁世有。即十二支或二世,或叁世。別身造業,別身潤業故。不同小乘二因過去,叁因現在,二果未來。時分緣起,決定如是。

  

  《十地論》第八卷「十二緣生」[228],乃至「叁世緣起」同小乘者,此翻譯謬,今勘梵本,與《瑜伽》[229]等同。但言叁際︰謂從初際,中際緣起;從中際,後際緣起。非謂叁世︰二在過去、五現在;叁現在、二未來等[230]。彼經之釋,世親所造[231]。世親所造《十二因緣論》[232]亦言叁際[233],如《瑜伽》等。今「叁世[234]」者,此翻譯人意也。

  

  

  

  【論文】

  

  八‧二○二 如是十二,一重因果,足顯輪轉及離斷常施設;兩重實爲無用,或應過此,便致無窮。

  

  

  

  【疏翼】

  

  第九定世破邪門中,第二破邪。

  

  

  

  【述記‧卷四十八】

  

  十因、二果,但是「一重」。因一、果一故。非如小乘二世因、二世果,二重因果也。

  

  問小乘曰︰何勞叁世二重因果?

  

  小乘答曰︰謂有外道撥無過、未,說法自然、常我等生。愚二[235]際故,說有緣起;無前際故,說諸法常;無後際故,說諸法斷。今說二因在過去,有過去世,因業而生,法非自然、常、我等起;體非常住,有因所生;有未來二果──破法後斷,非即解脫,體轉輪故。現五果、叁因故──非自然起,後有因生。故說二重叁世因果[236]。

  

  今破之雲[237]︰如我十二,一重因果,足顯生死輪轉、非我、自然等生,體自解脫,及離斷常。施設二重,實爲無益。說十支因,破法常、我、自然等生;有二果故,非性解脫。

  

  過去爲因,法體非常;未來爲果,法體非斷;現果有因起,現因必招報;足顯輪轉及離斷常。但說因果一重,即顯叁世俱有──言因,破常;言果,破斷──故設二重,實爲無用!

  

  若言愚前際,說過去[238]二因,更有愚于前前際者,二因猶少,應更說因!有愚未來說二果者,更有愚于後後際者,二果未足,更應說果!故論說言「或應過此」。若但破斷、常,說一重因果,已破常、斷訖。即顯過去,前前亦爾;今顯未來,後後亦爾。何勞有二重,說叁世因果?若爾,應更立,「便致無窮」。既爾,「過此」,若更立之,有無窮失。故說「一[239]重」實爲有[240]用。

  

  

  

  【疏翼】

  

  以上第二別攝十二支十門分別中,第九定世破邪門訖──亦即依論文有四科中,第叁定世訖。

  

  

  

  【論文】

  

  八‧二○叁 此十二支義門別者,九實、叁假。已潤六支,合爲有故,即識等五,叁相位別,名生等故。

  

  

  

  【疏翼】

  

  第二別攝十二支十門分別中,第十諸門辨釋──亦即依論文有四科中,第四諸門辨也。于中又有十七子門︰一、假實門,二、一事非一事門,叁、染不染門,四、獨雜分別門,五、色非色門,六、有漏有爲門,七、無漏無爲門,八、叁性分別門,九、叁界分別門,十、能治所治門,十一、學無學等分別門,十二、叁斷門,十叁、叁受俱門,十四、叁苦分別門,十五、四谛門,十六、四緣分別門,十七、惑業苦叁攝十二有支門。此即第一子門辨假實也。

  

  

  

  【述記‧卷四十九】

  

  自下第十、諸門解釋。總有十七門釋︰

  

  一、假實門:

  

  「九實、叁假」:「假」者,謂有、生、老死也。謂爲愛、取已,所潤行及識等五支,合前[241]「六支」轉,名「有故」。

  

  所潤六中,「識等五」種至現起時,謂四相中顯生、異、滅「叁相位別」,「名生」、老死,體即識等;故有、生、老死叁是假也。增上之愛,體異,名「取」,更有余惑爲取支體,故非是假。第十但雲「九實、叁假」[242]。五十六與此同[243]。彼皆言有、生等,假故。

  

  

  

  【論文】

  

  八‧二○四 五是一事,謂無明、識、觸、受、愛五,余非一事。

  

  

  

  【疏翼】

  

  第十諸門辨釋中,第二一事非一事子門。

  

  

  

  【述記‧卷四十九】

  

  二、一…

《成唯識論疏翼 第四冊 卷八 八、十門廣解緣起》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