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现爱故。
【疏翼】
以上第八废立增减释诸妨难门中,第三料简爱支讫。
《枢要》卷下云︰
欲界生恶趣极重者,见恶相现,不生希求。欲界业轻及上二界死生恶趣者,不见恶相,见往同类相;遂于当生,起希求爱。《缘起》不依别义﹝即后义﹞,故说不求。依总爱、见所有支义。不尔,上界下生恶趣,应无爱取!现在、未来俱不爱故。
【论文】
八‧一八七 何缘所生,立生、老死;所引,别立识等五支?
【疏翼】
第八废立增减释诸妨难门中,第四料简所生立二所引立五差别。于中分四︰一、外人问,二、论主别答立五,三、论主别答立二,四、总依未现二世答。此即初文。
【述记‧卷四十八】
此、第四问也。
何缘果合「立生、老死」,于「所引」位乃别开「立识等五支」?
虽种、现殊,而体无别,故相对问。
【论文】
八‧一八八 因位难知差别相故,依当果位,别立五支。
【疏翼】
第四料简所生立二、所引立五差别中,第二论主别答立五。文分为二︰一、总答,二、广前。此即初文。
【述记‧卷四十八】
此、论主答。初总文也。
谓识等五支,正在「因位」,差别之相难以了知,遂依当生之位「别立」因支为五。
【论文】
八‧一八九 谓续生时,因识相显;次根未满,名色相增;次根满时,六处明盛;依斯发触;因触起受;尔时乃名受果究竟。依此果位,立因为五。
【疏翼】
第二论主别答立五中,第二广前。
【述记‧卷四十八】
此、广前也。
谓于当来初生之时,果识初起,即是「因识相显」。以果初生,令识种用显,故名「因识相显」也。即初剎那,或说一七日。
次、识位后,五根未满以来,果名色起,令因名色相貌增长。以果显时令因增,即四七日以前。此中五支皆应有「因」,但「识」中说,文影通下。
次、前名色四七日后,五根满时,至钵罗奢佉[187],因六处明盛,根相利故。依此六处「发触」相显;「因触起受」,因受相增;尔时乃名受果究竟。
依此当起果位次第,立因支为五。以因眠伏,相难知故。此即因支分五所以。
【疏翼】
以上第四料简所生立二、所引立五差别中,第二论主别答立五讫。
【论文】
八‧一九○ 果位易了差别相故,总立二支,以显三苦。
【疏翼】
第四料简所生立二、所引立五差别中,第三论主别答立二。
【述记‧卷四十八】
当现果位既是现行,「易了差别相故,总立」生老死「二支以显三苦」。《缘起》上说︰世尊!若生、老死、名色、六处、触、受为相,于此生身何缘显示生、老死名?世尊告曰︰为显如是生身之相有三种苦,成苦相[188]故──生显行苦、老显坏苦、死显苦苦[189],至下[190]当知。
此欲界为论。若色、无色界,即显三相,谓生、异、灭。
【论文】
八‧一九一 然所生果,若在未来,为生厌故,说生、老死;若至现在,为令了知分位相生,说识等五。
【疏翼】
第四料简所生立二、所引立五差别中,第四总依未现二世答。
【述记‧卷四十八】
问︰若尔,果位唯显三苦,但说二支,如何复说于果起时,令知分位说识等五也?
其「所生果若在未来」,为令有情生厌离故,但总相说生老死支。毁责名故。其「所生果」,「若至现在,为令了知分位相生,说识等五」,互相显故──以今显后,说五,不遮;以后显今,说二无妨。由此前说:或依当来现起分位有差别[191]故,说有前后。不尔,相违。
【疏翼】
以上第八废立增减释诸妨难门中,第四料简所生立二、所引立五差别讫。
【论文】
八‧一九二 何缘发业,总立无明?润业位中,别立爱、取?
【疏翼】
第八废立增减释诸妨难门中,第五料简发业立一、润业立二差别。于中分三︰一、外人问,二、论主依发业胜答立一,三、依润业胜答立二。此即初文。
【述记‧卷四十八】
此下、第五问。
意谓诸烦恼皆能「发业」,何故支内不同爱、取,而「总立无明」,不更别立?又诸烦恼皆能「润业」,何故不同无明亦但立一,而别分爱、取?
【论文】
八‧一九三 虽诸烦恼皆能发润,而发业位,无明力增,以具十一殊胜事故,谓所缘等,广如经说。
【疏翼】
第五料简发业立一、润业立二差别中,第二论主依发业胜答立一。
【述记‧卷四十八】
一切「烦恼皆能发业」,而「无明力」发业用增,胜余烦恼。「以具十一殊胜事故」,谓所缘等。
此答初问,但说无明为发业惑。如《缘起》[192]说「十一胜」者,一、所缘胜:遍缘染净故。二、行相胜:隐真显妄故。三、因缘胜:惑、业,生本故。四、等起胜:等能发起能引、所引、能生、所生缘起法故。五、转异胜:随眠、缠缚、相应、不共,四转异故。六、邪行胜:于谛起增益及损减行故。七、相状胜:微细自[193]相遍爱、非爱[194]共相转故。八、作业胜:作流转所依事,作寂止能障事故。九、障碍胜:障碍胜法[195]及广法[196]故。十、随缚[197]胜:乃至有顶犹随缚故。十一、对治胜:二种妙智[198]所对治故。故不说余惑亦名发业支。
【论文】
八‧一九四 于润业位,爱力偏增,说爱如水,能沃润故。
【疏翼】
第五料简发业立一、润业立二差别中,第三依润业胜答立二。于中分三︰一、总答润业力增,二、释润业分二所以,三、释取支亦以润胜余惑而别立。此即初文。
【述记‧卷四十八】
答:于润位说爱、取二。虽诸烦恼皆能润生,于润业位,爱力偏增。
何以知者?
诸论[199]唯说:四爱[200]为集谛[201]。又圣教皆说:爱如于水,能沃、能润。故不说余。
【论文】
八‧一九五 要数溉灌,方生有芽,且依初后,分爱、取二,无重发义,立一无明。
【疏翼】
第三依润业胜答立二中,第二释润业分二所以。
【述记‧卷四十八】
何意发业,但一无明,润生之惑,分爱为取?
若「生有芽」,必「数溉灌」,如灌田等。今者且依爱之「初、后,分爱、取二」,其实有多现行爱惑。《十地》第八经云︰爱增[202]名取。故初名「爱」,后名「取」也。发业之义,不可重发,立一无明,如一芽生,不可再生;水沃润时,可言得「数」。
【论文】
八‧一九六 虽取支中,摄诸烦恼,而爱润胜,说是爱增。
【疏翼】
第三依润业胜答立二中,第三释取支亦以润胜余惑而别立。
【述记‧卷四十八】
问︰前[203]出取体通余烦恼,何故此处及《十地》等说是「爱增」?
据实,取支摄诸烦恼,爱润生胜说是「爱增」,非无余惑。八十九云︰若能取[204],若所取[205],若所为取[206],皆名取故[207]。
【疏翼】
以上第八废立增减释诸妨难门中,第五料简发业立一、润业立二差别讫。
【论文】
八‧一九七 诸缘起支,皆依自地,有所发行,依他无明,如下无明,发上地行。
【疏翼】
第八废立增减释诸妨难门中,第六料简上下地无明发行会经论违。于中分二︰一、主要依自地然又不尽,二、会经论违。此即初文。
【述记‧卷四十八】
问︰诸缘起支,若生此地,为皆此地?亦有他地?设尔,何失?若唯此地,《缘起》上文当云何通──「世尊!何缘不说爱、取二种能生缘起,与行为缘?世尊告曰︰爱、取二种自界所行,有分齐故。所以者何?欲界爱、取,与彼色界,或无色界诸不动行为等起缘,不应道理,非境界故[208]」?
又言︰无明与离欲界或色界类[209]能生缘起,作等起缘[210]?
又言︰如是无明由此所起非理作意及果为伴,能为彼界不动行缘等。即异界无明起[211]异界行[212]等也。
若得异界支后起异界支者,五十六说复云何通?诸有随生何界、何地,当知有支即此所摄。
第六问也。
「诸缘起支,皆依自地」,同取五十六文。
「有所发行,依他无明」,同取《…
《成唯识论疏翼 第四冊 卷八 八、十门广解缘起》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