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成唯识论疏翼 第四冊 卷八 八、十门广解缘起▪P4

  ..续本文上一页立支。老死令诸法从现在入过去,故合立支。

  

  尊者妙音作如是说︰生作用胜,独办一事,故独立支。老死作用劣,共办一事,故合立支。如强力人,独办一事,劣则不尔。

  

  

  

  【论文】

  

  八‧一七三 病何非支?

  

  

  

  【疏翼】

  

  第一料简生老死二支中,第二问病何非支。

  

  

  

  【述记‧卷四十八】

  

  此、外人问。

  

  老支不定,附死合立,病亦不定,应合立支!故论问云「病何非支」?

  

  

  

  【论文】

  

  八‧一七四 不遍定故。

  

  

  

  【疏翼】

  

  第一料简生老死二支中,第三答病不遍不定。

  

  

  

  【述记‧卷四十八】

  

  此、论主答。

  

  谓此病法,非直不遍三界五趣,随所应有趣界之中,亦非定有。如尊者薄拘罗,年过八十曾不患小疾故。故不立支[157]。

  

  【论文】

  

  八‧一七五 老虽不定,遍故立支。

  

  

  

  【疏翼】

  

  第一料简生老死二支中,第四老不定而遍。

  

  

  

  【述记‧卷四十八】

  

  然此老法,非如病法。虽非必定,一切有情,皆悉有之。遍诸趣界,故立为支。病不定遍,故不立也。

  

  

  

  【论文】

  

  八‧一七六 诸界、趣、生,除中夭者,将终,皆有衰朽行故。

  

  

  

  【疏翼】

  

  第一料简生老死二支中,第五三界四生亦有老。

  

  

  

  【述记‧卷四十八】

  

  问︰何以得知诸色、无色亦有老耶?

  

  「界、趣、生」等,「皆有衰朽」,非中夭者。临终异前,根、识衰朽,故是遍趣,得立为支。

  

  「除中夭者」,显不定故。

  

  《瑜伽》第十[158]云︰问︰云何应知上界[159]有老?答︰彼诸行有朽坏腐败性[160]故[161]。正与此同。

  

  

  

  【疏翼】

  

  以上第八废立增减释诸妨难门中,第一料简生老死二支讫。

  

  

  

  【论文】

  

  八‧一七七 名色不遍,何故立支?

  

  

  

  【疏翼】

  

  第八废立增减释诸妨难门中,第二料简名色支。于中分五︰一、外人问,二、依他意答,三、依正理答,四、无色界亦有,五、引论定说。此即初文。

  

  

  

  【述记‧卷四十八】

  

  此、第二问辞也。

  

  若由遍故,老得立支;病不遍故,不立支者;名色不遍,何故立支?谓色界全、欲界化生、六处顿起,云何有名色?即是不遍,何故立支[162]?

  

  

  

  【论文】

  

  八‧一七八 定故立支,胎、卵、湿生者,六处未满,定有名、色故。

  

  

  

  【疏翼】

  

  第二料简名色支中,第二依他意答。

  

  

  

  【述记‧卷四十八】

  

  此、就他意以答此义。

  

  谓虽不遍,「定故立支」。随其趣生所应有处,必定有故。病即[163]不定,不可为例。谓除化生,胎、卵、湿生者,乃至六处未满以来,定有名、色故。非此三生有而不定,故此名、色亦得立支。故九十三、第九等[164]云︰湿、卵二生,除在母腹[165],余如胎生,次第皆有[166]。故是定也。

  

  有色有情在欲、色[167]界受化生者,于初生时诸根圆满,与余差别。故不遍也。

  

  问︰何故此中说言三生皆有次第?《瑜伽》第十解「生支」中云︰出现[168]云何?谓于湿、化二生,身分顿起[169]。

  

  答︰据实,湿生所有诸根次第生起。九十三说:除在母腹,如胎生故。此言湿生亦顿起者,即是身支。谓湿、化初生,必有手足等身支顿起,与胎、卵异。非谓诸根皆得顿起,故彼此文不相违也。分者,支义。

  

  

  

  【论文】

  

  八‧一七九 又名色支,亦是遍有。有色化生,初受生位,虽具五根,而未有用,尔时,未名六处支故。

  

  

  

  【疏翼】

  

  第二料简名色支中,第三依正理答。

  

  

  

  【述记‧卷四十八】

  

  此下第二、依正理答。

  

  此「名色支」所以立者,亦遍三界。

  

  若尔,云何有色化生,初生根满?

  

  于有色界,化生初位「虽具五根」,而此五根犹「未有用」,但名名色,尔时未名六处支故。谓诸根满,有明利[170]用,能生触等,乃名六处;此虽根满,无明利用,尚未生触,但名名色,不名六处。故名色支亦定、亦遍[171]。九十三等虽言化生初生根满,不言化生无名色支,故作此释。

  

  

  

  【论文】

  

  八‧一八○ 初生无色,虽定有意根,而不明了,未名意处故。

  

  

  

  【疏翼】

  

  第二料简名色支中,第四无色界亦有。

  

  

  

  【述记‧卷四十八】

  

  问︰若尔者,初生无色,但有意处,何有名色[172]?

  

  彼亦初生时,名为名色摄。九十三云︰无色有情,识依于名及色种子,名及色种依识而转[173]。故知无色界亦有名色支,意无用故,不名六处。

  

  

  

  【论文】

  

  八‧一八一 由斯,论说:十二有支,一切一分,上二界有。

  

  

  

  【疏翼】

  

  第二料简名色支中,第五引论定说。

  

  

  

  【述记‧卷四十八】

  

  由此,《瑜伽》第十:论说十二有支一切一分,上二界有[174]。若无名色,非「一切」故。

  

  《缘起》上云︰若唯有名[175],都无其色,斯有何过?佛言︰若一生中,唯有其名,不依色住,相续生起,不应理[176]者,依有色身现起色语,或色种子,亦名为色。九十三等[177]云:无色界名,或色种子为识所依。彼地未灭根[178]、色种故。根、色种子非彼界系故,此异界色,为异界名依。又彼定色所有种子亦得为名依,理亦无失[179]。

  

  

  

  【疏翼】

  

  以上第八废立增减释诸妨难门中,第二料简名色支讫。

  

  

  

  【论文】

  

  八‧一八二 爱非遍行,宁别立支?生恶趣者,不爱彼故。

  

  

  

  【疏翼】

  

  第八废立增减释诸妨难门中,第三料简爱支,于中分四︰一、外人问,二、随他答,三、依正理答,四、会经违。此即初文。

  

  

  

  

  

  【述记‧卷四十八】

  

  此、第三问[180]。

  

  若尔,「爱非遍有,宁别立支」?

  

  何谓「非遍」?

  

  「生恶趣者,不爱彼故」。故非遍也。

  

  《缘起》上说︰世尊!若唯说爱与有[181]为缘,不缘于取,斯有何过?世尊告曰︰希求名爱。于险恶趣,无有希求。然由所作非福行故,虽求善趣,而相[182]违果生。彼非福果,岂缘于爱?又如所说无有[183]爱者,希求无有。求无有时,由先造福、不动行故,相违果生。此二果生,亦不缘爱[184]。

  

  

  

  【论文】

  

  八‧一八三 定故别立,不求无有、生善趣者,定有爱故。

  

  

  

  【疏翼】

  

  第三料简爱文中,第二随他答。于中又二︰一、不尽理答,二、释伏妨难。此即初文。

  

  

  

  【述记‧卷四十八】

  

  此、随他答。

  

  非为尽理。

  

  何谓为「定」?不求无后有,依胜善行,生善趣者,定有爱故。谓唯除彼求无后有,及生恶趣以外,定有爱生。求无有故,不希后[185]有起爱。生恶趣故,不爱所生处;除此以外,爱是定有。

  

  

  

  【论文】

  

  八‧一八四 不还,润生爱虽不起,然如彼取,定有种故。

  

  

  

  【疏翼】

  

  第二随他答中,第二释伏妨难。

  

  

  

  【述记‧卷四十八】

  

  问︰若尔,不还果现无爱润,圣教所说言定有爱,岂不相违?

  

  其不还果生其他地,润生虽不现起爱,然如于彼自身取支定有种故,亦名为定。彼不还者非但无现爱,亦无现取。取种有故,而得润生。既[186]取名定,爱例应然。故如彼取,爱定有种。

  

  【疏翼】

  

  以上第三料简爱支中,第二随他答讫。

  

  

  

  【论文】

  

  八‧一八五 又,爱亦遍生恶趣者,于现我境,亦有爱故。

  

  

  

  【疏翼】

  

  第三料简爱支中,第三依正理答。即答中第二也。

  

  

  

  【述记‧卷四十八】

  

  自下第二、依正理解。

  

  生恶趣者,虽彼不爱当生处身,于现我身及现在境,亦起爱故;故生恶趣有爱润生。

  

  

  

  【论文】

  

  八‧一八六 依无希求恶趣身爱,经说非有,非彼全无。

  

  

  

  【疏翼】

  

  第三料简爱支中,第四会经违。

  

  

  

  【述记‧卷四十八】

  

  会经违也。

  

  《缘起》上卷,依无希求当恶趣身之爱,说生「恶趣」无有爱起。非生彼趣诸爱全无,有…

《成唯识论疏翼 第四冊 卷八 八、十门广解缘起》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