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成唯識論疏翼 第四冊 卷七 十、十門問答結唯識義成▪P5

  ..續本文上一頁故佛言有化生有情,是密意說也。謂彼斷見所害有情隨自樂爲者,無後世者,無善惡因果者,爲欲洗除此之惡見,是故說心相續不斷。「心相續」言,顯當生故。此死彼生,猶斯理故,相續不斷。說有化生﹝即中有阿賴耶識﹞,是其密意。離識之外,更無別我。雲何知然?「如契經說︰無我、無衆生。但有法因故」。﹝若﹞契經不爾,彼經不說有情亦無。是故契經不相違故。「心相續」言,顯其不斷能往後世。

  

  

  

  【論文】

  

  七‧二四九 爲入法空,複說唯識,令知外法亦非有故。

  

  

  

  【疏翼】

  

  第二釋經說密意中,第叁再釋外疑。

  

  

  

  【述記‧卷四十叁】

  

  問︰衆生執有我,爲破實我,說諸[203]處;衆生執有法,爲破彼法,應別說!

  

  此、釋外疑。

  

  《二十唯識》複說頌言︰所執法無我,複依余教入。彼長行雲︰複依此余說唯識教,受化者能入所執法無我。謂若了知唯識現似色等法起,此中都無色等相法,應受諸法無我教者,便能悟入諸法無我。以說唯識,除其法見[204]。令知外法亦非有故。

  

  

  

  【疏翼】

  

  以上第二問答廣辨中,第叁答釋聖教相違難訖。

  

  《成唯識寶生論》卷四雲︰

  

  然佛所說但有如斯所應作事,謂欲令入我無自性,何煩更別說有唯心?此既非有,如何得雲說十二處是密意耶?

  

  此亦非理。「由其更說法無自性是極重事,欲令悟入」,世尊遂說色等諸法而無自性,欲使諸余諸大菩薩得彼如來殊勝妙位,周遍生界爲大勝益。此如何作?謂色等諸法相似現前,但唯是心。除識以外,曾無片物爲色等性,是可見事,由是故知色等諸法無有自性。斯言意識諸識自性由自識力變現生起,理成決定。隨其所知所有諸事,並皆離識無別可取,但唯是此而現相狀。是以故知實無自性,便能悟入法無性理。

  

  有說︰若爲悟入法無性者,此據能勝﹝其法﹞,作如是說耶?所見之境,唯是錯亂。據勝義理,本性空無。作此宣揚,善符中觀。所見境無,識非有故。

  

  斯固未閑作何意趣!且說如是心、心所法所見之境,不稱其事,妄爲領納,取不實相,名爲錯亂。豈非但說,而唯有識?

  

  若言諸法一亦無者,爾複如何有所宣說?境既是無,識非有故。

  

  ﹝答雲︰﹞將夢等喻善爲曉之。如上所陳,無勞致惑,不待外境,但唯識現。

  

  此複雲何「識」義,非理?

  

  ﹝答雲︰﹞若是其義,由于業邊親益果故,即以此言便成答難。亦複不由體有別故,能成方異。

  

  有說︰能持自體,此中複雲是「自性」義!

  

  ﹝答雲︰﹞此亦同前已分析訖,此義不然。離其作具,要有別事方爲作用。猶如自己還持自身,故不應也﹝《瑜伽》卷一百末雲「又一切法一一自性,無有第二自性可得。又定無有同類二法,一時相應,即由第二自性無故。又非一法有乖異相二種作用。又一切行依于他轉,而不自依。又非自性與自性俱,亦不隨轉。又非即此一剎那心與此剎那心爲所緣。又非即此剎那自性與此剎那自性爲因,亦非同類爲異類因。如不善望善,善望不善,而作無記異熟果因(藏文缺此大段文)」﹞。爲欲令生悟法無性,說唯有識將爲契當。

  

  

  

  【論文】

  

  七‧二五○ 此唯識性,豈不亦空?

  

  

  

  【疏翼】

  

  第二問答廣辯中,第四唯識成空難。文分爲七︰一、外人又問,二、論主總非答,叁、外人征,四、論主釋,五、廣非執道理,六、廣無俗亦無真理,七、撥無二谛陷惡取空。此即初文。

  

  

  

  【述記‧卷四十叁】

  

  此文第四、唯識成空難。

  

  外人又問︰爲除法執,既說唯識,此唯識性,豈不亦空?

  

  今問依他名「唯識性」,即相之性,不問真理[205]。

  

  《唯識二十》雲︰若知諸法一切種無,入法無我;是則唯識亦畢竟無,何所安立[206]?

  

  

  

  【論文】

  

  七‧二五一 不爾。

  

  

  

  【疏翼】

  

     第四答釋唯識成空難中,第二論主總非。

  

  

  

  【述記‧卷四十叁】

  

  此答唯識,其性不空[207]。

  

  【論文】

  

  七‧二五二 如何?

  

  

  

  【疏翼】

  

  第四答釋唯識成空難中,第叁外人征。

  

  

  

  【述記‧卷四十叁】

  

  此既不空,其如何等[208]?

  

  

  

  【論文】

  

  七‧二五叁 非所執故。

  

  

  

  【疏翼】

  

  第四答釋唯識成空難中,第四論主釋。

  

  

  

  【述記‧卷四十叁】

  

  有爲[209]、無爲[210],名爲有;我及我所[211],名爲無,既「非所執」,故是有也[212]。

  

  【論文】

  

  七‧二五四 謂依識變,妄執實法,理不可得,說爲法空。非無離言正智所證唯識性故,說爲法空。

  

  

  

  【疏翼】

  

  第四答釋唯識成空難中,第五廣非執道理。

  

  

  

  【述記‧卷四十叁】

  

  此、廣非執[213]。

  

  謂依識所變見相分上妄執有實法,此即法我。「理不可得,說爲法空;非無離」遍計所執實有[214]爲無漏正體,後得二「正智所證唯識性故,說爲法空」。無計所執名法空故[215]。

  

  設「依他」言,法體亦離,即是說有依他名唯識性。後得智所緣,知唯識故,證其「離言」。其正體智自證分,亦證依他。緣見分故。故今總言。

  

  

  

  【疏翼】

  

  《成唯識寶生論》卷四雲︰

  

  若言總無,一切諸法皆無有我,由此名爲我無自性,斯即共許我之自性悉皆非有,如是便成法無自性、諸法非有。由是故知,識亦同爾!「性既非有,如何于此,欲爲安立?」

  

  ﹝答︰﹞爲彼諸法並非有者,猶如假我,更連趣性﹝即補特伽羅意譯﹞無自體者,此是所許更連趣體全無性也。此則便成法無性者,謂一切法皆無性故。是故應知識亦同爾。

  

  此既非有,如何依此欲使迷人入法無性?

  

  ﹝答︰﹞由無有我,遂令證入諸法無性,共許如斯爲善方便。

  

  爾者,如何欲爲建立成彼方便,說十二處證人無性?

  

  ﹝答︰﹞實非全無一切諸法,方始名爲法無自性。是故應知「法無性」聲,非诠諸法皆無自體。「更連趣」言,亦同于此,不欲總诠一切非有。然而意說諸緣生法無有我性,彼即是有。

  

  此我無性,其相雲何?

  

  謂喚「我」作無自性故。是故名爲人無自性,非是全無諸法自性。色等諸法,隨據一分說無自性,非謂全無。是故應知言「法無性」,非全無體。若言諸法事皆無者,即不應名「法無自性」,理應說雲諸法總無!

  

  「爾者,但由所執法無自性。緣有功能,獲得差別離他自性,簡別彼之實我自體,恒時不有所诠之相。此謂諸法無自性義,非是豁脫總撥爲空。」然「所執」者,是何言耶?

  

  所謂無明倒見迷執。從其自心種子成熟,由他而轉現相不同,執于外境有別自性。由如倒見作外相解,于自所見生定執時,此則名爲「所執」之事。

  

  此複雲何?謂無一物。

  

  如無物,名「所執」耶?

  

  由此故然。若于此執有片實物體不虛者,即不應名是情所執。然由于此,義有相應。由其計執實事自體,不相忤故。若有實物,不名計執。由此﹝執情﹞分齊近見之境,此則悉皆說名「所執」。「假使用識以爲斯境作所量時,此亦還成所執之義,是故應知所執之識亦是無性。即唯識性是能悟入所有諸法皆無自體微妙方便。」但是本識隨處現相,然無外境。從色至識悉皆如是,非是能現相分﹝依他起性﹞之識體亦無也。

  

  「若言異此,但遣遮色說此『唯』聲,『唯識』之言,便不成就。緣識之識有其境故。」複更便成緣色之識,是爲有境。

  

  何者是其體,離于彼不可說事?

  

  諸佛世尊方能了察。雲何了察此義,後時我當宣釋。此即是其心、心生法有真實事。越言诠道,是有性故。亦不便成一切諸法悉皆非有,同豁脫空。是故應知證悟真理善入方便,說唯識教,斯爲稱理。由其次第漸能鑯裂諸分別網,所有正緣爲其生因性故。

  

  爾者,若許安立離言诠處是實有事;此即還成于彼色等,亦同荷負有真自性猶如于識!

  

  ﹝答︰﹞若爾,還應問彼何處得有如斯道理見他許有非所诠識,亦令色等同遣如斯﹝言诠﹞。未曾見有如是之事以由愛蜜,酪亦令貪!

  

  若複轉計︰言彼有斯不相離性,事同芽者能有隨生果之因用。彼若言有不相離性,幸示方隅!以理推征,定無共計!

  

  若言如識將爲境時,由所執體名爲所執,實事相貌作彼生因;色亦同斯是執性故,亦應合有緣生之事與作因緣,猶如識者,此乃便成無片非愛。于彼五聚皆依他起,是所許故。遍計、分別、法性之義,可由于此理同于彼,現有如斯正教言故。

  

  若言其色亦有離識實依他起,猶如受等,如斯意趣,有不定愆!所執之分,亦有識故。即此受等緣生之分,斯則是爲四聚﹝依他起﹞體性。然此現其影相之分,即是依于心心生聚而施設故。由斯道理,其喻必成,而于所立無隨合義。

  

  亦複更有立已成過︰緣起之色,亦是受等自性﹝自體分﹞性故。因此遂令而于因處置差別言,冀蠲其過,而立于識現所執相差別生故,此即除其不定之過,仍在相中。…

《成唯識論疏翼 第四冊 卷七 十、十門問答結唯識義成》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