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成唯識論疏翼 第叁冊 卷六 一、廣六位心所──善心所▪P14

  ..續本文上一頁「種子」處如雲︰

  

  雲何略說安立種子?謂于阿賴耶識中,一切諸法遍計﹝所執﹞自性妄執習氣,是名安立種子,然此種子是實物有,是世俗有。望彼諸法不可定說異不異相,猶如真如。即此亦名遍行粗重。

  

  [78] 此是後師義。

  

  [79] 此後師義。

  

  [80] 謂第十一頌第叁句。

  

  [81] 《對法》卷一原無「一切」二字。

  

  [82] 「隨初所入根本靜慮」,藏文作「隨所入根本」。

  

  [83] 「極善修治」,藏文作「legs par yovs su las su byas pa/」。

  

  [84] 見《顯揚》卷一。

  

  [85] 見《對法》卷一。

  

  [86] 靈泰《抄》雲︰

  

  若《對法》論,有經中五名,論中五名,亦俱有。故言「二名」也。

  

  [87] 原作「隨所欲發,起堅固勇悍方便」。

  

  [88] 藏文無「所受」二字,有「rgya chen po」。

  

  [89] 「無」字,原作「不」。

  

  [90] 「無下」,藏文作「źum pa med pa」。

  

  [91] 「忍受」,原作「堪忍」。

  

  [92] 「于劣等善」,原作「于下劣」。

  

  [93] 「厭」字,原作「喜」。

  

  [94] 「勝品」,原作「轉勝轉妙諸」。

  

  [95] 原句爲「次能堪忍寒熱等苦,後于下劣不生喜足,欣求後後轉勝、

  

  轉妙諸功德住」。

  

  [96] 「無動」,原作「無動」。藏文作「mi bskyod pa」。

  

  [97] 原作「彼由如是勤精進住,入谛現觀,證得諸聖出世間慧」。

  

  [98] 靈泰《抄》雲︰

  

  若「被甲」,及「不舍善轭」,此二名皆從喻爲名也。

  

  《樞要》卷下雲︰

  

  「被甲」、「加行」等者,論﹝《大論》﹞既自釋。「有勢」等句,無文解釋。「勢﹝藏文作「thu」﹞」,謂威勢;「勤﹝藏文作「brtson ”grus」﹞」,謂策勵;「勇﹝藏文作「spro ba」﹞」,謂勇銳;「堅猛﹝藏文作「brtun pa brtan pa」﹞」,謂固進;「不舍善轭﹝藏文作「brtson pa mi ”dor ba/」﹞」,謂永不屈及不止。

  

  [99] 「檀那」,梵文爲「dana」,簡稱爲「檀」。

  

  [100] 如《十地經論》卷二雲︰

  

  上言「分別智地義」者,此所說法,有叁種漸次。第六偈教分別此事,偈言︰「諸地勝智道,入地、住、展轉,漸次而演說,無量行境界。」何者叁漸次?

  

  一、觀漸次﹝藏文作「dmigs pa”i go rim/」﹞,二、證﹝藏文作「rtogs pa」﹞漸次,叁、修行﹝藏文作「sgrub pa」﹞漸次。第一、第二、第四句,皆說漸次。

  

  「勝智道」﹝藏文作「ye wes kyi sa”i khams/」,即「智地界」﹞者,謂十地勝智道。說此十地若觀﹝即緣慮﹞,若依止,能生諸地智故。「入」﹝藏文作「”jug pa」﹞者,入地故。「住」者,未轉向余地故。「展轉」﹝藏文作「”phar ba」﹞者,地地轉所住處﹝藏文作「趣向余地」﹞故。「行」﹝藏文作「spyod pa」﹞者,謂入住、展轉、成就故。「境界」者,此行種種異行境界故。「漸」者,次第故。「說」者,授與故,如是教說何義故,顯一切因如來能有所說,生後正信義故。

  

  [101] 《對法》卷十二雲︰

  

  依止意樂修,複有六種︰謂無厭﹝藏文作「mi voms pa」﹞意樂、廣大意樂、歡喜意樂、恩德﹝藏文作「phan ”dogs pa」﹞意樂、無染﹝藏文作「ma gos pa」﹞意樂、善好﹝藏文作「dge ba」﹞意樂故,修諸波羅蜜多。

  

  [102] 即《雜集論述記》卷二十四。

  

  [103] 《攝論》卷二末及兩《釋》卷七雲︰

  

  作意修者,謂修六種意樂所攝愛重﹝藏文作「ro myav ba」﹞、隨喜、欣樂作意︰一、廣大意樂,二、長時意樂,叁、歡喜意樂,四、荷恩﹝亦作「恩德」﹞意樂,五、大志﹝藏文作「che ba”i bdag bid」﹞意樂,六、純善﹝亦作「善好」﹞意樂。

  

  若諸菩薩乃至若幹無數大劫現證無上正等菩提,經爾所時﹝藏文作「作爲一剎那,如是」﹞,一一剎那假使頓舍一切身命﹝藏文作「lus」﹞,以殑伽河沙等世界盛滿七寶,奉施如來,乃至安坐妙菩提座,如是菩薩布施意樂猶無厭足;經爾所時,一一剎那假使叁千大千世界滿中積火,于四威儀,常乏一切資生衆具,具戒、忍、精進、靜慮、般若心恒現行,乃至安坐妙菩提座,如是菩薩所有戒、忍、精進、靜慮、般若意樂猶無厭足,是名菩薩廣大意樂。

  

  又諸菩薩,即于此中無厭意樂,乃至安坐妙菩提座常無間息﹝藏文作「mi ”dor ba」﹞,是名菩薩長時意樂。

  

  又諸菩薩,以其六種波羅蜜多饒益有情,由此所作深生歡喜,蒙益有情所不能及,是名菩薩歡喜意樂。

  

  又諸菩薩,以其六種波羅蜜多饒益有情,見彼于己有大恩德;不見自身于彼有恩,是名菩薩荷恩意樂。

  

  又諸菩薩,即以如是到彼岸所集善根,深心回施一切有情令得可愛勝果異熟,是名菩薩大志意樂。

  

  又諸菩薩,複以如是六到彼岸所集善根,共諸有情,回求無上正等菩提,是名菩薩純善意樂。如是,菩薩修此六種意樂所攝愛重作意。

  

  又諸菩薩,于余菩薩六種意樂修習相應無量善根,深心隨喜,如是,菩薩修此六種意樂所攝隨喜意樂。

  

  又諸菩薩,深心欣樂一切有情六種意樂所攝六種到彼岸修,亦願自身與此六種到彼岸修恒不相離,乃至安坐妙菩提座。如是,菩薩修此六種意樂所攝欣樂作意,若有聞此菩薩六種意樂所攝作意修已,但當能起一念信心,尚當發生無量福聚,諸惡業障亦當消滅,何況菩薩!

  

  [104] 「九」字,本論《述記》原作「十」,今改。

  

  [105] 如本論《述記》卷九雲︰

  

  此十修者,有五種修︰一、依止任持修,二、依止作意修,叁、依止意樂修,四、依止方便修,五、依止自在修。依此五修,修習十種波羅蜜多皆得圓滿。如《集論》等﹝《對法》卷十二、《攝大乘論》卷二﹞廣說其相。

  

  《雜集論述記》卷二十四會《攝論》異文雲︰

  

  「依止意樂修」中明六意樂。如《攝論》具叁作意︰一﹝原作「此」,今改﹞、愛重作意:謂愛重此六種意樂,受功德味。二、隨喜作意:謂隨喜六種意樂。叁、欣樂作意:謂欣樂自他六種意樂行六到彼岸,願我與此恒不相舍離及轉增勝。六意樂皆具叁作意。如《攝論》﹝卷二末、兩《釋》﹞第七卷廣明。此論初明無厭,次明廣大意樂。彼論初明「廣大」,次明「無厭」法體。二論不同立名,各有異意。

  

  彼論約奉施如來,從初發心乃至成佛,一一剎那,于熾火中常乏資具,一切威儀行六波羅蜜,無有厭足。約一一剎那,故舍一切義,初名「廣大」,其實亦是「無厭足」。則此以「無間」修﹝即「展轉相續,無一剎那有退、有斷」﹞亦名「長時意樂」。即「無厭足」異名也。此論約遍舍施一切有情,猶無厭足。即前體上約義不同,名「無厭意樂」,即「長時」之異名。約長時修習,遠至菩提,無一剎那有退斷等,名爲「廣大」,無差別﹝《對法》雲「如于一有情所,如是乃至于一切有情界如是施時,皆令彼于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速得成熟。修行如是差別施時,, 菩薩意樂猶不厭足。如是意樂,是名菩薩于施波羅蜜多無厭意樂。又諸菩薩修行如是施波羅蜜多時,展轉相續,無一剎那有退、有斷,乃至究竟坐菩提座。如是意樂,是名菩薩于施波羅蜜多廣大意樂」﹞。

  

  論第四、「恩德」,彼論名「荷恩」,此異名也。﹝第五﹞施有情時,不希報恩、當來異熟,名爲「無染」,是此論意。回施有情,皆得勝果,是名「大志」,是彼論意。此論不希有情報恩,名「無染」。彼論約有情自得勝果,名「大志」。第六,彼名「純善」,此名「善好」,此異名也。

  

  此六意樂,通六到彼岸。一一作意,皆通意樂,故亦通六到彼岸。其余少分,大有不同,文繁稍異,所以不引。

  

  [106] 《對法》卷十二,十至十二任持爲:

  

  善根方便任持﹝「善根」,藏文作「善品」。「任持」,藏文作「rton pa」﹞、善根圓證任持、善根無盡任持。

  

  [107] 《雜集論述記》卷二十五雲︰

  

  十八任持﹝中「善根方便任持」﹞即經中初「有勢」句。「加行精進」﹝即經中「有勤」句﹞,謂「善根圓證任持」,由此加行能證菩提。圓證之時,靡不由此,即無怯弱行精進時,心有彼苦無退屈故,他惱不動,名「無退轉」。無懈勤修,名「無喜足」。即經中雲「有勇、堅猛、不舍善轭」。

  

  [108] 《瑜伽》卷四十二〈本地分‧菩薩地〉雲︰

  

  雲何菩薩一切種精進?謂此精進六種、七種,總十叁種。

  

  雲何菩薩六種精進?一、無間﹝藏文作「rgyun du/」﹞精進:謂一切時修加行故。二、殷重﹝藏文作「lhur/」﹞精進:謂能周備修加行故。叁、等流加行:謂先因力所任持故;四、加行精進:數數思擇種種善品正加行故。五、無動﹝藏文作「mi ”khrugs pa/」﹞精進:一切苦觸不能動故,亦不轉成余性分故﹝《略纂》卷二十二雲「謂諸菩薩雖觸苦觸,亦不退入余二乘性分故」﹞。六、無喜足精進:少分、下劣﹝藏文作「van von/」﹞差別證中,不喜…

《成唯識論疏翼 第叁冊 卷六 一、廣六位心所──善心所》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