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成唯識論疏翼 第叁冊 卷六 一、廣六位心所──善心所▪P7

  ..續本文上一頁福德爲業。

  

  世間福德者,謂護得殊勝諸有及受用。出世間福德者,謂證得聲聞等菩提。

  

  

  

  【論文】

  六‧六四 謂即四法,于斷、修事,皆能防、修,名不放逸。非別有體,無異相故;于防惡事、修善事中,離四功能,無別用故。

  

  

  

  【疏翼】

  第六解「不放逸」中,第二廣。

  

  

  

  【述記‧卷叁十四】

  

  下、廣有二︰初、廢立[119],後、問答辨。此初也[120]。

  

  此非別有體。離彼四法,「無異相故」,體性無別。「無別用故」,作用不殊,雙成無別體用也,其文易了。

  

  

  

  【論文】

  六‧六五 雖信、慚等,亦有此能,而方彼四,勢用微劣,非根、遍策,故非此依。

  

  

  

  【疏翼】

  第一廢立中,第二廢余。

  

  【述記‧卷叁十四】

  

  問︰信等十法,皆有防惡修善之能,何故唯于四法立也?

  

  其余六法「而方彼四勢用微」而且「劣」故。

  

  何謂爲「劣」?此四法中,叁法爲「根」,精進「遍策」一切能斷、能修善心;彼余六法「非根」及「遍策」,故非不放逸之依,即非勝也。

  

  

  

  【疏翼】

  

  以上第二廣中,第一廢立訖。

  

  

  

  【論文】

  六‧六六 豈不防、修,是此相、用?

  

  

  

  【疏翼】

  第二廣中,第二問答辨。

  

  

  

  【述記‧卷叁十四】

  

  下、問答有六︰初、問,次、質,叁、答,四、難,五、征,六、釋。

  

  順正理等外人[121]問曰︰豈不「防」惡「修」善是此不逸相用?何用以四爲體?

  

  此則一切別立有體皆作是說︰別有不逸,不逸即是「防修」。隱不逸之名,出「防修」爲難。

  

  

  

  【論文】

  六‧六七 防、修,何異精進、叁根?

  

  

  

  【疏翼】

  第二問答辨中,第二質。

  

  

  

  【述記‧卷叁十四】

  

  論主次質,此質也。

  

  汝之「防、修」,何異四法?四法能防惡及修善故。

  

  

  

  【論文】

  六‧六八 彼要待此,方有作用。

  

  

  

  【疏翼】

  第二問答辨中,第叁外人答。

  

  

  

  【述記‧卷叁十四】

  

  外人答曰︰彼四法無力,不能防修,要待此中別有不逸令其四法,方有防修之用;故不以四法爲防修體,故知別有不放逸也。

  

  

  

  

  

  【論文】

  

  六‧六九 此應複待余,便有無窮失。

  

  

  

  【疏翼】

  第二問答辨中,第四難。

  

  

  

  【述記‧卷叁十四】

  

  論主難曰︰四法能防修,四體無力,故待不逸;不逸能防修,亦應無力複有所待,如彼四法!如是展轉,有無窮失。若不放逸別有自性,不待余法即能防修,彼四亦然。故非離彼,別有不逸。

  

  

  

  【論文】

  六‧七○ 勤謂遍策,根但爲依,如何說彼有防、修用?

  

  

  

  【疏翼】

  第二問答辨中,第五征。

  

  

  

  【述記‧卷叁十四】

  

  外人征曰︰「勤」體唯能「遍策」勵善心,叁根但能爲善法依──「依」是根義──如何說此四法有防修用?

  

  

  

  【論文】

  

  六‧七一 汝防、修用,其相雲何?

  

  

  

  【疏翼】

  第二問答辨中,第五征。

  

  

  

  【述記‧卷叁十四】

  

  此、論主問。

  

  

  

  【論文】

  六‧七二 若普依持,即無貪等,若遍策錄,不異精進,止惡進善,即總四法。

  

  

  

  【疏翼】

  第二問答釋中,第六釋。于中分叁︰一、釋無別體,二、釋別用別體,叁、結用不離體。此即初文。

  

  

  

  【述記‧卷叁十四】

  

  「若普依持」一切善心,名防修義,即是叁根。

  

  「依」,謂依處,「持」令增長。若能「遍策」發、驅「錄」一切善心,名防修,不異精進等,此四別能也。若止「惡」不生,「進善」令起,名防修者,總此四法,故無別體。

  

  

  

  【論文】

  六‧七叁 「令不散亂」,應是等持;「令同取境」,與觸何別?「令不忘失」,即應是念!

  

  

  

  

  

  【疏翼】

  第六釋中,第二釋別用別體。

  

  

  

  【述記‧卷叁十四】

  

  若令心等不散,名防修,即應是定。若令心、心所法同取一境,不乖返緣,名防修,與觸何別?若所作善惡,憶念不忘,名防修,即應是念。

  

  

  

  【論文】

  六‧七四 如是推尋不放逸用,離無貪等,竟不可得,故不放逸定無別體。

  

  

  

  【疏翼】

  第六釋中,第叁結無別體。

  

  

  

  【述記‧卷叁十四】

  

  由前道理,推不放逸防、修之用,「離無貪等」四法總別之能,「竟不可得,故不放逸定無別體。」

  

  問︰何故此中以無貪爲首,等余叁法,不以精進爲初?

  

  答︰次前別簡中,以無貪爲首[122],故從近而結也。即顯不逸不如小乘體是實有,即是假有之所以也。

  

  

  

  

  

  【疏翼】

  

  以上第二八段出善體中,第六解「不放逸」訖。

  

  

  

  【論文】

  六‧七五 雲何行舍?精進、叁根令心平等、正直、無功用住爲性;對治掉舉,靜住爲業。

  

  

  

  【疏翼】

  第二八段出善體中,第七解「行舍」。即第十一頌第四句前二字。文分爲二︰一、略解,二、廣解。此即初文。

  

  

  

  【述記‧卷叁十四】

  

  「行」者,行蘊。行蘊中「舍」,簡受蘊中舍,故置「行」言,非謂行[123]也。亦以四法爲體,別正「對治掉舉」體性,「靜住爲業」。

  

  

  

  【疏翼】

  

  《顯揚》卷一雲︰

  

  舍者,謂總攝無貪、無瞋、無癡、精進爲體;依此舍故,得心平等、得心正直、心無發動,斷發動障爲業,如前乃至增長舍爲業。由不放逸除遣染汙,由彼舍故,于已除遣不染汙住。如經說:爲除貪、憂,心依上舍。

  

    《對法》卷一雲︰

  

  舍﹝藏文作「btav sboms/」﹞者,謂依止正勤﹝藏文作「具有勤故」﹞、無貪、瞋、癡,與雜染住相違,心平等性、心正直性﹝藏文作「sems rnal du ”dug pa bid/」﹞、心無功用住性爲體,不容雜染所依爲業。「心平等性」等者,謂以初、中、後位,辯舍差別。所以者何?由舍與心相應,離沈沒等不平等性故,最初證得心平等性。由心平等遠離加行自然相續﹝藏文作「”jug pa/」﹞故,次複證得心正直性;由心正直,于諸雜染無怯慮﹝藏文作「dogs pa med pa/」﹞故,最後證得心無功用住性。

  

  安慧《唯識叁十論》卷一雲︰

  

  ﹝梵藏文第十一頌第叁句末「不放逸」後,有「俱」字,在第四句頌,便略無「行舍」。因此,解「不放逸」前,先解「俱」字,即指「行舍」,較漢譯多一段文。﹞不放逸俱者,謂由與不放逸俱故,說爲「不放逸俱」。此俱義爲何?謂即是行舍。何以故?由一律是善性故,此中適說一切善分故,非如信等現前說故,除此更無別善數故。即知此所俱者,乃說行舍。

  

  ﹝此下解不放逸後,解行舍︰, ﹞行舍者,謂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無功用住性﹝藏文作「lhun gyis grub pa/」﹞。由此叁句顯示行舍初、中、後位。此中惛沈及掉舉,說名心不平等,由此無故,說爲最初平等性。從此以後無有造作,不須勵力,隨其所應,由等引心平等續轉,說名心正直性。于此位中,由修未久故,時虞惛沈掉舉生起,此後由修習勝進故,此所對治分已遠隔故,無複憂虞。由于能對治惛沈掉舉因,須無奮勉,自然而住故,名爲心無功用住性。此以不容煩惱及隨煩惱生起所依爲業。

  

  安慧《大乘五蘊論廣釋》卷二補充雲︰

  

  言「又由此故,于已除遣染汙法中」中,「由此」者,即由舍體。「染汙法」者,謂具有欲貪等。若除遣彼,則不複生。由行舍與染汙住相違返故,決定由此能使欲貪等生起無所依止,是故說彼能除遣。如是染汙住與行舍住相違返故,說行舍住爲非染汙住。即由此故,行舍以不容染汙生起所依爲業。

  

  

  

  【論文】

  六‧七六 謂即四法,令心遠離掉舉等障,靜住名舍──平等、正直、無功用住。初、中、後位,辨舍差別,由不放逸,先除雜染,舍複令心寂靜而住。

  

  

  

  【疏翼】

  第七解行舍中,第二廣解。

  

  

  

  【述記‧卷叁十四】

  

  下文有二︰初、正解體業,後、解廢立。此、初也。

  

  若通對治,亦一切法。《對法》雲:由舍相應,離沈沒等不平等性故,即舉通障。此舉別障。

  

  「平等、正直」者,《對法》雲︰由舍與心俱,離沈沒等,初、心平等;「遠離加行」,次、「心正直」;于染「無怯」[124],後[125]、「無功用」,廣如彼說。

  

  然諸論皆言:由不放逸,斷諸惑已,此…

《成唯識論疏翼 第叁冊 卷六 一、廣六位心所──善心所》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