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成唯识论疏翼 第三冊 卷六 一、广六位心所──善心所▪P7

  ..续本文上一页福德为业。

  

  世间福德者,谓护得殊胜诸有及受用。出世间福德者,谓证得声闻等菩提。

  

  

  

  【论文】

  六‧六四 谓即四法,于断、修事,皆能防、修,名不放逸。非别有体,无异相故;于防恶事、修善事中,离四功能,无别用故。

  

  

  

  【疏翼】

  第六解「不放逸」中,第二广。

  

  

  

  【述记‧卷三十四】

  

  下、广有二︰初、废立[119],后、问答辨。此初也[120]。

  

  此非别有体。离彼四法,「无异相故」,体性无别。「无别用故」,作用不殊,双成无别体用也,其文易了。

  

  

  

  【论文】

  六‧六五 虽信、惭等,亦有此能,而方彼四,势用微劣,非根、遍策,故非此依。

  

  

  

  【疏翼】

  第一废立中,第二废余。

  

  【述记‧卷三十四】

  

  问︰信等十法,皆有防恶修善之能,何故唯于四法立也?

  

  其余六法「而方彼四势用微」而且「劣」故。

  

  何谓为「劣」?此四法中,三法为「根」,精进「遍策」一切能断、能修善心;彼余六法「非根」及「遍策」,故非不放逸之依,即非胜也。

  

  

  

  【疏翼】

  

  以上第二广中,第一废立讫。

  

  

  

  【论文】

  六‧六六 岂不防、修,是此相、用?

  

  

  

  【疏翼】

  第二广中,第二问答辨。

  

  

  

  【述记‧卷三十四】

  

  下、问答有六︰初、问,次、质,三、答,四、难,五、征,六、释。

  

  顺正理等外人[121]问曰︰岂不「防」恶「修」善是此不逸相用?何用以四为体?

  

  此则一切别立有体皆作是说︰别有不逸,不逸即是「防修」。隐不逸之名,出「防修」为难。

  

  

  

  【论文】

  六‧六七 防、修,何异精进、三根?

  

  

  

  【疏翼】

  第二问答辨中,第二质。

  

  

  

  【述记‧卷三十四】

  

  论主次质,此质也。

  

  汝之「防、修」,何异四法?四法能防恶及修善故。

  

  

  

  【论文】

  六‧六八 彼要待此,方有作用。

  

  

  

  【疏翼】

  第二问答辨中,第三外人答。

  

  

  

  【述记‧卷三十四】

  

  外人答曰︰彼四法无力,不能防修,要待此中别有不逸令其四法,方有防修之用;故不以四法为防修体,故知别有不放逸也。

  

  

  

  

  

  【论文】

  

  六‧六九 此应复待余,便有无穷失。

  

  

  

  【疏翼】

  第二问答辨中,第四难。

  

  

  

  【述记‧卷三十四】

  

  论主难曰︰四法能防修,四体无力,故待不逸;不逸能防修,亦应无力复有所待,如彼四法!如是展转,有无穷失。若不放逸别有自性,不待余法即能防修,彼四亦然。故非离彼,别有不逸。

  

  

  

  【论文】

  六‧七○ 勤谓遍策,根但为依,如何说彼有防、修用?

  

  

  

  【疏翼】

  第二问答辨中,第五征。

  

  

  

  【述记‧卷三十四】

  

  外人征曰︰「勤」体唯能「遍策」励善心,三根但能为善法依──「依」是根义──如何说此四法有防修用?

  

  

  

  【论文】

  

  六‧七一 汝防、修用,其相云何?

  

  

  

  【疏翼】

  第二问答辨中,第五征。

  

  

  

  【述记‧卷三十四】

  

  此、论主问。

  

  

  

  【论文】

  六‧七二 若普依持,即无贪等,若遍策录,不异精进,止恶进善,即总四法。

  

  

  

  【疏翼】

  第二问答释中,第六释。于中分三︰一、释无别体,二、释别用别体,三、结用不离体。此即初文。

  

  

  

  【述记‧卷三十四】

  

  「若普依持」一切善心,名防修义,即是三根。

  

  「依」,谓依处,「持」令增长。若能「遍策」发、驱「录」一切善心,名防修,不异精进等,此四别能也。若止「恶」不生,「进善」令起,名防修者,总此四法,故无别体。

  

  

  

  【论文】

  六‧七三 「令不散乱」,应是等持;「令同取境」,与触何别?「令不忘失」,即应是念!

  

  

  

  

  

  【疏翼】

  第六释中,第二释别用别体。

  

  

  

  【述记‧卷三十四】

  

  若令心等不散,名防修,即应是定。若令心、心所法同取一境,不乖返缘,名防修,与触何别?若所作善恶,忆念不忘,名防修,即应是念。

  

  

  

  【论文】

  六‧七四 如是推寻不放逸用,离无贪等,竟不可得,故不放逸定无别体。

  

  

  

  【疏翼】

  第六释中,第三结无别体。

  

  

  

  【述记‧卷三十四】

  

  由前道理,推不放逸防、修之用,「离无贪等」四法总别之能,「竟不可得,故不放逸定无别体。」

  

  问︰何故此中以无贪为首,等余三法,不以精进为初?

  

  答︰次前别简中,以无贪为首[122],故从近而结也。即显不逸不如小乘体是实有,即是假有之所以也。

  

  

  

  

  

  【疏翼】

  

  以上第二八段出善体中,第六解「不放逸」讫。

  

  

  

  【论文】

  六‧七五 云何行舍?精进、三根令心平等、正直、无功用住为性;对治掉举,静住为业。

  

  

  

  【疏翼】

  第二八段出善体中,第七解「行舍」。即第十一颂第四句前二字。文分为二︰一、略解,二、广解。此即初文。

  

  

  

  【述记‧卷三十四】

  

  「行」者,行蕴。行蕴中「舍」,简受蕴中舍,故置「行」言,非谓行[123]也。亦以四法为体,别正「对治掉举」体性,「静住为业」。

  

  

  

  【疏翼】

  

  《显扬》卷一云︰

  

  舍者,谓总摄无贪、无瞋、无痴、精进为体;依此舍故,得心平等、得心正直、心无发动,断发动障为业,如前乃至增长舍为业。由不放逸除遣染污,由彼舍故,于已除遣不染污住。如经说:为除贪、忧,心依上舍。

  

    《对法》卷一云︰

  

  舍﹝藏文作「btav sboms/」﹞者,谓依止正勤﹝藏文作「具有勤故」﹞、无贪、瞋、痴,与杂染住相违,心平等性、心正直性﹝藏文作「sems rnal du ”dug pa bid/」﹞、心无功用住性为体,不容杂染所依为业。「心平等性」等者,谓以初、中、后位,辩舍差别。所以者何?由舍与心相应,离沉没等不平等性故,最初证得心平等性。由心平等远离加行自然相续﹝藏文作「”jug pa/」﹞故,次复证得心正直性;由心正直,于诸杂染无怯虑﹝藏文作「dogs pa med pa/」﹞故,最后证得心无功用住性。

  

  安慧《唯识三十论》卷一云︰

  

  ﹝梵藏文第十一颂第三句末「不放逸」后,有「俱」字,在第四句颂,便略无「行舍」。因此,解「不放逸」前,先解「俱」字,即指「行舍」,较汉译多一段文。﹞不放逸俱者,谓由与不放逸俱故,说为「不放逸俱」。此俱义为何?谓即是行舍。何以故?由一律是善性故,此中适说一切善分故,非如信等现前说故,除此更无别善数故。即知此所俱者,乃说行舍。

  

  ﹝此下解不放逸后,解行舍︰, ﹞行舍者,谓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无功用住性﹝藏文作「lhun gyis grub pa/」﹞。由此三句显示行舍初、中、后位。此中惛沉及掉举,说名心不平等,由此无故,说为最初平等性。从此以后无有造作,不须励力,随其所应,由等引心平等续转,说名心正直性。于此位中,由修未久故,时虞惛沉掉举生起,此后由修习胜进故,此所对治分已远隔故,无复忧虞。由于能对治惛沉掉举因,须无奋勉,自然而住故,名为心无功用住性。此以不容烦恼及随烦恼生起所依为业。

  

  安慧《大乘五蕴论广释》卷二补充云︰

  

  言「又由此故,于已除遣染污法中」中,「由此」者,即由舍体。「染污法」者,谓具有欲贪等。若除遣彼,则不复生。由行舍与染污住相违返故,决定由此能使欲贪等生起无所依止,是故说彼能除遣。如是染污住与行舍住相违返故,说行舍住为非染污住。即由此故,行舍以不容染污生起所依为业。

  

  

  

  【论文】

  六‧七六 谓即四法,令心远离掉举等障,静住名舍──平等、正直、无功用住。初、中、后位,辨舍差别,由不放逸,先除杂染,舍复令心寂静而住。

  

  

  

  【疏翼】

  第七解行舍中,第二广解。

  

  

  

  【述记‧卷三十四】

  

  下文有二︰初、正解体业,后、解废立。此、初也。

  

  若通对治,亦一切法。《对法》云:由舍相应,离沉没等不平等性故,即举通障。此举别障。

  

  「平等、正直」者,《对法》云︰由舍与心俱,离沉没等,初、心平等;「远离加行」,次、「心正直」;于染「无怯」[124],后[125]、「无功用」,广如彼说。

  

  然诸论皆言:由不放逸,断诸惑已,此…

《成唯识论疏翼 第三冊 卷六 一、广六位心所──善心所》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