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成唯識論疏翼 第叁冊 卷五 十二、廣叁受差別▪P3

  ..續本文上一頁

  此所引「任運生」等,如前已說[70]。此五十九文。

  

  

  

  【論文】

  五‧二五二 又說:俱生薩迦耶見唯無記性,彼邊、執見,應知亦爾。此俱苦受,非憂根攝,論說憂根非無記故。

  

  

  

  【疏翼】

  第二引證中,第二引五十八及五十七文。

  

  

  

  【述記‧卷叁十二】

  

  五十八雲:俱生我見唯無記性。彼文雖無邊見,例必應爾[71]。既言叁受容皆相應,故非憂受,以非無記故。五十七說︰一根[72]善、不善,以叁性爲境,二十二根中,又非余法故。

  

  【論文】

  五‧二五叁 又《瑜伽》說:地獄諸根余叁現行定不成就,純苦鬼界、傍生亦爾。

  

  

  

  【疏翼】

  第二引證中,第叁引五十七文。

  

  

  

  【述記‧卷叁十二】

  

  五十七說︰問︰生捺落迦,成就幾根?答︰八。現、種皆成,除叁,所余或成,不成。叁約現行不成;種子或成,謂般涅槃法;或不成,無涅槃法。余叁現行故,不成就;種子故,成就。一向苦處、鬼、畜亦爾。若雜受處,後叁種、現亦成就[73]。

  

  現種俱成八者,五根、意、命,爲七。叁無漏現定不成,種或成、不成──有姓、無姓別故。叁定成種,現不成中,喜樂定不成現;其信等五、男女二根,或現不成──斷善、不斷善,有一二形[74]別故。

  

  前師意︰以憂根爲第八[75]定成;苦根入不定中[76];舍根入叁現行不成,種定成中,以客舍受[77],彼定無故。 

  

  此師[78]以舍根入第八,七、八識相應故。苦根入現不定中,以彼苦根受生、命終等,有成不成時。以憂根入現不成中,種必有[79]故。是故證此地獄余叁[80]現行不成,種定成就。故知意有苦,鬼、畜一分亦爾。

  

  

  

  【疏翼】

  

  以上第二意識通苦、憂二俱中,第二引證訖。

  

  

  

  【論文】

  五‧二五四 余叁定是樂、喜、憂根,以彼必成現行舍故。

  

  

  

  【疏翼】

  第二意識通苦憂二俱中,第叁立理。

  

  

  

  【述記‧卷叁十二】

  

  叁、立理。有四︰一、申難,二、反诘,叁、更征,四、總結。此初也。

  

  「余叁定是樂、憂、喜」等。所以者何?

  

  以彼定有七、八二識相續不斷,定成現舍受,又非無苦故。

  

  

  

  【論文】

  五‧二五五 豈不客舍?彼定不成!

  

  

  

  【疏翼】

  第叁立理中,第二反诘。

  

  

  

  【述記‧卷叁十二】

  

  二、返诘。

  

  此、前師問。

  

  此辨六識,故無客舍,不約八識作法爲論。不爾,余叁即無法故[81]!若言喜樂,更取一形,以無二形故者,豈鬼、畜中亦無二形者?又地獄何故不許有二形也?故彼叁無,兼取客舍[82]。

  

  

  

  

  

  【論文】

  

  五‧二五六 甯知彼文唯說客受?

  

  

  

  【疏翼】

  第叁立理中,第叁更征。

  

  

  

  【述記‧卷叁十二】

  

  叁、更征。有叁︰一、乘前征,二、別生征,叁、舉例征。下初也[83]。

  

  後師返問︰所說舍受現定不成,汝依何道理,知是客受?

  

  

  

  【論文】

  五‧二五七 應不說彼定成意根,彼六客識,有時無故。

  

  

  

  【疏翼】

  第一乘前征中,第二征意根不定成。

  

  

  

  【述記‧卷叁十二】

  

  前師雲:五十七[84]說地獄全、一分鬼畜,名一向苦,不苦[85]、樂爲純苦映奪,略而不論。是故知者,汝以受依客受爲論,亦依客受所依識故,如彼六識有時無故,不成意根!其六轉識生死、悶絕諸位不行。

  

  

  

  【論文】

  五‧二五八 不應彼論唯說客受,通說意根無異因故。

  

  

  

  【疏翼】

  第一乘前征中,第叁征不說主識。

  

  

  

  【述記‧卷叁十二】

  

  若彼救言:「意」依主意,「受」依客說,不應《瑜伽》受中唯說客受!「意」中通說主識,主識,即第八,以第八識必受俱故。無異所以,別作論故。

  

  

  

  【疏翼】

  

  以上第叁更征中,第一乘前征訖。

  

  

  

  【論文】

  五‧二五九 又若彼論依客受說,如何說彼定成八根?

  

  

  

  【疏翼】

  第叁更征中,第二別生征。于中分六︰一、征第八根爲何,二、破以憂爲救,叁、破苦爲第八,四、破以形爲第八,五、以五根例形破,六、結定爲異根。此即初文。

  

  

  

  

  

  【述記‧卷叁十二】

  

  下、別生征。

  

  且縱汝言,依客受說,如何說地獄定成八根?第八者何?

  

  

  

  【論文】

  五‧二六○ 若謂五識不相續故,定說憂根爲第八者,死、生、悶絕甯有憂根?

  

  

  

  【疏翼】

  

  第二別生征中,第二破以憂爲救。

  

  

  

  【述記‧卷叁十二】

  

  彼若救言:五識間斷,無苦定成,但說憂根爲其第八。

  

  今難之雲︰若生、死、悶絕叁時,如何有憂根?此時意識亦定無故。故知定成第七、八;意根,及與舍受。

  

  若彼師言︰不雲生死二位;彼時無客識故。今者據有客識以去,憂必相續,非謂生死。汝若爾者,等活地獄亦有悶絕無心之時,意識何處有?

  

  設前師言︰彼即死位,更不別有悶絕之時意識間斷,至下當解。

  

  

  

  【論文】

  五‧二六一 有執苦根爲第八者,亦同此破。

  

  

  

  

  

  【疏翼】

  第二別生征中,第叁破苦爲第八。

  

  

  

  【述記‧卷叁十二】

  

  汝設以身識等定相續,以苦根爲第八者,如憂間斷,何處定成?又若爾者,彼處[86]憂根,何須間斷?更無別義意識間斷,五識相續故;又意無舍受,非易起受故[87]。

  

  今解此中有苦師,意必定無憂,以苦爲不定。意中苦受,即約客受,許亦間斷。

  

  

  

  【論文】

  五‧二六二 設執一形爲第八者,理亦不然,形不定故,彼惡業招容無形故。

  

  

  

  【疏翼】

  第二別生征中,第四破以形爲第八。

  

  

  

  【述記‧卷叁十二】

  

  隨何男女以爲第八,故定成者,理亦不然,「形不定故」。今言生彼,定則成就!且如男根,非生彼已,定皆成就。其鬼、畜等,又惡業招,容無形故,無文遮故。

  

  

  

  【論文】

  五‧二六叁 彼由惡業,令五根門恒受苦故,定成眼等。必有一形,于彼何用?

  

  

  

  【疏翼】

  第二別生征中,第五以五根例形破。于中又二︰一、非形如五根受苦,二、大地獄無淫事。此即初文。

  

  

  

  【述記‧卷叁十二】

  

  問︰化生,如《瑜伽論》第二說或具諸根,或複不具[88]。何故地獄定有五根,不許男女隨一定有?

  

  彼惡業故,令彼有情五根之中皆受苦故,所以定成。

  

  必令有男女根,「于彼何用」?非男女根處能受苦故。

  

  

  

  【論文】

  五‧二六四 非于無間大地獄中,可有希求淫欲事故。

  

  

  

  【疏翼】

  第五以五根例形破中,第二大地獄無淫事。

  

  

  

  

  

  

  

  【述記‧卷叁十二】

  

  非于彼中,可有淫事[89],故或無根[90]。小地獄中可有此貪故。

  

  又若以爲緣故令其受苦,須彼一形者,即應一切定成二形!或複應彼一有情身罪極重者,有百千形!令多爲彼受苦緣故[91]。

  

  

  

  【論文】

  五‧二六五 由斯,第八定是舍根,第七、八識舍相應故。

  

  

  

  【疏翼】

  第二別生征中,第六結定爲舍根。

  

  

  

  【述記‧卷叁十二】

  

  故彼「第八定是舍根」,以七、八識,彼定有故。

  

  

  

  【疏翼】

  

  以上第叁更征中,第二別生征訖。

  

  

  

  【論文】

  五‧二六六 如極樂地,意悅名樂,無有喜根;故極苦處,意迫名苦,無有憂根。

  

  

  

  【疏翼】

  第叁更征中,第叁舉例征。

  

  

  

  【述記‧卷叁十二】

  

  若彼救言:意識定恒有彼憂受,無舍受故,據起意已,後必相續,彼文無妨者,難雲[92]。

  

  下、舉例征。

  

  「意悅名樂,無有喜根」,即第叁定。應「極苦處,意迫名苦,無有憂根」!故憂非有。

  

  問︰後師有第六識,此俱舍受,彼處有不?

  

  答︰有亦無妨,《對法》說瞋于末位與舍俱故[93],或說無,亦無妨[94]。

  

  

  

  【疏翼】

  

  以上第叁立理中,第叁更征訖。

  

  

  

  【論文】

  五‧二六七 故余叁言,定憂、喜、樂。

  

  

  

  【疏翼】

  第叁立理中,第四總結。

  

  【述記&#…

《成唯識論疏翼 第叁冊 卷五 十二、廣叁受差別》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