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具意雲:依一二等數、時、方等實,遠覺所待,一實所生彼诠緣因。
名爲離生性。
[33] 「于方」,《金藏》作「方于」,余作「方等」,應作「于方」。
[34] 《十句義論》雲︰
謂屬一,時等近覺所待,一實所生,此诠緣因,是名此體。
[35] 「覺」,梵文爲「pramana」。
[36] 《金藏》作「色」,余作「至」。
[37] 《金藏》有「者」字,余無。
[38] 《演秘》牒文、《金藏》作「見不」,余本及《十句義論》作「不見」。
[39] 《十句義論》雲︰
見同故比者,謂見相故,待相所相相屬念故,我意合故,于不見所相境有智生,是名見同故比。不見同故比者,謂見因果相屬一義和合,相違故,待彼相屬念故,我意合故,于彼畢竟不現見境所有智生,是名不見同故比。
[40] 《十句義論》雲︰
謂一實我和合,待欲、瞋我意合所生策勵,是名勤勇。
[41] 地、水實和合,一實墜墮之因,名爲重性。
[42] 地、水、火叁實和合,一實流注之因,名爲液性。
[43] 「地」字下,《金藏》有「水」字。
[44] 具意雲:水實和合,一實地等攝因,名潤。
[45] 具意雲:我和合、一實,現比智行所生數習差別,名念因。
[46] 具意雲:醂擲等業所生,依附一實,有質礙實勢用,名作因。
[47] 具意雲:能轉,謂得可愛身等樂因,我和合,一實與果相違,即得
生死勝身之因。
[48] 具意雲:能還:謂離染緣正、智喜因,我和合,一實與果相違。即
出世間之因、正智正因也。
[49] 「若」字下,《金藏》有「及」字。
[50] 具意雲:邪智因,我和合,一實與果相違,名爲非法。
[51] 具意雲:若于上下虛空等處,極微等先合後離之因,依一實,名爲
取業。
[52] 與手先離,後與空等合,于大長實,依附一實,名爲舍業。
[53] 「業」字,《金藏》有,余無。
[54] 近處先離,遠處今合。
[55] 具意:有質礙實和合,依一實。先合後離因,名爲行業。
[56] 《金藏》作「諸」,余作「謂」。
[57] 《十句義論》雲︰
謂與一切實德業句義和合,一切根所取,于實德業有诠智因,是謂有性。
[58] 「大有性」,梵文爲「mahasatta」。《百論疏》卷叁雲︰
四者、叁摩若谛﹝梵文爲「samanya」﹞。此雲「總相谛」。謂總萬法爲一大有等。
[59] 「總同句義」,梵文爲「samanya padartha」。《俱舍論》卷五雲:
又應顯成勝論所執,彼宗執有總同句義。于一切法總同言智由此發生。
[60] 「異句體」,梵文爲「sadrwa」。
[61] 謂依一實。
[62] 「和合體」,梵文爲「samavaya」。
[63] 「有能體」,梵文爲「wakta」。
[64] 「無能體」,梵文爲「nawaketi」。
[65] 「俱分體」,梵文爲「viwesa」。
[66] 「無說體」,梵文爲「anabhilapya」。
[67] 「設」字,《金藏》誤作「沒」。
[68] 《十句義論》雲︰
火合爲因者,謂地所有諸極微色香味觸。
[69] 如《述記》前文雲︰
色、味、香、觸同類爲因者,謂二微果等和合。
[70] 如《勝宗十句義論》雲︰
地及火所有液體、地水所有重體,及水所有液體、潤、二微等和合,同類爲因。
[71] 如《勝宗十句義論》雲:
同類不同類爲因。
[72] 除地所有外。
[73] 如《勝宗十句義論》雲︰
合離,隨一業俱業合離爲因。
[74] 如《勝宗十句義論》雲︰
彼體、此體、一等時相屬,待遠、近覺爲因。
[75] 「與」字,《金藏》有,余無。
[76] 如《勝宗十句義論》雲︰
于至實色等根等和合時,有了相生,是名現量。
[77] 如《勝宗十句義論》雲︰
謂見因果相屬一義和合,相違故,待彼相屬念故,我意合故,于彼畢竟不現見境所有智生,是名不見同故比。
[78] 《唯識論》卷一下文雲︰
彼許實等現量所得,以理推征,尚非實有;況彼自許和合句義非現量,而可實有?
[79] 《唯識》卷一原作:
若果多分合故,成粗;多因極微合,應非細。
[80] 「重」字,《金藏》誤作「實」。
[81] 「地」字,《義蘊》、《義演》牒文、《金藏》誤作「火」。
[82] 《金藏》作「得」,余作「德」。
[83] 謂實、德。
[84] 《唯識》卷一下雲︰
若法能生,必非常故。
[85] 實、德、無說。
[86] 《十句義論》雲︰
如是九實、五常,四分別︰謂此四中非所造者,常;所造者,無常。
[87] 「須」字下,《金藏》有「明」字。
[88] 「十」字下,《金藏》有「通」字。
[89] 如理《義演》雲︰
十德者︰色、味、觸、一數、一別性、液性、潤、重性、合、量,十種常。皆許極微上有,故名常也。
[90] 「說」字,《金藏》作「論」。
[91] 「彼所執六法」,《金藏》有,余無。
[92] 「一」下,余本有「法」字,《金藏》無。
[93] 「他非」二字,《金藏》作「執」。
[94] 謂勝論師。
[95] 「下」字,《義演》、《金藏》、金陵無。
[96] 「別」字,《金藏》無。
[97] 「別」字,《金藏》有,余無。
[98] 《樞要》卷上雲︰
第一、有用非常難,第二、無用即識難。
[99] 「同」字,《金藏》無。
[100] 謂實句義。
[101] 以計非依他起故。
[102] 「等」,取實中覺等爲宗。
[103] 「有」字,《金藏》有,余無。
[104] 「有」字,《金藏》無。
[105] 《樞要》卷上雲︰
第一、有礙非識難,第二、無礙即識難。
[106] 此謂彼宗許極微﹝子實﹞非虛疏法,如軍林。
[107] 「即」字,《金藏》作「則」。
[108] 「無常」二字,《金藏》無。
[109] 「以」字,《金藏》有,余無。
[110] 《金藏》作「然」,余作「亦」。
[111] 「別破實德」一科,于中有二。
[112] 「所」字,《金藏》無。
[113] 「潤」下,《金藏》有「性」字。
[114] 「此」,謂眼所見。
[115] 《金藏》作「有」,余作「爲」。
[116] 「法」字,《金藏》作「諸」。
[117] 無說不計。
[118] 「有」字,《金藏》作「言」。
[119] 「自體」二字,《金藏》有,余無。
[120] 《金藏》等作「數」字。《演秘》疑應作「不」,多作「數」或「假」
字。
[121] 「破余」等八字,《金藏》無。
[122] 《演秘》雲︰
九句之中隨除于一,即得爲量。非局在非實,﹝非﹞有二。余句皆有可除爲量之義。
[123] 「有」,謂大有。
[124] 「八」字,《金藏》有,余無。
[125] 覺、樂屬二十四德。
[126] 謂因上加「汝執」。
[127] 道邑《義蘊》謂「唯和合句」。
[128] 如理《義演》雲︰
第一、離法非有難,第二、法外非有難,第叁、以有例法難,第四、將無例有難。
[129] 「離法非有難」五字,《金藏》依《義演》釋文增。
[130] 《樞要》卷上雲︰
彼雲:有性離實句外有別自性。許非無故。如德、業。此有不定。以實句是異法喻,因于彼有故。
並有法自相相違過。
[131] 《樞要》卷上雲︰
彼外道師若以德、業與同異、和合爲不定過,非不定過。他不定故。論既以「如德、業」爲同喻,但比量相違。
[132] 智周《演秘》雲︰
爲如同異,實等不攝,有是別有體?爲如無說,實等不攝,有是無別體?
[133] 「離」字,《金藏》有,余無。
[134] 「逐」字,《金藏》作「亟」,余作「遂」。今依下文改。
[135] 「非有」,《金藏》誤作「有非」。
[136] 「法外」等五字,《金藏》依《義演》增。
[137] 「異」字,《金藏》有,余無。
[138] 「八」字,《金藏》無。
[139] 「取」字,《金藏》有,余無。
[140] 還有「無說」。
[141] 《樞要》卷上又出「勝論」自立量過雲︰
…
《成唯識論疏翼 第一冊 卷一 十、破勝論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