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成唯識論疏翼 第一冊 卷一 一、宗前敬序▪P9

  ..續本文上一頁末底」,梵文爲「guvamati」;藏文爲「yon tan blo gros」。

  

  [136] 四主:以人、寶、象、馬四主,配東西南北四方。

  

  [137] 《大唐西域記》卷八摩揭陀國﹝magadha﹞有伽藍,爲其慧伏數論

  

  外道之處。漢譯中有真谛所譯《隨相論》一卷,藏文中有對世親《緣起經論》之廣解。藏傳《印度佛教史》第二十五章謂曾注釋《俱舍論》及《中論》,後者與安慧相順,均斥清辨﹝梵文爲「bhavya」;藏文爲「legs ldan ”byed」﹞與其弟子「sampraduta」同時,並皆與東方之「balapuri」長期辨論,終勝之。

  

  [138] 「悉恥羅末底」,梵文爲「sthiramati」;藏文爲「blo gros brtan pa」。

  

  [139] 《西域記》作「堅慧」,與德慧並稱。

  

  [140] 《雜集論述記》卷一雲︰

  

  大聖無著具廣慧悲,集《阿毗達磨經》所有宗要,括《瑜伽師地論》一切法門,敘此本文﹝即《集論》﹞,演斯妙義。覺師子﹝梵文爲「buddha-sijha」﹞禀承先訓,更爲後釋。安慧閑其本末,參糅兩文。

  

  藏傳造釋者爲最勝子,譯者曾將《集論》本文與釋文加以整理,另

  

  作一譯本。因此形成兩譯本。

  

  [141] 藏文中有安慧《俱舍論真實義廣解》。

  

  [142] 藏傳安慧少時即師事世親,曾注解《中觀》頌,及世親著作。善

  

  大小乘法相。

  

  [143] 《西域記》卷十一謂摩臘婆國﹝梵文爲「malava」﹞,即南羅羅國

  

  ﹝梵文爲「lata」﹞。藏傳《印度佛教史》第二十叁章作「dandakaranya」。

  

  [144] 即解釋《俱舍》。

  

  [145] 謂解釋《大乘莊嚴經論》、《辯中邊論》、《五蘊論》﹝叁種只有藏文﹞,

  

  及《寶積經》。﹝據藏傳說﹞漢譯中有《廣五蘊論》,傳爲安慧所造,

  

  與藏文《五蘊論廣釋》爲不同本。

  

  [146] 「畔徒室利,梵文爲「bandhuwri」。

  

  [147] 「難陀」,梵文爲「nanda」。

  

  [148] 「勝軍」,梵文爲「jayasena」,玄奘曾從之學「唯識決擇論」。

  

  [149] 即《成唯識論》卷二。

  

  [150] 《金藏》作「此」,余誤作「北」。

  

  [151] 如本論卷二雲︰

  

  有義:種子皆熏故生。

  

  [152] 「戍陀戰達羅」,梵文爲「wuddha-candra」。

  

  [153] 《西域記》卷四石桀迦國﹝梵文爲「takha」﹞都城西南十四五裏奢

  

  羯羅﹝梵文爲「wakala」﹞故城,有世親造《勝義谛論》處。

  

  [154] 「質呾羅婆拿」,梵文爲「citrabhanu」。

  

  [155] 「亦世親同時也」六字,《金藏》無。

  

  [156] 「形雖隱俗」,即在家人。

  

  [157] 「毗世沙密多羅」,梵文爲「viwesamitra」。

  

  [158] 藏文中有《瑜伽釋》,傳爲勝友所造。與漢譯最勝子《瑜伽釋》有

  

  少部分相同,而較廣,對前四卷有解釋。

  

  [159] 「辰那弗多羅」,梵文爲「jina putra」;藏文爲「rgyal ba”i sras」。

  

  [160] 藏傳曾造《集論釋》,藏文中有《叁寶贊注》及《稱頌如來名賢劫

  

  莊嚴鬘》。漢譯有《瑜伽釋》。

  

  [161] 「若那戰達羅」,梵文爲「jbanacandra」。

  

  [162] 藏文中有《略顯瑜伽師修習義》。

  

  [163] 最勝子與智月二人有《瑜伽釋》。

  

  [164] 《金藏》作「穎」,余作「類」。

  

  [165] 《樞要》卷上「敘論所因」中,敘世親造頌未得廣釋之後雲︰

  

  後有護法等十大菩薩,賞玩頌文各爲義釋。雖分峰昆岫竦幹瓊枝,而獨擅光輝穎標芬馥者,其唯護法一人乎!菩薩果成先劫,位克今賢。撫物潛資,隨機利見。春秋二十有九,知息化之有期,厭無常以禅習。乃誓不離于菩提樹。以經叁栽禅禮之暇,注裁斯釋,文遒旨遠,智贍名高;執破畢于一言,紛解窮于半頌;文殊水火,則會符膠漆;義等江湖,乃疏成清濁;平郊弭弭,聳層峰而接漢;堆埠峨峨,夷穹窿以坦蕩;俯鑽邃而無底,仰尋高而靡際;疏文淺義,派演不窮,浩句宏宗,陶甄有極;功逾千聖,道合百王。

  

  時有玄鑒居士﹝有以玄鑒爲居士之名者,非是﹞,識鳳雞之斂羽,委麟龍之潛迹;每罄所資,恒爲供養,深誠固志,物竭積年。菩薩誘掖多端,答遺茲釋﹝即「唯識叁十論」唯一稿本,其門人如勝友等恐亦未見﹞,而誡之曰︰我滅之後,凡有來觀,取金一兩。脫逢神穎,當可傳通﹝稿本孤傳,只待其人﹞。

  

  終期既漸,奄絕玄導。菩薩名振此州,論釋聲超彼土;有靈之類誰不懷欽?朝聞夕殒,豈不吝金璧?若市趨賢,如嶽疊貨。五天鶴望,未辄流行﹝還未易手﹞。大師睿發天資,微假修谒。無神迹而不瞻禮,何聖教而不披諷?聞斯妙理﹝識寶,知音。如叩斯感﹞,殷俯谛求。居士記先聖之遺言,必令先賢之是囑,乃奉茲草本,並《五蘊論釋》﹝此釋爲何未譯。可能與《叁十論》大同之故。安慧亦有《五蘊廣釋》與《叁十論》配合﹞。

  

  大師賞玩,猶睹聖容,每置掌中,不殊真說。自西霏玉牒,東馳素象,雖複廣演微筌,賞之以爲秘訣。及乎神棲別館,景阻炎輝,清耳目以潤思,蕩心靈而繹妙,乃曰︰今者方怡我心耳。宣尼言︰我有美玉韫椟藏之。誰爲善價,我今沽諸!﹝以上爲此教興主之一,上承世親移植東土。﹞

  

  基夙運單舛,九歲丁艱,自爾志托煙霞,加每庶幾缁服。浮俗塵賞,幼絕情分,至年十七,遂預缁林。別奉明诏,得爲門侍。自參預叁千,即欣歸七十,必諧善願,後承函丈。不以散材之質,遂得隨伍譯僚,即事操觚,餐受此論。初功之際,十釋別翻。昉、尚、光、基四人同受;潤飾、執筆、檢文、纂義,既爲令範,務各有司。數朝之後,基求退迹,大師固問,基殷請曰︰自夕夢金容、晨趨白馬,英髦間出,靈智肩隨。聞五分﹝《瑜伽師地論》有五分︰本地分、攝決擇分、攝釋分、攝異門分、攝事分﹞以心祈;攬八蘊﹝《發智論》有八品,《大毗婆沙論》因之亦有八蘊﹞而遐望。雖得法門之糟粕,然失玄源之淳粹﹝實多已華化﹞。今東土榮赉,並目擊玄宗。幸複擢秀萬方,穎超千古,不立功于參糅﹝糅合爲一部,其功不只在于翻譯,中間實有編纂之力;連同《述記》備忘與參稽,直成一家絕學。玄奘曾在那爛陀寺講《唯識決擇論》,已兆其端矣﹞,可謂失時者也。況群聖製作,各馳譽于五天;雖文具傳于貝葉﹝後世只存安慧釋論,有梵藏文本,余已不見﹞,而義不備于一本;情見各異,禀者無依。況時漸、人澆、命促、慧舛!討支離而頗究,攬殊旨而難悟!請錯綜群言以爲一本﹝縮百爲一﹞,楷定真謬,權衡鹹則!久而遂許,故得此論行焉。大師理遣叁賢,獨授庸拙。

  

  此論也,括衆經之秘,包群聖之旨。何滯不融?無幽不燭?仰之不極,俯之不測,遠之無智,近之有識。其有隱括五明,披揚八藏﹝《菩薩處胎經》謂︰一、胎化藏,二、中陰藏,叁、摩诃衍方等經,四、戒律藏,五、十位菩薩藏,六、雜藏,七、金剛藏,八、佛藏。大衆部則謂菩薩聲聞各有四藏。即叁藏之外加雜藏﹞,幽關每擁,玄路未通。喻猶毫毳嶽盈,投之以炎爍;霜冰石間積,沃之以煨景。信巨夜之銀輝,實昏旦之金鏡矣。雖複本出五天,然彼無茲糅釋。直爾十師之別作,鸠集猶難,況更摭此幽文﹝蓋指草本﹞,誠爲未有!斯乃此論之因起也。

  

  [166] 本論卷一雲:

  

  雲何世間,及諸聖教,說有我、法?

  

  [167] 即本論卷十末。

  

  [168] 如本論卷一雲︰

  

  今造此論,爲于二空有迷謬者,生正解故;生解,爲斷二重障故。若證二空,彼障隨斷。斷障爲得二勝果故。

  

  安慧《唯識叁十論》卷首有文大意相同。

  

  [169] 「本師」,指世親。

  

  [170] 例于本論之情,義准釋師亦爾。《金藏》作「然例于本論之情,義

  

  准釋師亦爾」。余本只作「爾」字。

  

  [171] 《俱舍論》卷一雲︰

  

  稽首接足,故言敬禮。

  

  [172] 瞿波,梵文爲「gopa」,世親弟子,曾釋《唯識二十頌》。

  

  [173] 余本有「僧祇」二字,《金藏》無,《歸敬章》亦無。

  

  [174] 《大乘義林章》卷十二〈歸敬章〉雲︰

  

  身業禮者,神變輪﹝摧伏運轉,故名爲輪﹞因;語業禮者,記說輪因﹝「記」謂識別他心﹞;意業禮者,教誡輪因。又亦即是神境、他心、漏盡通因﹝如次配叁業,如智周《演秘》解﹞又顯發生叁業滿善。善叁業者總攝一切業道盡故﹝已見《述記》上文﹞。又須憑力,假大威神。若敬不圓,憑威不盡。

  

  《瑜伽》卷二十七雲︰

  

  複有諸相圓滿教授。其事雲何?謂由叁種神變教授。叁神變者,一、神境神變﹝「作用難測,名之爲神;轉易不定,稱之爲變」﹞,二、記說神變,叁、教誡神變。由神境神變,能現種種神通境界,令他于己生極尊重;由彼于己生尊重故,于屬耳聽、瑜伽、作意,極生恭敬。由記說神變,能尋求他心行差別。由教誡﹝藏文作「rjes su bstan pa」,《大乘義林章》卷十八〈叁輪章〉雲「教授(藏文作「gdams vag」)、勸其善生,教…

《成唯識論疏翼 第一冊 卷一 一、宗前敬序》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