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八宗概要 第五章 禅宗▪P7

  ..續本文上一頁雲門語句。南雲:“知是這般事便休,妝用許多工夫作什麼

  ”心曰:“不然,但有纖疑在不到無學,安能七縱八橫,天開地轉哉。”南肯之。

  祖心在室中,以拳示人曰:“若作拳見即觸,不作拳見即背,上座如何見

  ”僧請問。心以叁頌爲答:黃龍有個拳頭,不論得皮得髓,分明直下相呈,早是和泥合水。黃龍有個拳頭,舉起別無道理,直須打破牢關,總是自家行履。黃龍有個拳頭,貴賤任君酬價,近前擬欲商量,翻作時人話把。

  其後祖心示弟子草堂善清以風幡話,久而不契。一日心問:“風幡話子作麼生會

  ”清曰:“迥無人處,乞師方便。”心曰:“子見貓兒捕鼠乎

  目睛不瞬,四足踞地,諸根順向,首尾一直,擬無不中。子誠能如是,心無異緣,六根自淨,默然而究,萬無一失也。”清從是屏去閑緣,歲余豁然契悟。心告之曰:“得道非難,弘道爲難。弘道猶在己,說法爲人難。既明之後,在力行之。大凡宗師說法,一句中具叁玄,一玄中具叁要。子人處真實,得坐披衣,向後自看,自然七通八達。”

  黃龍一派,門風嚴厲,是以行之不遠,自創立以至消沈,約一百六七十年而已。

  第五十四節 楊歧派

  楚圓弟子方會,初從楚圓掌監院事。往住筠州九峰山,尋遷袁州楊歧山普通禅院,大振道法。其提綱振領大類雲門。慶曆六年(1045)又遷潭州雲蓋山海會寺。門葉繁茂。上堂雲:“一切法皆是佛法。佛殿對叁門,佛堂對罽庫。若也會得,擔取缽盂拄杖,一任橫行天下。若也不會,更且面壁。”又上堂雲:“心隨萬境轉,轉處實能幽。隨流認得性,無喜亦無憂。”又上堂雲:“楊歧一訣,凡聖路絕。無端維摩,特地饒舌。”住普通禅院,人院上堂,僧問:“如何是楊歧境

  ”會雲:“獨松岩畔秀,猿向下山啼。”進雲:“如何是境中人

  ”會雲:“貧家女子攜籃去,牧童橫笛望源歸。”會乃雲:“霧鎖長空,風生大野,百草樹木作大師子吼,演說摩诃般若。叁世諸佛在你諸人腳跟下轉大*輪。若亦會得,功不浪施,若也不會,莫道楊歧山勢險,前頭更有最高峰。”

  上堂拍禅床一下雲:“只個一心心是佛,十方世界最靈物。釋迦老子說夢,天下老和尚說夢。且問諸人還曾作夢麼

  若也作夢向半夜裏道將一句來。”良久雲:“人間縱有真消息,偷向楊歧說夢看。參!”

  衡州茶陵郁山主,因楊歧化主至,山主問以禅宗之旨。化主爲舉楊歧方會每問衲子:“僧問法燈:“百尺竿頭如何進步

  ”法燈曰:“惡!””山主從此參究未嘗離念。偶一日赴州請,騎蹇驢過溪橋,驢踏橋穿陷足,山主墜驢,不覺口中曰:“惡!”忽然契悟。有頌曰:“我有神珠一顆,久被塵勞羁鎖,今朝塵盡光生,照見青山萬朵。”走谒方會,方會印可。其後白雲守端從山主披削,往參楊歧方會。一日忽問:“受業師爲誰

  ”端曰:“茶陵郁和尚。”會曰:“吾聞伊過橋遭顛有省,作偈甚奇,能記否

  ”端誦前偈,會笑而趨起。端愕然,通夕不寐。黎明咨詢之,適歲暮,會曰:“汝見昨日打歐傩者麼

  ”曰:“見。”會曰:“汝一籌不及渠。”端複駭然曰:“意者如何

  ”會曰:“渠愛人笑,汝怕人笑。”端乃大悟。

  法演初谒圓照宗本(雲門宗),唯不會僧問興化:“四方八面來時如何

  ””興化曰:“打中間底。”僧作禮。化雲:“我昨日赴個僧齋,中途遇一陣急風暴雨,卻向古廟裏避得過。”請益于本,本雲:“此是臨濟下因緣,須是問他家兒孫始得。”演遂谒浮山法遠,請益前話。遠雲:“我有個譬喻說似你,你一似個叁家村裏賣柴漢子,把個扁擔向十字街頭立地問人:“中書堂今日商量什麼事

  ””演默計雲,若如此大故未在。遠一日語演曰:“吾老矣!恐虛度子光陰,可往依白雲(守端),此老雖後生,吾未識面,但見其頌臨濟叁頓棒話,有過人處,必能了子大事。”演辭往守端處,遂舉僧問南泉摩尼珠話請問,端叱之,演領悟。獻投機偈曰:“山前一片閑田地,叉手丁甯問祖翁。幾度賣來還自買,爲憐松竹引清風。”端印可。未幾端語演曰:“有數禅客自廬山來,皆有悟入處,教伊說亦說得有來由,舉因緣問伊亦明得,教伊下語亦下得,只是未在。”演于是大疑,私自計曰:“既悟了,說亦說得,明亦明得,如何卻未在。”遂參究累口,忽然省悟。從前寶惜一時放下。走見守端,端又手舞足蹈,演亦一笑而已。

  端頌古(臨濟叁頓棒):一拳拳倒黃鶴樓,一踢踢翻鹦鹉洲。有意氣時添意氣,不風流處且風流。

  第五十五節 大慧派

  楊歧一派,自方會創宗,經白雲守端,五祖法演,圓悟克勤,而分大慧宗杲和虎丘紹隆二派。禅宗由文字而機用,由機用而綱宗,由綱宗而公案,由公案而話頭,一變再變,單研一句話頭,一則公案,自黃龍楊歧已開端。傳至大慧宗杲極力主張參看一個話頭。宗杲爲克勤弟子。克勤常言:“近來諸方盡成窩窟。五祖下我與佛鑒(慧勤)、佛眼(清遠)結社參禅,如今早見漏逗出來。佛鑒下有一種作狗子叫,鹁鸠鳴,取笑人。佛眼下有一種燈籠露柱,指東畫西,如眼見鬼一般。我這裏且無此兩般病相。”宗杲曰:“大好無病相。”克勤曰:“何謂也

  ”杲曰:“擊石火閃電光,引得無眼人弄業識。舉了便會了。豈不是佛法大窩窟。”克勤不覺吐舌,乃雲:“休管他,休管他,我只以契證爲期。若不契證,斷定不放過。”杲曰:“說契證即得。第恐後來只恁麼傳將去,舉了便會了。硬主張擊石火,閃電光,業識茫茫未有了日。”克勤深以爲然。

  克勤就雲門宗雪窦重顯禅師的頌古百則加以“垂示”和“著語”,以拈提宗旨,成爲《碧岩錄》。當時曾稱爲“宗門第一書”,譽爲“叢林學道诠要”,以致新進後生,朝誦暮習。但是宗杲卻極力反對此書,甚至毀除《碧岩集》的版本。卻自選定許多公案,加以著語,成爲《正法眼藏》六卷。當時張九成曾提議,以爲臨濟下有數個庵主好機鋒,何不收入

  如忠國師說義理禅,教壞人家男女,決定可刪。而宗杲複書說:“左右見道如此谛而不喜忠國師老婆禅,坐在淨淨潔潔處,只愛擊石火閃電光一著了,此外不容一星兒別道理,真可惜耳。”

  

  宗杲出于克勤門下,意趣有所不同,但教人修禅方法卻同以看話爲主。宗杲爲秦國太夫人請普說中,敘道謙所述克勤(徑山和尚)教人說:“和尚只教人看狗子無佛性話,竹篦子話,只是不得下語,不得思量,不得向舉起處會,不得去開口處承當。狗子還有佛性也無

  無!只恁麼叫人看。”又說:“和尚尋常道,要辦此事,須是辍去看經、禮佛、誦咒之類,且息心參究,莫使工夫間斷。若一向執著看經禮佛,希求功德,便是障道。候一念相應了,依舊看經禮佛,乃至一香一華,一瞻一禮種種作用,盡是佛之妙用,亦是根本修行。”宗杲答高樞密書雲:“但將妄想顛倒底心,思量分別底心,好生惡死底心,知見解會底心,欣靜厭鬧底心一時按下,只就按下處看個話頭。僧問趙州:狗子還有佛性也無

  州雲:無!此一無字乃是摧許多惡覺底器仗也。不得作有無會,不得作道理會。不得向意根下思量蔔度,不得向揚眉瞬目處垛根,不得向語路上作活計,不得揚在無事甲裏,不得向舉起處承當,不得向文字中引證,但向十二時中四威儀內時時提撕,時時舉覺,狗子還有佛性也無

  雲:無!不離日用,試如此做工夫看,半月十日便自得見也。”答曾宗丞書雲:“但于話頭上看,看來看去,覺得沒巴鼻沒滋味心頭悶時,正好著力,切忌隨他去,只這麼處便是成佛作祖,坐斷天下人舌頭處也。”又傅經于請普說中說:“妙喜室中常問禅和子,喚作竹篦則觸,不喚作竹篦則背,不得下語,不得無語,不得思量,不得I、度,不得拂袖便行,一切總不得,爾便奪卻竹篦。我且許爾奪卻,我喚作拳頭則觸,不喚作拳頭則背,爾又如何奪

  更饒爾道請和尚放下著。我且放下著。我喚作露柱則觸,不喚作露柱則背,爾又如何奪

  我喚作河山大地則觸,不喚作河山大地則背,爾又如何奪

  ”有舟峰長老雲:“某看和尚作篦子話,如籍沒人家財産了,更要人納事物。”妙喜曰:“爾譬喻得極妙。真自要爾納物事,爾無從所出,便須討死路去也。”

  第五十六節 虎丘派

  虎丘紹隆爲克勤弟子,其門風孤峻,得其法者唯應庵昙華一人。華傳密庵鹹傑等二人。當時稱應庵昙華與大意宗杲爲二甘露門。虎丘一派因此而著。自密庵以下法道始大興。元明清以來傳臨濟者皆虎丘流派。

  

  紹隆初谒長蘆崇信禅師,既而叩黃龍祖心禅師,次谒圓悟克勤。一日入室,克勤問曰:“見見之時,見非是見,見猶離見,見不能及。”舉拳曰:“還見麼

  ”紹隆曰:“見。”“勤曰:“頭上安頭。”隆聞悅然契證。

  應庵昙華行腳時,在一尊宿會下住,多教學者過公案。時昙華同一僧在佛殿裏過一則公案,恁麼過也過不得。二人商榷,不覺雞唱,遂撫掌散去。後來一一過得了,只是依前肚裏黑漫漫地。往依曹洞宗隨州水南遂和尚,堂中有一連單僧長時坐禅。一日華問曰:還少睡麼

  其僧厲聲道:老兄而今是什麼時節,更有功夫打睡。昙華直得面熱汗下,遂發志不舍晝夜以悟爲則,一月後亦有發明。一日人室,遂和尚喚華兄:“你也好,只是公案未明。”昙華抗聲道:“盡大地是一個公案,和尚作麼生明

  ”直往谒圓悟克勤。克勤每向人說:“這個蕲州子得即得,只是腦後少一錐在。”指往參虎丘紹隆。一日室中舉五祖牽牛過窗話,擬對次,被紹隆劈胸一拳,自此打斷命根。小參雲:“然作功夫別無他術,只要有大信根具大種智,知有此事。于二六時中行住坐臥,切切提撕,看是什麼道理。但恁麼推來推去,推到無依倚處,蓦地撞著,更不費絲毫氣力,便是從娘肚裏出來的,未嘗別有一物與你也。與他從上佛祖,同一受用。”又示慈修造雲:“大丈夫要截生死路頭,應將平昔珍蓄諸所有物並須棄之,則六根門頭自然淨裸裸地。一旦撇去,不患生死路頭不斷也…

《八宗概要 第五章 禅宗》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