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成唯識寶生論略注▪P2

  ..續本文上一頁。釋妨已周,何須更說意與識耶

  

  謂說心意識了四名重疊者,第一欲以異名宣義,第二欲顯與經不違,非只爲明不違教也。況彼二義知體不別者,謂以共許意識同體之聲,比況心了二義相同也。

  △後簡擇唯言。

  此中說心,意兼心所,唯遮外境,不遣相應。

  △釋此分中,有五。複各有二:先難,後答。初心所別體同遮難,有二,先難後答。今初。

  若說了聲心異名者,心望心所是別有體,猶如于境同生之類,念昔睡等,便成是無,此則前後理相違背。

  于境同生之類,謂諸心所有法,念昔即念心所,睡即睡心所,由此二法證彼心所定別有體。今言唯心遮心所,則此等法便應是無。

  △後釋。

  實無此過,有所由故。此中心言許有相應,即是了言兼攝于彼。

  △二心聚緣境取遮難有二:先難,後釋。今初。

  若如是者,識外之境心意诠故,于其心處更置唯聲,意有取遮以爲其界。境若無者,遂成無用。

  識外之境心意诠故者,謂物不自知,由心故知,故言唯心,以顯知界。若總無境,唯聲何用。

  △後釋。

  唯聲不遮,可如來責。現遮所緣境,如何言無用

  

  唯聲正表無境,非爲取遮心界。叁遮境而許心所難,有二:先難,後釋。

  若由斯解,由同生法及所緣境,俱是離心別有其體,一便遮止,一乃見留,豈得事無由緒而空談自愛!

  △後釋。

  若無別意,誠如所诘。然由于境心聚共緣,決斷等事同類性故,于心所處假說心聲,複爲遮其非所許事,故于心處更置唯聲。

  △四一處不诠二法難,有二:先難,後釋。初複有二:初正立難,後立異宗。初中有四:一舉牛聲喻,二依俗論例,叁引經說證,四借教論譬。今初。

  縱有所談,此還非理。便成亦是不取心言,非一處顯真假二事,俱能彰顯有力用故。如牛等聲,于心所處,置此心言,說心聲時,真事便舍。如于邊鄙,假說爲牛,垂胡等事,理定應棄。

  △二依俗論例。

  有言本意二事俱說,亦應更作一種聲用表斯義。或可攝聲撮略而顯,依俗論法,猶如欲聲而爲辯釋,非唯自意能爲巧釋,元其緒系生決定耶。

  欲者梵雲啰伽,有紅色義、情愛義,彼土詩人恒用以言吟詠花草,兼寓情好。厶叁引經說證。

  亦複不由有染等言,蘇咀啰中有染等說,于其遮遣無有力用,于彼亦有有境言故,境亦不遮,所說唯聲,便成無用。

  △四借教論譬。

  若言外境非理須遮,無阿笈摩摩咀啰聲二處同故,隨遮一事無決定因。

  阿笈摩者,此翻雲教,又雲傳,謂展轉傅說故,古雲法歸,謂萬法之歸趣也。摩咀啰者,亦作摩但理迦,此雲本母,謂生理之母;又雲行母,謂行法之母,即是論也。論屬于教,雖不相離,然于遮遣力用。以二名同說,不能決定屬于何者也。

  △後立異宗。

  是故須依異宗之見,心心所法體不相離,但位有別,即此唯聲能遮外事,同生之法無不遮故。

  △後釋。

  凡總相聲所有诠名,于其自事必不差別,非爲決定而並現前。由其不遮,理便總攝。爲欲述曉如是道理,故說心言許有相應,若離心所,獨心非有,故不應難,亦遣同遮。作是釋時,唯遮外境,實有功能。述已義成,故說唯言。以理准余,但遮境事,豈非所引!

  △五識聲不攝心所難,有二:初難,後釋。初中有九:初識蘊不兼余蘊難,二想等非是識分難,叁若立色差色非心位難,四若立位差便撥識聚難,五心位之外有色位難,六若立位差五蘊雜亂難,七識總余別亦成雜亂難,八唯識不能遮境心所難,九心所別體與心更互難。今初。

  有此中言,明知于余有除心所複是容有,如六識身名爲識聚。若言此中說識蘊時,兼攝心所,理定不然,想受及思諸心所法余蘊無故。

  △二想等非是識分難。

  若言猶如于色蘊者,由如取其仳喏那分立爲色蘊,想等同然,非相似故。

  仳喏那者此雲識、謂若言猶如色蘊,雖非識蘊所攝,而是識之相分,想等亦然。同是識之分者,理實不然,以想等與色不相似故。

  △叁若立色差色非心位難。

  若言許取由色差別,便以識聲說其識蘊,非色等法是心位差,猶如于想。

  若謂建立五蘊,全由色之差別,理亦不然,以想受等是心位差,色聲等法非心位差故。

  △四若立位差便撥識聚難。

  若以位差簡有差時,隨其色類爲簡別已,以色等聲于識而立,此亦非理。斯乃便成撥其識聚,由彼被斯色受等聲割其分故,非位差外別可得故。

  若謂建立五蘊全由心位差別,猶如受想時,若識若色總名爲受想時,若識若色總名爲想。既簡別已,若識若色總名爲色,如此便無識蘊。以既分割爲色受想等,此外無所有故。

  △五心位之外有色位難。

  離仳喏那位差之外,別有色位,猶如樂等所現相狀,憂悉苦惱。于斯相處,安置識聲,隨牛犢理。若如是者,識六識身爲其識蘊,義乃相違。

  △六若立位差五蘊雜亂難。

  眼等諸識色等相現故,由其並是色聚所收,複更有余雜亂之過。若其青等相現之時,或違或順,色行二蘊便成雜亂,如是複成于樂等位,受等相雜。

  眼等諸識乃至色聚所收是色識相雜,複更乃至雜亂,謂色行相雜,如是乃至受等相雜,謂色受相雜。

  △七識總余別亦成雜亂難。

  准斯道理,亦是破其總別之義。有說識能遍故,是總相聲,猶如初相,此之別相謂是色等,彼乃是其現相位差之因性故,此亦如前受等便有雜亂之過。

  謂識爲初相,故名總相。色等乃是現相位差,故名別相也。

  △八唯識不能遮境心所難。

  是故除其心所性言,猶如成立所有色聚,唯心之聲,表唯識耳。此亦不能于其心所及以所緣,令疑斷絕,言唯字者,有何所遮

  

  △九心所別體與心更互難。

  雖言心所不離于心,此成虛言,由其相狀體各別故。所言識者,唯觀現境雜染等性,但是愛著,體非照察,如何能見

  此即于彼體成殊別,及以更互。

  識之照察,由心所力,是故二者體定別異。

  △後釋。

  上來所述道理既多,然于本宗未爲的要。且息傍論,應辯正宗。心及心所設令體別,以其心字亦得相收,應知此義共成已久,若于其處諸心所法,不以自名而顯說者,應知此中即是總目所有心聚,如調心等,但道其心,此謂共成,故知唯聲,但遮其境。

  △自下大文立論宗中。第四明唯識義舉喻以成。

  內識生時似外境現,如有眩翳,見發繩等,此中都無少分實義。

  △釋此分中總有兩重難釋,初略後廣。初中初略難後略釋。今初。

  若無境者,如何于青及甜味等而了別之,由理不能撥現見故。

  △後略釋。

  誰言撥其現見之境,但于自識境相生焉,由自識相領受之時,遂即計執所有青等如外而住,但爲是其邪妄之解,猶如眩目見發繩等。

  △後廣難釋中,先廣難,後廣釋。難中有二:初若無外境識何別生難,後要有本相可得言似難。今初。

  斯乃但是識之相別,現其繩相,即便妄執爲有繩耶

  然而在外曾無繩等自性可得,如何作境令識別生

  此若無境,如何得雲識似于彼相狀生耶

  

  令識別生者,謂于自識差別相生也。

  △後要有本相可得言似難。

  要有本相,似彼相生,可于此時得言似彼。如斯之事,世皆共許。如于陽焰,謂言似水,非無其境亦能見故。

  △後廣釋中有六:初有情無實唯想,二衆事覆俗故有,叁常倒唯識無境,四似相乃是倒情,五我倒依身見生,六述成唯識無境。今初。

  如于薩埵有覺相生,而非離于色等體外別有薩埵實事可得,亦非色等或總或別有其白性,變壞等性而簡別故,于心實事亦複不能舍其本性。

  見薩埵時,非五蘊外別有薩埵,彼五蘊者亦無自性。而見者識中有薩埵相,變壞等性而簡別故者,謂色以變壞爲性,受以領納爲性,想以取相爲性,行以造作爲性,識以了別爲性。五蘊本無白體,但隨其性而簡別耳。

  △二衆事覆俗故有。

  或可薩埵是覆俗有,如斯道理,我亦同然。于色等處,謂從于識生差別性,是覆俗故,如依色處,執爲車等。然而但由情所計執,于其色等覆障實性,于衆緣處作自相狀而安置之,如在于外,即于是處見車等故。未審覆俗是何義耶

  是覆障義,順俗情故,由彼于其車乘等處計執自性,是覆俗有,覆其實體生余執故。故彼妄情施設其相,先于斯事而執取之,雖無實相,妄生境想。

  △叁常倒唯識無境。

  又如常等情所現相,何有本相而隨順之,是故雖無識外實境,識所現相,其理善成。

  常等情所現相者,謂凡夫無常計常,苦計爲樂,空計爲實,無我計我,四顛倒也。

  △四似相乃是倒情。

  或可此中言似相者,乃是隨順顛倒事義。如陽焰處,翻作水解,便作水想,識亦于其色等相處,生起倒情,故言現相。此不相違。有說其顛倒境,亦依實事方始生心,此亦同前悉皆征責。

  △五我倒依身見生。

  複有外律作斯異執,離色等外別有我體。此複依何而生于倒

  經雲依內,此亦無違。謂于俱生所起身見密而說故,故雲于我正可用心當見現見。如其親近惡友等人,即雲于我故作是說。然彼凡小妄生其識,遂起顛倒爲外境相。

  于我正可用心當見現者,謂依于身見正用心時,即便執取見外境相。言如其親近乃至故作是說者,謂彼惡友不解如來密意,執我爲實也。然彼凡小乃至爲外境相,即是釋上于我正可用心,當見現見之義也。

  △六述成唯識無境。

  或可隨順他共成事而爲言說,即如世間所共許事,將爲境者,即于其事唯識生起。是故由斯似境相故,緣色等識不取外境,如眩翳人見發繩等,此外境空,但唯有識,是其宗義。

  他共成事即是境也,謂若假借境聲而言說者,此境即是唯識生起也。

  上來總辨初立論宗,唯識無境。

  △窺基大師雲:自下第二釋外所征,廣破外執。于二十頌中大文有七:此下第一有十四頌,小乘外道四事難,議境無征實境執,二諸法由量刊定有無,下有一頌半,釋小乘等以現量征境有,返破憶持執;叁若如夢中雖無實境,下有半頌,釋小乘外道以夢例覺時,應知境無失;四…

《成唯識寶生論略注》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佛說灌佛經疏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