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如鬼,
同見膿河等,如夢損有用。
△後長行文中有叁:初以如夢喻合解處時二難,二以如鬼喻
解相續難,叁以如鬼喻解作用續。今初。論曰:如夢。意說如夢所見,謂如夢中雖無實境,而或有處見有村園男女等物,非一切處;即于是處或時見有彼村園等,非一切時,由此雖無離識實境,而處時定非不得成。
△釋此分中有叁:初牒本文,二顯正意,叁釋妨難。今初。複言處時定如夢者,謂如諸覺,雖無其境,共許有定。若時決定,而有方處見村園等,複有定時現前可得,然非彼有。諸覺者謂諸夢覺也。
△二顯正意。
斯言爲顯雖有決定時處之覺,而無境故,彼于他成因無用故。即彼因雲,諸無境者,便成時處不決定故。由斯道理,既有其定,故知所言,彼之決定非顯有言,欲令成彼境無非有不應道理,此即全無宗之過也。又成立時能有功能,有功能說,所立既無,能立非有,能遍無故,所遍亦無。方能與他出其宗過,猶如于稱無其重故,無別有分。此既共計,說無重故,便舍別物,然非于此翻彼便成,時處定故能得成立,令境是有無隨成故。猶如耳識所聽聞性,不能成立聲是其常,雖無不聞性,然不遮無常。他所成立外境是有,今欲顯其是不定因,縱非外事,于情亦複見其時處有決定義。
全無宗之過者,宗遍非有也。以境無故,今雲境無非有,故遍無也。
△叁釋妨難有四:一夢解由心惑亂,二夢中無實決定,叁夢心以念爲境,四夢有實事生起。初中複二:初難,後釋。今初。
有說由心惑亂,遂乃便生時處定解,然于夢中無其實境決定可得,故世共許,如何將此比余定事爲作過耶
若此夢想欲同覺者,理應夢心便是錯解。
△後釋。
斯則但是判在自應而爲嚼咽,實不能知他之本意,非是他不許事,于此更令置其差別,而難于他,成正理故。此已于前善爲通訖,由此所有時處定心外境非有,不應致難,心帶相生何不合理
△二夢中無實決定有二:初難,後釋。今初。
又向所說,應言惑亂爲定解者,許離識外無定時處,曾無非假,遂令簡彼。安能別言,望所余事斯爲應理
然許如斯色類鹹非外境,何須非處令安能別爲出其過
爾者于彼夢中實亦無其處時決定相狀在心,由何得知,如有頌言:
若眼于夜裏,見日北方生,
參差夢時處,如何有定心
△後釋。
此但不委前後所述,朋黨旨趣,空愛巧詞。由于時處不許,但言唯于此處,故不應诘處時決定,于他所許不相應故。如前已述。
△叁夢心以念爲境有二:初難,後釋。今初。
複有立言夢心有境,是其念故,准知處等是其決定,此即緣彼曾境起故。于其夢中多有所見,設在空中見其流水,或于宏海都大火然,此亦是其昔時曾見若水若空若炎若海,各于別處觀斯事物。夢中起念,爲一處解執爲空河。若不爾者,應許生盲憶青等故,若不許此于其夢中是憶念者,生盲之人就憶青蓓,凡爲憶念是曾受故。此輩于青不能生想,應成道理。又複夢中自觀斬首,此亦是念合其余事而有功陳,如何陳說。或中有位親見自身被他斫截,觀彼前作自心解。曾受而舍,今持尚憶,此固無違。
△後釋有叁:初夢唯倒想,二夢覺明白,叁夢境非有。今初。
豈不如先所經之物名爲憶念,彼便夢中生其異見,非同昔時所觀之物,非不定故,非唯一向曾所領事生憶念耶
即如多年曾所學業,所有書疏,後起憶念,或倒次第,或複增言,或于其文而有忘失,若爾,此之憶念便成非有,憶念之境遂是空無。非余實物別事相屬,于其決定實事想心而爲施設。如于馬首曾不觀角,然于憶時見其境事,如曾領受爲自解相,于其念處生其異解,不緣外境。然于夢中見馬有角如牛角者,准此應知于寤所見,遂在夢中起顛倒想,成立空河生其憶念,此亦如是。縱有非倒之見,于彼夢內相續識中,而生其執,所見之相固非識外。是故當知夢中憶念有真實境,道理不成。
△二夢境明白。
然複夢者,所見之事如在目前,睹江山等。然非寤時所有憶念,能得如斯分明顯著。既無異相,何意不同
于其夢內被睡亂心所生憶念,于境分明見在目前。然非于夢覺寤之後,平善心中得有斯見。由如是故,而于夢中分明顯現,彼此決斷,猶如覺時見境明白。准彼夢心所見之物,非關憶念。先于夢中曾見有物,後時夢內憶前夢事,然斯夢憶如彼覺人,雖念其境狀似障隔,處遙遠時,不能顯著觀其色等。
△叁夢境非有。
又如所言生盲之類,于其夢中無所睹見,雖有巧詞理應不成。此亦隨其自種功能至成就位,遂于心上夢觀青等。然此未曾而作計會,如余流類,雖夢青等,遂令言說啓發無由。又夢所見,多是今生不曾經事而現在前,是故夢心不關憶念,縱令是念緣過境故,此則成立念境空無,過去未來非現在故,猶如非有據實事故。此中意言,其能緣覺境雖非有,然而時處決定可得。故知所計以境爲先,方能見者,未能于我作無利事。
△四夢有別事生起有二:初雖,後釋。今初。
有余複言,由夢障心有力用故,于其別事暫得生起。
△後釋有五:初識體無礙現,二夢生死不實,叁夢。境無對礙,四夢心多奇異,五聖教量所無。今初。
識體清淨無礙現前,猶如定者叁摩地力,清淨光明觀無礙故。如于小室夢觌象群,及睹諸余廣大之物。
△二夢生死非實。
又夢見自身于別界趣等在彼托生,然不能言于彼余體,非執受身爲我身解,如非夢時受用之體。然非不舍此趣之身,更執余處得有斯理。複非此時有其生死,便成見有亡屍之過。又複縱許有其生死,生然于重生有其違害。後時覺寤,其舊體曾無毫厘虧損處。又于臥時,傍人不曾見身有異,然此漸頓于受生時有相違失。由此應知但唯是識,于彼熏習功能現時,即便觀見種種相貌,分明在心,斯爲應理。
△叁夢境無對礙。
又複縱于平田廣石藤蔓虛縣,寢臥于斯夢觀大境,此亦非色,無質礙故,猶如受等。又此所許于地水等是其色性,體應質礙,若不許者,失對礙性,複非無表,有不定過。由斯與彼道理同故。
四夢心有奇異。
此之夢心有何奇異,營大功業不假外形,而能巧利構斯壯麗
或見崇墉九仞,飛甍十丈;碧條口蘼,紅華璀璨,匠人極思亦未能雕。若言于他同斯難者,彼無此過,不假外色功力起故。但由種熟仗識爲緣,即于此時意識便現。
五聖言量所無。
又未曾見有經論說,于彼夢中生其別色,是故定知畏難巧說,于己所宗蓋其穴隙,縱爲方便,終亦不能令其夢中有別色起,是故理善成處時定如夢。
△自下二以如鬼喻解相續難。
說如鬼言,顯如餓鬼;河中膿滿,故名膿河;如說酥瓶,其中酥滿。謂如餓鬼同業異熟,多身共集,皆見膿河,非于此中定唯一見。等言顯示或見糞等,及見有情執持刀杖,遮捍守護,不令得食。由此雖無離識實境,而多相續不定義成。
△釋此分中有叁:初牒論文,二顯正理,叁釋妨難。今初。
身不定如鬼者,實是清河,無外異境,然諸餓鬼悉皆同見膿滿而流,非唯一睹。然于此處實無片許膿血可得,何容得有溢岸而流
雖無實境,決定屬一,理定不成。
△二顯正理有叁:初業習成熟故相從識生,二同分別業故各別而見,叁觀業不異趣同見。今初。
此即應知觀色等心雖無外境,不決定性于身非身,遮卻境無,即彼成立有境之因,有不定過。于無境處亦有多身共觀不定,如何實無膿流之事,而諸餓鬼不別觀之
由其同業,鹹于此位俱見膿流,悭倍業熟同見此苦。由昔同業,各重自體,此時異熟,皆並現前。彼多有情同見斯事,實無外境爲恩益故。准其道理,仁亦于斯共同造作,所有重習成熟之時,便無別相色等相分從識而生,是故定知不由外境識方得起。
△二同分別業故各別而見有二:初述疑,後正顯。今初。
豈非許此同一趣生,然非決定彼情同業!由現見有良家賤室貧富等異,如是便成見其色等應有差別,同彼異類見成非等,故知斯類與彼不同。
許此同一趣生者,此謂人類也;與彼不同者,彼謂鬼也。
△後正顯。
彼亦不由外境力故生色等境。然諸餓鬼雖同一趣,見有差別,由業異相,所見亦然。彼或見有大熱鐵團融煮進潰,或時見有屎尿橫流,非相似故。雖同人趣,薄福之人,金帶現時見爲鐵鎖,赫熱難近;若見是蛇吐其毒火。是故定知,難在人趣亦非同見。若如是類無別見性,由其皆有同類之業。然由彼類有同分業生同分趣,複有別業,各別而見。此二功能隨其力故,令彼諸人有同異見。
△叁觀業不異,故異趣同見有二:初述疑,後正顯。今初。
彼以此義亦答余言,有說別趣,有情鬼傍生等應非一處,有不別見,由別作業異熟性故。
△後正顯。
此雖成趣業有差別,同觀之業還有不異。即諸有情白相續中,有其別異業種隨故,彼任其緣各得生起。
△叁釋妨難,有二:初鬼見緣實河境,後餓思見緣實膿境。初中複二:初立難,後釋妨。今初。
有余複言,諸餓鬼等同見事時非無外境,由此器界,是諸有情共增上業之所生故,要假現有河水澄流,方于此處見膿流等,由其薄福悭貪垢故,遂見如此不可愛事。若其彼類不見水者,即諸有情同增上力感得共果,理便阙失,故知此類有其實境,膿血等識要假其事此方有故。如于相續,身邪倒執執爲我解,由無別事同見膿等,是故不定屬一身生者,此由不能善了所緣,故有斯見。
△後釋妨有九。初不見不得作所緣,二別相則本非所緣,叁非爲因則非所緣,四但爲因亦非所緣,五共業所感非必見,六余生見故爲共業,七後時所須爲共業,八我見不緣有爲事,九境無由業而妄見。
要待心心所了前境相,故說爲所緣,然非餓鬼見其流水,如何不見得作所緣
△二別相則本非所緣。
若以別相即于水處睹膿流者,何處得有如斯定判觀其本水
然于水相曾無片許爲所觀察,但睹其相而爲境界。有說由似相狀識許此名爲境,膿血之識無彼相故,方知不緣水等…
《成唯識寶生論略注》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