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爲境,猶如夢覺。
△叁非爲因則非所緣。
亦非爲因成所緣性,有大過失,前已申述。然此外境于所緣心曾無恩益。
△四但爲因亦非所緣。
若但爲因,亦大過失,前已說故。
△五共業所感非必見。
又如所言,由共相業之所感故,必須見者,此亦不然。未生天眼及以遠方,不能觀故,生五色者亦應得見。
△六余生見故爲共業。
若言非彼業力生者,轉向余生亦應不見。
△七後進所須爲共業。
若言後時是所須者,我亦同然,如無色界趣余生時非無益故,然于餓鬼理亦同然。
△八我見不緣有爲事。
又複緣我所生邪見,即如次前所引道理,不緣色色等有爲之事,不緣彼相故,如無爲覺。
九境無由業而妄見。
是故定知自不曉了,必不令他能爲解悟。然諸論文極分明故,如有頌雲:
縱使河流鬼不見,設有所見別爲形。
明知彼皆由故業,業障瞳人壞明睛。
境雖非有,由業過故而令眼見,體是現有而不能見。斯即自許,故所見物便有別形。由此應知實無膿血,便有妄見。
△後鬼見緣實膿境有二:初立難,後釋妨。今初。
有余複言,然諸餓鬼由其非愛惡業力故,遂令其眼見如是相,雖同一時余有福類所不見物,此遂谛觀可厭之境,由此故知諸餓鬼心緣其實境。
△後釋妨有二:初征二計,後破二計。今初。
今應問彼,爲由眼根作斯妄見,雖無前境見非愛事;爲當前境實有斯事,眼識依此生了別耶
△後破二計有二:初破妄見計,後破實境計。今初。
初且非理,許不愛境無,妄心成故。若言此見由想差別,實不相違,前境空無是所許故。
△後破實境計有二:初重征,二曆破,叁結成。今初。
其第二計,如何彼境能現此形
二曆破有二:初一處不得共居,後相人應悉同見。今初。
若言由其惡業生者,如何一處衆多同類共居耶
不許礙物,此得共余同一處故,如石與瓦許有同居。故知膿水體是別方,令同處見,是其應理,質礙性故,猶如樂等,成非礙性。若言膿等是質礙性,不應一處可見,如石。由此故知一處見者,與理相違。
△後相人應悉同見。 .
若言聚物多有間隙,于彼空處共相涉人,多者暎余。設令相似不可別見,猶如水乳遍皆合者,又極堅硬金剛石等,火分人中是相違故。又複定者業力,眼藥所發,眼根決定能觀前境之事遠近粗細,不論可意及不可意,隨其力用悉能見之,應有誠悅。由此不能作如是說,于彼隙中更相涉人。雖在一處,除可念水,見非愛膿,此則許有外境實事。余人所觀曾無緣礙,及其睹水應見余形。鬼亦同然,俱瞻于水,如煮香油,鹹皆共嗅。
△叁結成。
若言雖彼無別因緣,但由其業不能于境水膿俱見,斯固是其暫違共許,非理愛膿。然仗自識一類同業自種熟時,隨緣現前起諸相貌,斯之妙理何不信耶
又複更有諸防護者,容像可畏,懾膽摧心,拔利刀,執羂索,見便驅逐,不令得近。縱使此時遭其巨難,亦不能得強作分疏,言此生類由彼惡業爲勝緣故,雖複先無,忽然而有,此即便成扶助唯識,共立真宗。由此道理,識所現相固無違害,如是應知不定屬身,雖無外境在識成就。
△自下第叁以如夢喻解作用難。
又如夢中境雖無實,而有損失精血等用,由此雖無離識實境,而有虛妄作用義成。
△釋此分中有叁:初牒論文,二顯正理,叁釋妨難。今初。
如夢有損用,雖無外境,理亦得成。
△二顯正理叁:初顯正,二摧邪,叁祛疑。今初。
由于夢內男女兩交,各以自根更互相觸,雖無外境觸,而有作用成,現流不淨,但是識相身與合會爲其動作。此既如是,于余亦然。惡毒刀兵霜雹傷害,雖無外境,但依其識有毒刀等,何理不成
△二摧邪有叁:初立過,二斥救,叁破計。今初。
彼定不能成作用者,此亦于其相離之處,差別之觸,于識分上現斯相狀,便于白宗有不定過。然唯于識,精流事成。
△二斥救有二。初救,後斥。今初。
複有說雲,憶如斯位,諸有生類,于一切時不見故。
△後斥。
然此所述不能成因,有不定過。覺情于事作用亦成,流泄之因于識轉故。
△叁破計有二:初征,後破。今初。
又複彼定不成作用之因,爲當但據總相之識,言不能成,爲識差別。
△後破。
此之初見即無同喻,由此所雲識能爲用,其增上識亦能生故。若第二計其識能爲所有作用,便與不能成事之因,有不定過。
△叁祛疑有二:初問,後答。今初。
若爾何處得有如斯定事,同無有境,或時有緣能爲事用,非一切耶
△後答。
功能別故。由彼諸緣功能各異,隨其功能而爲作用。又複與汝執外境師其理相似,境既同有,何不諸事一切時成
是故應許于別別事,各有功能作用之時,呈其異相。此即便同唯識者見。
△叁釋妨難有四:初難,二救,叁征,四疑。初中複二:先立難,後釋難。今初。
有余複言,理實不由觸著女形能生不淨,覺時亦爾,然由極重染愛現前,便致如斯流溢之相。由于夢有等無間緣,差別力故,遂便引起非理作意,以引爲因,便見流泄。如于夢中無實境,能流不淨,服毒瞰食觸女形等,身體煩疼根充足力生男女等,于其夢中事應成有。是故定知如于夢泄,無境有用;覺之如是,雖用無境,非爲應理。
難意雲,若覺若夢流不淨者,但由愛染,非由于觸,故不可爲喻。若爾則夢服毒應身體煩疼,夢啖食應根充足力,夢觸女形應生男女,而實不然,故知無境有用,非爲應理。
△後釋難。
雖無其境識用成者,若于覺時縱境非有,許是唯識作用得成。此即豈非善符唯識無境論者,有何不愛
△二救有二:初立救,後釋救。今初。
若言別有如斯意趣,諸有觸等鹹仗外事方成作用,但唯有識理不能成,如梅檀木磨作香泥用塗身體,能除熱悶使得清涼,然此流泄但依識生。
△後釋救。
此還于理未爲的當,依觸等境而有作用,非所許故,由非不許有外觸者,而欲令他依斯觸事作用起故。由此不應與他作用便成非有過也。由其成立唯有識者,但是事物所有作用差別,皆從識處生故。
△叁征有二:初立征,後釋征。今初。
于此乍可作如斯難,既無外境,如何離識能有作用而成事耶
△後釋征。
既有此征便申雅喻,由如夢內損害事成,此于唯識能有作用,並已如前頗具申述。
△四疑有二:初立疑,後釋疑。今初。
若爾夢餐毒等應成身病,此亦由其唯識有用,猶如于境而有定屬。
△後釋疑。
還將後答用杜先疑。或複有時見其毒等,雖無實境而有作用。由見不被蛇之所螫,然有疑毒,能令悶絕流汗心迷,若遭蛇螫。亦于夢中,由咒天等增上力故,遂令飽食氣力充強。又複聞乎爲求子息事隱床人,夢見有人共爲交集便得其子。如何得知于彼夢中被毒等傷是爲非有,睡覺之後不睹見故。今此所論還同彼類,于現覺時將爲實事,見毒藥等執爲非謬,真智覺時便不見故,同彼夢中體非是實。然于夢中許實色者,彼亦獲斯非所愛事,毒等果用便成實有。若言無者但有毒相,毒等用無,此雲毒狀便成違害,許毒相等固成無益,于其識上藥體無故。是故定知實無外憶,但于覺心生其作用,猶如于夢,覺亦同然。斯乃真成稱契道道。
△自下後有一頌答總難不成有二:初結前,後總答。今初。
如是且依別別譬喻,顯處定等四義得成。上來且隨如所說事,將別夢喻及別鬼等,如彼所陳四種之難,各爲喻訖。
△後總答有二:初偈頌,後長行。今初。複次頌曰:
一切如地獄,同見獄卒等,
能爲逼害事,故四義皆成。
△後長行有二:初略,後廣。今初。
論曰:應知此中一地獄喻,顯處定等一切皆成,如地獄言,顯在地獄受逼害苦諸有情類。
今更複以捺洛迦喻答彼諸難,其事善成。由極惡情極惡卒等,有定處時不定皆見,鹹不離識而有別形,並狗鳥等所生慘害猛利之苦,隨捶栲事至受罪終。可將斯喻隨言難诘,凡諸釋答,如上應思。
△後廣有二:初正解,後結成。今初。
謂地獄中雖無真實,有情數攝獄卒等事,而彼有情同業異熟,增上力故,同處同時,衆多相續,皆共見有獄卒狗鳥鐵山等物來至其所爲逼害事。
釋此分中有二:初申正,後釋诤。;今初。
複次理實無有極惡卒等,如所說事有定不定,因何得生
然亦于彼起作用心,生此之因,當時有用獲得生故。即此所觀,衆多相異假藉功能,並由內心相續,隨轉業力差別而爲正因,複更假于取等順緣共相助故,隨事而起見等轉成,異熟等果悉皆顯現。由此雖無實有獄卒,然于彼中,要藉相似自造晉業增上力故,共于此中見處定等,亦複于生作用心。
△後釋诤。
此等即是于彼色等,非外實有,顯從識生,爲明此義作斯成立。然由不待離識之境是能遍故,出相違過,若觸等境是色白性。即是所立。若言但是實事定執,謂立已成。由將出彼過失之言,爲方便故,應知即是顯己自宗成立之相。
窺基大師雲:“此對薩婆多及經部等申其正理,不對大衆,正量部等申基正理。”
△後結成。
由此雖無離識實境,而處定等四義皆成。
△釋此分中有二:初正結,後釋妨。初中有叁,初處時定,二相續,叁作用。今初。
于中所立隨順之因,以夢等識爲其喻故,即此執言顯如斯義,決定處時所有事體,當情顯現諸相貌故。如于夢內遍昧其心,即夢覺後,分明之想睹色等時,實亦不緣非識之色,未必要須色等境現。
△二相續。
然由同業異熟所感,共受用時,于自相續不定屬一而生起故,猶如饑渴諸餓鬼輩,有同惡業見膿河等;或複如于極惡之處,皆見猛卒。于此宜應兩皆成立。
△叁作用。
如現見境有其作用而顯現故,如于夢中但唯識相,見與女人爲交涉事,如獄卒等皆共睹其苦害之事,並可述之。
△後釋妨有二:初難,後釋。今初。
豈非要須極惡卒等成非有已,方可將爲能立之事
此既不成,便…
《成唯識寶生論略注》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