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方廣佛華嚴經人法界品四十二字觀門義證▪P2

  ..續本文上一頁字經》雲:“波者第一義谛。”諸法平等,謂真俗平等,是真法界。諸法皆等,故能普照,前無生無塵以第一義遣俗顯真,今此真相亦不可得,真俗雙亡,是真勝義矣。《守護國界主經》雲:跛字印者,勝義谛門不可得故。《摩诃般若經》雲:波字門,一切法第一義故。《智論》釋雲:若聞波字,知一切法人第一義中。波羅末陀,秦言第一義。複次,若“若悟一切法勝義谛不可得”者,則能勤修正觀,成一切萬行,所謂觀叁界、四大、五陰等,一切法無常、苦、空、無我,無作無味,不如名,無處所,離分別,無堅實,是名人法界際,即圓修行住位也。

  (唐地婆诃羅譯]唱波字時,人般若波羅蜜門,名法界無異相。

  [唐實叉難陀譯]唱波字時,人般若波羅蜜門,名普照法界。

  [唐般若譯]唱跛字時,能甚深入般若波羅蜜門,名普照法界平等際微細智。

  左字門章第六

  左(輕呼)字時,人普輪斷差別般若波羅蜜門,悟一切法無諸行故。

  《文殊五字經》雲:“四者者,諸法無有諸行。”謂諸行即生死體,是無常法,諸行既空,故遍摧差別。《守護國界主經》雲:“者字印者,眼及諸行皆清淨故。”《摩诃般若經》雲:“遮字門,一切法終不可得故,諸法不終不生故。”《智論》釋雲:“若聞遮字,即時知一切諸行皆非行。”遮梨夜,秦言行。複次,若“悟一切法無諸行”者,則遍破諸惑,了知叁世佛法,修習世佛法,圓滿叁世佛法,了知一切諸佛平等,是名人普輪斷差別,即圓生貴住位。

  [唐地婆诃羅譯]唱者字時,人般若波羅蜜門,名普輪斷差別。

  [唐實叉難陛譯]唱者字時,人般若波羅蜜門,名普輪斷差別。

  [唐般若譯)唱者字時,能甚深入般若波羅蜜門,名普輪能斷差別色。

  曩字門章第七

  曩(舌頭呼)字時,人無阿賴耶際般若波羅蜜門,悟一切法性相不可得故。

  《文殊五字經》雲:“五那者,諸法無有性相。”言說文字皆不可得,謂性相雙亡,故無所依。能所诠亡,是謂無上,是則生死自性本來清淨。無染無著,離我我所分別之相,心無所住,亦無住不住,《守護國界主經》雲:“娜字印者,名色性相不可得故。”《摩诃般若經》雲:“那字門,諸法離名性相不得不失故。”《智論》釋雲:“若聞那字,知一切法不得不失,不來不去。”那秦言不。複次,若“悟一切法性相不可得”者,則止心澄靜,一切得失通塞之相白現,所修善根皆爲救護饒益安樂、哀愍度脫一切衆生,令一切衆生離災難,出生死,生淨信,得調伏,證涅槃,知衆生無量無邊無數不思議、無量色不可量、空無所作、無所有、無自性,是名入無阿賴那際,即圓具足方便住位也。

  [唐地婆诃羅譯]唱多字時,人般若波羅蜜門,名得無依無上。

  [唐實叉難陀譯]唱那字時,人般若波羅蜜門,名得無依無上。

  [唐般若譯]唱曩鼻字字時,能甚深入般若波羅蜜門,名證得無依無住際。

  攞字門章第八

  攞字時,入無垢般若波羅蜜門,悟一切法出世間故,愛支因緣永不現故。

  出世間故無依,愛不現故無垢。世間所謂名色,即是十二有支,生死之體。四蘊曰名,羯羅藍等名色。識緣名色,名色緣識,如是二法,展轉相依,如二束蘆,俱時而轉。故生死體不出名色。名色離者則識、名色、六人、觸、受五支現在果滅,愛不現則愛、取、有叁支現在因滅。又出世間故報障滅,愛不現故煩惱障滅,則道品次等增長,善根不退不沒,凡有所作皆人般若矣。《守護國界主經》雲:“攞字印者,愛支因緣連續不斷皆不現故。”《摩诃般若經》雲:“邏字門,諸法度世間故,亦愛支因緣滅故。”《智論》釋雲:“若聞邏字,即知一切離輕重相。”邏求,秦言輕。有愛名爲粗重,愛滅名輕。無愛無愛盡故,名離輕重相。若“悟一切法出世間”者,“愛支因緣永不現”者,則聞贊佛毀佛、贊法毀法、贊菩薩毀菩薩、贊菩薩行毀菩薩行,于佛法中心定不動,聞說衆生有量無量、有垢無垢、易度難度,聞說法界有量無量、有成有壞、若有若無、于佛法中心定不動,以知一切法無相無性無體、不可修、無所有、無真實、無分別,空如幻如夢故。是名人無垢,即是圓正心住位也。

  [唐地婆诃羅譯]唱邏字時,人般若波羅蜜門,名離依止無垢。

  [唐實叉難陀譯]唱邏字時,人般若波羅蜜門,名離依止無垢。

  [唐般若譯]唱攞字時,能甚深入般若波羅蜜門,名離名色依處無垢汙。

  娜字門章第九

  娜字時,人不退轉加行般若波羅蜜門,悟一切法調伏寂靜,真如平等無分別故。

  《守護國界主經》雲:“娜字印者,悟入清淨十力門故,即是調伏寂靜義。”《摩诃般若經》雲:“陀字門諸法善心生故,亦施相故。”《智論》釋曰:“若聞陀字,即知一切法善相。”陀摩,秦言善,真如平等,善之極也。無分別者,叁輪清淨,故雲施相,亦是調伏寂靜義。複次若“悟一切法調伏寂靜,真如平等五分別”者,則能善修一切助道,開叁解脫門,聞有佛法僧、無佛法僧、有菩薩行、無菩薩行、得出離、不得出離、有叁世佛、無叁世佛、佛智有盡、佛智無盡、叁世一相、叁世非一相,如是聞已,于佛法中心不退轉,知一多文義有無,有相、無相、有性、無性、悉相即故,是名人不退轉加行,即圓不退住位也。

  [唐地婆诃羅譯]唱茶字時,人般若波羅蜜門,名不退轉之行。

  [唐實叉難陀譯]唱拖(音輕呼)字時,人般若波羅蜜門,名不退轉方便。

  [唐般若譯]唱娜字時,能甚深入般若波羅蜜門,名不退轉方便。

  摩字門章第十

  摩字門,人金剛場般若波羅蜜門,悟一切法離縛解故。

  “一切法離縛解”者,如佛人金剛叁昧,斷如金剛惑,在金剛圓智道場。縛解雙絕,爲真斷也。”《守護國界主經》雲:“摩字印者,力及菩提分皆清淨故。”《摩诃般若經》雲:“婆字門,諸法離故。”《智論》釋曰:“若聞婆字,即知一切法無縛無解。”婆陀,秦言縛。夫悟一切法離縛解者,則能防增上慢,離諸重逆,叁業無失,隨意受生,知衆生種種欲解界業,知世界成壞,神足自在,所行無礙,一切刹能知能動能持能觀,能詣遊行無數世界,領受無數佛法,變化自在,出廣大音,一刹那中承事無數諸佛,是名人金剛場,即圓童真住位也。

  [唐地婆诃羅譯]唱婆字時,人般若波羅蜜門,名金剛場。

  [唐實叉難陀譯]唱婆(音蒲我切)字時,人般若波羅蜜門,名金剛場。

  [唐般若譯]唱婆(摹我切)字時,能甚深入般若波羅蜜門,名金剛輪道場。

  拏宇門章第十一

  拏(上)字時,人普遍輪般若波羅蜜門,悟一切法離熱矯穢得清涼故。

  “普遍輪”者,普遍摧伏圓滿義也。《守護國界主經》雲:“拿字印者,離諸怨敵及憂惱故。”《摩诃般若經》雲:“荼字門,諸法荼字淨故。”《智論》釋曰:“若聞茶字,即知諸法無熱相。”南天竺荼阇他,秦言不熱。夫“悟一切法離熱矯穢得清涼”者,則能內外惡法皆不得生,悉能善知衆生受生、煩惱現起、習氣相續、所行方便、無量諸法、無量威儀、世界差別前後際事,演說世谛及第一義谛,善學法王善巧軌度、宮殿趣人、觀察灌頂、力持無畏、宴寢贊歎,是名人普遍輪,即圓法王子住位也。

  [唐地婆诃羅譯]唱茶字時,人般若波羅蜜門,名曰普輪。

  [唐實叉難陀譯]唱荼(音徒解切)字時,人般若波羅蜜門,名曰普輪。

  [唐般若譯]唱拿字時,能甚深入般若波羅蜜門,名普圓滿輪。

  灑字門章第十二

  灑字時,入海藏般若波羅蜜門,悟一切法無礙故。

  “入海藏”者,如海含像,像之與海不相障礙也。《守護國界主經》雲:“灑字印者,六通圓滿無裏礙故。”《摩诃般若經》雲:“沙字門,諸法六自在王性清淨故。”《智輪》釋曰:“若聞沙字,即知人身六種相。”沙,秦言六。六根互用,如六自在王,心海湛然,不礙見聞覺知,猶如湛海,不礙衆像。若“悟一切法無礙”者,即不愛著所得淺近法門,恒求勝果,震動照耀住持,往詣乃至嚴淨無數世界,開示觀察,無數衆生,亦知彼根,普令調伏趣人,亦能善學佛智,是名“人海藏”即圓灌頂住位也。

  [唐地婆诃羅譯]唱沙字時,人般若波羅蜜門,名爲海藏。

  [唐實叉難陀譯]唱沙音史我切字時,人般若波羅蜜門,名爲海藏。

  [唐般若譯]唱灑(史我切)字時,能甚深人般若波羅蜜門,名爲海藏。

  嚩字門章第十叁

  嚩字時,入普遍生安住般若波羅蜜門,悟一切法言語道斷故。

  “言語道斷”者,謂理圓言遍。若隨于言,言一之時不得其二,由人無言無所不言,故普遍出生,無所不住。《守護國界主經》雲:“啭字印者,不二之道言語斷故。”《摩诃般若經》雲:“和字門,人諸法語言道斷故。”《智論》釋曰:“若聞和字,即知一切諸法離語言相。”和波他,秦言語言。夫“悟一切法言語道斷”者,則能無人想、無法想,不見施者受者施物,不見福田福業果報,不見大果小果,而能爲平等惠施,無有悔吝,救護攝取饒益衆生,于佛本行隨學憶念,清淨受持,顯現廣說,欲令一切離苦得樂,是名“人普遍安住”,即圓歡喜行位也。

  [唐地婆诃羅譯]唱他字時,入般若波羅蜜門,名普生安住。

  [唐實叉難陀譯]唱嚩(音房可切)字時,人般若波羅蜜門,名普生安住。

  [唐般若譯]唱嚩(無可切)字時,能甚深入般若波羅蜜門,名普遍勤求出生安住。

  多字門章第十四

  多(上)字時,人照曜塵垢般若波羅蜜門,悟一切法真如不動故。

  “一切法真如不動”者,則無不照,如密室燈定,如止水影圓,如星月圓滿,凝空不動,流光遍照。《守護國界主經》雲:“多字印者,悟一切法真實義故。”《摩诃般若經》雲:“多字門,人諸法如相不動故。”《智論》釋曰:“若聞多字,即知諸法在如中不動。”多他,秦言如。夫“悟一切法真如不動”者,心淨如佛,堅固正念,離諸非行,現一切…

《大方廣佛華嚴經人法界品四十二字觀門義證》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