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醫的獨特治療學
祈竹仁波切講述
在傳統的西藏醫學中,治療病患的方法主要分爲四大類別,亦即:食療、調整日常生活、藥物及外治。
食療
食療是藏醫極爲重視的一種治療方法。在對治慢性病及潛伏病時,醫師會先建議病者以改進飲食及生活習慣的方式來調整體內的元素。在這些方法都不奏效時,藏醫才會考慮采用藥物或外治的療法。
身體健康與飲食品及飲食習慣有密切的關系。不符季節、不符合體質的飲食與不適當的飲食習慣會令人生病,而透過改變習慣及攝取適當的飲食,能夠令身體自行複元,重回本來的健康平衡狀態。
西藏醫學把食物分爲谷物、肉類、蔬菜、油脂及飲料五大類,每一大類中的各種食品對身體都有不同的影響力。
谷物類包括了糧米及豆類這兩種。糧米類包括了大米、大麥、薏米、青粿、小米及小麥等等。一般來說,糧米類食物都屬涼性及甘性,而且易于消化,但各種糧米卻有各別的效用,藏醫必須通曉它們的各別特性而對病者作出適合的建議。豆類食物包括黃豆、紅豆、白芝麻、黑芝麻及芥子等等。一般來說,豆品能治療腹瀉及增加體內的血液。
肉類食品分爲蓄養、水居、野居及穴居等共八種類別,每一種類別各有其特性及食療藥效。
蔬菜的食療作用則主要取決于其品種及生長環境。長于潮濕多水地區之蔬菜利于去熱。長于幹燥地帶的蔬菜則性溫,利于風濕病患之複原。此外,蔬菜本身之品種當然也有各別不同的療效或特性。
油脂類包括植物油與動物油。西藏人住在高原雪域當中,酥油是我們重要的食品之一。不同的油類有不同的作用,但總括來說,它們能幫助消化及增加體力,對體弱的小孩及老人與婦女特別有滋補的效用。
飲料類又分爲很多種,主要是奶類、酒類及水類。牛奶、山羊奶、馬奶、驢奶、騾奶及綿羊奶一一有不同的治療作用。生與熟的奶又各産生不同的療效。藏醫學似乎對不同奶類之療效有較深入之研究。酒類有時也被藏醫用作食療材料。醫師一般都是建議飲用陳年的酒,而且只是對沒有受過不飲酒戒的病者作這樣的建議。藏醫不鼓勵正常人過度飲酒,但在某些病症中,適度地飲用一點酒是有其療效的。水類是藏醫學食療學問中極爲重視的一種飲食品,而且藏醫還把它細分爲雪水、雨水、井水、泉水、河水、海水及林水等。這幾種水類對健康各有不同的影響。此外,未煮過的水、燒沸的水及涼的開水又各有不同的食療效用。
藏醫會對淺病者建議適當的食物及戒吃某些食物,而且透過調節飲食時間、食量、進食密度及次數來達致食療的效果。
在西藏醫學中,亦很詳細地說明了有關有毒食物的資料及治療中毒的方法。此外,有些食物是不應同時混合吃下的,這些學問在中西醫學中似乎也有類似的見解。
每一種醫學都是在某個地理及文化環境中産生的。一個優秀醫師在診斷一位來自不同文化及生活背景的病者時,會同時考慮病者之民族先天體質及生活習慣。只懂一成不變地依書直說的醫師,往往不能很有效地醫治一個異族病者。衲舉一個例子:對一個體弱的老西藏人,衲會建議多食酥油。漢人則往往吃下一匙酥油都會上吐下瀉幾天,如果把同樣的食療處方建議予一個老漢人,不單可能沒有良性作用,說不定還會令他提早往生!衲在幾十年前被一個西醫警告,說如果我再大量食用酥油,則活不出十年。這個西醫只懂得依書直說,卻不知道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體質及需要。衲笑著向他說:“如果我不吃酥油的話,或許活不到明年!”。所以我們要略爲靈活,必須在研究病者的文化及生活背景後才作建議。對僧衆病者,在非必須的情況下,我們不會建議服用酒精、及蒜等。但在無選擇的情況下,爲了令身體複原,僧人服用它們則是可以被允許的,這些在僧戒中有清楚的製度。一個有經驗的醫師會以自己的醫術活用,配合病人的體質及生活習慣,而不是一成不變地行醫的。
調整日常生活
藏醫學與世界各地之自然療法體系一樣重視防禦保健。在健康的時候,藏醫亦建議注重生活習慣及飲食保健,以避免疾病生起。
在這一方面,西藏醫學對不同地區的藏民各有一套養生保健的方法。因爲農民、遊牧民族及現代居住在城市中的人各有不同的生活環境及體質需要,所以各別的保健方式亦有異處。
西藏醫學固然不鼓勵過度地進食、睡眠及過度的性生活,但卻也不鼓勵強度抑製這些自然的需要。健康的關鍵在乎“平衡”,一切過度或抑製的自然生理需要都會危害人體健康。當然,出家人及受了戒的居士在性生活方面是有所限製的,但這並非在今天所談的範圍以內。
有些人很喜歡午睡。在西藏醫學的見解中,除了在春天外,午睡及在日間睡眠並不利于健康。在春季,人們容易患上氣類病,在午餐後略睡一回倒是有利于防止患上氣類病的。
過度的睡眠對健康並無益處,而且可能是因進食不宜及缺乏運動而引致的病兆。再者,現今的人很多有失眠的情況,往往依靠服食有嚴重副作用的藥物入睡。在西藏醫學中,有很多方法可以解決失眠的問題,而且主要是依靠食療及按摩等方法,並不存在後患。大家若有興趣的話可以找藏醫診治。衲建議大家最好不要長期服用治療失眠的西藥。由于西藏民族多居于與大自然關系密切的地方,季節性的影響亦是不容忽視的。在不同季節中,藏醫學分別建議多進食某幾類食物及調整生活習慣以達保健之目的。例如在夏季,天氣熱、常有雨水、流汗及體力消耗較其它季節爲多,所以必須多食輕性及涼性的食物、注意居室通風清涼及多在陰涼的地方閑坐歇息。此外,有一系列的食物在夏季不適宜多食。衲從少與漢人常常接觸,觀察到漢人在這方面也有類同的學問。在這一點上,漢人的傳統飲食保健應該是類同藏醫學保健學問的。
除了季節性的飲食及起居方面以外,西藏醫學還包含了一系列養生方法,其中包括了以不同的藥油定期推拿及不同方式的藥浴或水療等等。推拿保健時會采用合乎季節的藥油,例如在冬季便用麝香混入酥油或芝麻油等,能達到增強體力及禦寒的目的。此外又有一些推拿油配方是利于延緩衰老及養生保健的。推拿的手法也很有學問,但今天因爲時間所限,就不談這一方面了。
有關不同的保健與治療藥浴及水療法,衲在講到外治部份時會談到,現在暫且擱下。
身與心其實有直接的關連,情緒的過度波動往往也會牽引肉體患病。心中的平和及開朗是健康長壽的一個重要關鍵。所有疾病及痛苦都源出于我們內心的貪、瞋、癡叁毒。如果想好好養生保健的話,除了注意飲食方面以外,我們應當好好訓練自己不受這叁毒的影響,這樣便會令心情常開朗,少了暴怒等心理狀況,身心健康自然會好。生生世世不離師.
藥物
在西藏醫學中,被采用作治療用途的原料多逾二千種,其中包括植物類、動物類及礦物類。在這些藥物中,有部份是西藏本地獨有的,亦有部份是漢醫也經常采用的。
西藏醫學對藥物學有十分完整的知識,對很多植物、礦物及動物藥都有很深的認識及極細微的分類。在西藏藥物學中,一株藥性植物往往可以分出多種藥性不同的材料。同一種植物生長在不同地區、不同季節或不同海拔高度,會衍伸出不同的藥性及效用,這些在藥物學上有詳細講述。同一株藥草的葉、芽、花、果、種子、幹、樹心、樹脂、樹汁、樹皮及根部又分別有不同的作用,這些都是學習藏醫學的人要苦心研究的。有時候,藏醫甚至要考慮一株藥草長在向陽的山邊或向陰的山邊而産生的微妙變化。在不適當的地方、季節甚至時間所采集的藥材療效不大,有時完全沒有藥效,甚至可能會有相反的效用,所以在不同季節采集某些植物會有完全不同的藥效及用途!
在西藏解放以前,大部份藏醫都是自己采藥及製藥的。他們會依適當的季節及在適當的地區采藥。
西藏是一個幾乎人人信仰佛法的地方。受到佛教影響,藏醫都把采藥視爲利益衆生的一種修行。在采藥時,一般是師徒一起,每天清晨受大乘八關齋戒及修誦藥師儀軌,然後一起上山采藥。采藥的過程同時是學生學習的過程,師長會在路上介紹各種藥草之特性,或考核學生辨認草藥的能力。衲在少年時候曾多次隨恩師采藥,沿途還會見到很多野生動物。這種采藥活動對當時還是一個小孩子的我,是一種樂而忘返的曆險。衲是在川北長大的。川北的珍貴藥草品種繁多,有些無人山谷中甚至遍地都是野生的貴重草藥!在大藏寺(注:祈竹仁寶哲爲四川大藏寺之法臺)附近的草原,牧民所放牧的牛只天天都在咬吃這些珍貴草藥,所以它們所産的牛奶與西方及漢地的牛奶並不一樣。這些牛的奶本身就有藥性,經常飲用的人身體都很健康,壽命也比其它地區的西藏人爲長。
一般來說,夏季與秋季的時分較宜采藥,而在這時段中每個月的上旬是最爲適時的。花蕾等應在初夏未開前采。樹葉及樹芽應在盛夏雨季采集。種子、根、枝莖及果實要在秋天收集。樹皮則可以在冬天采集。此外,還要配合五行運作之原則來進行:有些果子在初生長時藥性最強,有些則在成熟期才最有藥用價值,甚至有些藥材在不同季節及生長階段時會産生截然不同的藥效,這些細節都是藏醫必須掌握的。
草藥必須在適合的地區采集。例如一株屬寒性的藥草,如果長在寒涼之地,則是生長在適當的環境,藥力才會強。同一株藥草如果長在陽光燦爛的大草原上,它的藥力就不會大,所以並不適合采集使用。同一樣寒性草藥,生長在背陽的山邊與向陽的那邊所采的,藥效大有不同!采集燥性藥材則剛剛相反,必須采生長在陽光充沛的地方之藥草才能得到佳效,否則小則效低,大則根本無效,等于白走一趟!
有些藥的藥力精華在于它的氣味。在采集此類藥材時,必須采有…
《藏醫的獨特治療學》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