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得每天將生命奉獻給其他衆生。
你發了願晝夜爲了衆生而活,而不是爲了自己活,
並且還特別受了戒,要爲衆生吃飯、穿衣、睡覺等等。
137.
無論利益衆生是多麼艱苦,要花上幾劫,
菩薩都因爲有機會忍受這些困難而非常歡喜。
早上一起來,就要發心:不管多難,都要爲衆生修持佛法。
而每座開始,也要努力生起菩提心,好讓自己爲他而用功。
138.
我只是一個人,僅僅一人。
就算我墮入地獄,也沒有理由感到沮喪。
就算我脫離了一切苦,也沒有理由感到興奮。
所有其他有情的數量是數不盡的,
就像我一樣,他們都想要安樂,不想要受苦。
如果我能獨自經曆無量其他有情的所有苦,那會多美好!
139.
當你貪著虛假的"我"時,問題就隨之而來。
當貪著那個"我"時,你說:"我要快樂",
然後你忘了其他有情,
而且不覺得其他有情也要快樂。
140.
如果一個人還沒有實踐行菩提心,
就必須時時憶念菩提心,
自我檢視行爲的動機是自私的?還是利他的?
如果是前者,就要立刻轉化爲利益他人的行爲。
久而久之,當你安住在行菩提心時,
自然而然一天二十四小時,
時刻都只生起利益他人的念頭。
141.
我們往往把我放在心上,
其實我們應當把有情放在心上才對。
我們所做的一切,
應當都是爲了放在我們心上的這一切寶貴的有情。
從早晨起床、漱洗、穿衣、上班、
吃、喝、說話,直到晚上上床睡覺,
不管發生什麼事情,不管正在經驗安樂、成功或困境,
我們都要代表放在心上的寶貴有情去經驗這一切。
142.
你愈能夠把生命奉獻在利益衆生,
就能夠在生命中得到愈多的喜樂,
以及內心的滿足、平安。
所以,如果有人要尋求安樂的人生,
最好的方法是以愛惜其他衆生的菩提心行生活。
143.
有時,盡管你用功修習,心卻沒有變化。
即使花了多年的時光,心還是一樣。
這不應該讓你灰心或憂郁。
修習佛法,或許有感到十分艱澀的時候。
那時就要想到自己是爲了其他衆生修學的。
有困難的話,不要覺得挫折,
而應該想到菩薩自願、歡歡喜喜地作最辛苦的事。
憶念著菩薩這種勇敢的態度,
自己不僅不起退心,反而要非常高興,
不管多難,還是要繼續努力。
144.
一天二十四小時,所作所爲都應出自菩提心,
不是爲了自己作的,而是爲了衆生。
靜坐等等所有的行爲都應該出自菩提心,
要盡可能讓每個行爲成爲愛惜自我心的對治。
145.
你的家人跟你無別,
都是想離苦得樂的衆生,
而人生真正的意義,
在于消除衆生的痛苦,並將安樂帶給他們。
你活著做一個人,不是爲了自己,而是爲了有情。
146.
即使你不懂菩提道次第,也不知如何修習它,
甚至不想先用出離生死的心來實修菩提心,
那你日常生活上的一切都要用慈心來作。
即使你跟大家一樣住在都市裏,
照顧家人或者上班工作,也都要用慈心。
147.
用菩提心過日子,用菩提心工作,
用菩提心面對死亡,用菩提心修行,
用菩提心來享受生命,
當困難臨頭時,要用菩提心去經曆它!
148.
衆生都想離苦得樂。
要能讓有情遠離一切痛苦,獲得一切安樂,
非得成就遍知的心不可。
因此,我要證得一切種智,
要證得佛果,以便利益一切有情,
就這樣生起菩提心。
149.
即使衆生無數,痛苦無量,
但由于努力的付出,
還是可以影響到我們所接觸的衆生。
我們希望能讓所有衆生都脫離痛苦,獲得圓滿安樂,
所以任務再大,也不應該會嚇倒我們,
反而是激發我們更加精進。
150.
遇到任何災難或命難緣時,
要馬上生起菩提心,修施樂取苦法。
就算你真的因爲地震、空難等災難而死了,
也一定能夠往生善趣,無需害怕,
因爲菩提心是最大的保護。
151.
最主要的事情是用菩提心的發心過你的日常生活。
無論你在做什麼,把你全部的心力放在這上面。
這樣一來,你的生命不會浪費掉,
而且會變得充滿喜樂,之後也了無遺憾,
尤其是在你往生的時候。
這樣,你往生時,就能臉上帶著微笑、心中帶著微笑。
152.
總而言之,最扼要的是:
盡可能利他,盡可能謙卑,
像耶喜喇嘛那樣尊重任何即使是邪惡的衆生。
這讓其他有情內心感到歡喜,
猶如嘉瓦仁波切到哪兒,那邊的人都會很快樂。
依止上師
153.
訓練自心最重要的方法是在依止上師的基礎上,
在聖道叁要中修心。
此外,盡量藉由修持密乘、接受教法、本尊法的釋論等,
在心中造下善的習氣。
盡你所能做一切事以留下最多的善習氣。
藉此你能迅速成就佛果。
154.
要成功最重要的就是依止心和悲心,這是和諧的因。
那是最好的修法。
對他人的悲心減少問題,大家都會幫助你。
依止心累積廣大的功德,
良好的叁昧耶帶來內在和外在的成就;
有了明辨是非的智慧,一切都隨之而來。
155.
你並不孤單,
因爲無量諸佛菩薩隨時環繞著你,
無所不在,愛你,引導你,
這就是他們所做的。
156.
此刻你身邊就有無數的佛環繞,但是你看不到他們。
爲什麼你見不到這些數不清的佛?因爲你的心被障礙。
你的不淨業阻塞了你,使你見不到諸佛。
同樣的道理,你看不到你的上師是佛。
157.
你心的是如此迷惑、被障礙,
因而你沒有業緣可以見到沒有過失的身相。
你的心不夠清淨到可以見到比你目前所見到的更爲清淨的相。
所以,佛必須化現爲凡庸相,也就是有過失的相,
因爲再也沒有其他方法能夠直接引導你了
158.
你受越多苦,就越需要仰賴和依止上師。
耶喜喇嘛有沒有幫助你?
那就是所有的答案,諸佛是如何幫助你。
159.
要成就道次第,以及真正開始禅修道次第之前,
最重要的前行是要修上師相應法。
因爲沒有修上師相應法,
就沒辦法獲得上師的加持;
沒有上師加持,
就沒有辦法生起整個道次第的證悟。
160.
要得到上師的加持,就是要修上師相應法,
透過上師融入你的心,住在你心中,
加持你的心,你才能生起道次第的證悟。
所以,我們想要任何的證悟,
都必須以修上師相應法爲基礎,
再加上修前加行,才能夠有所成就。
161.
各種各樣的障礙之中,
最主要的障礙是來自于我們心中的不正見。
爲什麼我們沒有如理依止師長的證悟?
因爲我們心中這些不正見的障礙之故,
不管上師本身是不是佛,
如果你有這些障礙,
他真的是佛你也沒辦法看他是佛。
162.
佛的聖意,也就是法身佛,
是受無量悲心所包圍的,
他所緣念的就是要救度一切衆生。
所以很確定的,佛絕對會帶領我們及一切有情成佛,
怎麼來教導我們、救度我們的呢?
就是根據我們心的層次,
他就示現什麼樣子的相來教導我們。
163.
只觀上師的功德,不觀上師的過失,
才能讓我們真正在心中生起如理依止師長的證悟,
蓮花生大士曾經說過,
一切修行證悟的來源,來自于如理的依止上師,
要將上師視爲佛。
…
《梭巴仁波切甘露法語365則》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