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梭巴仁波切甘露法语365则▪P6

  ..续本文上一页

  就得每天将生命奉献给其他众生。

  

  你发了愿昼夜为了众生而活,而不是为了自己活,

  

  并且还特别受了戒,要为众生吃饭、穿衣、睡觉等等。

  

  

  

  137.

  

  无论利益众生是多么艰苦,要花上几劫,

  

  菩萨都因为有机会忍受这些困难而非常欢喜。

  

  早上一起来,就要发心:不管多难,都要为众生修持佛法。

  

  而每座开始,也要努力生起菩提心,好让自己为他而用功。

  

  

  

  138.

  

  我只是一个人,仅仅一人。

  

  就算我堕入地狱,也没有理由感到沮丧。

  

  就算我脱离了一切苦,也没有理由感到兴奋。

  

  所有其他有情的数量是数不尽的,

  

  就像我一样,他们都想要安乐,不想要受苦。

  

  如果我能独自经历无量其他有情的所有苦,那会多美好!

  

  

  

  139.

  

  当你贪著虚假的"我"时,问题就随之而来。

  

  当贪著那个"我"时,你说:"我要快乐",

  

  然后你忘了其他有情,

  

  而且不觉得其他有情也要快乐。

  

  

  

  140.

  

  如果一个人还没有实践行菩提心,

  

  就必须时时忆念菩提心,

  

  自我检视行为的动机是自私的?还是利他的?

  

  如果是前者,就要立刻转化为利益他人的行为。

  

  久而久之,当你安住在行菩提心时,

  

  自然而然一天二十四小时,

  

  时刻都只生起利益他人的念头。

  

  

  

  141.

  

  我们往往把我放在心上,

  

  其实我们应当把有情放在心上才对。

  

  我们所做的一切,

  

  应当都是为了放在我们心上的这一切宝贵的有情。

  

  从早晨起床、漱洗、穿衣、上班、

  

  吃、喝、说话,直到晚上上床睡觉,

  

  不管发生什么事情,不管正在经验安乐、成功或困境,

  

  我们都要代表放在心上的宝贵有情去经验这一切。

  

  

  

  142.

  

  你愈能够把生命奉献在利益众生,

  

  就能够在生命中得到愈多的喜乐,

  

  以及内心的满足、平安。

  

  所以,如果有人要寻求安乐的人生,

  

  最好的方法是以爱惜其他众生的菩提心行生活。

  

  

  

  143.

  

  有时,尽管你用功修习,心却没有变化。

  

  即使花了多年的时光,心还是一样。

  

  这不应该让你灰心或忧郁。

  

  修习佛法,或许有感到十分艰涩的时候。

  

  那时就要想到自己是为了其他众生修学的。

  

  有困难的话,不要觉得挫折,

  

  而应该想到菩萨自愿、欢欢喜喜地作最辛苦的事。

  

  忆念著菩萨这种勇敢的态度,

  

  自己不仅不起退心,反而要非常高兴,

  

  不管多难,还是要继续努力。

  

  

  

  144.

  

  一天二十四小时,所作所为都应出自菩提心,

  

  不是为了自己作的,而是为了众生。

  

  静坐等等所有的行为都应该出自菩提心,

  

  要尽可能让每个行为成为爱惜自我心的对治。

  

  

  

  145.

  

  你的家人跟你无别,

  

  都是想离苦得乐的众生,

  

  而人生真正的意义,

  

  在于消除众生的痛苦,并将安乐带给他们。

  

  你活著做一个人,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有情。

  

  

  

  146.

  

  即使你不懂菩提道次第,也不知如何修习它,

  

  甚至不想先用出离生死的心来实修菩提心,

  

  那你日常生活上的一切都要用慈心来作。

  

  即使你跟大家一样住在都市里,

  

  照顾家人或者上班工作,也都要用慈心。

  

  

  

  147.

  

  用菩提心过日子,用菩提心工作,

  

  用菩提心面对死亡,用菩提心修行,

  

  用菩提心来享受生命,

  

  当困难临头时,要用菩提心去经历它!

  

  

  

  148.

  

  众生都想离苦得乐。

  

  要能让有情远离一切痛苦,获得一切安乐,

  

  非得成就遍知的心不可。

  

  因此,我要证得一切种智,

  

  要证得佛果,以便利益一切有情,

  

  就这样生起菩提心。

  

  

  

  149.

  

  即使众生无数,痛苦无量,

  

  但由于努力的付出,

  

  还是可以影响到我们所接触的众生。

  

  我们希望能让所有众生都脱离痛苦,获得圆满安乐,

  

  所以任务再大,也不应该会吓倒我们,

  

  反而是激发我们更加精进。

  

  150.

  

  遇到任何灾难或命难缘时,

  

  要马上生起菩提心,修施乐取苦法。

  

  就算你真的因为地震、空难等灾难而死了,

  

  也一定能够往生善趣,无需害怕,

  

  因为菩提心是最大的保护。

  

  

  

  151.

  

  最主要的事情是用菩提心的发心过你的日常生活。

  

  无论你在做什么,把你全部的心力放在这上面。

  

  这样一来,你的生命不会浪费掉,

  

  而且会变得充满喜乐,之后也了无遗憾,

  

  尤其是在你往生的时候。

  

  这样,你往生时,就能脸上带著微笑、心中带著微笑。

  

  

  

  152.

  

  总而言之,最扼要的是:

  

  尽可能利他,尽可能谦卑,

  

  像耶喜喇嘛那样尊重任何即使是邪恶的众生。

  

  这让其他有情内心感到欢喜,

  

  犹如嘉瓦仁波切到哪儿,那边的人都会很快乐。

  

  

  

  

  

  依止上师

  

  

  

  153.

  

  训练自心最重要的方法是在依止上师的基础上,

  

  在圣道三要中修心。

  

  此外,尽量藉由修持密乘、接受教法、本尊法的释论等,

  

  在心中造下善的习气。

  

  尽你所能做一切事以留下最多的善习气。

  

  藉此你能迅速成就佛果。

  

  

  

  154.

  

  要成功最重要的就是依止心和悲心,这是和谐的因。

  

  那是最好的修法。

  

  对他人的悲心减少问题,大家都会帮助你。

  

  依止心累积广大的功德,

  

  良好的三昧耶带来内在和外在的成就;

  

  有了明辨是非的智慧,一切都随之而来。

  

  

  

  155.

  

  你并不孤单,

  

  因为无量诸佛菩萨随时环绕著你,

  

  无所不在,爱你,引导你,

  

  这就是他们所做的。

  

  

  

  156.

  

  此刻你身边就有无数的佛环绕,但是你看不到他们。

  

  为什么你见不到这些数不清的佛?因为你的心被障碍。

  

  你的不净业阻塞了你,使你见不到诸佛。

  

  同样的道理,你看不到你的上师是佛。

  

  

  

  157.

  

  你心的是如此迷惑、被障碍,

  

  因而你没有业缘可以见到没有过失的身相。

  

  你的心不够清净到可以见到比你目前所见到的更为清净的相。

  

  所以,佛必须化现为凡庸相,也就是有过失的相,

  

  因为再也没有其他方法能够直接引导你了

  

  

  

  158.

  

  你受越多苦,就越需要仰赖和依止上师。

  

  耶喜喇嘛有没有帮助你?

  

  那就是所有的答案,诸佛是如何帮助你。

  

  

  

  159.

  

  要成就道次第,以及真正开始禅修道次第之前,

  

  最重要的前行是要修上师相应法。

  

  因为没有修上师相应法,

  

  就没办法获得上师的加持;

  

  没有上师加持,

  

  就没有办法生起整个道次第的证悟。

  

  

  

  160.

  

  要得到上师的加持,就是要修上师相应法,

  

  透过上师融入你的心,住在你心中,

  

  加持你的心,你才能生起道次第的证悟。

  

  所以,我们想要任何的证悟,

  

  都必须以修上师相应法为基础,

  

  再加上修前加行,才能够有所成就。

  

  

  

  161.

  

  各种各样的障碍之中,

  

  最主要的障碍是来自于我们心中的不正见。

  

  为什么我们没有如理依止师长的证悟?

  

  因为我们心中这些不正见的障碍之故,

  

  不管上师本身是不是佛,

  

  如果你有这些障碍,

  

  他真的是佛你也没办法看他是佛。

  

  

  

  162.

  

  佛的圣意,也就是法身佛,

  

  是受无量悲心所包围的,

  

  他所缘念的就是要救度一切众生。

  

  所以很确定的,佛绝对会带领我们及一切有情成佛,

  

  怎么来教导我们、救度我们的呢?

  

  就是根据我们心的层次,

  

  他就示现什么样子的相来教导我们。

  

  

  

  163.

  

  只观上师的功德,不观上师的过失,

  

  才能让我们真正在心中生起如理依止师长的证悟,

  

  莲花生大士曾经说过,

  

  一切修行证悟的来源,来自于如理的依止上师,

  

  要将上师视为佛。

  …

《梭巴仁波切甘露法语365则》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