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印度佛學史分期略說講記▪P45

  ..續本文上一頁也就是斷煩惱。煩惱要怎麼斷?煩惱的根子無明,無明就是沒有明,就是沒有般若。般若有了之後,無明沒有了,境也沒有了,識也沒有了……,什麼生死流轉都沒有了。所以真正的般若是我們的命根子,真正修佛教,不管你部派佛教也好,大乘佛教也好,乃至以後的密乘也好,離開般若是不行的。

  我們說有的人歡喜修密法,上海一個居士,他跟我說,上海一個道場裏邊聽了一個生起次第的磁帶,他不滿意,他說他們只讓我聽一個生起次第,圓成次第不給我聽——實際上你聽了之後,你是不是修得起呢?你生起次第聽好之後,你修起了沒有?沒有啊,那麼你圓成次第聽了你怎麼修得起呢?再回過來問問自己,菩提心生了沒有?一切法空的見,真正一點沒有錯誤的生起了沒有?如果這兩個沒有,密法對你沒有緣,你拿去也沒有用。你菩提心沒有,假使有神通修出來了,就是要害自己。

  所以說外道,氣功也好,他們所著重的——通,不重在斷煩惱。我們從龍樹菩薩他沒有進入佛門的時候,這個故事一看,有通了危險性極大,你什麼壞事都可以做了,因爲你煩惱沒有斷。你如果沒有煩惱的,佛法裏邊煩惱斷掉之下,你修通之後是弘法利生,這當然是最好的事情。但是你煩惱沒有斷的話,你要通越大,造罪的可能性也越多,那麼下地獄的時間越長,受的苦也越大。

  所以這些來說,我們再叁地勸大家,不要在自己煩惱還沒有控製的時候,來不及要追求那些希奇的東西——最好得到通了,什麼東西,很多人就追求這個東西,末法時期。這個東西,我們要知道——他好象認爲我拿了通之後,我不會亂來的——你有什麼把握呢?你煩惱沒有斷,你怎麼有把握不會亂搞呢?真正到了那個地步的話,恐怕你也搞不住了。有很多人他沒有登上高位置的時候,很好,表現得很好,一旦高位置爬上去了,手裏有了權,就要排斥反對他的人,那麼這個各式各樣的事情都會出來的。在革命的時候,大家都是團結的,成功了——朱元璋,他建立明朝的時候就是把他的功臣,幫助他鬧革命的人,都把他們一個一個除掉了,所以這個是煩惱沒有斷的表現。

  我們佛教徒,重點是斷煩惱,斷煩惱最大的工具——般若智慧。所以我們這一方面要著力在這裏,不要去追求外邊的那些神通之類的東西。這個我們說——也不是說,自己沒有,就說,“你自己不要修”——我們說這個東西將來會有的。你只要得了禅定,不要說是佛教,就是婆羅門教,你初禅得到了,通很容易,一練就練出來了。如果你初禅沒有得到,那麼靠一個藥——像龍樹菩薩以前一樣,他沒有信佛之前,靠那個藥得到隱身術也好,得到什麼也好,這個藥沒有了,你的本事就沒有了。那麼氣功師的神通,他是靠那些神道幫助他的,如果神道走了,你也什麼都沒有了。氣功師在他有通的時候可以驅使鬼神,人家哪個家裏有鬼神惱害的,他可以用他的法術把它去掉,也可以把它降伏等等,但是一旦這個神跑掉了,那麼那些冤鬼都來找你了,死的時候,慘得不得了。所以很多氣功師走的時候,死的樣子不好,因爲他們這些事情做得太多了。

  以前我們這裏有一位,他會打鬼。他現在走了,他身體盡不好,有人就說可能跟他做的事情有關系。你自己沒有一定的功力,專門去搞這些事情——佛教裏邊也不大贊成用降伏法的。降伏法,真正要對叁寶的正法有關鍵性的問題,偶而用一下,平時最好不要用,總是用解冤的方式好一些。假使冤鬼惱害的時候,最好的方式就是給它解結、解冤。你假使用降伏法去降伏的話,自己道力強的,固然它是降伏了,但是它有冤,它要報。如果道力不強的,不但降不了它,反而自己遭損,而且,你即使降伏了,自己的福報壽命都要受損失,這個也劃不來。所以我們佛教裏邊,尤其是黃教,不大用降伏法,紅教用得很多。那麼我們說紅教用得多呢——當然,你道行高的,爲了叁寶的事情,用一下我們不反對。但是你跟氣功師一樣,自己沒有道行,專門去結結冤。這個也並不是高明的——當然他的出發點也是好,救人,但是我們說一切衆生都是衆生,那個冤鬼也是衆生,也得要救它才好,兩方面都救才是上策,單救一面,打擊一面,那並不是真正的慈悲。所以我們說,一般這一些問題最好是解了,不要去越結越深。

  

  悟達國師的公案

  悟達國師的公案大家都知道,或者我們略略地講一下好了。悟達國師是唐朝的一個皇帝的國師,他在沒有成名之前是一個小和尚。他那個地方有一個老和尚生了個癞病,癞病很髒,吃飯、大小便都要收拾,髒得不得了,脾氣又壞,弄得不好要罵人了什麼東西,發脾氣的,一般的人都不願意敬佑他。他(悟達國師)就是好心,他就敬佑他,罵也好,什麼也好,他都忍下去,都不管,反正把你病搞好,搞了叁年。叁年之後,那個人病好了,病好了之後,他就走了,走之前他說:將來你有什麼事情嘛,到什麼山——青龍山還是什麼山,反正,有兩棵樹爲標志,兩棵松樹,大概——你來找我好了。那麼悟達國師,他也好象做了好事,也想不到將來會找他的事情,聽過算了。

  後來他慢慢慢慢出名了,做了皇帝國師,那麼很好。但是有一次皇帝布施他一個沈香床——一個床座,沈香做的,是外國進口的,那高貴得不得了——他那個床上一坐,稍微起了一念歡喜心:這麼好的床給我坐了——這麼高興心一起來,馬上就空子給人家鑽了,一個冤鬼就找他了,冤鬼找到之後,在膝蓋地方生了個瘡。這個瘡呢,……

  (12A開始)沒有辦法,只有買一塊肉,貼在這個瘡上邊,可以使痛減輕。那麼這樣子呢,沒有辦法了,只好買肉,買了肉把它貼在上邊,痛輕一點。但是沒有好久,這個膿血把那個肉爛完了,要換一塊,那不斷地換。後來,外邊的傳說就不好聽了——他們說:“國師,他的嘴是要吃素的,他的腿要吃葷的,一天要吃很多的肉”。他弄得很難爲情,那麼這樣子他感到坐不住了,晚上就悄悄跑掉了。

  跑掉之後,他到處跑,這麼想起過去那個老和尚跟他說:青龍山,哪裏,兩棵樹……,他就去試試看。他跑到那裏去看,到處找找,果然看到兩棵樹。有兩棵樹跑進去,有個小沙彌出來了,他說:“你是不是來找師父?”,他說:“我正要找一個什麼人——一個老和尚!”他說:“你跟我來好啦”。跑進去一看,那個老和尚,很莊嚴,跟以前那個樣子不一樣了。這個老和尚看到他,說:“你來了!”。他說一個瘡很痛,他告訴老和尚,老和尚說有辦法。他這個時候才知道,以前那個老和尚就是一個羅漢化的,叫迦諾迦尊者。他就是說,他說:“你這個病呢,要靠一個叁昧水去洗,洗了之後,會好,這個叁昧水就在這個廟的前頭”,他叫個沙彌領他去,領他到那裏去洗好。這個沙彌就領他到水邊,他在水旁邊,坐在那裏,就洗了。

  那個水一洗,痛得不得了,昏過去了。在昏過去中間,就看到一個很高大的人,這個人是漢朝的人,比唐朝高大——他就說他是以前漢朝的晁錯;他叫袁盎——這個悟達國師是以前的袁盎轉世的。他說,你那個時候——晁錯是忠臣,袁盎害了他,把他殺掉了,這個冤,他說他一直要報。但是袁盎後來十世都是出家高僧,沒有空子好找,現在這一世輩子也是高僧,但是就是一念裏邊起了個歡喜心、貪心,這麼個心起了,空子鑽進來了。“那麼現在”,他說,“本來是要把你痛死的,這個病,現在是這個迦諾迦尊者慈悲,用叁昧水把我們的冤解了。”這個時候悟達國師才知道,這是迦諾迦尊者。從此,也是把這個過去的冤就解掉了,這樣子過去的仇就沒有了。所以這個羅漢的慈悲,故意以前現那個害病的身,就是考驗他是不是真的有道。那麼當他考驗到確實是這樣的話,他也知道將來有難,將來有難呢,他就是用這個方式把他們的冤解了。這就是說,我們的冤是要解的,不能夠用降伏法把它降掉。

  這個公案也是教我們,假使有冤,一定要用這種功德、其他的方式,來把冤解掉。那麼後來悟達國師做的叁昧水忏,就是忏——把這個事情,它出現之後,感到自己慚愧,過去很多的罪,就做了個叁昧水忏。一直流傳到現在,還有人拜水忏的,還有。這個來源,就是這麼回事情。這個公案,海公上師擺了好幾次,實際上我們書上也沒有仔細談,叁昧水忏前面有,也寫了一點。他這個事情,我們主要還是聽來的,所以說事實跟水忏上寫的有沒有出入,我們還不知道,我們沒有去對過,我們記到的就是耳朵裏聽到的一些,這個大概是這樣子。

  我們看,初期大乘佛學的,我們就大概介紹到這裏。主要是龍樹菩薩的中觀,這個將來要——後期的時候還要講得廣一點。這裏,我們說一個段落,二分之一。那就是要准備考試了。考試,我們想,明天就停(明天幾號,明天十幾啊? 今天十六,十七、十八、十九,十九肯定要停的)。明天後天停兩天,停到十九,十九過了就考試——叁天,叁天複習,我想複習叁天差不多了。複習叁天,我們講課不講,但是可以討論,大組討論,一起討論,那當然有些問題可以提一下。那麼當然,提問題是一方面,記還是一方面,不是單是懂了就算了,你考的時候還要記住了。你單是懂了,你說:“我,因爲我知道,這麼說,書上有”——這個你考啥東西呢?那你講經,給人家講經的時候:我講經,那這本書你去看好了!——那還講什麼經呢?我們說要自己講出來,講出來嘛,書上講的還比較略,你要把它意思透出來。這樣子,我想,複習兩天,第叁天,觀音聖誕,可能要念點經,時間比較匆忙一些。兩天裏邊,你們就是把那些——重點當然是提綱,我的一些思考題。也可以題外的,自己看到哪些重要的,也可以記一些。考的方式,還是口試、還是筆試、還是什麼,(笑)臨時再決定,到那個時候看,可能一起來。口試——問答也問一下,動筆的也稍微考一下。反正我們人不多。人不多,我們就是集中地考一次,再有抽點時間問答…

《印度佛學史分期略說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