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俱舍頌疏作業題▪P4

  ..續本文上一頁7. 殺生具幾緣方成業道,一一述之。

  178. 不與取具幾緣方成業道,一一述之。

  179. 有部如何解釋“成殺”?

  180. 如何理解“殺者,但殺未來”。

  181. 欲邪行有幾種成犯?

  182. 虛诳語具幾緣成業道,一一述之。

  183. 何謂虛妄語?以經說十六種釋之。

  184. 試述見聞覺知涵義,用有部釋。

  185. 試述見聞覺知涵義,用經部釋。

  186. 試述見聞覺知涵義,用先軌範師釋。

  187. 何謂離間語,幾緣成業道?

  188. 何謂粗惡語,幾緣成業道?

  189. 何謂雜穢語,幾緣成業道?

  190. 雜穢語有幾種說法,各舉例說明之。

  191. 何謂貪業道?

  192. 何謂嗔業道?

  193. 何謂邪見業道?試就頌疏文詳辨析之。

  194. 依何義名業道?

  195. 貪等意叁與身語七,皆稱業道,有何不同?

  196. 無貪離殺等立十善業道,如何安立業道名?

  197. 諸斷善根,由何業道?

  198. 本論說叁不善根,能斷善根,雲何會通?

  199. 爲什麼斷善根所斷唯是欲界生得善?

  200. 邪見的行相是什麼?哪些邪見能斷善根,爲什麼?

  201. 善根是怎樣斷的?

  202. 善根斷與舍律儀的關系,詳細說明之。

  203. 何趣何處能斷善根?爲什麼余趣余處不能?

  204. 何謂見行人、愛行人?其中對斷善根有何差別?

  205. 斷善根以何爲體?

  206. 雲何能續善根?

  207. 善根續生如斷漸次耶?

  208. 何類人現世能續善根?

  209. 何類人現世不能續善根?

  210. 造五逆罪,須於何時方能續善根?

  211. 斷善根與邪定聚四句,試各舉例詳述之。

  212. 不善業道與思俱轉,或一至八,各詳說明之。

  213. 善業道總開至十,說的是什麼?何謂總、顯、隱?

  214. 善律儀與思俱轉有幾,各詳說明之。

  215. 離律儀有一、八、五,詳說明之。

  216. 不善業道於欲界中,何趣何處,幾唯成就,幾亦通現行?

  217. 善業道於叁界中,何處何趣,幾唯成就,幾亦通現行?

  218. 不善、善業道各能得幾果?爲什麼?

  219. 試將善業道所得果述一、二種。

  220. 何謂邪命?爲什麼離邪語、邪業別立邪命?

  221. “執資命貪生”爲邪命,雲何非理?

  222. 邪命的真實內涵雲何?

  223. 何謂斷道?有幾種?

  224. 斷道有漏業,有幾果?各說明其所以然。

  225. 士用果有幾種?一一詳說之。

  226. 無漏斷道業有哪些果?一一詳說之。

  227. 余無漏業及無記業各有幾果?一一詳述其理由。

  228. 以表說明善等叁業,於善等叁法,各有幾果?並詳述其理由。

  229. 以表說明叁世諸業,於叁世諸法,各有幾果?並詳述其理由。

  230. 以表說明諸地諸業,於諸地諸法,各有幾果?並詳述其理由。

  231. 以表說明學等叁業,於學等叁法,各有幾果?並詳述其理由。

  232. 以表說明見斷等叁業,於見斷等叁法,各有幾果?並詳述其理由。

  233. 說明本論叁業,共有幾說?——詳述之。

  234. 何謂引業滿業;引業對所引生之關系如何?並詳述其理由。

  235. 試述引業與滿業之關係或差別。

  236. 唯有業能引、能滿否?

  237. 除業以外,何法能引能滿?

  238. 何謂叁障,其體雲何?

  239. 障何等法,說名爲障?

  240. 叁障輕重雲何?

  241. 雲何無間?

  242. 叁障於何趣中有?

  243. 五無間業,其體是何?

  244. 虛诳語,何緣名破僧?

  245. 破僧之體雲何?

  246. 破僧無記,豈成無間?

  247. 誰成破僧?

  248. 能破者成就何等?

  249. 破僧異熟,何處幾時?

  250. 若造多逆,雲何同感一生?

  251. 誰能破僧?於何處破?

  252. 能破於誰?爲什麼?

  253. 齊何名破?何謂五法、八支?

  254. 破經幾時?

  255. 雲何名破*輪僧?何處、幾人能破?

  256. 雲何名破羯摩僧?何處、幾人能破?

  257. 述無破*輪時,詳說明之。

  258. 述成逆緣。將頌疏所述各種情況,一一細辨之。

  259. 造逆定加行,有離染得聖否?

  260. 何罪最重?雲何?

  261. 何世善得最大果?

  262. 若約離系果,何業得最大果?(出世善業)

  263. 何謂無間同類,一一述之。

  264. 諸無間同類感果同無間罪耶?

  265. 雲何叁時障?爲什麼起障?

  266. 何謂住定?爲什麼名定?

  267. 無價馱婆,爲作何喻?

  268. 修妙相業,誰爲能修?如何修?經幾時修成?

  269. 何謂百福莊嚴?

  270. 佛於叁無數劫,供養幾佛?

  271. 娑婆教主最初發心得逢何佛?發如何願?

  272. 佛圓滿六度,何位圓滿何度?

  273. 試詳釋“天地此界多聞室”一頌。

  274. 經中叁福業事,雲何立福業事名?

  275. 何法名施,施招何果?

  276. 何謂舍具?施體是何?

  277. 試述施益差別?

  278. 如何評價“不爲二行施”?

  279. 施果差別總由幾因?

  280. 雲何施主差別?

  281. 行敬重等施,得何果報?

  282. 雲何所施財差別?

  283. 所施田差別雲何?

  284. 於諸施中,最勝者何?

  285. 頗有施非聖,果亦無量耶?

  286. 諸業輕重,由何而定?

  287. 何謂造作業、增長業?

  288. 奉施製多,既無受者,福如何成?

  289. 布施惡田,招何等果?

  290. 何謂戒類福業事?

  291. 戒淨具幾因?

  292. 何謂修類福?

  293. 戒、修二類,感何等果?

  294. 雲何一梵福量?

  295. 雲何法施?

  296. 雲何順叁分善?

  297. 書印算文數,自體雲何?

  298. 試述經中諸法異名?

  分別隨眠品第五 卷十九至二十一

  1. 何謂隨眠?其體雲何?

  2. 試釋六隨眠、七隨眠、十隨眠?

  3. 何謂有貪?以何義故立有貪名?

  4. 試比較欲貪、有貪之同異。

  5. 隨眠中幾是見性,幾非見性?何謂見性?

  6. 依何義說九十八隨眠?

  7. 何謂八十八使?

  8. 何謂五部?五部中以見修又如何分?

  9. 何謂見所斷惑、修所斷惑?

  10. 試解釋迷理惑、迷事惑、見惑、思惑。

  11. 用自己語言,簡扼說明八十八使、九十八隨眠、一百零八煩惱。

  12. 解釋“若緣見此所斷爲境,名見此所斷;余名修所斷”

  13. 何名見所斷,忍所害故?修所斷,智所害故?

  14. 有部宗認爲見、修所斷,爲決定否?

  15. 爲什麼忍所害隨眠,有頂唯見斷?爲什麼余通見修斷?

  16. 智所害唯修,詳述聖凡斷之差別相。

  17. 五見之自體雲何?

  18. 試述薩迦耶見,經有二部之不同解釋。

  19. 雲何執斷常?

  20. 雲何撥無?

  21. 雲何劣謂勝?

  22. 雲何“非因道妄謂”?

  23. 解釋“戒禁取”名。

  24. 雲何非因執因二種?(依論文釋)

  25. 非因執是因,雲何此見非見集斷?

  26. 道谛下戒禁取,如何安立?

  27. 顛倒有幾,其體雲何?

  28. 安立四倒,共具幾因?

  29. 雲何四倒,不增不減?

  30. 經雲有想心見叁倒,論但說見,如何通釋?

  31. 十二倒是見所斷,抑修所斷?依有部、分別部、經部各別說之。

  32. 慢差別有幾?

  33. 雲何七慢?一一述之。思維觀察自己具幾慢。

  34. 雲何九慢?一一述之。思維觀察自己具幾慢。

  35. 九慢與七慢之關系如何?一一細述之。

  36. 七慢、九慢屬何所斷?

  37. “有修斷不行”指哪些法?

  38. 何等諸法,聖者未斷而不起?何以故不起?

  39. 九十八隨眠中,幾是遍行,幾非遍?

  40. 何謂遍行?遍行有幾義?

  41. 何謂上緣惑?上緣惑有幾?如何而緣上地?

  42. 何故身邊二見非上緣惑?

  43. 除十一遍行隨眠外,尚有何法遍行所攝?

  44. 九十八隨眠中,幾有漏緣,幾無漏緣?

  45. 雲何“相應及不共無明”?其體是一是二?

  46. 何故緣滅叁惑唯緣自地滅?

  47. 詳細說明“緣道六九地”。

  48. 何謂法智品道、類智品道?

  49. 細釋“由別治相因”,此句說明什麼問題?

  50. 法智品道能治色無色,何故不爲八地各叁隨眠所緣?

  51. 詳釋論文“即由此因,顯遍行惑,有緣諸地苦集無遮,境互爲緣因,非能對治故”此段文簡扼說,在說明什麼問題?

  52. 什麼叫非無漏緣惑,其體有幾?

  53. 非無漏緣惑爲什麼不緣無漏?

  54. 何謂所緣隨增,相應隨增?

  55. 九十八隨眠中,幾由所緣故隨增?幾由相應故隨增?

  56. 無漏緣上緣惑,有所緣隨增否?爲什麼?

  57. 九十八隨眠中,幾不善幾無記?

  58. 經部宗與有部宗對身見有何不同觀點?

  59. 何謂不善根,幾是不善根,幾非不善根?

  60. 何謂無記根?無記根有幾?

  61. 經部宗說無記根與有部有何不同?

  62. 前雲無記,經中所記十四無記,亦此中攝耶?

  63. 問答方式總有幾種?

  64. 經中所說與此論所說,有無差別之處?

  65. 何謂十四無記?一一細釋之。

  66. 十四無記雲何皆應舍置答?

  67. 雲何名“系”?“系”與“緣”有無不同?

  68. 過去、現在、未來何等隨眠能系何事?

  69. 何謂“自相”“共相”?“自相惑”、“共相惑”?

  70. 六隨中幾是自相惑?幾是共相惑?說明其理由。

  71. 何謂能系中“遍行”?

  72.…

《俱舍頌疏作業題》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大乘五蘊論講記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