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光赫奕”,那個殊勝得不得了。他就是正在走路了,走了一步,一個腳踩在地上,一個腳還沒有踩到到地上,看到這個佛的樣子,就心裏佩服得不得了,就說那個,一個頌,就是“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間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就講這個頌。在《俱舍》裏邊也有這個頌,但是翻得不一樣,意思是就是這個頌。就是這個頌,連著地贊歎了七天七夜,這七天七夜的不斷地贊歎,連一個腳都沒有踩下去,還是老樣子,這個翹了一個腳,這個就是七日翹勤了,七天七夜地贊歎,以這樣的精進,超過九劫,先在彌勒佛之前成佛。這是底沙佛的善巧,也是釋迦牟尼佛的精進,就可以提前成佛。這個樣子,就是精進波羅蜜多就圓滿了。
H4 無上位
那麼最後呢,“次無上位”。無上位就是金剛喻定,他跟成佛,無上的位,是挨了邊了,再過去就是成佛了,所以說“次無上位”,次無上位就是金剛喻定的時候了。“金剛喻定,鄰次成佛”,所以說“次無上”,無上位就是佛,挨著佛了。“齊此定慧波羅蜜多,修習圓滿”。在金剛喻定的時候,禅波羅蜜多也圓滿了,這個智慧的“盡智無生智”出來了,這個般若波羅蜜多也圓滿了。
所以說釋迦牟尼佛,他的六度的圓滿,就在這個四個時候。四個時候裏邊,一個是一,一個是二,一個是一,一個是二,“一二又一二”,就是六了。
G3 明修相業
贍部男對佛,佛思思所成,余百劫方修,各百福嚴飾
有人說《俱舍》是小乘,我們故意把這個放在這裏,大乘,佛的事情講了很多。下邊,“修妙相業”。六個波羅蜜多圓滿之後,是不是就成佛了?還不行,要一百大劫,修叁十二相,八十種好,要修叁十二相。妙相業就是叁十二相。
下邊翻到第五頁,修妙相業。修妙相業,是哪裏人能修呢?“唯贍部洲人”,祗有南贍部洲的能修,“覺慧利故”,他的智慧利。那麼這個我們要值得自豪的,就是南贍部的人是不容易的,他的覺慧特別厲害,他的精進心也特別厲害,他的堅忍心也特別厲害,他就是再苦他可以頂過去的,成佛就是要這樣的情況之下才能成佛。如果碰到困難了,就退了,那毫無用處,那永遠成不了佛。而南洲的人就有這個根性。我們就看那些搞革命的,殺頭也不怕,這些人就是硬,硬骨頭。但是我說這個搞革命這是世間法了,我們以這樣的精神來修佛的這個菩薩道呢,那就是六度很快會圓滿了。那麼第一個,祗有南贍部的人,可以修妙相業。
第二個條件,一定要“男子身,已超女身故”,這個菩薩早就超過女身了,這個下邊要說,住定菩薩超女身了。
那麼要“唯現對佛”,一定要對了佛,現前對了佛修的。“觀佛起思”,觀佛的時候,起這個思心所,這個思心所是業了。“思所成攝”,這是思所成的業。
那麼這個什麼時候修?“叁無數劫外”,把六度萬行修完了,還要再加一個一百大劫。一個大劫我們學過了,就是成住壞空了,四個合起來一個劫,大劫,要一百個大劫裏的時間,修妙相思,修那個思業,修叁十二相的那個思。
那麼叁十二相呢,下邊,業呢,“各百福莊嚴”,每一個相都一百個福來莊嚴它。怎麼叫百福呢?“百個善思”,一百個善的思心所,叫百福,每一個思一個福了。善的業就是福業,前面我們講過的,下邊就是舉例了。百福莊嚴,怎麼叫百福莊嚴呢?假使修“足下平滿相”,這是叁十二相之一。那麼先起五十個思心所,這是業,善的業,“修治身器”,修治我們的身、我們的器世間,使它清淨,身心、環境都清淨,這是加行。“次起一思”,那麼這個正牽引足下平滿相。足下平滿,是怎麼感的?什麼業?就是這個業把它引出來。然後再起五十個思,使它圓滿,因爲才引出來可能還不圓滿,等于塑像一樣的,先坯子做好了,然後慢慢地修修修,還有五十個思去修。
那麼什麼叫五十個思?“謂十善道,各有五思”,“如初不殺”,十個善道,不殺、不淫、不盜、不妄語,十個,身叁、口四了。假使不殺來做個例,有五個思,哪五個思呢?“離殺思、勸導思、贊美思、隨喜思、回向思”,每一個有五個思。“乃至正見”,就是說不殺、不淫、不盜、不妄語、不绮語、不惡口……那麼是不貪、不瞋,最後一個正見,十個善業道,都一樣。那麼五十個,十個業道,每一個五個思,就五十個思。那麼前五十、後五十,就一百了。這樣子呢,百福莊嚴。一個相要一百個福來莊嚴它,那麼當然,修足下平滿相是什麼樣子的功德。這個在《現觀莊嚴論》或者佛學大詞典也查得到。我們說佛的每一個相好,都是修什麼善業感來的。假使我們說看見人都是含笑先言的,這眼睛就感到很好的這個青顔色的兩個的眼睛,青蓮華一樣的眼睛。那麼這個是百福莊嚴。
G4 明住定位
從修妙相業,菩薩得定名,生善趣貴家,具男念堅固
那麼下邊是住定菩薩。“從修妙相業,菩薩得定名”。從修妙相業的時候開始,這個菩薩叫住定菩薩,叫定了,什麼定呢?他有幾個定:生善趣決定;生富貴家決定;具根支,六根完整的決定,不會缺、不會殘缺;男決定,所以說前面說已超女身了,修妙相業的人,決定是男子身了,男決定;那麼下邊是念決定,能夠知道他的宿命;堅固定,什麼時候不會退,什麼困難不會退。
這個我們看下面一個,頌裏邊,“生善趣”一個,“貴家”一個,“具”是一個,“男”一個,“念”一個,“堅固”一個,一共六個。那麼下邊都有,我們不標也可以,標已經標好了,早就標好了。
住定菩薩,爲什麼叫住定,得名?菩薩“于叁無數劫”,就是修六度萬行,修好之後,于一百大劫要修叁十二妙相,這個時候開始叫住定菩薩,是這個時候開始的。那麼怎麼叫住定呢?定有幾個意思呢?一、“菩薩生善趣定”,決定生善趣,人天,不會到叁惡道去的。第二,“生貴家定”,決定“婆羅門或刹帝利”,長者、富貴或者是國王家、“大豪族家”,不會生低賤的家裏。“具根定”,“于貴家中,常具勝根”,六根都完整,而且非常敏利。眼睛0.5,總是很清楚,耳朵能聽很遠,這個氣力很大,佛的氣力大得很。我們說佛在太子的時候,提婆達多跟難陀都是叁十一相,氣力也很大,射箭的時候,他們都能夠射到中心,把這個的子射到。後來輪到太子來射了,太子說“這個弓不行了,一拉就斷了”,他說“我要再牢的弓”,再拿給他,一動,一動斷,再拿,一繃又斷,不行,什麼弓都試過了,都不行。最後他們那個大臣就說:“唉呀,我們以前祖代的老祖宗的國王,有一個大弓,從來放在軍庫裏邊,重得不得了,拿不動的,從來不用的,要把它拿過來試試看。”那麼把它就擡過來試了,這個菩薩拿過來,揿揿,這個可以。他就射,他要射了。他說你射,一個箭靶子麼一個鼓,銅的鼓。他說一個鼓還不行了,要兩個,兩個也不行,七個,連著七個,前面一個,後面一個,連過去。那麼就要射了,一射的話,正是中那個紅的子,七個鼓都穿透,穿透之後,還要到了地下,一直埋了地下去很深,那個力量是大得可想而知。
還有一個就是說,太子的時候,提婆達多有一次上街,看到個大象在走,他也試試他氣力了,他象一拳子打過去,象“啪”倒下去了。這個厲害了,一個大象呢,一拳打,幾個拳就打倒了。提婆達多這個個性不太好的,打了地下就走了,不管它了。結果,難陀跑過來了,那個地方,古代的街很窄,不像這個高速公路那麼寬,那個很窄的,又沒有大車的,一個大象,橫得倒了路上,把這個車子都擁擠得擁堵了、擁塞了,大家哄了一堆,鬧鬧哄哄的。這個難陀一看,他把那個象一拉,拉過去,弄到路邊上。這個氣力大了,一個死的象,那麼大一個,他祗要一拖就拖過去了。那麼倒路通了,這個雖然通了呢,不過總之一個不太寬的路,旁邊有個象堆在那裏,總還是不方便。最後這個難陀就走了,總算路打通了,他就不管了,走了。後來,這個悉達多太子來了,他看一個象擺在路上,不好看,他就把象舉起來,往城外,一摔,摔出去,好遠,栽下去,從天上,哄一記掉下來,地下陷了個大坑。據說這個大坑,後來很多人到朝印度的時候這個坑還在。那就是說悉達多太子的力量,想想看,我們不可想象,這個大的氣力。那麼所以說,他是“具根定”,它的根是非常殊勝的。不但是沒有缺減,而且非常殊勝,“勝根”。
“男定”,“常爲男身,不爲女”。到住定菩薩時候,不會投女身,惡道裏當然不去了,善趣定,第一個就是善趣定了。那麼第四是不爲女身了,男身定。
第五個“念定”。宿命,經常知道自己過去前生事情都不會忘。那這個知道之後,他知道前生怎麼修,怎麼修,怎麼修的,當然幫助他不會退,堅固。
所以最後是第六,“堅固定”,“所作善事,常無退屈,謂于利樂諸有情中,他來違逆,皆能堪忍,心無厭倦。”這個就是永不退了。我們常不退菩薩,他看了就……,這個常不退菩薩就是在《大般若經》裏邊的,他不退。那麼真正不退呢,要到住定菩薩。他就是什麼樣子的困難,在利生當中,什麼樣子的困難來了,不退怯,這個才是真正的勇猛精進了,否則的話,要退的話,那成佛是不行的,到這個時候,他的根已經鍛練到再怎麼困難不會退了,這個時候叫住定菩薩。住定菩薩,就一百大劫的時間修相好,修了相好之後就成佛,八相成道。
佛的事情,因地的事情講了很多。爲什麼原因?就是說《俱舍》不是二乘。
F7 明俱慧解脫
俱由得滅定,余名慧解脫
“明俱慧解脫”。這是阿羅漢有兩種,“慧解脫”,“俱解脫”。那麼下邊我們就看,“頌曰:俱由得滅定,余名慧解脫”。俱解脫呢,就是這個阿羅漢得了滅盡定的,他叫俱解脫。“余”,沒有得滅盡定的就叫慧解脫了。這是兩種。
那麼下邊我們看,阿羅漢,什麼叫俱解脫?“得滅定…
《俱舍大要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