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俱舍大要講記▪P27

  ..續本文上一頁邊呢,就是純粹是無漏的,當然,信等根也通無漏,這裏是要引聖道,聖道還沒有起來,那時是有漏的。那麼下邊叁無漏根呢,就全部是無漏的。

  那麼叁無漏根,它的那個具足的名字呢,第一個“未知當知”,未知當知,見道的時候的無漏根,那麼他還沒有知道完,馬上就要知道了,“于得已知根道,有增上用。”

  “已知根”當然修道的時候的,那麼見道引修道的,所以說對修道那個根,殊勝的那個無漏根呢,要引出它來,增上的,引起、激發它出生的增上作用。那麼已知根呢,修道的根,修道根呢,對無學道的具知根有增上的作用,從修道可以引申到無學道。

  “具知根”,無學道已經完了,還有什麼用呢?“于得涅槃,有增上用”,等到得了具知根之後,心就解脫,解脫之後,就證涅槃,所以說具知根對于證到涅槃呢,它有殊勝的增上作用。

  那麼這二十二根,就是二十二個增上作用,有是有漏的,有是無漏的,有是清淨的,有是雜染的。那麼這個裏邊呢,把二十二根作用都講完了。那麼書上呢就是還要講這個二十二根,爲什麼祗能二十二?不能多一個,也不能少一個,那麼這個在書上廣講,我們下邊也略略地談到一些,因爲這個原因,所以要建設二十二個根,就是下面的,“明根廢立”。

  

  B2 明根廢立

  或流轉所依,及生住受用,建立前十四,還滅後亦然

  “或流轉所依,及生住受用,建立前十四”,前十四個根,流轉的所依,流轉的生,流轉的住,流轉的受用,十四個根,後面八個根呢,是還滅的所依,還滅的生,還滅的住,還滅的受用,這是一個流轉法,一個是還滅法,所以也祗能夠建設這二十二個根,不能多不能少。

  我們先看這個表的,二十二根,無增無減,就是不能加一個,二十叁根,也不能減一個,二十一根,多根不行,多減多增更不行,一個也能不加,一個也不能增,因爲它原因呢,它是一定的安排的,我們看了下邊就知道,不能多一個,不能少一個。因我們講大要呢是快了,那麼大家有問題就提,不要說我講好了,你太快了,我聽不懂,聽不清楚,那就麻煩了,因爲我預計,根品的重點有叁個,二十二根是一個重點,我們講了一些。

  那麼另外第二個重點,就是第叁頁的,“明四品同起”,就是一切法生的時候,哪些跟哪些相應的,一起生起來的,那就是心王跟這個心所法裏邊就講了很多,那麼後頭呢,就包括那個不相應行法,這是第二個重點。第叁個重點呢,就是因緣,六因四緣五果。那麼這個是根品裏邊叁個大重點,我基本上把要緊的都寫上了,這一些內容,要兩節課講完的,你不講完呢,後頭世間品就沒有時間講了,一共有八品了,所以說在這個,擠在兩節課講完。但是這個講義如果沒有什麼大的問題,兩節課是很松地就講完的,那麼有問題的呢,就趕快提,馬上就提好了,我們今天是再過半個小時就提問,那麼看這個第二個,“根廢立”。

  

  C1 (前十四根)流轉

  那麼將才看,二十二根無增無減。流轉,先說流轉,什麼流轉?流轉的時候,以什麼爲體的?識爲體,我們在生死流轉當中,就有識投生了,這樣子,投了生之後,就住在這裏,這一期過了之後,這個時候又死掉了,又投生去,整個流轉的體是識,這個要認識到。

  “流轉所依”的,我們流轉這個識依什麼?依六根,它就在我們六根身上。

  “流轉生”,怎麼生的?這個哪個都知道,女男根生的,欲界都是男根女根生的,“從彼生故”。

  那麼流轉怎麼“住”呢?命根把它住下來,有一期命根了。流轉,他在裏邊,那就是最標准的就是洋人了,他們生下來就是享受,賺了錢就是享受,賺這個錢了馬上享受去了,哪裏玩去了,什麼搞去了,這個就是十足的凡夫。我們華人稍微高一點,在享受當中還要想一想,儒家有儒家的道,“朝聞道,夕死可矣”,早上聽了道,晚上死都可以,生命的目的不在享受,在道,儒家的道固然不高妙呢,比享受要高妙得多了,那麼佛教的道更高了。

  這是流轉呢,他們流轉生死幹什麼呢?就是“受用”,“由五受根,能領納故”,領納各式各樣的受,要追求快樂,追求幸福,結果到處碰壁,到處受苦,甚至于造了業之後,下輩子到地獄、餓鬼、畜生道去受苦,這就是凡夫的,沒有得到覺,就是專門搞這個流轉,永遠在這個生死泥之中,拔不出來。

  那麼這十四個根呢,眼等六根麼六個根,加上女男根麼七個、八個,加上這個命根麼九個,五受根,五個——苦樂憂喜舍,那麼十四個根。這十四個根呢,就是流轉的所依托的地方。我們的眼等六根,它所流轉的,怎麼生出來的?由女男根生的,又怎麼住下來的?由命根給它住起、住住的,它的命根住下來幹什麼呢?受用,就是享受了,苦樂憂喜舍。那麼這個就是流轉的。

  

  C2 (後八根)還滅

  那麼下邊是還滅的。什麼叫還滅?“生死止息,名爲還滅。”生死止息,把生死停下來,叫還滅。我們經常講十二因緣,將來我們還要廣講,世間品要講,十二因緣裏邊呢,就是流轉還滅兩個,流轉,就流轉生死,還滅就是停止,止息,停下來了,出生死了就是。我們說了生死,了生死,了了半天,就是還滅。這個,它的體是什麼?涅槃的得。得非得個得呢,我們在不相應行裏邊,就是第四頁的下邊,一個得,比較麻煩的,反正我們簡單說一下。你假使證道也好,修定也好,得到一個什麼的成就,那就是叫得。這裏呢,涅槃的得,涅槃,你要證涅槃呢,就是證,有一個得,這個得就是說保證你涅槃是得到了。那麼涅槃呢,擇滅,很多了,你滅掉一個煩惱,就是得一分擇滅,前面講過的。那麼擇滅的得呢,就是生死止息的體,那麼這個體知道了,我們可以看下邊的了。

  “還滅所依”的,就是一切涅槃得,它從哪裏?依什麼東西發呢?依善法。一切善法呢,它都依靠五根生長的。“信爲道源功德母”,這句話把信的作用就說得很清楚了,一切道源功德都是靠信根來的。那麼信等五根,信進念定慧,五根呢,都有這個作用。所以說還滅所依靠的呢,就是依靠信進念定慧這五個根,這五個根是一切善法從這裏開始增長的,就是善法所依止的地方。這個涅槃得就是依這個信等五根産生的。

  “還滅生”,還滅怎麼能生?什麼時候生出來?那不是我們父母生孩子了,還滅生,見道的時候。我們知道的,見道時候,第一個生了這個無漏法,那麼就是證到擇滅了,開始證擇滅了,所以說,“未知當知”,“正定聚中”,就是見道了,“正定聚中,此初生故”。怎麼叫正定聚?正定聚就是說必定要證到涅槃的那些聖者,自己已經證涅槃了,就是或者成佛了,是肯定了,就是已經可以授記了,不會退掉的。那麼這個裏邊初生呢,開始生了正定聚裏邊呢,那就是未知當知根,見道的時候,已經預入聖流了,已經生到這個正定聚去了。正定聚,正定聚是一聚人,這聚人決定會證涅槃的,中間不會走了其他路上去的。那麼這個正定聚裏邊,開始生呢,就是見道,未知當知根,這是見道的無漏根。

  那麼這個涅槃得怎麼“住”呢?“由已知根,令涅槃得,相續起故”,不斷地起,在修道的時候,滅一品煩惱又證一個涅槃得,滅一品煩惱又證一個涅槃得,九九八十一品,令這個涅槃的得不斷地住下,安,相續下去,不斷地增長,這是說還滅能夠住。

  那麼“還滅受用”呢,“由具知根”,具知根,證了羅漢之後,或者證了佛之後,有他的法樂,“現法樂住”,現法,當下的,在一個能夠住在常樂我淨的大樂之中,那就是這個具知根的作用。那麼這裏呢,就是從流轉還滅這兩個圈圈來說二十二根,必定要那麼多,也不能少,也不能再多了。前面流轉的十四根呢,流轉所依,流轉生、住、受用;那麼後面八個根呢,還滅的所依,還滅的生,還滅的住,還滅受用。兩邊對起來,中間插也插不進去了,所以說二十二根,爲什麼要安立二十二?就是這個原因,不能增,不能減。外道呢,他要加了很多根,識根了,什麼根了,那麼我們說你這個加的是沒有用的,這個是多余的。我們這個二十二根,以這樣子排列,以這樣的作用,流轉、還滅都夠了,少也不行,多也不行。那麼所以說佛經裏邊講的東西呢,法相、法數。法相是肯定的,假使名,它每一個法相有一定的界限,不能是挪動一點點。那麼它的法數也是肯定的,五蘊,決定是五個,我們講過的,第六個蘊不能安進去,四個蘊也不夠。那麼十二處決定是十二個,十八界一定十八界,不能少一界,不是也是提過嗎?十二界也可以,十七界也可以,或者二十二界也可以,眼睛兩個,鼻孔兩個、耳朵兩個,都不行,祗是十八界,不增不減。法相、法數在佛經裏邊是肯定的,是佛說的法,他的數字也肯定,他的名相也肯定的。我們先把二十二根的呢,基本上講完了,這一座,就是根品的第一個科目,二十二根講了。那麼大家有什麼問題,等一歇就是我們一個小時之後,可以提問。

  

  A3 明俱生諸法(卷四)

  下面是諸法俱生,這是辯證的,我們宇宙的法,它生出來,不是單獨一個生的,決定有一些跟它相應的,同時生。那麼哪些,哪些法要生決定一起來的?這個在《俱舍》裏邊講得很清楚。

  

  B1 明色法俱生

  欲微聚無聲,無根有八事,有身根九事,十事有余根

  先說色法,“欲微聚無聲,無根有八事,有身根九事,十事有余根”。就是欲界,拿一個色法,一個,哪怕最小的,像這個微聚就是一個很小的極微所聚的一個小的聚,假使沒有聲音的話,假使沒有根的話,根就是眼耳鼻舌身,聲音就不發聲音了,那麼最少有八個事情同時生的,假使有身的呢,那九個事情,假使有其他的,眼耳鼻等根呢,那起碼有十個事情,這是不能多,不能少的。

  那麼這個頌呢,我們看在根品的哪一個呢?我這裏要翻了,你們的書也是不好翻。好翻的,就在第四卷,第四卷,分別根品,第二…

《俱舍大要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俱舍頌疏作業題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