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俱舍大要讲记▪P27

  ..续本文上一页边呢,就是纯粹是无漏的,当然,信等根也通无漏,这里是要引圣道,圣道还没有起来,那时是有漏的。那么下边三无漏根呢,就全部是无漏的。

  那么三无漏根,它的那个具足的名字呢,第一个“未知当知”,未知当知,见道的时候的无漏根,那么他还没有知道完,马上就要知道了,“于得已知根道,有增上用。”

  “已知根”当然修道的时候的,那么见道引修道的,所以说对修道那个根,殊胜的那个无漏根呢,要引出它来,增上的,引起、激发它出生的增上作用。那么已知根呢,修道的根,修道根呢,对无学道的具知根有增上的作用,从修道可以引申到无学道。

  “具知根”,无学道已经完了,还有什么用呢?“于得涅槃,有增上用”,等到得了具知根之后,心就解脱,解脱之后,就证涅槃,所以说具知根对于证到涅槃呢,它有殊胜的增上作用。

  那么这二十二根,就是二十二个增上作用,有是有漏的,有是无漏的,有是清净的,有是杂染的。那么这个里边呢,把二十二根作用都讲完了。那么书上呢就是还要讲这个二十二根,为什么祗能二十二?不能多一个,也不能少一个,那么这个在书上广讲,我们下边也略略地谈到一些,因为这个原因,所以要建设二十二个根,就是下面的,“明根废立”。

  

  B2 明根废立

  或流转所依,及生住受用,建立前十四,还灭后亦然

  “或流转所依,及生住受用,建立前十四”,前十四个根,流转的所依,流转的生,流转的住,流转的受用,十四个根,后面八个根呢,是还灭的所依,还灭的生,还灭的住,还灭的受用,这是一个流转法,一个是还灭法,所以也祗能够建设这二十二个根,不能多不能少。

  我们先看这个表的,二十二根,无增无减,就是不能加一个,二十三根,也不能减一个,二十一根,多根不行,多减多增更不行,一个也能不加,一个也不能增,因为它原因呢,它是一定的安排的,我们看了下边就知道,不能多一个,不能少一个。因我们讲大要呢是快了,那么大家有问题就提,不要说我讲好了,你太快了,我听不懂,听不清楚,那就麻烦了,因为我预计,根品的重点有三个,二十二根是一个重点,我们讲了一些。

  那么另外第二个重点,就是第三页的,“明四品同起”,就是一切法生的时候,哪些跟哪些相应的,一起生起来的,那就是心王跟这个心所法里边就讲了很多,那么后头呢,就包括那个不相应行法,这是第二个重点。第三个重点呢,就是因缘,六因四缘五果。那么这个是根品里边三个大重点,我基本上把要紧的都写上了,这一些内容,要两节课讲完的,你不讲完呢,后头世间品就没有时间讲了,一共有八品了,所以说在这个,挤在两节课讲完。但是这个讲义如果没有什么大的问题,两节课是很松地就讲完的,那么有问题的呢,就赶快提,马上就提好了,我们今天是再过半个小时就提问,那么看这个第二个,“根废立”。

  

  C1 (前十四根)流转

  那么将才看,二十二根无增无减。流转,先说流转,什么流转?流转的时候,以什么为体的?识为体,我们在生死流转当中,就有识投生了,这样子,投了生之后,就住在这里,这一期过了之后,这个时候又死掉了,又投生去,整个流转的体是识,这个要认识到。

  “流转所依”的,我们流转这个识依什么?依六根,它就在我们六根身上。

  “流转生”,怎么生的?这个哪个都知道,女男根生的,欲界都是男根女根生的,“从彼生故”。

  那么流转怎么“住”呢?命根把它住下来,有一期命根了。流转,他在里边,那就是最标准的就是洋人了,他们生下来就是享受,赚了钱就是享受,赚这个钱了马上享受去了,哪里玩去了,什么搞去了,这个就是十足的凡夫。我们华人稍微高一点,在享受当中还要想一想,儒家有儒家的道,“朝闻道,夕死可矣”,早上听了道,晚上死都可以,生命的目的不在享受,在道,儒家的道固然不高妙呢,比享受要高妙得多了,那么佛教的道更高了。

  这是流转呢,他们流转生死干什么呢?就是“受用”,“由五受根,能领纳故”,领纳各式各样的受,要追求快乐,追求幸福,结果到处碰壁,到处受苦,甚至于造了业之后,下辈子到地狱、饿鬼、畜生道去受苦,这就是凡夫的,没有得到觉,就是专门搞这个流转,永远在这个生死泥之中,拔不出来。

  那么这十四个根呢,眼等六根么六个根,加上女男根么七个、八个,加上这个命根么九个,五受根,五个——苦乐忧喜舍,那么十四个根。这十四个根呢,就是流转的所依托的地方。我们的眼等六根,它所流转的,怎么生出来的?由女男根生的,又怎么住下来的?由命根给它住起、住住的,它的命根住下来干什么呢?受用,就是享受了,苦乐忧喜舍。那么这个就是流转的。

  

  C2 (后八根)还灭

  那么下边是还灭的。什么叫还灭?“生死止息,名为还灭。”生死止息,把生死停下来,叫还灭。我们经常讲十二因缘,将来我们还要广讲,世间品要讲,十二因缘里边呢,就是流转还灭两个,流转,就流转生死,还灭就是停止,止息,停下来了,出生死了就是。我们说了生死,了生死,了了半天,就是还灭。这个,它的体是什么?涅槃的得。得非得个得呢,我们在不相应行里边,就是第四页的下边,一个得,比较麻烦的,反正我们简单说一下。你假使证道也好,修定也好,得到一个什么的成就,那就是叫得。这里呢,涅槃的得,涅槃,你要证涅槃呢,就是证,有一个得,这个得就是说保证你涅槃是得到了。那么涅槃呢,择灭,很多了,你灭掉一个烦恼,就是得一分择灭,前面讲过的。那么择灭的得呢,就是生死止息的体,那么这个体知道了,我们可以看下边的了。

  “还灭所依”的,就是一切涅槃得,它从哪里?依什么东西发呢?依善法。一切善法呢,它都依靠五根生长的。“信为道源功德母”,这句话把信的作用就说得很清楚了,一切道源功德都是靠信根来的。那么信等五根,信进念定慧,五根呢,都有这个作用。所以说还灭所依靠的呢,就是依靠信进念定慧这五个根,这五个根是一切善法从这里开始增长的,就是善法所依止的地方。这个涅槃得就是依这个信等五根产生的。

  “还灭生”,还灭怎么能生?什么时候生出来?那不是我们父母生孩子了,还灭生,见道的时候。我们知道的,见道时候,第一个生了这个无漏法,那么就是证到择灭了,开始证择灭了,所以说,“未知当知”,“正定聚中”,就是见道了,“正定聚中,此初生故”。怎么叫正定聚?正定聚就是说必定要证到涅槃的那些圣者,自己已经证涅槃了,就是或者成佛了,是肯定了,就是已经可以授记了,不会退掉的。那么这个里边初生呢,开始生了正定聚里边呢,那就是未知当知根,见道的时候,已经预入圣流了,已经生到这个正定聚去了。正定聚,正定聚是一聚人,这聚人决定会证涅槃的,中间不会走了其他路上去的。那么这个正定聚里边,开始生呢,就是见道,未知当知根,这是见道的无漏根。

  那么这个涅槃得怎么“住”呢?“由已知根,令涅槃得,相续起故”,不断地起,在修道的时候,灭一品烦恼又证一个涅槃得,灭一品烦恼又证一个涅槃得,九九八十一品,令这个涅槃的得不断地住下,安,相续下去,不断地增长,这是说还灭能够住。

  那么“还灭受用”呢,“由具知根”,具知根,证了罗汉之后,或者证了佛之后,有他的法乐,“现法乐住”,现法,当下的,在一个能够住在常乐我净的大乐之中,那就是这个具知根的作用。那么这里呢,就是从流转还灭这两个圈圈来说二十二根,必定要那么多,也不能少,也不能再多了。前面流转的十四根呢,流转所依,流转生、住、受用;那么后面八个根呢,还灭的所依,还灭的生,还灭的住,还灭受用。两边对起来,中间插也插不进去了,所以说二十二根,为什么要安立二十二?就是这个原因,不能增,不能减。外道呢,他要加了很多根,识根了,什么根了,那么我们说你这个加的是没有用的,这个是多余的。我们这个二十二根,以这样子排列,以这样的作用,流转、还灭都够了,少也不行,多也不行。那么所以说佛经里边讲的东西呢,法相、法数。法相是肯定的,假使名,它每一个法相有一定的界限,不能是挪动一点点。那么它的法数也是肯定的,五蕴,决定是五个,我们讲过的,第六个蕴不能安进去,四个蕴也不够。那么十二处决定是十二个,十八界一定十八界,不能少一界,不是也是提过吗?十二界也可以,十七界也可以,或者二十二界也可以,眼睛两个,鼻孔两个、耳朵两个,都不行,祗是十八界,不增不减。法相、法数在佛经里边是肯定的,是佛说的法,他的数字也肯定,他的名相也肯定的。我们先把二十二根的呢,基本上讲完了,这一座,就是根品的第一个科目,二十二根讲了。那么大家有什么问题,等一歇就是我们一个小时之后,可以提问。

  

  A3 明俱生诸法(卷四)

  下面是诸法俱生,这是辩证的,我们宇宙的法,它生出来,不是单独一个生的,决定有一些跟它相应的,同时生。那么哪些,哪些法要生决定一起来的?这个在《俱舍》里边讲得很清楚。

  

  B1 明色法俱生

  欲微聚无声,无根有八事,有身根九事,十事有余根

  先说色法,“欲微聚无声,无根有八事,有身根九事,十事有余根”。就是欲界,拿一个色法,一个,哪怕最小的,像这个微聚就是一个很小的极微所聚的一个小的聚,假使没有声音的话,假使没有根的话,根就是眼耳鼻舌身,声音就不发声音了,那么最少有八个事情同时生的,假使有身的呢,那九个事情,假使有其他的,眼耳鼻等根呢,那起码有十个事情,这是不能多,不能少的。

  那么这个颂呢,我们看在根品的哪一个呢?我这里要翻了,你们的书也是不好翻。好翻的,就在第四卷,第四卷,分别根品,第二…

《俱舍大要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俱舍颂疏作业题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