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俱舍大要講記▪P89

  ..續本文上一頁一塊的,那就不好看了。“蟲食等,治形色貪,謂好形狀等。”怎麼好形狀呢?長得苗條了,哪麼地方健美化了,什麼東西了。你觀這個屍體,“被豺狼等食”,一個腿在這邊,一個腳吃了一半,在那邊,一個骷髅頭,滾在這一邊,你這個形色貪,生不起來了。你生前再好看的,到這個時候,東一塊、西一塊,咬得稀巴爛的,你這個再好的形色,貪也生不起了。

  優婆鞠多大家知道的,就是阿難的弟子商那和修的弟子優婆鞠多,這五個師承,都是一脈相承的。優婆鞠多之下就分部了。優婆鞠多,他在弘法的時候,當時他的國家裏邊有一個妓女,長得極好,據說跟她住一夜要一百兩金子,跟她住一夜。結果這個妓女就看到優婆鞠多這個人非常之莊嚴,就通過她的丫頭,帶信給優婆鞠多,請他去過一夜,優婆鞠多不去,當然他是一個羅漢,怎麼會,怎幺去呢?他沒有去睬她。後來這個妓女,她犯了法了,國家的刑罰就是把她的手腳都砍斷,砍斷丟在屍林裏,讓她慢慢地屍林裏頭死。這個時候她身上的血,一塊一塊,那個手足都斷掉了,所謂形色貪好,什麼,沒有了,顯色貪、形色貪都沒有了,人倒還沒有死掉。但是你們想想看,手腳砍斷了,一個身體,像一個什麼?像一個溫水袋,沒有東西的。手呢,一個手在這邊,一個腳在那一邊,一個腿在那邊,這不好看了。這個時候,優婆鞠多去了,去看她去了。這個妓女當然很痛苦,一方面優婆鞠多尊者來了,她就問他了,她說:“尊者,前一次我長得那麼好的時候,請你來,你不來,現在我現在弄得這麼樣子狼狽不堪的時候,你卻來了,什麼意思呢?”優婆鞠多說:“我來是救你的,不是來跟你做你要求的事情,你現在快命終了,痛苦得很,我給你說法來的。”結果優婆鞠多說法呢,那個妓女也總算還是臨終有人說法麼還是當然是能夠得好死了,也可以生人天了。這就是說,這個形色貪,當你給野獸咬得東一塊、西一塊的時候,再生不起形色的什麼苗條不苗條,哪麼好看不好看了,哪裏長得什麼豐潤了,這些都不要想了。“被豺狼等食,翻端正相故”,本來是端正的,就反過來了,不端正了。

  “蟲蛆等,治妙觸貪,翻美妙觸(軟滑)故。”有的人就貪那個妙觸,感到柔、細滑、柔嫩,這個感覺的,他歡喜這樣子感覺的,你就觀想蟲蛆,一個蟲蛆在這個皮膚上拱進拱出地爬,不要說去摸,看那個都惡心。

  有一個居士講給我聽,他說有一個地方,火車站,這是邊地了,很少人的,火車站裏邊有一個人碰死了,就在火車站軌道旁邊,躺在那裏,因爲這個地方很少有人去,過了五六天了,才有人發覺,把他去收,收的時候,他說這個屍體,已經膨脹,脹得怎麼樣子呢?整個把衣服脹得滿滿的了,這個屍體膨脹了,衣服都脹得來繃緊了,繃緊了,這個很緊了,把它扣子一松,嘣出來,那個蛆“哇……”都滾出來了。那個東西,你想想看,怎麼去碰它呢,不好碰了。這個蟲蛆治這個妙觸貪。你說柔滑、細嫩,這個時候怎麼細嫩呢?都是它的顔色發綠發青的,再一碰的話,又蛆都蹦出來了,你還有什麼細滑呢?沒有了。

  還有一種,“緣屍不動”。一個屍體僵僵的,那裏直直的,動也不動,“治供奉貪”。有的人歡喜人家侍侯他,那個屈身仰伏,那個樣子好看。那個屍體僵僵的,不動的,那就不好看了,供奉貪也可以對治。

  那麼這個修不淨觀,有可以對治……,哪一種不淨觀可以對治哪個貪。一共的貪,屬于色貪,祗有這個四種,要是顯色貪,要是形色貪,要是妙觸貪,要是供奉貪,這麼四種。有的人歡喜女人侍侯他,這是供奉貪的一種。海公上師講過有一位老法師,什麼都好,講經也好,就是吃飯,一定要某一個女居士給他燒的飯才吃得下,其他的女居士燒的他不要吃,這也是供奉,也不好。看起來好象是沒有啥大關系,祗是吃飯的問題了,也是供奉貪,也是色貪的一種。所以說我們這些都要避免,哪個燒的都可以,這個癞婢子燒的也要吃,不要去那個漂亮的燒了才吃了。所以說這個對治貪有四種,供奉貪、顯色貪……。有的呢是貪,單祗一種,有的貪兩種,有的貪叁種,有的四種都貪,這是貪心總不出爲這幾種。那麼就修各式各樣的對治了。但是有一個修白骨觀,總的四個貪都能對治。若“緣骨鏁,修不淨觀,通治四貪”。假使你有修白骨的不淨觀的話,這個四個貪,一下對治。那麼所以我們經常鼓勵大家修不淨觀、修這個白骨觀,也是這個道理,這是通能對治四貪的。什麼叫骨鏁?“謂骨節相連,形狀如鏁”。鎖是鏈條,一節一節連起來的,鏁是古寫的,就是鎖了,這個我們因爲恐怕人家看不懂,就注解一下。

  那麼修不淨觀有幾個階段?叁個階段。“瑜伽師修骨鏁觀,總有叁位。”一是“初習業位”。開始初,開始修,先觀自己,一具白骨觀出來了,再觀這一個房間裏的每一個人都是白骨,觀出來之後,這個一個廟,再觀整個的這個一條街,再觀整個,一直觀到四海之邊,這樣子觀之後,慢慢地再略,四海之邊略起來,那個邊上就不要觀,慢慢略到這一條街,再略到這個房子,再略到自己一個,先從略的推到廣的,再從廣的收到略的。這就是把我們的心力增強。廣的修把心力讓它增強,增強之後,又把它集中,等于太陽焦聚鏡一樣,又集中到一個小點上,這個一具,還是觀一具。這是初習位,還是第一步,第一階段,還沒有成熟。第二位呢,“已熟位”。“爲令略觀勝解力增”,把它聚攏來的力量再要增加,把自己這個白骨,把腳除掉,膝蓋除掉,身體除掉,慢慢、慢慢祗除到頭上半個骨,就是腦頂骨,祗除到這半個骨,這是已經成熟了。那麼要再高一層,“超作意位”。就是把這個半個頭骨,使得他的勝解心再要自在,就是達到這個修觀的力量再增強的話,把半個頭骨,頭骨的再略,略,略到眉間裏邊一點,“湛然而住”,不動不搖地住,那個修得全部成就了,這個力量是就已經夠了,什麼東西來的時候,把這個力量放出去的話,都可以消除它的,貪心都可以除掉。那麼修不淨觀,有幾種方式,它們修的時候,幾個階段,這裏都介紹了。

  

  F2 釋持息念

  息念慧五地,緣風依欲身,二得實外無,有六謂數等

  入出息隨身,依二差別轉,情數非執受,等流非下緣

  下邊就是今天的了。還有半小時,不著急。那麼我們很快,一下不淨觀就修好了,講起來很容易,做起來卻是要很多時間了。那麼下邊是持息念了。“阿那阿波那念”,這是數息觀了,息入息出。那麼這個持息念裏邊又詳細分,有六種,那就是六妙門,等一歇,我們先把這個念了,再把這個天臺宗的六妙門介紹一下。這個裏邊可以對照,有相同之處。

  第一是“數”,這是開始數數了,“系心緣出入息,從一至十”,那麼這樣數,一數到十,重新再數,再數。數的時候,有叁個過失。一是“數減失”,數的時候二當一了,一麼當二了,這個數錯了,反正。一是“雜亂失”,數入的時候,數到出去了,數出的時候,數入了。一共是叁個過失,一個是減,數二的時候麼當一,一個是增,一的時候麼當二了,反正都數錯了,一會兒少數了、多數了,都是錯。最後,出入的時候,這個幾口氣數入息,那個是出息,他數錯了,入的當出了。反正我們也會,我們念佛,什麼,阿彌陀佛念到念到觀音菩薩來了,藥師佛念念念到麼念到阿彌陀佛又來了。這個就是心裏力量不夠了之後,他這個習慣性的勢力上來了,把你這個正念拿開了,那你念錯了就是,數錯了。那麼要離開這個叁個過失,那麼對了。“中間錯亂”,如果中間念錯了,重來,假使念到七,念到八去了,那麼從頭,一二開始。那這個假使數出的,數了入去了,那麼重來,再從數入的一二叁四開始,我們修加行,十萬、十萬,也是的,你說搞錯了之後,重來,那麼忘掉一天重來。

  第二是“隨”進一層了。第一個最粗的,把心要息下來,先用一二叁四,數字把它息下來。“謂系心”,我們這個數息觀,現在是,本來是外道沒有的,現在外道都在偷,都偷去用去了。“謂系心緣出入息,不作加行。”本來前面要數的,現在心靜下來了,不要數了,數反而把心用力了,反而心沈不下去,這時候放下,不要數了,隨了這個息,心隨了息心,這個進出、進出,這樣子隨它。

  隨它之後,心又進,再進一層,隨也不要隨了,“止”,止下來了,“謂系念唯在鼻端,或于足指,隨所樂處,安止其心。”幹脆就定在這個地方,或者鼻尖也好,眉間也好,足指尖間也好,隨也不要隨了,止下來。因爲這個根據人的心,越沈越細,越細越沈,那你修的法要改變。如果你心已經細了,你還用前面粗的法,那你心再細細不下去了。所以說沈到這個階段,根本隨都不要隨了,不要管息了,系在鼻端,止下來了。

  止之後,單是止,要“觀”。止了之後,就是心倒是定靜下來了,你沒有觀察、沒有智慧不行的。“謂觀察此息風已,幷觀息俱大種”。觀,本來是觀這個息了,這個息裏邊有四大種,也所造色,“依色住心心所法”,那麼一個息,色,這個息根據我們身上住,這個身上有四大種,有所造色,有心王、心法,還有物質的東西,“具觀五蘊,以爲境界”,那就是從息觀到五蘊去了,這個觀了,這個觀的力量增強。單是止就不能斷生死了,要觀。

  觀之後,再進一層,“謂轉移,轉息風覺,乃至世第一法位”,那麼位次增加了,到世第一法,就是四加行的要見道的前一個階段了。

  從轉之後到淨,進入見道,“謂勝進入見道”,這個“勝”注意,就是世第一法,世第一法的另一個名字叫勝。暖、頂、忍、世第一,暖、頂、忍、勝都可以,“謂勝進入見道位等”,從世第一法進入見道位,“乃至盡智”,阿羅漢或者是成佛,這個是淨,就是說數息觀可以成阿羅漢,這個是……。

  下邊說,“此定佛教方修”,這個數息觀祗有佛教才有修,“外道無有”,外道是沒有的。正因爲外道沒有…

《俱舍大要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俱舍頌疏作業題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