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俱舍論頌疏講記 智品/定品▪P51

  ..續本文上一頁自己等流果,順勝進分;再往上進,順決擇分也能生。那麼順退分,他不會的,他是往上勝進的,最多退到住,不會退到順退分,那麼從住再退到順退分,那是可能的,直接生順退分是不會的。

  

  順決擇分只能生自己,順決擇分不會退,生自己,自順決擇分,要麼再一層就生無漏定了。在四個裏邊,互相對得看,他只能生一個。

  

  這是四分的相生。

  

  這個四分,我們預先先把它提一下,有便于解釋前面那個問題,全不成,因爲這個四分裏邊,得了一分之後,不是全不成,部分已經成就,不叫得。

  

  

  

  

  己四、明修超等至

  

  從此第四,明修超等至。論雲:如上所言,淨及無漏,皆能上下,超至第叁,行者如何修超等至?頌曰:

  

  二類定順逆  均間次及超  至間超爲成  叁洲利無學

  

  “從此第四,明修超等至”,前面說過超等至,能夠超的,等于運動一樣的,運動員的跑步,一步一步跑過去的,那是比賽的一種,一種是跳的,要跑一步跳一步,跑一步跳一步,那個就是超等至,他不是一步一步過去的,要跳。爲什麼要跳呢?就是練習能力,能力強了,才能跳得起來;能力不強,只能挨了步,一步一步走。我們不是前面說過嘛?以前我看一個報紙上登過的一個照片,看到,不曉得香港哪裏來一個什麼氣功師,他能夠騰空,他的騰空不是飛上去了,他就是往上一騰空,又掉下來,跳一下,等于說青蛙跳一樣,跳一下,往前面走很長一段路,再跳一次,再往前走,據說在清華大學什麼都好象表演過。

  

  “論雲:如上所言,淨及無漏,皆能上下,超至第叁,行者如何修超等至”,前面說的淨的跟無漏的都能夠上下超到第叁,一,二,叁,那麼是初禅生二禅、生初禅,不稀奇,初禅生初禅,自己生自己,初禅生二禅,生到第二,但是要跳到第叁,這個跳怎麼跳呢?他無間能生就跳過去了,把二禅跳掉。那麼這個超等至是怎麼修出來的?

  

  “頌曰:二類定順逆,均間次及超,至間超爲成,叁洲利無學”,叁洲,東、南、西洲的人,利根的無學才能練超等至,那麼就是說,其他的人沒有份,不是利根的,無學也不行,是利根的,是有學也不行,凡夫更不行。那麼這個本來是大事情,是高層次的事情,你怎麼凡夫去講超等至,你不是開玩笑?等至都沒有,你超什麼?怎麼練呢?它裏邊順、逆、均、間、次、超,裏邊好幾個條件,慢慢地練出來的,下面一看就知道,也不難。

  

  

  

  

  

  釋曰:二類定者,謂本善等至,分爲二類,一者有漏,二者無漏。往上名順,還下名逆,同類名均,異類名間,相鄰名次,越一名超。至間超爲成者,明修超也。謂觀行者,修超定時,先于有漏八地等至,順、逆、均、次,現前數習;次于無漏七地等至,順、逆、均、次,現前數習;次于有漏、無漏等至,順、逆、間、次,現前數習;次于有漏,順、逆、均、超,現前數習;次于無漏,順、逆、均、超,現前數習,是名修習超加行成滿。後于有漏、無漏等至,順、逆、間、超,名超定成。

  

  “釋曰:二類定者”,二類定,“謂本善等至,分爲二類”,一是有漏,一個無漏。善的等至,有漏的善、無漏的善,把它分兩類。這兩類往上的順,就是從初禅、二禅、叁禅、四禅往上生的時候順,往下的叫逆,從四禅退到叁禅,退到二禅,退到一禅,就叫逆。

  

  “同類名均”,都是有漏生有漏的叫均。“異類名間”,一個有漏一個無漏間起來的叫間。“相鄰名次”,挨著挨著生的,初禅到二禅,二禅到叁禅,叁禅到四禅,這個叫次,挨次第的。“越一名超”,從初禅一跳,跳到叁禅,叁禅一跳,跳到空無邊處,中間跳了一個的,這叫超。

  

  那麼把這個順、逆、均、間、次、超,這個事情了解了,下邊就好說了。

  

  “至間超爲成者”,到間,有漏無漏都能夠隔開來修,一個有漏,一個無漏,同時不是挨著挨著來,跳的。有跳一個、跳一個,這樣子修的,這個成功了,修到這裏就成功了。

  

  那麼怎麼能夠到成功呢?中間的過程怎麼的呢?“明修超也”,修超的過程,“謂觀行者”,觀行者,修定的人,修超等至的,修超定的時候,開始從低的先練起來,“先于有漏八地等至,順、逆、均、次,現前數習”,有漏的八地的八個等至,順的,初禅到二禅,二禅到叁禅,一直到這個什麼?有頂。逆的,從有頂退到無所有處,無所有處退到識無邊處,一直退到什麼?初禅。均同類的,就是有漏。次,挨著,挨著,一個一個挨著的,那是順逆均次。這樣子練,往上爬,往下退,這樣子練,練熟了。

  

  再把無漏的七地等至,無漏把有頂除掉了,只有七個地,也是順逆均次,先是往上,初禅,二禅,叁禅,四禅,一直到無所有處,再從無所有處,往下退,識無邊處、空無邊處,那麼挨著,四禅、叁禅、二禅、初禅,順的逆的均、次。均,就是說同類的,都是無漏定。次,就是一個挨著一個的,不跳的。

  

  這個有漏的練習成熟,無漏的也練習熟。

  

  “次于有漏無漏等至,順逆間次,現前數習;次于有漏順逆均超,現前數習;次于無漏,順逆均超,現前數習”,分好幾個階段。把前面這兩個階段去練完,有漏的,順逆間次,順,往上升,逆,往下退。間,就是一個有漏,一個無漏夾起來修,有漏無漏夾起修,也是挨了次第的,從初禅有漏,二禅無漏,叁禅有漏,四禅無漏,這樣子挨著挨著,到這個無所有處;無所有處有漏到這個識無邊處,就是一個夾一個,順的逆的,這個修好了,這是第叁個階段,都是挨著次第的。

  

  下邊要跳,“次于有漏順逆均超,現前數習”,有漏的,他要跳了,順的,從初禅到叁禅,叁禅到空無邊處,空無邊處到無所有處,跳著走,退下來也是跳著退,這樣子,又把它練熟。最後無漏的也是順逆均超,都是無漏的定超,跳一個,初禅無漏的到叁禅無漏的,叁禅無漏的到空無邊處無漏的,再退下來,也是跳一個跳一個的,但是都是無漏的。

  

  這樣子練好了之後,“是名修習超加行成滿”,這個時候超靜慮的加行滿了,加行滿了還沒有成功。那麼真正的成功,“後于有漏無漏等至,順逆間超,名超定成”,有漏無漏的,不但是夾一個,夾一個修,還要跳,這個真正地超靜慮成功了。

  

  那麼超靜慮成功前面要五個階段,五種加行都練熟,然後超靜慮成功。

  

  超靜慮如此,我們修行也如此。你如果基本功沒有,你說,“我要是最高的,生圓次第,大圓滿”,你去要吧!你要不要得到?所以說我們修行,很多人就是不理解次第的要緊,認爲次第是鈍根,我們是圓頓,一跳就上,沒有次第怎麼圓頓呢?你要飛機,跑得快,一下子這裏飛起,那裏下降就到了,好象中間是沒有的,中間你說有沒有?你飛機上去看看,這個省那個省,一個個都經過的,哪裏跳了一個省呢?這一個省沒有了,把一個距離縮攏來了,那就是佛的功德才行,勝解,把它距離縮短,或者意勢一下子想到那裏就到那裏,你還是凡夫,不行的,這是修行,一定要挨次第的。快、慢是有的,這個我們中國的禅宗也有這個比喻的,一本書很多紙,一張一張裁,固然是慢,是挨了次第很慢,你說我把它疊起來一刀切,切書一樣的,切下去,那是頓,一下子切完了,但是你想想看,切的時候是不是第一張,第二張,第叁張,挨著次第下去,中間跳不跳?沒有跳。所以說你圓頓跟次第,我們在一開始我們講菩提道次第的時候,也講過海公上師的一個比喻,一個齒輪,假使我們鍾的一個齒輪,十二個齒,輪子一轉,齒輪也轉,齒輪轉的時候,一二叁是挨著轉的,但是輪子是圓的,圓的一轉是不是離開次第的?沒有離開次第。圓頓、次第兩個是辯證的統一,這個我們好好回憶一下。“由圓頓次第”,《五字真言》就有這個一句話。

  

  好,這個超等至,他就成功了。

  

  

  

  

  叁洲利無學者,明處及人也。修超等至,唯人叁洲處也,于叁洲中,是利根不時解脫諸阿羅漢人,方能修也,以利無學,定自在故,無煩惱故,故能修超。

  

  哪些人能練這個超等至呢?“叁洲利無學”,處所,決定是人間叁洲,“明處及人也”,人,什麼人呢?“修超等至,唯人叁洲處也”,叁洲的人。叁洲人裏邊,是不是都能修呢?不行,要是利根的。利根的能不能修呢?要無學,不時解脫的阿羅漢,利根阿羅漢才能修這個超等至。以利根無學,“定自在故”,一切定障沒有了,“無煩惱故,故能修超”。那麼我們現在至少要得到兩個概念,要修滅盡定的,起碼是叁果,要修超等至的,起碼是四果、利根。這些知識你有了,人家自吹自擂的什麼,有人在修超等至了,你想你是不是利根阿羅漢?某人在修滅盡定,你是不是叁果?這個一看就知道了。

  

  所以學法有好處,我們也是說自己知道份量;那麼有的人很狂妄,說自己,“我開悟了”。你開悟了,你看看,我們學法知道,開悟的條件幾個,你自己一個一個去比嘛,你這個條件有沒有?那個有沒有?一個也沒有,你開什麼悟?自己不會狂了,不會自高自大了。你不學法,自己開了一點點小悟,這個世間上也有的,文學家,他靈感一來,小說就滔滔不絕就寫出來了,“噢,開悟了,我寫文章你看不要動腦筋都來了”,開什麼悟了?這個你一比就知道了。說個老實話,有的時候,靈感什麼?鬼神加持,鬼神裏邊有聰明的文學家,你跟他相應,他會加持你。當然善的也有,以前一個化學科學家,無機化學的方程式早就排出來了,沒有問題,有機的排不出來,一直到他那個時候,都沒有排出來,這個方程怎麼排列,他就是盡想那個東西。想、想,在實驗室裏打瞌睡了,夢到一個烏龜殼一樣子的六邊形,他醒過來了,想到夢裏的東西,隨它去了;幾次都夢到這麼一個東西,他還是奇怪…

《俱舍論頌疏講記 智品/定品》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俱舍大要講記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