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自己等流果,顺胜进分;再往上进,顺决择分也能生。那么顺退分,他不会的,他是往上胜进的,最多退到住,不会退到顺退分,那么从住再退到顺退分,那是可能的,直接生顺退分是不会的。
顺决择分只能生自己,顺决择分不会退,生自己,自顺决择分,要么再一层就生无漏定了。在四个里边,互相对得看,他只能生一个。
这是四分的相生。
这个四分,我们预先先把它提一下,有便于解释前面那个问题,全不成,因为这个四分里边,得了一分之后,不是全不成,部分已经成就,不叫得。
己四、明修超等至
从此第四,明修超等至。论云:如上所言,净及无漏,皆能上下,超至第三,行者如何修超等至?颂曰:
二类定顺逆 均间次及超 至间超为成 三洲利无学
“从此第四,明修超等至”,前面说过超等至,能够超的,等于运动一样的,运动员的跑步,一步一步跑过去的,那是比赛的一种,一种是跳的,要跑一步跳一步,跑一步跳一步,那个就是超等至,他不是一步一步过去的,要跳。为什么要跳呢?就是练习能力,能力强了,才能跳得起来;能力不强,只能挨了步,一步一步走。我们不是前面说过嘛?以前我看一个报纸上登过的一个照片,看到,不晓得香港哪里来一个什么气功师,他能够腾空,他的腾空不是飞上去了,他就是往上一腾空,又掉下来,跳一下,等于说青蛙跳一样,跳一下,往前面走很长一段路,再跳一次,再往前走,据说在清华大学什么都好象表演过。
“论云:如上所言,净及无漏,皆能上下,超至第三,行者如何修超等至”,前面说的净的跟无漏的都能够上下超到第三,一,二,三,那么是初禅生二禅、生初禅,不稀奇,初禅生初禅,自己生自己,初禅生二禅,生到第二,但是要跳到第三,这个跳怎么跳呢?他无间能生就跳过去了,把二禅跳掉。那么这个超等至是怎么修出来的?
“颂曰:二类定顺逆,均间次及超,至间超为成,三洲利无学”,三洲,东、南、西洲的人,利根的无学才能练超等至,那么就是说,其他的人没有份,不是利根的,无学也不行,是利根的,是有学也不行,凡夫更不行。那么这个本来是大事情,是高层次的事情,你怎么凡夫去讲超等至,你不是开玩笑?等至都没有,你超什么?怎么练呢?它里边顺、逆、均、间、次、超,里边好几个条件,慢慢地练出来的,下面一看就知道,也不难。
释曰:二类定者,谓本善等至,分为二类,一者有漏,二者无漏。往上名顺,还下名逆,同类名均,异类名间,相邻名次,越一名超。至间超为成者,明修超也。谓观行者,修超定时,先于有漏八地等至,顺、逆、均、次,现前数习;次于无漏七地等至,顺、逆、均、次,现前数习;次于有漏、无漏等至,顺、逆、间、次,现前数习;次于有漏,顺、逆、均、超,现前数习;次于无漏,顺、逆、均、超,现前数习,是名修习超加行成满。后于有漏、无漏等至,顺、逆、间、超,名超定成。
“释曰:二类定者”,二类定,“谓本善等至,分为二类”,一是有漏,一个无漏。善的等至,有漏的善、无漏的善,把它分两类。这两类往上的顺,就是从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往上生的时候顺,往下的叫逆,从四禅退到三禅,退到二禅,退到一禅,就叫逆。
“同类名均”,都是有漏生有漏的叫均。“异类名间”,一个有漏一个无漏间起来的叫间。“相邻名次”,挨着挨着生的,初禅到二禅,二禅到三禅,三禅到四禅,这个叫次,挨次第的。“越一名超”,从初禅一跳,跳到三禅,三禅一跳,跳到空无边处,中间跳了一个的,这叫超。
那么把这个顺、逆、均、间、次、超,这个事情了解了,下边就好说了。
“至间超为成者”,到间,有漏无漏都能够隔开来修,一个有漏,一个无漏,同时不是挨着挨着来,跳的。有跳一个、跳一个,这样子修的,这个成功了,修到这里就成功了。
那么怎么能够到成功呢?中间的过程怎么的呢?“明修超也”,修超的过程,“谓观行者”,观行者,修定的人,修超等至的,修超定的时候,开始从低的先练起来,“先于有漏八地等至,顺、逆、均、次,现前数习”,有漏的八地的八个等至,顺的,初禅到二禅,二禅到三禅,一直到这个什么?有顶。逆的,从有顶退到无所有处,无所有处退到识无边处,一直退到什么?初禅。均同类的,就是有漏。次,挨着,挨着,一个一个挨着的,那是顺逆均次。这样子练,往上爬,往下退,这样子练,练熟了。
再把无漏的七地等至,无漏把有顶除掉了,只有七个地,也是顺逆均次,先是往上,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一直到无所有处,再从无所有处,往下退,识无边处、空无边处,那么挨着,四禅、三禅、二禅、初禅,顺的逆的均、次。均,就是说同类的,都是无漏定。次,就是一个挨着一个的,不跳的。
这个有漏的练习成熟,无漏的也练习熟。
“次于有漏无漏等至,顺逆间次,现前数习;次于有漏顺逆均超,现前数习;次于无漏,顺逆均超,现前数习”,分好几个阶段。把前面这两个阶段去练完,有漏的,顺逆间次,顺,往上升,逆,往下退。间,就是一个有漏,一个无漏夹起来修,有漏无漏夹起修,也是挨了次第的,从初禅有漏,二禅无漏,三禅有漏,四禅无漏,这样子挨着挨着,到这个无所有处;无所有处有漏到这个识无边处,就是一个夹一个,顺的逆的,这个修好了,这是第三个阶段,都是挨着次第的。
下边要跳,“次于有漏顺逆均超,现前数习”,有漏的,他要跳了,顺的,从初禅到三禅,三禅到空无边处,空无边处到无所有处,跳着走,退下来也是跳着退,这样子,又把它练熟。最后无漏的也是顺逆均超,都是无漏的定超,跳一个,初禅无漏的到三禅无漏的,三禅无漏的到空无边处无漏的,再退下来,也是跳一个跳一个的,但是都是无漏的。
这样子练好了之后,“是名修习超加行成满”,这个时候超静虑的加行满了,加行满了还没有成功。那么真正的成功,“后于有漏无漏等至,顺逆间超,名超定成”,有漏无漏的,不但是夹一个,夹一个修,还要跳,这个真正地超静虑成功了。
那么超静虑成功前面要五个阶段,五种加行都练熟,然后超静虑成功。
超静虑如此,我们修行也如此。你如果基本功没有,你说,“我要是最高的,生圆次第,大圆满”,你去要吧!你要不要得到?所以说我们修行,很多人就是不理解次第的要紧,认为次第是钝根,我们是圆顿,一跳就上,没有次第怎么圆顿呢?你要飞机,跑得快,一下子这里飞起,那里下降就到了,好象中间是没有的,中间你说有没有?你飞机上去看看,这个省那个省,一个个都经过的,哪里跳了一个省呢?这一个省没有了,把一个距离缩拢来了,那就是佛的功德才行,胜解,把它距离缩短,或者意势一下子想到那里就到那里,你还是凡夫,不行的,这是修行,一定要挨次第的。快、慢是有的,这个我们中国的禅宗也有这个比喻的,一本书很多纸,一张一张裁,固然是慢,是挨了次第很慢,你说我把它叠起来一刀切,切书一样的,切下去,那是顿,一下子切完了,但是你想想看,切的时候是不是第一张,第二张,第三张,挨着次第下去,中间跳不跳?没有跳。所以说你圆顿跟次第,我们在一开始我们讲菩提道次第的时候,也讲过海公上师的一个比喻,一个齿轮,假使我们钟的一个齿轮,十二个齿,轮子一转,齿轮也转,齿轮转的时候,一二三是挨着转的,但是轮子是圆的,圆的一转是不是离开次第的?没有离开次第。圆顿、次第两个是辩证的统一,这个我们好好回忆一下。“由圆顿次第”,《五字真言》就有这个一句话。
好,这个超等至,他就成功了。
三洲利无学者,明处及人也。修超等至,唯人三洲处也,于三洲中,是利根不时解脱诸阿罗汉人,方能修也,以利无学,定自在故,无烦恼故,故能修超。
哪些人能练这个超等至呢?“三洲利无学”,处所,决定是人间三洲,“明处及人也”,人,什么人呢?“修超等至,唯人三洲处也”,三洲的人。三洲人里边,是不是都能修呢?不行,要是利根的。利根的能不能修呢?要无学,不时解脱的阿罗汉,利根阿罗汉才能修这个超等至。以利根无学,“定自在故”,一切定障没有了,“无烦恼故,故能修超”。那么我们现在至少要得到两个概念,要修灭尽定的,起码是三果,要修超等至的,起码是四果、利根。这些知识你有了,人家自吹自擂的什么,有人在修超等至了,你想你是不是利根阿罗汉?某人在修灭尽定,你是不是三果?这个一看就知道了。
所以学法有好处,我们也是说自己知道份量;那么有的人很狂妄,说自己,“我开悟了”。你开悟了,你看看,我们学法知道,开悟的条件几个,你自己一个一个去比嘛,你这个条件有没有?那个有没有?一个也没有,你开什么悟?自己不会狂了,不会自高自大了。你不学法,自己开了一点点小悟,这个世间上也有的,文学家,他灵感一来,小说就滔滔不绝就写出来了,“噢,开悟了,我写文章你看不要动脑筋都来了”,开什么悟了?这个你一比就知道了。说个老实话,有的时候,灵感什么?鬼神加持,鬼神里边有聪明的文学家,你跟他相应,他会加持你。当然善的也有,以前一个化学科学家,无机化学的方程式早就排出来了,没有问题,有机的排不出来,一直到他那个时候,都没有排出来,这个方程怎么排列,他就是尽想那个东西。想、想,在实验室里打瞌睡了,梦到一个乌龟壳一样子的六边形,他醒过来了,想到梦里的东西,随它去了;几次都梦到这么一个东西,他还是奇怪…
《俱舍论颂疏讲记 智品/定品》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