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俱舍論頌疏講記 業品二▪P46

  ..續本文上一頁

  

  “現見業果,邪見不起”,因爲地獄裏邊有生得智,自己可以知道過去造什麼業,現在受這個果,所以說邪見也生不起來。

  

  “又地獄中,業盡死故,無殺業道”,地獄裏邊都是受苦,苦受夠了才死的,所以中間不會死。當然中間菩薩來度,出去的也有。但是一般說,業盡才死。殺,沒有的,殺不死的。地獄裏邊萬死萬生,丟在油鍋裏去,一會兒又活過來了。

  

  “無攝財物,無盜業道”,地獄裏根本沒有財産,怎麼有偷盜呢?談不上。

  

  “無攝女人”,也沒有什麼夫婦的這個女人的事,所以邪淫也談不上。沒有那個境,煩惱也不會起的。

  

  “業鏡現前,不可拒諱,以無用故,無虛诳語”,想打妄語,琰魔王審的時候:你這個事情幹過沒有?沒有幹!沒有幹,業鏡一照,賴不掉了。這個東西,我們說《藥師經》就有的,每一個人都有俱生神,他把你一生的事情,全全本本告訴琰魔王。你說你要賴,怎麼賴呢?賴不了的。所以那個時候打妄語,不要打了,白白的。那麼有神通的人,你跟他打妄語也白白的,他知道你心裏什麼心,欺騙心什麼心,他一目了然,你說打個妄語,不是白幹的事情嗎?他都看清楚了,你打什麼妄語?

  

  “即由此無用,及常離故”,就是前面那個,打妄語是沒有用的,而且是常離的,地獄裏邊沒有好的,沒有什麼兩個要好,沒有的。大家痛苦得不得了,都是恨的,你恨我,我恨你的,哪有什麼離間語?談不上了,一天到晚離的,你不要離他,本來就離的,用不著離間語了。所以說騙也騙不了,用騙的話來離間他,也不需要,他本來離的,再也沒有什麼好離的。

  

  這是地獄的情況,他們十業道裏邊,哪些成就,哪些是現行。

  

  

  

  北洲成後叁者,北俱盧洲,成就後叁貪瞋邪見,而不現行。不攝財物,爲我所故,貪不現行;身心柔軟,複無惱害,瞋不現行;無惡意樂故,邪見不現行。

  

  下邊是北俱盧洲,“成後叁”,北俱盧洲,只有後叁。“貪瞋邪見成就,而不現行”,爲什麼不現行呢?“不攝財物,爲我所故,貪不現行”,財物,私人財産沒有的,他是共産主義,一切財物都是天然的資源,大家要拿就拿,要吃就吃,要用就用,不要說我的你的,所以說沒有貪。

  

  “身心柔軟,複無惱害,瞋不現行”,(98B)身心都很柔軟的,沒有惱害的事情,他的心也好,身上也沒有碰到那些不舒暢的事情,所以瞋心也起不了。

  

  “無惡意樂故”,惡事也是沒有了,很厲害的惡事也沒有,所以邪見也不起,不現行。

  

  

  

  雜語通現成者,北俱盧洲,雜穢語通現及成。由彼有時,染心歌詠。無惡意樂故,彼無殺等六。又壽量定故,無殺也;無攝財物,故無盜也;無攝女人,故無邪淫也;身心軟故,無粗惡語;及無用故,無離間語,及虛诳語。

  

  “雜語通現成”,雜穢語是有的,現行也有,成就也有。“北俱盧洲,雜穢語通現及成,由彼有時,染心歌詠”,雜穢語,他有的時候起染汙的心唱那些歌,就是雜穢語了。

  

  “無惡意樂故,彼無殺等六”,他沒有惡的意樂,害人的心沒有,殺、盜、惡口那些東西,除了雜穢語是有的,其余幾個沒有。“又壽量定,故無殺也”,殺也殺不死的,他是沒有中夭的。前面我們講過,都是一千歲,所以殺也沒有什麼好殺的。“無攝財物,故無盜也”,他裏邊是公共財産,不是你的我的,所以沒有偷盜。“無攝女人,故無邪淫也”,邪淫也沒有,並不是沒有淫欲,是沒有邪淫。因爲北俱盧洲,他們沒有攝女人,就是沒有夫婦的,他們沒有把女人攝爲自己的個人財産,沒有。那麼是不是亂幹,跟畜生一樣呢?也不是,下邊講。邪淫那個業道也沒有。“身心軟故,無粗惡語”,他的身、心都是柔軟的,不會罵人,粗惡語不會有。“及無用故,無離間語”,地獄裏邊本來是離間的,你離間也沒有用。北俱盧洲的人,他都是和愛的,你去離間他也沒有用。所以說離間語也沒有,你白白離間嘛,離不了的。虛妄語也沒有,他也不會相信你的。

  

  

  

  彼處行非梵行者,謂彼男女執手相牽往詣樹下,樹枝垂覆,知是應行;樹不垂枝,並愧而別。

  

  “彼處行非梵行者”,北俱盧洲沒有邪淫,他們的淫欲怎麼搞得呢?非梵行,淫欲,不叫邪淫。“謂彼男女,執手相牽,往詣樹下,樹枝垂覆,知是應行,樹不垂枝,並愧而別”,他們這裏,就是該兩個有因緣的,可以行淫欲的,他們兩個人跑到樹下,樹枝自然就會垂下來把他們遮住,那就知道,這是他們兩個是合法的。如果樹枝不動,還是高高的,那麼他們慚愧心很重,就互相起慚愧心,就分開了,不會邪淫的,這是北俱盧洲的情況。

  

  

  

  余欲十通二者,余欲界中,天、鬼、傍生,及叁洲人,十惡業道,皆通成就,現行二也。然有差別:天、鬼、傍生,前七業道,唯有處中,無不律儀。人叁洲中,二種俱有。

  

  “余欲十通二”,那麼除了地獄、北俱盧洲,欲界其他地方,十個業道都通現行、成就。

  

  “余欲界中,天鬼傍生,及叁洲人”,北俱盧過了,地獄講過了,那麼還有其他的天、鬼、傍生,還有叁洲的人。“十惡業道,皆通成就、現行二也”,也有成就,也有現行,都可以有。

  

  “但有差別”,但是裏邊還有一點區別。“天、鬼、傍生,前七業道,唯有處中,無不律儀。人叁洲中,二種俱有”,天跟傍生、鬼,他們只有處中律儀,沒有不律儀。因爲天、傍生、鬼裏邊,他律儀也沒有,不律儀也沒有。那麼處中,非律儀非不律儀的惡是有的,這是欲界天。那麼人在叁洲中的,“兩種俱有”,不律儀、處中律儀都是有的,他們有這一點差別。十個惡業道,現行、成就都有。但是裏邊不律儀,只有人叁洲有,天、鬼、傍生沒有,那麼這是惡的講完了。

  

  

  

  善于一切處,後叁通現成者,此明十善業道,叁界五趣,此一切處,無貪等叁,皆通成就,及現行也。

  

  “善于一切處,後叁通現成者”,善的律儀在一切處,後邊叁個現行、成就都有。“此明十善業道,叁界五趣,此一切處”,無貪、無瞋、無癡,都有成就跟現行,都會有。

  

  

  

  無色無想天,前七唯成就者,謂聖人生無色界,成就過未無漏七支律儀。彼無色故,必不現行。無想天中,以無心故,亦不現行,唯成就過未靜慮律儀。然無色那含,于過去欲色界五地身中,隨依何地,或二叁四五地,曾起曾滅無漏律儀。生無色時,成彼過去,曾起一地,成過去一地戒,乃至曾起五地,成過去五地戒也。若未來世,依五地身,無漏律儀,皆定成就五地欲界四靜慮也。

  

  “無色、無想天,前七唯成就”,但是在無色界跟無想天(後叁講過了,一切處都有),那麼前面七個,身叁口四,無色界是沒有的,沒有無表色,也沒有動作的,那麼無想天也是沒有。

  

  “謂聖人生無色界,成就過未無漏七支律儀,彼無色故,必不現行”,因爲律儀的現行無表色,他沒有的。那麼無漏法,道共戒,成就可以,過去的、未來的無漏的道共戒成就。聖者生到無色界去,他不成就了,不會,成就是成就的,現行沒有,“必不現行”,因爲無色界,他沒有無表色,沒有現行。

  

  “無想天中,以無心故,亦不現行”,無想天沒有心的,定共、道共戒是隨心轉,心都沒有,定共、道共戒也沒有,但是成就。“唯成就過未靜慮律儀”,過去、未來的定共戒,他是成就,並不是現行。

  

  “然無色那含,于過去欲色界五地身中,隨依何地,或二叁四五地,曾起曾滅無漏律儀,生無色時,成彼過去,曾起一地,成過去一地戒,乃至曾起五地,成過去五地戒也”,這是說聖者,阿那含,叁果。叁果生了無色界的,叫無色阿那含。他這個時候在過去下邊,欲界也好,色界的初禅、二禅、叁禅、四禅也好,這五個地方,他裏邊隨便你這五個地方生的時候,得那一個地方的無漏戒,或者一地的,或者二地、叁地、四地、五地的都可以有。那麼這個時候曾經起的、曾經滅的那些無漏律儀,在你生到無色界去的時候都成就的,並不是生到無色界這些道共戒沒有了。但是不現行,無色界沒有無表色,現行沒有,過去已經得到過的無漏戒都成就。假使過去成就一地的無漏戒的,起過一地無漏戒的,你現在生到無色界去了,那成就過去一地的戒。假使過去成就二地、叁地、四地乃至五地的,那麼這個過去的五地的戒現在都成就。

  

  未來世的,這個無漏戒通過去、未來,有法前得、法後得。“若未來世,依五地身,無漏律儀,皆定成就”,過去在欲界,初禅、二禅、叁禅、四禅,這個地方他們得到的無漏戒,未來的,他都成就。

  

  

  

  余處通成現,除地獄北洲者,余欲色界,人天四趣,除地獄、北洲,名爲余處。身語七支,各皆通現行及成就也。然有差別:謂鬼、傍生,有處中善;若于色界,唯有律儀;叁洲欲天,皆具處中、律儀二種。

  

  “余處通成現,除地獄北洲者”,“余”,欲界的其他地方,就是人、天四趣,除地獄、北俱盧洲,叫余處。這個余處就是有定的,把北俱盧洲、地獄除外,欲界的地方。身語七支,都是通現行、成就。

  

  但是有差別,“謂鬼傍生,有處中善”,不能受律儀,人才有律儀。“若于色界,唯有律儀”,色界只有定共戒、道共戒,沒有別解脫戒。“叁洲欲天,皆具處中、律儀二種”,那麼叁洲,除了北洲,還有欲界天,他處中律儀跟別解脫律儀這兩種都可以有。

  

  那麼這就是說,把前面的十善業道、十惡業道在整個的欲界裏邊、色界裏邊、無色界裏邊,哪些地方成就,哪些地方現行?也是一筆帳。今天我們算了兩筆帳。這兩筆帳,難是不難,但是就是很細致的。我們看會計算帳,有的時候,我們這裏就是算來算去,算不對了,沒…

《俱舍論頌疏講記 業品二》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