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由資具屬他”,這就是我們前面講的《大毗婆沙》的一個事情。“俗”就是在家人,在家人的邪見不容易除掉,爲什麼呢?“由恒執異見”,他總是有這個不同的見,總不肯聽佛的話。 《菩提道次第廣論》經常說的,佛叫你做這個、做那個,總是不想聽,未必如此,總想鑽空子。“這樣做要下地獄的”,“你看大家都在做,他們也沒有什麼,我做點大概也沒有關系,未必將來一定下地獄。大家那麼多下去不得了了,地獄裏人都滿出來了”。這個話,每個人都會有。但是,人家說,“你今天不要出去啊,你今天要倒黴的啊”,什麼,就害怕了,聽了就不敢出去了。這個什麼,氣功師也好,看相的人,給你胡說八道一陣,嚇得來,你要哪裏去,趕緊去神廟裏供養之後,把你這個危險會解除的。那好象是,不去供養是這個危險爬在身上難過死了,趕快要去做一做,這些話很聽。 《菩提道次第廣論》就有這些,或者醫生說,你吃維他命,你趕快要怎麼,你要開刀啊。哇!非開不可,非維他命不可。佛說的話,念《藥師經》會好的,不一定。這個把佛說的話都放在一邊,不大相信的;對于世間上的人說的話,尤其是說算命的話,聽了之後,簡直嚇得不得了,有的是,算命說他怎麼怎麼的,害怕得不得了,要求他給你解除。這麼好了,他正好,拿鈔票來給你解,上當去了。所以這些,都是我們對佛的信心不夠的表現。《菩提道次第》給我們指出來了,我們要好好地自己問自己,到底你皈依叁寶的心誠不誠?就在這裏見。所以,有的人說,我怎麼念了那麼多年的經,沒有效果?你什麼心在念了?你這樣的心在念,你會有什麼效果了?你自己想想看吧。你連佛的話都不相信的,你相信氣功師,相信算命的人,你怎麼會念經起效果呢?你自己想想,因果都不對頭了。
那麼是在家人的邪見難除,因爲執異見,總是有他的一個見,不是佛的見,異見,各式各樣的外道見。
“道”,出家人是邪命難除,因爲“資具屬他”,因爲他的生活用具是靠施主的,那麼就要討好施主了,邪命。所以這個我們學到了這個,你說《俱舍》不是修行嗎?這是最大的修行。你以後看見施主就不要裝模作樣了,你就好好照你平時這麼做,在佛面前好好地做,施主面前就不要特別地去做。我們想想看,來了一些貴賓,我要除草,什麼東西啊,佛在的時候,佛像天天坐在我們廟裏,我們除過幾天草?把大殿的灰掃過幾次?這個想一想,就自己慚愧了。到底你們什麼意思?一想也知道了。這個東西實在是不對的,就是邪命了。所以說人家叫我說說,我說我不說的,我們不做這一套。
執命資貪生者,有余師執緣命資具,貪生身語,名爲邪命,非一切貪,皆名邪命。戲樂歌詠,雖從貪生,不資命故,非邪命也。
“執命資貪生”,那麼有的論師說邪命是另外一個意思,有這句話,“有余師執緣命資具,貪生身語,名爲邪命”,就是說你要緣命的資具,就是我們比丘的飲食、衣服、臥具、醫藥,維持生命的東西,從這個地方生貪,叫邪命,不是一切的貪。你說的貪太廣了,反正貪生的身業、語業都是邪命的話,那個範圍太廣,好象是超出範圍了,應當是維持生活的飲食、衣服、臥具、醫藥,這四個事情所産生的貪,這叫邪命,好象是合理的,他說應當是這樣子。“非一切貪”,不是一切貪都叫邪命,“皆名邪命”,這是他的看法。
“戲樂歌詠,雖從貪生,不資命故,非邪命也”,你有的時候戲樂,唱唱、跳跳、說說、唱唱歌,從貪生。我們這裏再說一道,看你們聽不聽?唱歌,你真的念經嗎?你是唱的調子不是真的念經,真的念經你心裏去做什麼作意?那麼你唱歌的調子就是貪生的,是煩惱。所以說,我們不要從調子上下手,要從經的內涵下手。在走路的時候,上一次說過的,不威儀,不要唱,這一次再說一下,是貪生的,不好的。幾次地棒棒敲過來,再要唱得話,我也無可奈何。“不資命故”,他說“戲樂歌詠”雖然也從貪生的,但是“不資命”,不是爲了活生命的,這個不叫邪命。這是一類論師說的。
違經故非理者,破余師說,此釋違經。 《戒蘊經》中,觀象鬥等,世尊亦立在邪命中,邪受外境,虛容延命。故據此經文,但是貪生,皆名邪也。
那麼《俱舍》論主,世親菩薩怎麼說呢?不對。“違經故非理”,你這個話跟經有違背,所以說不合理。一切貪所生的身語業都是邪命,還是維持原來的。
怎麼是“違經”呢?“破余師說”,就是那一些論師,他的說法,好象我們聽起來很合理,從維持生命的資源來起的貪心叫邪命,其它的一切貪不能都叫邪命,好象聽起來很合理,所以似是而非的事情很多的。這裏就是世親菩薩給你指出來,不對的,這是跟經是不合的。爲什麼不合?就是舉經出來了。
“《戒蘊經》中”,講戒的那本經,“觀象鬥等,世尊亦立在邪命中”,你跑了去看象鬥,印度的象很多,中國有鬥雞、鬥蟋蟀,鬥象還沒看到過,鬥人倒有的,兩個人打,鬥牛,西班牙鬥牛的,這都是邪命。我們說看戲就是邪命,就不要看了。去看象鬥佛也說在邪命裏邊的,屬于邪命的,那屬貪了,你說看了好看。記得在我們溫州的時候,妙果寺門口,叭!敲起來了,什麼?耍猴戲來了。哇!很多人去看去了,我說不要去看了,難爲情,出家人站在那裏,大家圍了個圈子,看見那個和尚,光了頭,也在看猴戲。這個,你出了家看猴戲來的嗎?修行都來不及,不要去看,那叫邪命。
什麼叫邪命呢?“邪受外境,虛容延命故”,不是說,一定是要生活好叫邪命,你不應該受的外境,你去邪地,就是不正當地受,“虛容邪命”,這樣子,把生命混過去了,就是邪命。所以邪命的定義,不是一定說,生活的資具貪著了叫邪命,你在一輩子混時間就是邪命。所以說我們裏邊,以前走了一些人,他歡喜沖殼子,說了有味道,說不完的,幾個小時會說,念經念了兩句,不想念了,沒有氣力了,說起話來,響得很,兩個小時不在話下,這個是邪命。你說起勁道來了,什麼話都談,天一句、地一句、世間的政治、偷盜、賊、搶劫,什麼東西,說起來味道長得很,這些都是邪命。
“故據此經文,但是貪生,皆名邪命也”,所以說邪命的真正定義,你們把這兩個字記到,“邪受外境,虛容延命”,就是邪命。所以從這個地方來看,邪命的範圍就寬了,從貪生的身、語都是邪命。我們看畫冊,什麼東西,看畫、照片,說個嚴格的,歡喜看都是屬于邪命的東西。當然我們看佛像不是的,佛像是看了恭敬他,或者祖師的像,這個看看不要緊。你自己拍了個照片東看西看的,這個我看看你恐怕也是邪命。還有什麼呢?不但是邪命,還有一個我執,自己的相盡看,看什麼東西?幾十年以後,一堆我們出家人燒的灰,有什麼好看?
“據此經文,但是貪生皆名邪命”,這個根據經文說,凡是貪生的身語業,都是邪命。那麼這個邪命,爲什麼佛把它另立一科?就是難除。而且它的範圍也給你肯定了,凡是貪生的身語業都是邪命。這個我們值得提高警惕,反正不是叁寶的戒定慧、聞思修,你說要感興趣,集郵等等,是不是邪命?音樂是不是邪命?看那些小說更不要說了。那麼這些東西就是“邪受外境,虛容延命”,這個你逃不脫了,那就是邪命。
甲叁 雜明諸業
乙一 明業得果
丙一 總明諸業果
從此大文第叁,雜明諸業。就中分十:一、明業得果,二、明本論業,叁、明引滿因,四、明叁重障,五、明叁時障,六、明菩薩相,七、明施戒修,八、明順叁分業,九、明書等體,十、明諸法異名。就第一明業得果中分六:一、總明諸業果,二、叁性相對果,叁、叁世相對果,四、諸地相對果,五、明叁學相對果,六、叁斷相對果。且初總明諸業果者,論雲:如前所言果有五種,此中何業有幾果耶?頌曰:
斷道有漏業 具足有五果 無漏業有四 謂唯除異熟
余有漏善惡 亦四除離系 余無漏無記 叁除前所除
“從此大文第叁,雜明諸業”,各式各樣的業,要來分別一下。那難的又來了,就是說平路走過了,要爬高山了,這個山還不太高,下邊的更高。他們說爬峨眉山,(我是峨眉山沒有爬上去過,那一次要去,碰到大雨把路沖斷了,只好跑到報國寺,上不去了),他們說在上邊有一條路,叫蛇倒退,蛇爬上去都要往後退的,那是難跑得不得了,那就是表示這個路難跑,但是要朝山的照樣跑上去。那麼我們要學《俱舍》的,不要看到一點兒難的就退了,還要爬上去。蛇倒退,蛇退了,它是畜生;人不退,人要上去的。所以說學法的人要有點志氣,不要看到這個難就往後退。我們這裏退的人不少了,很多人一個《俱舍》就把他難倒了,開始就是講《俱舍》、講《俱舍》,《俱舍》了不得,《俱舍》聽了會成法師,會聰明的,很高興來了。聽了一下子,癟氣了,後來聽不懂,實在呆不住,就跑掉了。
很多的業,他這裏要分類的講。“一、明業得果,二、明本論業,叁、明引滿業,四、明叁重障,五、明叁時障,六、明菩薩相,七、明施戒修”,前面我們講的施福、戒福、修福,這裏都要講,“八、明順叁分業,九、明書等體,十、明諸法異名”,有幾科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科,“就第一明業得果中”,什麼業得什麼果?裏邊分六,“一、總明諸業果,二、叁性相對果,叁、叁世相對果,四、諸地相對果,五、明叁學相對果,六、叁斷相對果”,講了那麼多,講那麼多幹啥?明業果!我們要把下士道修好,你業果就要搞清楚了,這個都是講業果的事情。這麼後邊都要講的,這個題目就不要講了,一講的話,話很多,也講不清楚,到了那個時候,自會知…
《俱舍論頌疏講記 業品二》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