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俱舍論頌疏講記 業品二▪P58

  ..續本文上一頁,非直染業名不應作,壞軌則亦名不應作”,壞軌則的那些業也叫不應作。什麼叫壞軌則呢?是無記業,軌則是威儀。我們說,異熟生、工巧明、威儀路、通果心,都是無記法。那麼威儀本來是無記的,破壞威儀不是染汙的。“應如是行住,應如是著衣食,若不如是,名不應作”,就是壞威儀故,就是我們一些威儀,你行路該怎麼走,坐的時候該怎麼住,就是住下來了,怎麼樣子穿衣服,怎麼樣子吃飯,都有一定規矩的。我們觀堂的規矩,吃飯規矩現在拿出來了,吃飯要怎麼吃的?不能像在家人一樣的,亂七八糟的,稀裏糊塗的,這麼吃是不合軌則的。那麼這一些,有的論師說,也屬于不應作業,也不應當做的,“壞軌”,壞了威儀的那些軌則的,那些也屬于不應作業。

  

  這是兩種說法,一種假使染汙的叁業,都是不應作業;有的說,不但是染汙的,還有那些無記的、壞軌則的,也屬于不應作業。這是不應作業。

  

  “應作業翻此”,應作業就反過來,那就是說不染汙的,善的,或者加上合軌則的,合威儀的,這叫應作業。所以說,“翻不應作,名應作業”,反過來,不應作業對立面,就是應作業。

  

  那麼有的人說,就是不染汙業了。有的說,“善業名爲應作”,跟前面一樣,染汙的業不應作,反過來,就是善的業是應作。

  

  “有余師說,合軌則業,亦名應作”,跟前面一樣,不但是染汙業叫不應作,壞威儀的軌則的業也叫不應作。那麼這就反過來,不但是善業叫應作,合軌則的業,合于威儀的業,也叫應作。那麼前面有兩種,後面也有兩種,反過來。

  

  “俱相違第叁”,既不是第一種不應作,也不是第二種應作,那叫非應作非不應作業。“非應作非不應作,若依初說,唯無記業”,這也是兩種,照第一種的來說,就是說染汙業是不應作,善業是應作,那麼非應作非不應作就是無記的業。假使第二種論師的說法,染汙業裏邊壞軌則的業是不應作,善的裏邊合軌則的也是應作,那麼在無記裏邊,要把威儀無記的除掉之後,其余的無記。其余叁個無記就是異熟生、工巧明、通果心,這叁種無記是叫非應作非不應作業。那麼這叁個,好懂。

  

  

  

   乙叁 明引滿因

  

   丙一 明業感多少

  

  從此第叁,明引滿因。就中分二:一、明業感多少,二、明引滿因體。且初明業感多少者,論雲:爲由一業但引一生,爲引多生?又爲一生但一業引,爲多業引?頌曰:

  

  一業引一生  多業能圓滿

  

  “從此第二,明引滿因”,這是很重要,引業、滿業,不一定講完,先把它的概念講一下。“就中分二:一、明業感多少,二、明引滿因體。且初明業感多少者,論雲:爲由一業但引一生,爲引多生?又爲一生但一業引,爲多業引?”這是引業。我們說什麼叫引業?引業就是總的,總報業,滿業是別報業。引業就是說,你能夠投哪一生的,假使是人的引業,就投人身。滿業,在人身裏邊,到底長得是支分具足的、端正的、聰明的、富的、長壽的,還是長得支分缺的、窮的、笨的,這個是滿業的關系。哪一趣,是引業決定的。那麼這個引業他提了幾個問題。他說一個業能夠引一生,還是一個業能引多生?再反過來,一個生是一個業引的,或者是很多業同時引的?

  

  那麼頌回答,“一業引一生”,一個引業只能引一生。既不是多業引一生,也不是一業引多生,這個兩方面都不是,一個業只能引一生。“多業能圓滿”,這是滿業,能夠滿它的。引業只有一個。

  

  

  

  釋曰:一業引一生者,釋引業也,舊雲總報業也。依薩婆多宗,但由一業,唯引一生。若許一業能引多生,時分定業應成雜亂。若此一生,多業所引,應衆同分,分分差別,以業果別故。分分差別者謂數死數生也故知一業,唯引一生。

  

  “釋曰:一業引一生者,釋引業也,舊雲總報業”,“舊雲”是過去的翻譯,叫“總報業、別報業”,玄奘法師新翻的是“引業”,這個聽起來好懂一點。

  

  “依薩婆多宗,但由一業,唯引一生”,根據有部的宗派,一個引業只能引一生。“若許一業能引多生,時分定業應成雜亂”,假使你允許一個業能夠引多生的話,那麼這個“時分定業”,就是順生受、順後受,這個決定的業,要亂掉了。這個業既是順生受,又是順後受,不是亂掉了嗎?所以說假使一個業能引多生的話,這個業,時分定的業就是要亂掉了。

  

  “若此一生,多業所引”,一業引多生否定了,假使一生由多業引,行不行?“應衆同分,分分差別”,假使你一生有很多的引業來引的話,那麼衆同分一段一段不一樣了。“分分差別者,謂數死數生”,就是說你一歲到五歲生下來是人,那到五歲到六歲的時候要變狗了,爲什麼?你衆同分的引業不一樣,引業不一樣,衆同分要變掉了。那一個有情變來變去的?那也是混亂的,不會的。所以說假使一生有多業引的話,那麼衆同分就要亂,要“分分差別”。

  

  “以業果別故”,引業不一樣。一生裏邊又有狗的引業,又有地獄的引業,又有人的引業,天的引業,那不是亂七八糟了?一會兒變這個,一會兒變那個。“分分差別”就是說“數生數死”,一會兒人,一會兒變狗,一會兒變什麼,那是不可能的。

  

  “故知一業,唯引一生”,所以說,一個業只能引一生。這是有部的依據,他們的邏輯,就是“一業引一生”,一業引多生不可以,一生由多業引也不可以,有毛病的,違背佛教的經典的,跟事實也相反的。這是引業問題解決了。

  

  

  

  多業能圓滿者,釋滿業也,舊雲別報業也。謂一生身,圓滿莊嚴,許由多業。譬如畫師先以一色圖其形狀,後填衆彩。一色圖形,喻一引業;後填衆彩,喻漏業多。是故雖有同禀人身,而于其中有具支體色力莊嚴,或有缺減。

  

  “多業能圓滿”,這是滿業,滿業就是別報業。總的報業決定哪一趣,別報業,這一趣裏邊,你的窮、富,夭折還是長壽,身體健康不健康,聰明還是笨,這是別報業;又叫滿業,新的翻譯叫滿業。

  

  “謂一生身,圓滿莊嚴,許由多業”,一個生,引業引哪個生,這個生裏邊,他的圓滿、他的莊嚴,那很多業了。“譬如畫師,先以一色圖其形狀,後填衆彩,一色圖形,喻一引業,後填衆彩,喻滿業多。是故雖有同禀人身,而于其中有具支體色力莊嚴,或有缺減”,那就是,引業是一個;滿業,這一輩子裏邊,受的各式各樣的莊嚴圓滿,卻是很多的業成功的。那麼他打個比喻,“畫師”,畫家,他先一個顔色畫一個形狀,就是畫一個總的圖。然後,每一個部分用五彩的色來填滿它。先畫一個總圖,然後填顔色。畫總圖就是說引業,這是一個業;中間各式各樣顔色,很多業了,就是把它圓滿的時候,很多的滿業來圓滿它的。所以說,雖然“同禀人身”,引業是同的,都是人身的引業,但是裏邊,有“具支體”,“色力”,他身體具足六根圓滿,“色力”,他是身體很好,又莊嚴,或者不圓滿,不莊嚴,或者笨,或者聰明等等,這是滿業的關系。

  

  那麼引業、滿業,對于投生的關系就在這裏。今天我們就講到這裏。

  

  

  

  

  

  第九十一講(第252頁下第13行-第256頁下第3行)

  

  

  

  《俱舍論頌疏》。上一次我們講了一些業的分別,有人提出一些問題,我們先解問題。第一個問題,這個也很簡單了。一個比丘,他講因果講錯了,那麼他是野狐身,他因爲這輩子把因果搞錯了,感野狐身,第二輩子這個見還沒改過來,又是感那個身,等流的,相同的因感相同的這個身,這個也很簡單的。這一輩子有這個引業,下一輩子還可以造同樣的引業,又是感野狐身,沒什麼奇怪。當然不是一個引業引多生了,每一生,它的見沒有改,它造的業還是這一類的,又感一個野狐身。野狐身之後,見還沒有改過來,又是感一個野狐身,一直到見改過來了,好了,這個業不一樣了,再跳出野狐身。

  

  這個很多的,以前釋迦牟尼佛在祗樹給孤獨園,給孤獨長者在造精舍的時候,看到地上有螞蟻。佛就給他說,這些螞蟻已經五百世了,還是螞蟻。那就是螞蟻的業,它因爲轉不過來,這一輩子造這個業,引螞蟻的身,下一輩子又造這個業,又是引螞蟻的身,等流下去,這個五百生,乃至一千生都可以。

  

  未來業,未來有異熟。因上沒有,有果嗎?我問問你看,因沒有造,果有沒有?你說果有,果還是沒出來,它是可能性。這是講叁世的果的可能性,可能你假使造了業了,會感未來果,異熟果可以感的。當然你還沒有造,果還沒有了。你哪一天造了業,就有了果了,這個東西本來是相等的。你不要說因沒有,果怎麼來了?果還是沒有,還沒造,果怎麼出來呢?還是沒有來。但是說未來的世,那麼多時間,他可能招這個果,這個是可能的,不能排斥這個可能性。

  

  地獄有沒有滿業?當然有滿業,地獄受的苦報就是滿業。

  

  還有這個對那個。我們說,善等對善等來看,善的業感的善的果,果法,那就是說,五個果爲體,那這五個果裏邊可以感幾個果?就這麼樣子說,這個也是比較通俗的話。就是他造業的時候,是善業,他可以感到善的果,那麼等流果等等,當然可以了;也可以感到不善的果,那就是無間的士用果,那第一念是善念,第二念就是起個惡念,這個也可能的;那麼增上果,當然是通的,只要是有爲法都可以作增上果,都不障的,那麼沒有障它,生出來,就是增上果;那麼是感的無記果,那就是善的,業感了無記的異熟果之類的,那個是無記的。

  

  這個我看也不是很深的道理。這都是講可能性,就是說有這樣子,不能排斥這些可能,就是這些事情碰到了是都會産生的。那個善的可以生善的,也可以生無記的,也可以生不善的。不善的是機會很少,一個就是增上…

《俱舍論頌疏講記 業品二》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