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俱舍论颂疏讲记 业品二▪P57

  ..续本文上一页断等三果

  

  我们说见所断,业、法。先说什么叫见所断?见道所断的东西,就是八十八使。这个八十八使说得好说,哪八十八个呢?念出来又是麻烦了,这里不能把八十八个都点出来了,今天不是讲这个。见道所断的那些东西。那么还有修道所断的。修道所断,就是三界九地都有九品烦恼,上上品、上中品、上下品,乃至下下品,这是九九八十一品。它的体,贪、瞋、痴、慢。那么八十八使的体,贪、瞋、痴、慢、疑,身见、边见、邪见、见取、戒禁取。这个前面我们都讲过的,你们后来的人,不管它了,不要去管,以后再说了,要管起来,实在太多了,考的时候,考个及格好了,你考一百分是没有希望的。那么以前学过的,要把这些搞透。我们出题的话,总是一般性,使你及格的题要大家可以争取到的。那么要考上八十分以上就是困难的,你要及格大概还容易,总是出容易的题了。有几个题是难的,难的就是考考以前学过的那些人,尖子,那需要难一点。

  

  见所断就是见道所断的八十八使里边的东西。那么修所断,九九八十一品里的东西。还有那些离系的,就是缘缚断的,前面讲过缘缚断的,善法、色法都在里边。那么非所断,既不是见道所断,又不是修道所断,无漏法,不是要断的,那么这几种。

  

  那么这里要分,见所断的业对见所断的果法、修所断的法、非所断的法为果,有几种?修所断的业,对见所断的法、修所断的法、非所断的法有几种?非所断的业,对见所断的法、修所断的法、非所断的法又是几种?三三就是三个三,这个里边又是一笔帐。

  

  

  

  从此第六,明见断等三果。论云:已辨学等,当辨见所断。颂曰:

  

  见所断业等  一一各于三  初有三四一  中二四三果

  

  后有一二四  皆如次应知

  

  “从此第六,明见断等三果”,见断、修断、非断三个,它的三个果,也是这里三类的果。“论云:已辨学等”,学、无学、非学非无学已经讲过了。“当辨见所断”,见所断、修所断,这些还要辨一下。

  

  “颂曰:见所断业等,一一各于三,初有三四一,中二四三果,后有一二四”,这个颂背就不好背了,“三四一”,“二四三”,“一二四”,你就背背看,念了后头,忘了前头,肯定的。(101A)这两个颂不要你们背了。“皆如此应知”,按了次第应当知道。

  

  

  

  释曰:此以三断业,望三断法,为果差别。见所断业等者,等取修所断业,及非所断业。见所断业,唯行蕴少分为体;修非二断业,俱以色行二蕴少分为体。见所断法,四蕴为体;修所断法,五蕴为体;非所断法,无漏五蕴,及无为为体。一一各于三者,谓三断业,一一各于三断法为果者。此句总标也。

  

  “释曰:此以三断业,望三断法”,三断的业对三断的法,来看它的果的差别。

  

  “见所断业等”,“等”就是修所断、非所断,“等取修所断业,及非所断业”。见所断的业,它的体,行蕴少分为体。见所断所造的业,这是行蕴,见惑相应的思心所,就是见道所断的八十八使相应思心所为体。那么色蕴没有的,前面都是色蕴一少分了,怎么色没有了?哪个回答一下,为什么色没有啊?“色定非见断”,记不记得?色法不是见所断的,所以见所断里边没有色法,只有行蕴的思心所。

  

  “修非二断业”,那有色蕴,(色蕴、)行蕴两个少分为体。

  

  见所断法,四个蕴,也没有色蕴。“修所断法,五蕴为体”。“非所断法”,无漏法,“无漏五蕴”,无为法,这是非所断的,既不是见所断,又不是修所断,不要断的,无漏法不要断的,无为法也不是要断的东西。所以说非所断,就是无漏法跟无为法,无为法也是无漏法,有为、无为的无漏法都属于非所断。

  

  那么下边,体知道了,三个三个要分了。“一一各于三”,一个一个,见所断、修所断、非所断的业,每一个都有三种的法,见所断的法、修所断的法、非所断的法,来配它的果。“谓三断业,一一各有三断法为果”,这是总标,这是它的项目,我们这一科就是讲这些事情,三种业对三种的法来辨它的果。

  

  

  

  初有三四一者,初谓见所断业,以见所断法,为三果;以修所断法,为四果;以非所断法为一果。言三果者,除异熟及离系。见所断法,唯染污,非异熟。言四果者,除离系。言一果者,唯增上也。

  

  那么下边就是明细的。“初有三四一”,“初”就是见所断的业,以见所断的法有三个果,以修所断的法为四个果,以非所断的法,一个果。那么哪一个三,哪一个四,哪一个一,还要说。

  

  三果,异熟果没有,离系果没有。见所断的法,当然是染污法,这个前面也讲过的,见所断的法决定是染污法。不是染污的(法)跟色法,不是见所断。那么既然是染污的,当然不是异熟果,异熟果是无记的,所以没有异熟果。那么离系果,离系果是无为法,是善的,这个见所断的法是所断的,不是非所断的,当然没有离系果。“见所断法唯染污”,无异熟,“非异熟”。

  

  “言四果者,除离系”,下边对这个修所断的法有四个果,离系果没有,因为它本身是修所断,怎么是离系呢?不是离系果。但是,可以有异熟果,因为修所断的法里边可以有异熟果的。

  

  对非所断的,一个果,增上果。增上果是什么法都可以有的。

  

  这是第一笔账。

  

  

  

  中二四三果者,中谓修所断业,在二断中间,故名中也。若修所断业,以见所断法,为二果;以修所断法,为四果;以非所断法,为三果。言二果者,士用、增上。言四果者,除离系。言三果者,除异熟等流。

  

  第二,“中二四三果”,“中”,修所断的业。在二断中间,见所断、非所断中间叫“中”。这个中,又是一个中。那修所断的业,以见所断的法为二果,以修所断的法为四果,以非所断的法为三果。为什么?

  

  二果,士用果、增上果,只有这两种。

  

  四果,以修所断的法,本身修所断的业,以修所断的法,除了离系果,离系果不是修所断的。

  

  以非所断的三果,除了异熟果、等流果。因为士用果,无间可以生起来,前面一个心,后面生一个无漏心,这是可以的,是士用果。增上果当然更可以。这个修所断,等流果可以有,前面是修所断,后头是修所断,等流果是有的。那么对非所断来说,等流果没有,一个是无漏法,一个是有漏法,不能有等流果。非所断当然不是异熟果,异熟果是有漏的,也没有。所以要除了这两个,有三个果。

  

  

  

  后有一二四者,后谓非所断业,以见所断法,为一果;以修所断法,为二果;以非所断法,为四果。言一果者,谓增上。言二果者,士用、增上。言四果者,除异熟。

  

  “后有一二四”,非所断的业也感三种的果来说,“一二四”,见所断的业只有一个果,增上果,修所断的法是两个果,非所断四个果。

  

  “言一果者”,增上果。因为见所断跟非所断无漏法,毫不相干,只有增上果勉强可以算一个。

  

  对修所断的法有增上果、士用果。无漏法可以无间生起有漏的,但是不能生染污的,所以说,等于修所断里边可以有士用果。

  

  对非所断,那就多了,无漏对无漏来说了,除了异熟果(异熟果决定有漏的),其它的四个果都可以有。

  

  

  

  皆如次应知者,随其所应,遍上六门,所配因果,皆如次释,唯后置者,略法应尔。

  

  “皆如此应知”,挨了次第都应当知道。好了,这笔账也算完了。

  

  “随其所应,遍上六门,所配因果,皆如次释,唯后置者,略法应尔”,前面的六个门都要说,如其次第应知,摆了最后,那就是总结的话,简略的摆在后头。实际上,前面六门都要如其次第,都应当知道。

  

  那么这个把帐算完了,我们下边要走平路了,下坡路,好懂了。

  

  

  

   乙二 释本论所说三业

  

  从此大文第二,释本论业。论云:因辨诸业,应复问言:如本论中所说三业,谓应作业、不应作业、非应作业非不应作业,其相云何?颂曰:

  

  染业不应作  有说亦坏轨  应作业翻此  俱相违第三

  

  “从此大文第二,释本论业”,“本论”就是《发智论》,本论里边讲的一个业,把它解释一下。“论云:因辨诸业,应复问言:如本论中所说三业,谓应作业、不应作业、非应作业非不应作业,其相云何”,在《发智论》里边又说了三个业,所以说下次我给你考一个三业,你要把前面后边的,所有的三业都要把它总结起来。这里也是一个三业,应作业、不应作业、非应作非不应作业,这是《发智论》上的,不是经上的。因为阿毗达磨的根本是《发智论》,那也把它解释一下,什么叫应作业、不应作业、非应作非不应作业。

  

  

  

  释曰:染业不应作者,有说染污三业,名不应作,谓从非理作意生故。有说亦坏轨者,有余师说,非直染业名不应作,坏轨则亦名不应作。坏轨则者,是无记业也。应如是行住、应如是着衣食,若不如是,名不应作,违礼仪故。应作业翻此者,翻不应作,名应作业。有说善业,名为应作。有余师说,合轨则业,亦名应作。俱相违第三者,俱违前二,名为第三,非应作非不应作。若依初说,唯无记业也;依第二师释,除轨则外,余无记是也。

  

  “颂曰:染业不应作,有说亦坏轨,应作业翻此,俱相违第三”,这个好懂。染污的业,这个叫不应作。不应作业就是染污的业,染污的三业,染污的身业、口业、意业都叫不应作业。什么叫染污的?“从非理作意生故”,它从非理作意,染污心生的业(身、口、意三业)都叫不应作。

  

  “有说亦坏轨”,有的说不但是染污业叫不应作业,还有违背规则的、威仪的那些也叫不应作。“有余师说…

《俱舍论颂疏讲记 业品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