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罪,雖然你的父親是獅子,畢竟是養你的(在國王看起來是逆罪),我們國家裏不能容你,你拿了錢趕快走。把他送到島上去了。結果呢,他跑到島上,一個人睡在那裏,畢竟是獅子的後輩了。這個島裏邊據說産有寶的,很多商人去采寶了。采寶之後,他就把那些商人全部殺掉,把帶去的那些女人都留下,後來就子孫就多起來了,成了一個國家。
說那麼多幹什麼啊?就是說人殺非人的父母,這還是有的。從這裏來說,不成逆罪,因爲它的“心境劣故”。“心”,他的心是畜生種;那個“境”,他的父親是一個畜生,不是人,那麼不成逆罪。
余障通五趣者,余煩惱障,及異熟障,通在五趣。然異熟障,于人趣中,唯北俱盧;于天趣中,唯無想天。
“余障通五趣”,其余的煩惱障,這(前面)是業障,那麼其余的障,就是煩惱障、異熟障,五趣都有。
“然異熟障,于人趣中,唯北俱盧,于天趣中,唯無想天”,五趣都有,但是異熟障,人趣當中只有一個北俱盧洲,叁洲沒有;那麼在天趣當中唯無想天,無想天裏邊屬于異熟障,其余的天都不是障。那麼就是說人間,即使盲聾喑啞,修道的機會還是有,瞎子也能念佛,那麼聾子也可以修行,你只要告訴他怎麼樣子修行,他只要用手比一下,這麼他也是可以,聾啞的人,也可以說話,用手勢比也可以懂。那麼真正只要虔誠地修,也可以修,他看到人家拜佛,他也可以拜。所以說在這個裏邊,異熟障這些還不算的。當然,要修到見道是很困難的,但是,在異熟障裏邊,還不包這些。只有北俱盧洲、無想天那就沒有辦法,決定他連佛法都沒有的,那聖道是絕對不可能。
到此爲止,第十七卷已經講圓滿。下邊十八卷,業品一共是六卷,也就是業品的最後一卷。這六卷裏邊,我們說要明這個業果,把業是講得不少了。那麼再一個,我們說十八卷講好之後,要大考,就是要考試,考個幾次。
俱舍論頌疏論本第十八
分別業品第四之六
丙二 別明業障
丁一 明業障體
從此第二,別明業障。就中分六:一、明業障體,二、明破僧,叁、明成逆緣,四、明加行定,五、明罪重大果,六、明無間同類。此下第一、出業障體者。論雲:于前所辨叁重障中,說五無間,爲業障體。五無間業,其體是何?頌曰:
此五無間中 四身一語業 叁殺一诳語 一殺生加行
“分別業品第四之六”。“從此第二,別明業障”,前面的煩惱障、異熟障,這些好懂,業障裏邊,把它再明細地講一下。“從此第二,別明業障”,煩惱障後邊要講,後邊大大地講煩惱;那麼異熟,講《世間品》的時候,異熟報,那些都講過了;業障,這裏是講《業品》,把業障特別講。“就中分六”,講業障,分了六科來講。“一、明業障體,二、明破僧,叁、明成逆緣,四、明加行定,五、明罪重大果,六、明無間同類 ”,就是說無間罪的同類。真正的無間罪,固然是不一定每個人都有,但是無間罪同類的,卻是要犯起來還是容易,罪還很重,這是無間的邊邊罪。
“此下第一”,第一科,出業障的體。“論雲:于前所辨,叁種障中,說五無間,爲業障體”,叁個障,重障裏邊,業障的體就是五無間罪。“五無間業,其體是何”,那麼這五無間業,到底是什麼體呢?
“頌曰:此五無間中,四身一語業,叁殺一诳語,一殺生加行”,這五無間罪的體,四個是身業,一個是語業。四個身業好懂,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都是身業,都是身造的業;破僧是語業,這個一般人恐怕不知道,所以這個裏邊,特別要明破僧的事情,講得特別多。破僧是語業,什麼語業呢?虛诳語。那麼這個身業裏邊,四個身業裏邊,叁個是殺業,殺父、殺母、殺阿羅漢,是真的殺掉的;那麼一個是殺生加行,不能成根本業罪。因爲佛是殺不死的,只能是出一點血就完了,出一點點,很輕微出一點血,但是加行的罪是有了。雖然是加行,卻也是無間罪,因爲佛的這個福田是太大了,對他一點點的加行,也成無間罪。
釋曰:初句標也,四身一語業者,殺父、害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此四身業;破和合僧,此一語業。叁殺一诳語者:謂害父母、殺阿羅漢,名爲叁殺;破僧诳語,名一诳語。此四是根本業道也。一殺生加行者:一、謂出佛身血,是殺生加行罪。以如來身不可害故,無根本也。問:破僧是虛诳語,何緣名破僧?答:因受果名。诳語是因,僧破是果。謂因诳語,僧方破故;或此诳語,能破僧故,名爲破僧。從用爲名。
“釋曰:初句標也”,標無間罪。這五無間裏邊,四個是身業,一個是語業,“四身一語業”,四身業,一語業。殺父、害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都是身業,身體幹的事情;破和合僧是語業,是嘴裏說的事情。
“叁殺一诳語”,這個身業、語業裏邊到底是什麼罪呢?身叁口四有七種,那屬于哪一類呢?“叁殺”,叁種是殺業,一個是虛诳語,語業裏邊是虛诳語。那麼哪叁個殺呢?殺父、殺母、殺阿羅漢是殺業,“名爲叁殺”。“破僧诳語”,破和合僧是虛诳語,“名一诳語”。“此四是根本業道也”,這四個是根本業道,這個根本業道是特別重的根本業道,叫無間業。
一個殺生加行,最後是一個殺生加行,是什麼呢?“謂出佛身血”。佛是福德圓滿的,不能殺害的,是殺生的加行罪。“以如來身不可害故”,佛的身體是不可害的,害不了的,根本業道是成就不了,但是這個加行的罪也夠重了,也屬于無間之一,五無間罪的一個。
“問:破僧是虛诳語,何緣名破僧”,既然破僧是虛诳語,那麼怎麼叫破僧呢?該說虛诳語,這跟破僧兩個好象是挂不上鈎。
“答:因受果名,诳語是因,僧破是果,謂因诳語,僧方破故,或此诳語,能破僧故,名爲破僧,從用爲名”,一個是因果爲名,一個是從它的作用爲名。因是虛诳語,說了虛诳語之後,最後得到的果就是破僧,僧就破掉了。那麼因上安果的名詞,虛诳語是因,它把破僧的果的名字放到因上去說,這叫作破僧。這是六離合釋哪一釋?你們回去討論去。那麼另外一個,從作用爲名,這個虛诳語,它能起破僧的作用,所以說虛诳語就叫作破僧,從它的作用安名的。這又是什麼釋?你們自己去討論。
這是把無間罪的體拿出來了,四個是身業,一個是語業。身業裏邊,叁個是殺業,一個是屬于殺的加行。語業是虛诳語,叫破僧。爲什麼虛妄語叫破僧呢?他又把它的兩種解釋的方式講了一下。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這個一聽就懂了,破僧到底是怎麼回事情呢?
丁二 明破僧
戊一 明破僧體及成
從此第二,明破僧。就中分五:一、明僧破體及成,二、明能破成時處,叁、明具緣成破僧,四、明破二僧別,五、明無破*輪時。且第一、明破僧體及成者,論雲:若爾僧破,其體是何?能、所破人,誰所成就?頌曰:
僧破不和合 心不相應行 無覆無記性 所破僧所成
“從此第二,明破僧,就中分五:一、明破僧體及成”,僧破的體是什麼?怎麼樣子成就破僧?“二、明能破成時處”,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能夠成就破僧?“叁、明具緣成破僧”,破僧要幾個緣?第四,“明破二僧別”,兩個僧,一個轉*輪僧,一個是羯磨僧,破兩種僧。第五,“明無破*輪時”,明破*輪時,破*輪僧什麼時候有?破羯磨僧,下面講了,是什麼時候都有。破*輪僧卻不是一般時間都有的,要佛在世才有。
“且第一,明破僧體”,什麼叫破僧?我們先把它的體講一下。“論雲”,先引《俱舍論》來說。“若爾僧破,其體是何”,照你這麼說破僧是虛诳語,那麼既然是虛诳語,它破僧的體到底是什麼東西呢?你說虛诳語是因,它的果是僧被破掉,那麼破僧是怎麼回事情?它以什麼爲體呢?“能所破人,誰所成就”,能破的人、所破的人,怎樣子成就?
“僧破不和合”,先說出體,僧破,它的體就是不和合,心不相應行裏邊一個不和合,那麼這個就叫破僧的體。“無覆無記性”,它本身是無覆無記的。“所破僧所成”,這個破僧,從所破的僧分了兩邊,一個和合的僧團分了兩部分,個別地做羯磨,做佛事,那麼就是成了一個破僧,所破的僧,它成就破僧。
釋曰:僧破不和合者,謂僧破體,是不和合性。此不和合于和合上,非得爲體。謂僧未破,衆共和合,許有聖道,得入聖。僧被破已,失和合性,于和合上,有非得生,名不和合。故不和合性是和合上,非得爲體。
“僧破不和合”,什麼叫“僧破不和合”?“謂僧破體,是不和合性”,這個不和合是什麼東西呢?就是和合的一個非得,和合下一個非得爲它的體。不和合就是什麼東西呢?就是沒有和合了,就是和合的非得。得了和合是和合,和合的非得就是不和合。
“謂僧未破,衆共和合,許有聖道,得入聖,僧被破已,失和合性”,假使僧被破了之後不和合,“于和合上有非得生”,本來是和合的,和合上得了一個非得,這個就叫不和合。這叫做不和合,“故不和合性,是和合上非得爲體”,所以說破僧,就是本來是和合的,現在和合來一個非得,就是和合沒有了,和合沒有就叫是破僧。所以它的破僧的體,就是和合上的非得。本來是個和合,和合得了非得,就是沒有了,那麼就是破僧的體。
心不相應行,無覆無記性者,此不和合,心不相應,行蘊所攝,是無記性。問:既無記性,豈成無間?答:如是破僧,因诳語生,诳語是無間,故說破僧是無間果,非無間體。因受果名,故說無間,名爲破僧。…
《俱舍論頌疏講記 業品二》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