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俱舍论颂疏讲记 业品二▪P62

  ..续本文上一页罪,虽然你的父亲是狮子,毕竟是养你的(在国王看起来是逆罪),我们国家里不能容你,你拿了钱赶快走。把他送到岛上去了。结果呢,他跑到岛上,一个人睡在那里,毕竟是狮子的后辈了。这个岛里边据说产有宝的,很多商人去采宝了。采宝之后,他就把那些商人全部杀掉,把带去的那些女人都留下,后来就子孙就多起来了,成了一个国家。

  

  说那么多干什么啊?就是说人杀非人的父母,这还是有的。从这里来说,不成逆罪,因为它的“心境劣故”。“心”,他的心是畜生种;那个“境”,他的父亲是一个畜生,不是人,那么不成逆罪。

  

  

  

  余障通五趣者,余烦恼障,及异熟障,通在五趣。然异熟障,于人趣中,唯北俱卢;于天趣中,唯无想天。

  

  “余障通五趣”,其余的烦恼障,这(前面)是业障,那么其余的障,就是烦恼障、异熟障,五趣都有。

  

  “然异熟障,于人趣中,唯北俱卢,于天趣中,唯无想天”,五趣都有,但是异熟障,人趣当中只有一个北俱卢洲,三洲没有;那么在天趣当中唯无想天,无想天里边属于异熟障,其余的天都不是障。那么就是说人间,即使盲聋喑哑,修道的机会还是有,瞎子也能念佛,那么聋子也可以修行,你只要告诉他怎么样子修行,他只要用手比一下,这么他也是可以,聋哑的人,也可以说话,用手势比也可以懂。那么真正只要虔诚地修,也可以修,他看到人家拜佛,他也可以拜。所以说在这个里边,异熟障这些还不算的。当然,要修到见道是很困难的,但是,在异熟障里边,还不包这些。只有北俱卢洲、无想天那就没有办法,决定他连佛法都没有的,那圣道是绝对不可能。

  

  到此为止,第十七卷已经讲圆满。下边十八卷,业品一共是六卷,也就是业品的最后一卷。这六卷里边,我们说要明这个业果,把业是讲得不少了。那么再一个,我们说十八卷讲好之后,要大考,就是要考试,考个几次。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十八

  

  分别业品第四之六

  

  

  

   丙二 别明业障

  

   丁一 明业障体

  

  从此第二,别明业障。就中分六:一、明业障体,二、明破僧,三、明成逆缘,四、明加行定,五、明罪重大果,六、明无间同类。此下第一、出业障体者。论云:于前所辨三重障中,说五无间,为业障体。五无间业,其体是何?颂曰:

  

  此五无间中  四身一语业  三杀一诳语  一杀生加行

  

  “分别业品第四之六”。“从此第二,别明业障”,前面的烦恼障、异熟障,这些好懂,业障里边,把它再明细地讲一下。“从此第二,别明业障”,烦恼障后边要讲,后边大大地讲烦恼;那么异熟,讲《世间品》的时候,异熟报,那些都讲过了;业障,这里是讲《业品》,把业障特别讲。“就中分六”,讲业障,分了六科来讲。“一、明业障体,二、明破僧,三、明成逆缘,四、明加行定,五、明罪重大果,六、明无间同类 ”,就是说无间罪的同类。真正的无间罪,固然是不一定每个人都有,但是无间罪同类的,却是要犯起来还是容易,罪还很重,这是无间的边边罪。

  

  

  “此下第一”,第一科,出业障的体。“论云:于前所辨,三种障中,说五无间,为业障体”,三个障,重障里边,业障的体就是五无间罪。“五无间业,其体是何”,那么这五无间业,到底是什么体呢?

  

  “颂曰:此五无间中,四身一语业,三杀一诳语,一杀生加行”,这五无间罪的体,四个是身业,一个是语业。四个身业好懂,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都是身业,都是身造的业;破僧是语业,这个一般人恐怕不知道,所以这个里边,特别要明破僧的事情,讲得特别多。破僧是语业,什么语业呢?虚诳语。那么这个身业里边,四个身业里边,三个是杀业,杀父、杀母、杀阿罗汉,是真的杀掉的;那么一个是杀生加行,不能成根本业罪。因为佛是杀不死的,只能是出一点血就完了,出一点点,很轻微出一点血,但是加行的罪是有了。虽然是加行,却也是无间罪,因为佛的这个福田是太大了,对他一点点的加行,也成无间罪。

  

  

  

  释曰:初句标也,四身一语业者,杀父、害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此四身业;破和合僧,此一语业。三杀一诳语者:谓害父母、杀阿罗汉,名为三杀;破僧诳语,名一诳语。此四是根本业道也。一杀生加行者:一、谓出佛身血,是杀生加行罪。以如来身不可害故,无根本也。问:破僧是虚诳语,何缘名破僧?答:因受果名。诳语是因,僧破是果。谓因诳语,僧方破故;或此诳语,能破僧故,名为破僧。从用为名。

  

  “释曰:初句标也”,标无间罪。这五无间里边,四个是身业,一个是语业,“四身一语业”,四身业,一语业。杀父、害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都是身业,身体干的事情;破和合僧是语业,是嘴里说的事情。

  

  “三杀一诳语”,这个身业、语业里边到底是什么罪呢?身三口四有七种,那属于哪一类呢?“三杀”,三种是杀业,一个是虚诳语,语业里边是虚诳语。那么哪三个杀呢?杀父、杀母、杀阿罗汉是杀业,“名为三杀”。“破僧诳语”,破和合僧是虚诳语,“名一诳语”。“此四是根本业道也”,这四个是根本业道,这个根本业道是特别重的根本业道,叫无间业。

  

  一个杀生加行,最后是一个杀生加行,是什么呢?“谓出佛身血”。佛是福德圆满的,不能杀害的,是杀生的加行罪。“以如来身不可害故”,佛的身体是不可害的,害不了的,根本业道是成就不了,但是这个加行的罪也够重了,也属于无间之一,五无间罪的一个。

  

  “问:破僧是虚诳语,何缘名破僧”,既然破僧是虚诳语,那么怎么叫破僧呢?该说虚诳语,这跟破僧两个好象是挂不上钩。

  

  “答:因受果名,诳语是因,僧破是果,谓因诳语,僧方破故,或此诳语,能破僧故,名为破僧,从用为名”,一个是因果为名,一个是从它的作用为名。因是虚诳语,说了虚诳语之后,最后得到的果就是破僧,僧就破掉了。那么因上安果的名词,虚诳语是因,它把破僧的果的名字放到因上去说,这叫作破僧。这是六离合释哪一释?你们回去讨论去。那么另外一个,从作用为名,这个虚诳语,它能起破僧的作用,所以说虚诳语就叫作破僧,从它的作用安名的。这又是什么释?你们自己去讨论。

  

  这是把无间罪的体拿出来了,四个是身业,一个是语业。身业里边,三个是杀业,一个是属于杀的加行。语业是虚诳语,叫破僧。为什么虚妄语叫破僧呢?他又把它的两种解释的方式讲了一下。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这个一听就懂了,破僧到底是怎么回事情呢?

  

  

  

   丁二 明破僧

  

   戊一 明破僧体及成

  

  从此第二,明破僧。就中分五:一、明僧破体及成,二、明能破成时处,三、明具缘成破僧,四、明破二僧别,五、明无破*轮时。且第一、明破僧体及成者,论云:若尔僧破,其体是何?能、所破人,谁所成就?颂曰:

  

  僧破不和合  心不相应行  无覆无记性  所破僧所成

  

  “从此第二,明破僧,就中分五:一、明破僧体及成”,僧破的体是什么?怎么样子成就破僧?“二、明能破成时处”,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能够成就破僧?“三、明具缘成破僧”,破僧要几个缘?第四,“明破二僧别”,两个僧,一个转*轮僧,一个是羯磨僧,破两种僧。第五,“明无破*轮时”,明破*轮时,破*轮僧什么时候有?破羯磨僧,下面讲了,是什么时候都有。破*轮僧却不是一般时间都有的,要佛在世才有。

  

  “且第一,明破僧体”,什么叫破僧?我们先把它的体讲一下。“论云”,先引《俱舍论》来说。“若尔僧破,其体是何”,照你这么说破僧是虚诳语,那么既然是虚诳语,它破僧的体到底是什么东西呢?你说虚诳语是因,它的果是僧被破掉,那么破僧是怎么回事情?它以什么为体呢?“能所破人,谁所成就”,能破的人、所破的人,怎样子成就? 

  

  “僧破不和合”,先说出体,僧破,它的体就是不和合,心不相应行里边一个不和合,那么这个就叫破僧的体。“无覆无记性”,它本身是无覆无记的。“所破僧所成”,这个破僧,从所破的僧分了两边,一个和合的僧团分了两部分,个别地做羯磨,做佛事,那么就是成了一个破僧,所破的僧,它成就破僧。

  

  

  

  释曰:僧破不和合者,谓僧破体,是不和合性。此不和合于和合上,非得为体。谓僧未破,众共和合,许有圣道,得入圣。僧被破已,失和合性,于和合上,有非得生,名不和合。故不和合性是和合上,非得为体。

  

  “僧破不和合”,什么叫“僧破不和合”?“谓僧破体,是不和合性”,这个不和合是什么东西呢?就是和合的一个非得,和合下一个非得为它的体。不和合就是什么东西呢?就是没有和合了,就是和合的非得。得了和合是和合,和合的非得就是不和合。

  

  “谓僧未破,众共和合,许有圣道,得入圣,僧被破已,失和合性”,假使僧被破了之后不和合,“于和合上有非得生”,本来是和合的,和合上得了一个非得,这个就叫不和合。这叫做不和合,“故不和合性,是和合上非得为体”,所以说破僧,就是本来是和合的,现在和合来一个非得,就是和合没有了,和合没有就叫是破僧。所以它的破僧的体,就是和合上的非得。本来是个和合,和合得了非得,就是没有了,那么就是破僧的体。

  

  

  

  心不相应行,无覆无记性者,此不和合,心不相应,行蕴所摄,是无记性。问:既无记性,岂成无间?答:如是破僧,因诳语生,诳语是无间,故说破僧是无间果,非无间体。因受果名,故说无间,名为破僧。…

《俱舍论颂疏讲记 业品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