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是退化,這個退化也不是絕對的。劫初的時候,無量歲,慢慢地退化到十歲,十歲以後,又進化,又發展,進化到八萬歲,八萬歲之後,又退化到十歲。這裏邊確實,不是一貫地發展、進步,也不是永遠是退步,是某一個時期退步,某一個時期進步。佛教的社會的發展史是這樣子的,不是永遠的一個直線的發展、進步,也不是一個直線的永遠是退下去,要看什麼時候來說噢。現在劫初來說,剛剛從光音天變到人間,這是顯然是退化。“從此第叁,明劫初有王”,我們劫初之後,第一個王是怎麼來的?那麼這個第一個王怎麼來的,是一連串的進化的事情,這發展的事情都要談到。因爲王來不是偶爾的,有他的因緣,這些因緣,就是劫初以後的變化。
“論雲:劫初人衆,爲有王爲無?”他的第一個問題呢,就是劫初的時候,, 有沒有王的?那麼就是這裏講這個問題,講這個問題又附帶了很多問題。我們講,這現在社會上的講法,劫初的時候,是原始的共産主義,是沒有王的,大家是平等平等,確實是這樣子。我們說,不但是印度的佛教裏記載如此,在中國的以前的,古代的典籍也這樣子。劫初的時候,一開始的時候,大家都是平等,富樂,大同世界,沒有什麼高下,貴鄙,窮富的分別都沒有,大家都是平等,最理想的世界。這個在佛教裏說起來呢,很有理由,因爲從光音天下來的,當然是大家平等,又是非常之品德也高,也沒有什麼鬥爭,也沒有什麼欺騙的事情,那時就是大同世界嘛,就是那個樣子。“從此第叁,明劫初有王,論雲:劫初人衆,爲有王爲無?”到底有沒有王的?是沒有的。
“頌曰:劫初如色天”,劫初的時候,跟色界天一樣,“後漸增貪味”,慢慢的貪了味道,就變化了,“由惰貯賊起”,由懶惰,東西本來是不要藏的,他藏了,你藏了之後,就會有人要偷,賊也起來了。“爲防雇守田”,那麼爲了防止有賊來偷呢,就要推一個人作王,他來作公道,這個時候王就出來了。就是開始不需要王,正因爲人的品德下降了,自己要東西,本來是共産主義,大家是共同的,不要私自藏起來的。後來私心雜念作怪,把東西自己也藏了,要藏的話,就有賊來偷,來偷的話,你要保護自己的財産的話,那就得要立一個王來管著這個事情。來偷的話,要懲罰他了,這樣子就需要一個王,大家推一個王出來。這個時候開始有王,以前是沒有的。
“釋曰:劫初時人,皆如色界。諸根無缺,形色端嚴。身帶光明,騰空自在。飲食喜樂,長壽久住”,在劫初的時候,就是大同世界,都是從色界天,光音天下來的,跟色界光音天的人一樣,諸根無缺,他的根非常之完整,沒有殘缺的,形色端嚴,天人的樣子嘛,天上下來的,形色很端嚴的。長得非常端正的,莊嚴的,身上還有光明,色界天有光明的,他帶著光明下來。騰空自在,要飛就飛,我們說現在要飛機,不要,他要飛就飛起來了。飲食喜樂,不是吃東西很高興,他沒有那麼貪,他的飲食就是禅悅爲樂,禅定中的喜樂是飲食,不吃東西的,他有禅定中的喜樂,二禅不是定生喜樂嗎?他以這個喜樂爲他的飲食,所以也是長壽久住。他的壽命也長,那個時候,劫初是無量歲,說不清楚幾歲,因爲光音天的人壽命,我們前面講過了,長得不得了,天文數字。那你說,一般人就說個無量就完了,很長很長,那麼怎麼是退化的呢?
有如是類地味漸生,其味甘美,其香欝馥。時有一人,禀性躭味,齅香取食,余人隨學,競取食之,爾時方名初受段食。資段食故,身漸堅重,光明隱沒,黑暗便生,日月衆星,從茲出現。由漸躭味,地味便隱。從斯複有地皮餅生,競躭食之,地餅複隱。爾時複有林藤出現,競躭食故,林藤複隱。爾時有非耕種香稻自生,衆共取之,以充所食。此食粗故,殘穢在身,爲欲蠲除,便生二道,因斯遂複有男女根生。由二根殊,形相亦異,宿習力故,便相瞻視,因此遂生非理作意,欲貪鬼魅,惑亂身心,失意猖狂,行非梵行,人中欲鬼,初發此時。
“有如是類,地味漸生”,因爲福報所感,在地面上産生一種地味,地味好象什麼呢,我們說就像牛奶的上面積了一個泡,一個很薄的一個,很柔軟的一個奶層一樣的東西,非常好吃,香得很。地面上積了一些很柔軟的,濃的湯一樣的,生酪一樣的東西,這個味當然要比生酪要好得多了。“其味甘美”,這個味道極甜,極好,“其香郁馥”,香味也極好,那麼,這是福報所感了,地上生了這麼一些東西。
“時有一人,禀性躭味,齅香取食。余人隨學,競取食之,爾時方名初受段食”,其中有一個人,人中間千差萬別,雖然都是好的,有一個人差一點點。我們說差一點點,就是一個壞事的根,所以說我們不要差的人進來,差的人進來,你說人多倒是好啊,鬧鬧熱熱的,可是他越來越壞,越來越壞,把整個團體搞壞了。這個就是躭食,貪著東西吃吃,又不算太壞嘛,但是這個東西卻是一個根子,一切壞事情,都這貪裏生出來了。他其中有這麼一個,禀性躭味,他過去的夙世的習性,躭著味道,歡喜貪好味道,他聞到那個香味道,熬不住,他把那個地上的東西取一點出來,嘗嘗看。啊呀!一嘗更不得了,好吃得不得了。他這一吃呢,吃得高興的樣子,人家看了,你幹嘛,那麼高興幹什麼?這個東西好吃,好吃,贊歎。人家,你怎麼好吃嘛,他也嘗一嘗,一嘗,都好吃,“竸取食之”,大家都爭了去吃了。“爾時方名初受段食”,這個時候開始段食,欲界人間的段食,這個時候開始。本來是喜樂爲食,禅悅爲食,吃了段食,過患就來了。
“資段食故,身漸堅重,光明隱沒,黑暗便生。日月衆星,從茲出現”,他因爲吃了段食呢,身也重了,光明也沒有了,本來是光明體,慢慢地堅硬了,成了物質的、硬梆梆的東西,重也重得很,飛不起來了。我們以前不是講過嗎?外道仙人,他碰到公主的手之後,神通沒有了,飛不起來了,糟糕,祗好走回去了。這個更糟糕了,他光明沒有了,身上重了,飛不起來,要回光音天,飛不上去了。那走又走不上去的了,這個外道還好走回去,他走也走不回去了,那這麼一下,那永遠是插隊落戶,永遠是定居在地面上,不能回去了。“光明隱沒”,光明也沒有了。本來是不要太陽、月亮的,他身上有光明,整個地面是光明的。現在他身上光明沒有了,糟糕了,天一片黑。這個時候,福報所至,突然有太陽、月亮、星出現,這個有白天晝夜,就這麼開始了。
“由漸躭味,地味便隱”,這個東西越貪越少,所以財富不要貪的,你越是悭貪,越是財富要少,你是保護的好,越會少下去。那麼你貪了味道之後,本來是天然長那些地味,好得不得了。因爲你一貪味道呢,去嘗它的味道,貪吃了,地味就沒有了,“地味便隱”,但是這個地味沒有了。
因爲還有點福報了,“從斯複有地皮餅生”,這個地味,那麼柔軟的,那個跟奶油一樣的東西沒有了,但是地皮餅,一種像烤餅一樣的地皮,地上一層皮,跟餅一樣的,生出來了。當然這個餅也很好吃了,“竸躭食之”,既然奶油一樣的地味沒有了,餅來了也好啊,有吃的比沒有好,吃!那麼吃,吃,吃,又貪起來了,竸躭食之,又爭著又吃了。這樣一吃的話,“地餅複隱”,地餅的福報也沒有了,地餅也吃不到了。
“爾時複有林藤出現”,地餅沒有了,再差一點,還有一種飲食,林藤,這個藤,跟樹林一樣的,成林的那些東西。那我們想什麼東西呢?我們現在的食品裏邊,不是有一些跟麻花一樣的,一根一根的那些東西?大概那一類的。當然味道比這個好得多,因爲劫初時候人的福報很大,感的果報也好。雖然地味、地餅沒有了,林藤出來,還是好吃,又“竸躭食故”,又是貪味道,拼命是搶了吃。“林藤複隱”,這個東西也沒有了。
“爾時有非耕種香稻自生”。自然香稻,一種稻,就是稻谷了,這個稻谷不要人種的,而且是非常香的,比我們的谷要好吃得多了,而且不要人下去種,自己會長的,自然長的香稻,生出來了。又是爭著要吃,這個自然香稻,慢慢地退化,我們現在的谷、大米,就是這個的種子下來的。那麼,“衆共取之”,大家又拼命拿來吃,“以充所食”,也拿來去做飲食的,做爲自己的飲食。
“此食粗故,殘穢在身,爲欲蠲除,便生二道”,這個越吃越粗了,開始地味是最微細的,跟奶油一樣的細東西,後來是地餅,是烤餅一樣的,也是很細的,林藤也是很細,自然香稻粗一點了。我們不是講過嗎?段食有粗有細,劫初的段食是最細的,沒有排泄物的。那麼吃了自然香稻以後,那要排泄了,大小便有了,“殘穢在身”,吃了營養吸完了,還有渣子在身上,這個渣子身上要蠲除了,要排掉,你不排掉,你身上是成垃圾堆了,那不行了,所以說要蠲除。蠲除呢,就是大小二便就來了,要大小二便的,大小二便道就生出來了。所以說劫初的是光音天來的,沒有男女相,大小二便道有之後,男女相就顯了。
“因斯遂複有男女根生”,因爲有大小便的時候,男女根也生出來了,這是宿世的習氣,男的習氣就生男根,女的習氣就生女根。無始以來的那些種子,慢慢的,經過那些退化的作用呢,那些不好的種子就現行了。
“由二根殊,形相亦異”,因爲二根不同,它的長的相也不一樣,這個我們前面都講過,男根,男的,身體也宏偉,聲音宏亮,身體高大等等,歡喜搞軍馬的事情。女根的作用,就是身體要細一點,嫩一點,聲音要尖一點,喜歡呢,針繡呢,這一類的東西,形相、志樂都不一樣,“宿習力故”,這是過去的習氣的力量。“便相瞻視”,這個無始以來,貪欲習氣又生出來了,本來是沒有男女根,是光音天的天人,這些習氣隱在裏邊,沒有緣嘛。
我們經常說的,修行就是把住這個關口,不要接觸那些緣,沒有那個緣,自然煩惱不生,你緣來了,煩惱又沒斷掉,煩惱,你是凡夫,怎麼斷掉呢?聖者才能慢慢斷煩惱,見了道…
《俱舍論頌疏講記 世間品》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