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俱舍論頌疏講記 世間品▪P14

  ..續本文上一頁有問題?討論的時候,反正我們看,新的總是困難比較多一點了,就是在討論中間,要提出自己的不懂的地方,噢。今天我們接下去,四生。昨天我們開了端,四生,胎、卵、濕、化。

  “從此第六,明四生。論雲:于前所說諸界趣中,應知其生,略有四種”,前面說的叁界、五趣裏邊,它的生,有情的生,有四種,那麼下邊就是說什麼四種?“何等爲四?何處有何?”哪四種生?什麼地方有什麼生?

  “頌曰:于中有四生,有情謂卵等”,在叁界五趣裏邊,生有四種。那麼哪四種呢?就是有情的生有四種。卵等,胎、卵、濕、化,等就是等其它叁種。“人傍生具四”,下面就是分別了,“何處有何?”哪些地方?有什麼生?那麼就人開始。人、傍生——畜生,一共四種都有,胎、卵、濕、化都有。地獄、天、中有這是化生。“地獄及諸天,中有唯化生”,那麼化生的一類。“鬼通胎化二”,鬼胎生、化生都有。把五趣都分開了,五趣分別了,叁界也分別了。

  

  釋曰:前兩句答第一問,下四句答第二問。于中有四生者,標數。于叁界中生,有四生也。

  “釋曰:前兩句答第一問,下四句答第二問”,就是何等爲四?胎卵,卵等,何處有何?那麼人傍生具四,一直到鬼通胎化二,第二個問題。“于中有四生者,標數”,有四個生,要把數字先標。

  我們說學法相,法相法數,在學佛的法相裏邊,數字是定的,我們以前學過,新來的不知道,五蘊。五蘊是色、受、想、行、識。這是法相,它的數,法數就是有五個,不能六個,也不能四個,前面都講過了,多一個也不行,少一個也不行。那麼就是數也是有定的,名相的內涵也是一定的,這是學法相必定要知道的,不能含含糊糊。我們經常說“差不多先生”,在學佛法裏邊,是不能進來的,一定要是一就是一,二是就是二,不能含含糊糊。

  “于叁界中有四生”呢,有四個生,叁界投生有四種方式。

  

  有情謂卵等者,列名。謂諸有情類,有四種生:卵生、胎生、濕生、化生。如孔雀等,生從卵谷,是名卵生;如牛馬等,生從胎藏,是名胎生;如飛蛾等,生從濕氣,是名濕生;如諸天等,諸根頓具,無而欻有,是名化生。

  “有情謂卵等”,它的名字,那麼哪四生呢?“謂諸有情類,有四種生”,卵、卵生等,等下邊的胎生、濕生、化生。

  “如孔雀等,生從卵殼,是名卵生”,什麼叫卵生?這個大家都知道的,孔雀、鳥、雞等等,它生的時候,從蛋裏邊孵出來的,叫卵生。

  “如牛馬等,生從胎藏,是名胎生”,牛馬,包括狗、貓,胎裏生的,這叫胎生。

  “如飛蛾等,生從濕氣,是名濕生”,飛蛾,那些蚊子等類的,它們從濕氣裏生的,叫濕生。那麼這裏就是有些問題。我們說濕生,有些困難,是濕氣裏邊變出來的,但是有些它卻是有卵的,它下了卵之後,濕氣的滋潤,它慢慢就長成這個蚊子之類的東西。那麼這是到底卵生還是濕生?你們去想這個問題,我們暫時不說。

  “如諸天等,諸根頓具,無而欻有,是名化生”,化生,就是很突然了,它一生出來,五根全的,它本來沒有的,一下子就生出來了,不是一點一點長大的,一下子就出來了,五根出來就全的。天一樣,天之類等,那麼中有、地獄,都是化生。那麼化生的,它生下來是無中生有,突然之間生出來了,那麼死掉,怎麼呢?死掉也沒有了。所以說這個人呢,這些胎生的,那些卵生的也好,胎生的也好,死掉之後要處理的,可以吃它肉,畜生可以吃它的肉,或者人嘛,需要火葬、土葬,而化生的卻不需要這些,生的時候,從無中這麼生出來了,死掉以後,你要吃它肉,吃不到的,它沒有了,什麼都沒有了,它就化掉就沒有了。那麼也不需要處理什麼事情了,化生的人它沒有就什麼沒有了,不要火葬,什麼東西,都不需要。那麼這是化生,天是這樣子的,那麼下邊就是根據頌來講了。

  

  人傍生具四者,人傍生趣,各具四生。人卵生者,謂如世羅、邬婆世羅,生從鶴卵;鹿母所生,叁十二子。盤遮羅王,五百子等。解雲:世羅,此雲大山,邬婆世羅,此雲小山,近山生故,以山爲名。 《婆娑論》3雲:昔于此洲,有商人入海,得一雌鶴,形色偉麗,奇而悅之,遂生二卵,于後卵開,生二童子,端正聰明,年長出家,得阿羅漢果,大者名世羅,小者名邬婆世羅。鹿母是毗舍佉夫人,毗舍佉,是二月星名,從星爲名,此雲長養,即功德生長也,是彌伽羅長者兒婦,有子名鹿,故名鹿母,從子爲名,生叁十二卵,卵各生一兒。

  “人傍生具四”,人跟畜生,人趣、傍生趣,四種生都有,“各具四生”。

  那麼先說人。人卵生的有沒有?當然一般性都是胎生,但是我們說,不能說沒有,既然是有,那就是四個生,也有卵生的人。那麼這個過去記載裏邊,“謂如世羅、邬婆世羅,生從鶴卵,鹿母所生”,有兩個人,他是世羅跟邬婆世羅,從鶴蛋裏生的。“盤遮羅王”,他生了五百個孩子,也是卵生的。那麼這個事情呢,是曆史記載上有了,在佛的文獻裏來了,佛教文獻裏有這些。

  那麼它具體是怎麼回事?下邊“解雲:世羅,此雲大山”,世羅,這個是印度話,叫大山,邬婆世羅就是小山,他們兩個兄弟都是靠山生的。這個跟大路尊者、小路尊者一樣的,他路上生的,就取一個名字叫路,後面養個弟弟,又是路上生的,那麼一個大路,一個小路。他們兩個是靠山邊生的,一個是大山,一個是小山。“近山生故”,他是靠山邊的生的,那麼以山爲名。

  那麼這個他們的記載呢,在《大毗婆沙論》裏邊:“昔于此洲,有商人入海,得一雌鶴,形色偉麗,奇而悅之,遂生二卵,于後卵開,生二童子,端正聰明,年長出家,得阿羅漢果,大者名世羅,小者名邬婆世羅”,這在我們中國的記載上也很多,在上古的時候,人獸是可以産生一些雜交的事情。那麼這一個商人,他到海裏去采寶了,抓到一個雌的鶴,長得很好,他很奇怪,很歡喜它。然後呢,這個鶴就生了兩個蛋,兩個卵。這個卵呢,因爲是人跟它生的,卵開之後,雖然是蛋呢,裏邊都是人,兩個童子。這個童子生出來,卻是很聰明,很端正,年長出家的,得阿羅漢果,等到長大之後,兩個兄弟都得阿羅漢果。那麼就是卵生的一個例,大的叫世羅,小的邬婆世羅。

  另外一個,“鹿母是毗舍佉夫人”,她是一個很有賢德的一個女人。“毗舍佉是二月星名”,他們,印度的二月的一個星,叫做毗舍佉。“從星爲名”,他的孩子,他這個人大概是二月間生的,把二月的星的名字叫他,叫“長養”。二月的星,能夠長養萬物,所以他也叫長養,他也叫長養,他就是功德長養,不是生那些谷稻之類,就是取那個長養的名字,它的含義就是他的功德能夠增長。但是這個長者,叫“彌伽羅長者”,媳婦,這個曆史上,佛教裏邊,有他的這個公案,他的事情很多。“有子名鹿,故名鹿母”,她的一個孩子,名字叫鹿,所以她呢,有一個外號叫鹿母。“從子爲名,生叁十二卵,卵各生一兒”,她這個很賢能了,很好一個人了。但是呢,因爲過去業報的關系,她養了叁十二個蛋,這叁十二個蛋呢,長出來都是彪形大漢,都是氣力大得不得了的大力士。

  這個叁十二個大力士呢,國王很歡喜,就叫他們進去王宮。有一次,他們一個小的,一個小兄弟呢,在路上大概吃醉了,還是什麼?得罪了一個大臣,把他侮辱了,還是怎麼樣。這個大臣懷恨在心,甘心要把他們去掉。那麼因爲他們國王很歡喜呢,進出王宮是自由的,不經過什麼搜查了什麼的,大臣就利用這個機會假裝沒有那個事,送這叁十二個兄弟一個金的馬鞭子。這叁十二個兄弟看這個金鞭子,當然他們是勇士,都歡喜騎馬的,那看了鞭子很歡喜,那隨身帶在身邊,就帶了這個金鞭子進去王宮。

  這樣子呢,這個大臣看到他們這樣子,中他計了,他送了叁十二個金鞭與那個叁十二個兄弟,就是想謀害他們。這個很毒啊。一個人侮辱了他,就要把叁十二個都除掉。這個金鞭子有刀的,那是很厲害的刀,放在金鞭子裏。這叁十二個兄弟不知道裏邊有刀,他們就帶了鞭子進去,結果,後來這個大臣在國王邊上說這個閑話,您啊!國王啊,您要注意啊!這叁十二個勇士,氣力又大,他們進出王宮,進進出出,不安全了。國王說怎麼不安全了,他們對我很忠誠的,怎麼回事啊?他說你不相信,你搜搜看嗎。結果呢,把他們鞭子搜出來,每人鞭子裏都有一把刀,結果國王氣得不得了,就把他們都全部殺掉了。

  殺掉以後,這個毗舍佉母,那個時候還沒知道。那麼這個時候,佛就來度她,因毗舍佉母是很有善根的人,佛知道她,知道叁十二個孩子,如果給他國王殺掉了,決定要內心很傷痛,或者要危及生命的。那麼這個叁十二個孩子,很好的孩子啊,都是又是大力士,是國家的武將了,那麼這樣子全部給他殺完了。佛在這個報信的人還沒有到毗舍佉母的她家裏報信之前,就先去給她說法。毗舍佉母是一個有善根的人,經過佛一說法呢,當下證果,叁果。證了叁果之後,那個使者報信了,你的孩子都殺掉了,她也是,心裏就沒有那麼痛苦了。叁果,這些事情,欲界的事情,根本就不在乎了。所以呢,沒有受損害。

  這是佛的善巧。他們業報上,有這麼一段因緣,佛就是在他沒有報信之前,先給她說了法,先使她是開了悟,證了果。所以說,這個不好的消息傳來呢,她就是稍微一點頂的,好象感到一些感覺就是,沒什麼大的痛苦,這是證了果的人,就是這樣子了,不會被人間的事情所牽動了。

  過去還有一個公案,過去在一個,還是佛在世的時候,有一些,那個地方就是都是信佛的人,修行都很好。他們父親跟孩子,在地上耕地,耕了一半,那個孩子就因爲業報了,他就倒在地下呢,死掉了。這時候,有兩個旅客經過這個地方,看他們兩個種地,突然一個人倒下去死了,他們跑過去,他們對父親說,唉呀!你的孩子死了,報…

《俱舍論頌疏講記 世間品》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