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俱舍论颂疏讲记 世间品▪P14

  ..续本文上一页有问题?讨论的时候,反正我们看,新的总是困难比较多一点了,就是在讨论中间,要提出自己的不懂的地方,噢。今天我们接下去,四生。昨天我们开了端,四生,胎、卵、湿、化。

  “从此第六,明四生。论云:于前所说诸界趣中,应知其生,略有四种”,前面说的三界、五趣里边,它的生,有情的生,有四种,那么下边就是说什么四种?“何等为四?何处有何?”哪四种生?什么地方有什么生?

  “颂曰:于中有四生,有情谓卵等”,在三界五趣里边,生有四种。那么哪四种呢?就是有情的生有四种。卵等,胎、卵、湿、化,等就是等其它三种。“人傍生具四”,下面就是分别了,“何处有何?”哪些地方?有什么生?那么就人开始。人、傍生——畜生,一共四种都有,胎、卵、湿、化都有。地狱、天、中有这是化生。“地狱及诸天,中有唯化生”,那么化生的一类。“鬼通胎化二”,鬼胎生、化生都有。把五趣都分开了,五趣分别了,三界也分别了。

  

  释曰:前两句答第一问,下四句答第二问。于中有四生者,标数。于三界中生,有四生也。

  “释曰:前两句答第一问,下四句答第二问”,就是何等为四?胎卵,卵等,何处有何?那么人傍生具四,一直到鬼通胎化二,第二个问题。“于中有四生者,标数”,有四个生,要把数字先标。

  我们说学法相,法相法数,在学佛的法相里边,数字是定的,我们以前学过,新来的不知道,五蕴。五蕴是色、受、想、行、识。这是法相,它的数,法数就是有五个,不能六个,也不能四个,前面都讲过了,多一个也不行,少一个也不行。那么就是数也是有定的,名相的内涵也是一定的,这是学法相必定要知道的,不能含含糊糊。我们经常说“差不多先生”,在学佛法里边,是不能进来的,一定要是一就是一,二是就是二,不能含含糊糊。

  “于三界中有四生”呢,有四个生,三界投生有四种方式。

  

  有情谓卵等者,列名。谓诸有情类,有四种生:卵生、胎生、湿生、化生。如孔雀等,生从卵谷,是名卵生;如牛马等,生从胎藏,是名胎生;如飞蛾等,生从湿气,是名湿生;如诸天等,诸根顿具,无而欻有,是名化生。

  “有情谓卵等”,它的名字,那么哪四生呢?“谓诸有情类,有四种生”,卵、卵生等,等下边的胎生、湿生、化生。

  “如孔雀等,生从卵壳,是名卵生”,什么叫卵生?这个大家都知道的,孔雀、鸟、鸡等等,它生的时候,从蛋里边孵出来的,叫卵生。

  “如牛马等,生从胎藏,是名胎生”,牛马,包括狗、猫,胎里生的,这叫胎生。

  “如飞蛾等,生从湿气,是名湿生”,飞蛾,那些蚊子等类的,它们从湿气里生的,叫湿生。那么这里就是有些问题。我们说湿生,有些困难,是湿气里边变出来的,但是有些它却是有卵的,它下了卵之后,湿气的滋润,它慢慢就长成这个蚊子之类的东西。那么这是到底卵生还是湿生?你们去想这个问题,我们暂时不说。

  “如诸天等,诸根顿具,无而欻有,是名化生”,化生,就是很突然了,它一生出来,五根全的,它本来没有的,一下子就生出来了,不是一点一点长大的,一下子就出来了,五根出来就全的。天一样,天之类等,那么中有、地狱,都是化生。那么化生的,它生下来是无中生有,突然之间生出来了,那么死掉,怎么呢?死掉也没有了。所以说这个人呢,这些胎生的,那些卵生的也好,胎生的也好,死掉之后要处理的,可以吃它肉,畜生可以吃它的肉,或者人嘛,需要火葬、土葬,而化生的却不需要这些,生的时候,从无中这么生出来了,死掉以后,你要吃它肉,吃不到的,它没有了,什么都没有了,它就化掉就没有了。那么也不需要处理什么事情了,化生的人它没有就什么没有了,不要火葬,什么东西,都不需要。那么这是化生,天是这样子的,那么下边就是根据颂来讲了。

  

  人傍生具四者,人傍生趣,各具四生。人卵生者,谓如世罗、邬婆世罗,生从鹤卵;鹿母所生,三十二子。盘遮罗王,五百子等。解云:世罗,此云大山,邬婆世罗,此云小山,近山生故,以山为名。 《婆娑论》3云:昔于此洲,有商人入海,得一雌鹤,形色伟丽,奇而悦之,遂生二卵,于后卵开,生二童子,端正聪明,年长出家,得阿罗汉果,大者名世罗,小者名邬婆世罗。鹿母是毗舍佉夫人,毗舍佉,是二月星名,从星为名,此云长养,即功德生长也,是弥伽罗长者儿妇,有子名鹿,故名鹿母,从子为名,生三十二卵,卵各生一儿。

  “人傍生具四”,人跟畜生,人趣、傍生趣,四种生都有,“各具四生”。

  那么先说人。人卵生的有没有?当然一般性都是胎生,但是我们说,不能说没有,既然是有,那就是四个生,也有卵生的人。那么这个过去记载里边,“谓如世罗、邬婆世罗,生从鹤卵,鹿母所生”,有两个人,他是世罗跟邬婆世罗,从鹤蛋里生的。“盘遮罗王”,他生了五百个孩子,也是卵生的。那么这个事情呢,是历史记载上有了,在佛的文献里来了,佛教文献里有这些。

  那么它具体是怎么回事?下边“解云:世罗,此云大山”,世罗,这个是印度话,叫大山,邬婆世罗就是小山,他们两个兄弟都是靠山生的。这个跟大路尊者、小路尊者一样的,他路上生的,就取一个名字叫路,后面养个弟弟,又是路上生的,那么一个大路,一个小路。他们两个是靠山边生的,一个是大山,一个是小山。“近山生故”,他是靠山边的生的,那么以山为名。

  那么这个他们的记载呢,在《大毗婆沙论》里边:“昔于此洲,有商人入海,得一雌鹤,形色伟丽,奇而悦之,遂生二卵,于后卵开,生二童子,端正聪明,年长出家,得阿罗汉果,大者名世罗,小者名邬婆世罗”,这在我们中国的记载上也很多,在上古的时候,人兽是可以产生一些杂交的事情。那么这一个商人,他到海里去采宝了,抓到一个雌的鹤,长得很好,他很奇怪,很欢喜它。然后呢,这个鹤就生了两个蛋,两个卵。这个卵呢,因为是人跟它生的,卵开之后,虽然是蛋呢,里边都是人,两个童子。这个童子生出来,却是很聪明,很端正,年长出家的,得阿罗汉果,等到长大之后,两个兄弟都得阿罗汉果。那么就是卵生的一个例,大的叫世罗,小的邬婆世罗。

  另外一个,“鹿母是毗舍佉夫人”,她是一个很有贤德的一个女人。“毗舍佉是二月星名”,他们,印度的二月的一个星,叫做毗舍佉。“从星为名”,他的孩子,他这个人大概是二月间生的,把二月的星的名字叫他,叫“长养”。二月的星,能够长养万物,所以他也叫长养,他也叫长养,他就是功德长养,不是生那些谷稻之类,就是取那个长养的名字,它的含义就是他的功德能够增长。但是这个长者,叫“弥伽罗长者”,媳妇,这个历史上,佛教里边,有他的这个公案,他的事情很多。“有子名鹿,故名鹿母”,她的一个孩子,名字叫鹿,所以她呢,有一个外号叫鹿母。“从子为名,生三十二卵,卵各生一儿”,她这个很贤能了,很好一个人了。但是呢,因为过去业报的关系,她养了三十二个蛋,这三十二个蛋呢,长出来都是彪形大汉,都是气力大得不得了的大力士。

  这个三十二个大力士呢,国王很欢喜,就叫他们进去王宫。有一次,他们一个小的,一个小兄弟呢,在路上大概吃醉了,还是什么?得罪了一个大臣,把他侮辱了,还是怎么样。这个大臣怀恨在心,甘心要把他们去掉。那么因为他们国王很欢喜呢,进出王宫是自由的,不经过什么搜查了什么的,大臣就利用这个机会假装没有那个事,送这三十二个兄弟一个金的马鞭子。这三十二个兄弟看这个金鞭子,当然他们是勇士,都欢喜骑马的,那看了鞭子很欢喜,那随身带在身边,就带了这个金鞭子进去王宫。

  这样子呢,这个大臣看到他们这样子,中他计了,他送了三十二个金鞭与那个三十二个兄弟,就是想谋害他们。这个很毒啊。一个人侮辱了他,就要把三十二个都除掉。这个金鞭子有刀的,那是很厉害的刀,放在金鞭子里。这三十二个兄弟不知道里边有刀,他们就带了鞭子进去,结果,后来这个大臣在国王边上说这个闲话,您啊!国王啊,您要注意啊!这三十二个勇士,气力又大,他们进出王宫,进进出出,不安全了。国王说怎么不安全了,他们对我很忠诚的,怎么回事啊?他说你不相信,你搜搜看吗。结果呢,把他们鞭子搜出来,每人鞭子里都有一把刀,结果国王气得不得了,就把他们都全部杀掉了。

  杀掉以后,这个毗舍佉母,那个时候还没知道。那么这个时候,佛就来度她,因毗舍佉母是很有善根的人,佛知道她,知道三十二个孩子,如果给他国王杀掉了,决定要内心很伤痛,或者要危及生命的。那么这个三十二个孩子,很好的孩子啊,都是又是大力士,是国家的武将了,那么这样子全部给他杀完了。佛在这个报信的人还没有到毗舍佉母的她家里报信之前,就先去给她说法。毗舍佉母是一个有善根的人,经过佛一说法呢,当下证果,三果。证了三果之后,那个使者报信了,你的孩子都杀掉了,她也是,心里就没有那么痛苦了。三果,这些事情,欲界的事情,根本就不在乎了。所以呢,没有受损害。

  这是佛的善巧。他们业报上,有这么一段因缘,佛就是在他没有报信之前,先给她说了法,先使她是开了悟,证了果。所以说,这个不好的消息传来呢,她就是稍微一点顶的,好象感到一些感觉就是,没什么大的痛苦,这是证了果的人,就是这样子了,不会被人间的事情所牵动了。

  过去还有一个公案,过去在一个,还是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些,那个地方就是都是信佛的人,修行都很好。他们父亲跟孩子,在地上耕地,耕了一半,那个孩子就因为业报了,他就倒在地下呢,死掉了。这时候,有两个旅客经过这个地方,看他们两个种地,突然一个人倒下去死了,他们跑过去,他们对父亲说,唉呀!你的孩子死了,报…

《俱舍论颂疏讲记 世间品》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