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信啊!給你們家裏去報個信,他父親說,報信可以,給她說一下,今天送飯,送一個人的飯好了,不要送兩個人的飯了。他根本沒有在乎,生死嘛,是業報的事情嘛,他們都懂,明業果什麼都懂的,死了一個孩子嘛,痛苦,有什麼痛苦呢?都是業報現了,他就生出來了,業報完了,他就走了,這是跟著業在轉了。
結果呢,他就跑得去,他跑到他們家裏去,對他母親說,唉呀!你們這個,他的孩子的父親,真是殘酷得很啊,心硬得很,他的兒子在他身邊倒下去了,無動于衷,他叫我來給你報信,送一個人的飯了,不要送兩人飯。他母親聽到之後,噢,他倒了,他業報到了,我今天就燒一個飯好了,不要多燒,也無所謂,唉!這個旅客奇怪得不得了,這個國家的人怎麼心那麼硬的了,夫妻兩個,老夫婦兩個,祗有一個孩子,他沒有了,都無動于衷,一個說祗要送一個人的飯好了,一個說我好省點氣力了,祗要燒一個人就可以。
那個很奇怪,去問了佛呢,佛說他們都已經裏邊證了果的人了,不是一般的人,所以對這些事情,人間的喜怒哀樂,這個悲歡離合,根本無動于衷,無所謂了。那就是說,我們這個佛教在世間上,我們不要說這個,什麼度衆生,說得那麼大,就是我們要保持我們的精神狀態,不受那些憂慮的傷害,永遠保持那個愉快的心情,也是要修佛法。
這個心理學,我們很希望現在的一批人,能夠把佛教的心理學,好好地研究一番,將來可以做出很大的貢獻。過去一段時間,日本曾經做了這個努力,佛教心理學,下了很多功夫,但是沒有做出成績來,後來又暗下去了,很長一段時間就沒有人搞那些事情了。但是我感到這個佛教心理學,探討下去,一定可以有很大的功效的,至少在這個醫學上,心理治療方面會起很大作用,那麼對精神病之類的決定有大效果。這個我看值得研究。
般遮羅王有妃,生五百卵,生已羞恥,恐爲災變,以小函盛,棄殑伽河,隨流而去,下有鄰國王,因觀河水有函,遣人接取見卵,將歸城內,經數日間,各出一子,養大骁勇,所往皆伏,無敢敵者。時彼鄰國王,與彼父王,久來怨雠,欲遣征伐,先作書告,今欲決戰,尋後兵至,圍繞其城,即欲摧破。般遮羅王,極大忙怖,王妃問委,慰喻王言:王不須愁,此五百子,皆是我兒,具陳前事,夫子見母,惡心必息。妃自登城,告五百子,說上因緣,如何今者,欲造逆罪,若不信者,各應張口,妃按兩乳,有五百道乳,各注一口。應時信伏,因即和好,兩國交通,各無征伐。
下邊我們說下去。還有卵生的,就是有個“般遮羅王”,他的一個妃子,“生五百卵,生已羞恥,恐爲災變,以小函盛,棄殑伽河,隨流而去”,在這個般遮羅王呢,有個妃子,生了五百卵。她生了孩子呢,生了五百個蛋,生了之後感到很羞恥,還不好意思。那麼她恐怕,還有迷信了,這五百個蛋,是不祥的事情,那麼就把它掉了河裏去了,藏了個小盒子呢,掉在河裏邊,隨流而去,隨河水淌下去。
這個河的下流,一個鄰國,他的國王呢,他有一次去河邊去看看呢,他看到有個小的盒子漂過來,他就派人去看,這是什麼東西?一拿過來看呢,裏邊有五百個卵,他看了很奇怪拿回去了。拿回去之後呢,“經數日間,各出一子,養大骁勇,所往皆伏,無敢敵者”,這個國王他盒子拿回去之後,過了幾天,每一個卵都産生一個孩子,這些孩子長大之後呢,非常勇敢,氣力又大,所往皆伏,所往無敵,你打哪裏,那裏都要打不過他,都伏他的,無敢敵者,沒有給他對抗的。那麼這個,他一下子得了五百個大將,不得了,這個國家就強起來了。
“時彼鄰國王,與彼父王,久來怨雠,欲遣征伐”,那麼這個國王,恰恰跟上流的那個國王,曆史上是有怨雠的,雠怨,那麼這是世雠,趁這個時候,他說我有五百個大將,可以報雠去了,他就要去討伐他了。“先作書告”,就是打仗之前,就是告訴他一下了,先寫一本書告訴他,我們要決戰了,這次給你們來個決戰。那麼“尋後兵至”,書通達之後,兵也到了,一會兒兵也到了,“圍繞其城”,把它城圍起來了,“即欲摧破”,馬上就要把它攻破了。
“般遮羅王,極大忙怖”,般遮羅王,嚇死了,嚇得不得了,手腳錯亂了。“王妃問委,慰喻王言:王不須愁,此五百子,皆是我兒,具陳前事”,這個王妃就問他,你這個做,那麼樣子,恐怖幹什麼呢?弄得手忙腳亂的樣子。這個國王就告訴她了,這個圍城了,不得了了,五百個大將來了。她呢,這個王妃就安慰他,你不要愁,這五百個人都是我的孩子啊!他們都是我的兒子了。她就把以前的事情給他說了,生了五百卵,不好意思,丟掉的,就是這麼回事。他孩子見了母親,這是古代的人,現在的人不行了,古代的人,他是品德好,孩子對母親有天生的一些感情,他的惡心會得必定要息下去的。
那麼這個王妃親自登城,對五百人告訴,她說過去是什麼什麼因緣,你們就是我過去的孩子,怎麼你們今天造業呢,要討伐你們的父王?“若不信者”,假使這個事情,你們要不相信的話,你們可以把嘴張開來,這王妃就把乳一按,就有五百條乳出去,每一個孩子,每一個大將口裏邊一股乳進去,他們才相信,這個確實是他們的母親。“因即和好”,那就不打了,相和了,“兩國交通,各無征伐”,兩國就是互相交通,就是和好了,友誼了,再也不打仗了。那麼這個地方呢,是這麼說的。
另外呢,《大唐西域記》也有這個記載,它是稍微有點不一樣。這些東西呢,是過去講經的時候,因爲那個時候空,有公案可以多看一些,現在是沒時間,那麼大概記得,可能會有點出入,不敢是說很仔細了。大概是這樣子:有一個地方,一個山的裏邊有一個仙人,他是修道了,他是外道仙人。有一次,他到水裏沐浴,水裏沐浴之後呢,雌的一個鹿吃了他那個洗澡的水,吃了之後就懷孕,懷孕養了一個孩子是女的,非常端正,就是人相,不是鹿,但是上邊都是人相,也長得非常端正,就是兩個腳是鹿,腳還是她母親的樣子,是鹿的足。那麼這個鹿生了這個孩子之後,感到她是人喽,不是鹿了,它就把這個孩子放在仙人的屋子的前面,它就跑掉了。這個仙人一看這個鹿呢,這個人長得非常好,因爲他是外道,不是佛了,佛製苾刍,就不受了。他看一個小孩子,一個嬰孩了,把它收起來養她。養大之後呢,就幫了他做事情。
那麼這樣子呢,有一次他叫她,這個女孩子去他們,大概下雨吧,柴潮了,柴木潮掉了,點不起火,以前沒有自來火了,他要鑽木取火,這個木頭都潮了,取不出火了。他另外那個地方還有一個仙人在修道的,去他那裏去取點火來,那個女孩子去了呢,她說要火,那個仙人看她走路,走過的路都是蓮花腳印,因爲這是過去因緣,她不是普通人。那麼他就很奇怪,他說我給你火可以,我這個屋子,你給我繞一圈,繞了一個圈圈,我就給你火。那個女孩子嘛,要拿火,繞一圈,就繞一圈了,就在這個屋子周圍繞了一圈,然後拿了火回去了。
這個時候,有個國王來打獵,就看到他什麼,一個仙人,那個要取火的仙人屋子的周圍一圈都是蓮花的印子,他就很奇怪,他就去問那個仙人。那個仙人就告訴他說,有這麼一個人來了,腳的走路過就是有蓮花,國王就跑到那個第一個仙人那裏,見他的那個女孩子呢,長得非常好了,就迎回去,做他的王妃了。
做了王妃,後來她生下來的呢,據那個《大唐西域記》的記載,生下來是朵蓮花,一朵蓮花裏邊呢,每一個蓮花裏邊都有一個孩子。那麼這倒不是她自己丟的,她養了之後,她也不知道,那些其他的王妃呢,很妒嫉,本來她長得好,已經妒嫉了,再生了五百個孩子,生得很端正,更妒嫉了,就悄悄地把他那些孩子都丟到河裏邊去了。那麼這河呢,這個蓮花,他們有福報了,這個水淹不了,這朵蓮花就跟了河水漂,上面還有天人給他保護,好象王傘蓋一樣的,就是這樣子。這樣子漂、漂、漂,漂到下邊,下流之後,下流國王正在觀,正在遊觀,看到河裏邊,一個王蓋蓋起,一朵蓮花來了,很奇怪,叫人把它取回來呢,有五百個小孩子,就把他們養大。五百個就是五百個大將,下邊是差不多的,就是前面有點不一樣。這是人的卵生,舉了這個例,就是說人的卵生也有。
人胎生者,如今世人。
如今世人,“人胎生者,如今世人”,胎生就不要說了,現在的人,當時世親菩薩的時候,包括他以前的,佛在世的時候,直到現在,都是胎生的,那是不足爲奇了,一般都是胎生,不要舉例了。
人濕生者,如曼馱多、遮盧、邬波遮盧、鴿鬘、庵羅衛女。解雲:曼馱多,此雲我養,是布殺陀王,頂疱而生,顔貌端正。王抱入宮,諸宮皆言我能養也,故以標名。舊雲頂生,此是義翻,然非正目。此王長大,爲金輪王。遮盧,此雲髀生。邬波遮盧,此雲小髀。于我養王,兩髀之上,各生一疱,疱生一子,從所生處爲名,以小標別,亦爲輪王。鴿鬘者,昔有一王,名爲靜授,于王腋下,有一疱生,生一女子,名爲鴿鬘,如鴿飛出,王重如鬘,故以爲名焉。庵羅衛女,從庵羅樹濕氣而生,從樹爲名。
那麼人濕生的,人有四生了,那麼濕生的那些人呢,也舉個例了,因爲一般是看不到的。“如曼馱多、遮盧、邬波遮盧、鴿鬘、庵羅衛女”,這是,那麼幾個人,都是濕生的。那麼這個具體的,下邊,他圓晖法師解釋。
“曼馱多”,這是印度話,叫“我養”。爲什麼叫我養呢?就是“布殺陀王,頂疱而生”,一個國王就布殺陀王,他的頂上生了個疱,這個疱就化了一個孩子,這個孩子養下來了,就是頂生王了。一般頂生王的名字,大家聽到過,他頂上生的。頂上生了個疱了,疱破掉了,就生一個孩子,那麼這個孩子養下來,長得非常端正,“顔貌端正,王抱入宮”,招誰能養?“諸宮皆言,我能養也,故以標名”,長得很好的孩子呢,王就抱到宮殿…
《俱舍論頌疏講記 世間品》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