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俱舍論頌疏講記 世間品▪P2

  ..續本文上一頁裏?有人經常問這個問題,無色界在哪裏?無色界其實色都沒有了,還有什麼地方呢?我們說在上,在下,在高,在低,在南,在北,都是有物質的世界裏邊的分別;它物質都沒有,你說它在哪裏啊?沒有處所。無色界沒有地方的。“由生有四種”,那麼無色界差別有四個,因爲它的生有四種不同。“依同分及命,令心等相續”,無色界身體都沒有了,它的生命怎麼連續的呢?依它的衆同分、命根,可以使它的身心相續下去。一個有情,有情是身心相續的,身體也沒有,它怎麼樣呢?但是心可以等流相續,依靠衆同分跟命根,使它的心,或一個有情,相續下去。

  “釋曰:初一行明欲界,次一行明色界”,一行就是頌。“地獄傍生鬼”,這個頌到“由地獄洲異”,這四句說欲界。第二個頌,就是“此上十七處,名色界于中,叁靜慮各叁,第四靜慮八”,這個頌是明色界。最後一個頌,最後一行,“無色界無處”到“令心等相續”,是講無色界。

  

  初兩句者,列五趣名。梵雲那落迦,此雲苦具,義翻爲地獄,以地下有獄故,非正翻也。言傍生者,以傍行故。言鬼者,謂余生中,喜盜他物;又複是多他所祀祖宗;又多希求,以自存濟;又多性怯劣,身心輕躁,故名爲鬼。言人者,多思慮故,名之爲人。言天者,有光明故,或複尊高,神用自在,衆所祈告,故名爲天。

  “初兩句者,列五趣名”,欲界裏邊有個名詞叫五趣。我們說六道跟五趣不一樣,六道,加個阿修羅,五趣裏邊是沒阿修羅。爲什麼沒有,後邊要講。先是五趣。

  “梵雲那落迦,此雲苦具”,那落迦是印度話,翻成中國話,是苦具,是受苦的東西,受苦的地方。“義翻爲地獄”,照它意義翻,地獄什麼意思?地下有獄,地下有一個牢獄,叫地獄。實際上,那落迦這個名字在印度話說是苦具——受苦的地方。這個地獄,不是正翻,根據意義翻的,義譯。因爲我們中國人有這個概念,地下有獄,那麼是受苦了,反正都是受苦,翻成個地獄。

  “傍生”,傍生就是畜生。爲什麼叫傍生呢?“以傍行故”,它不是站起來行的,它是地下爬的,所以說很可憐,它是站都站不起了。我們說人家爬行動物,不是很委屈的嗎?這是畜生,都是爬行動物;就是猴子,有時候偶然站起來走兩下,走路,真正跑的時候,它又爬起來了,“言傍生者,以傍行故”。

  什麼叫鬼?“謂余生中,喜盜他物”。凡是余生——就是過去世,過去世的時候歡喜偷人家的東西;也不一定是直接偷,盜用、占便宜等等,都在裏邊。貪心,反正做餓鬼就是貪了。“又複是多,他所祀祖宗”,一般說,老百姓他們拜的祖宗就是鬼。鬼道裏邊,它沒有走掉,你去祭祀它,它可以受享。如果是生了人天或者畜生,你再祭它,它享受不了。所以說一般地祭祀的祖宗之類的,在鬼道裏邊的,它可以享受到。“又多希求,以自存濟”,因爲鬼多希求,也是貪心的關系,它自己要存濟,維持生命,要經常希求,求這個、求那個。“又多性怯劣,身心輕躁,故名爲鬼”,鬼的特征,說了很多。它的性,既膽怯,又低劣。它是不高尚的,又是膽很小的。我們說高尚的人,坦卛的,一般膽子大,他沒有什麼顧忌;本身品德不高尚,下劣,那麼就膽小。所以說有的人怕鬼,你怕啥呢,它膽子小得很,它還怕人呢。當然有大力鬼,它是有威德的,那麼有通的,它是不怕人。所以一般鬼都是害怕人的。“身心輕躁,故名爲鬼”,還有一個特征,就是身心輕躁,不沈著。

  那麼我們自己檢點一下,餓鬼的特征在你身上有沒有?如果你占了很多成份的話,那你眼睛一閉可能就是餓鬼。你輕不輕躁?有的人做事情很浮躁,心很粗,那是餓鬼的表現了。那你就要考慮考慮了,萬一你眼睛閉下去了,餓鬼的相顯出來的,而那個都是很可怕的。那麼我們這些都要檢點,餓鬼的,喜盜他物有沒有?人家的東西,貪便宜,要拿過來,算我的——這些心有沒有?那麼還有就是,多希求有沒有?本來可以滿足,生活蠻好了;看到人家有這個,我也要。上海一個居士,他一個小青年,後來找了女朋友,唉呀!煩死了,跑到馬路上去,那些服裝,她就說,這個要,那個要;那個首飾店,這個要,那個也要;那個錄音機什麼店,這個要,那個要,一天到晚什麼都要。他說:我又不是大財主,滿足不了她的要求。結果跟了其他人跑掉了。他說:唉呀!這是實在受不了。女人呢,這個心多希求,那麼這些跟餓鬼相近的。

  “言人者,多思慮故”,人的思想多,“名之爲人”。

  “言天者,有光明故”,天上有光明。“或複尊高,神用自在”,天人有神通,他是尊高,他的品德也崇高,人家尊重他,他有神通。“衆所祈告”,一般祭祀的,都是拜天。那大自在天什麼,印度人就奉他們爲主的。“故名爲天”,這是天。就把五趣的都解釋一下。

  

  六欲天者:一、四大王衆天;二、叁十叁天;叁、夜摩天,此雲時分,謂彼天中,時時多分,唱快樂哉;四、睹史多天,此雲喜足,于五欲樂,生喜足心;五、樂變化天,于五欲境,自變化故;六、他化自在天,于他化中,得自在故。

  那麼裏邊還有六欲天,天裏邊分了六個。“六欲天者”,分六層。

  第一,四大王天,四天王衆天,四天王不是一個,很多,四天王還有他的部下,四天王衆天是最下一層。一般說的,在須彌山的中腰。

  第二,叁十叁天,就是忉利天,它中間一個,四邊四八叁十二,共是叁十叁——叁十叁天,就是忉利天。一般中國人說的玉皇大帝,忉利天。

  第叁,夜摩天,這是空居天。四天王天跟忉利天還在山上,在須彌山的腰峰、中峰。腰上是四天王天,須彌山頂是叁十叁天。那麼夜摩天是空居天,在天上,或者不靠地了。“此雲時分”,夜摩是印度話,叫時分,翻成漢語的話,“時分”。“謂彼天中,時時多分,唱快樂哉”,因爲它們這個天呢,天上當然享受,大部分時間都很高興,唱“很快樂!很快樂!”叫時分,以這個特征安它的名字。

  第四,睹史多天,“睹史多天,此雲喜足,于五欲樂,生喜足心”,五欲很多,他們很享受,滿足,起滿足的心,叫睹史多天。

  第五,樂變化天,“樂變化天,于五欲境,自變化故”,這個睹史多天以下的五欲,還是客觀外境;那麼睹史多天的五欲就是相當的豐富,就喜足了。但是上邊的一層呢,更高,他五欲境,你要什麼,自己好化的,不要客觀的存在,你想什麼就變什麼,“自變化故”,自己能夠變化五欲。

  第六,他化自在天,更高,“于他化中,得自在故”。樂變化天還要自己化;他化自在天,自己也不要化,叫人家化,化了我來用,享受。

  那麼這個就是欲界的六層天。

  

  第叁句名欲界者,結上也。此上五趣,器及有情,總名欲界。言二十者,明欲界中,處有二十。由地獄洲異者,明二十所由也。于上五趣,由地獄異,及由洲異,故成二十。

  下邊“名欲界”,這個就是欲界。欲界裏邊包含的內涵,就是地獄、傍生、鬼、人、天。天六層,叫六欲天。爲啥叫六欲天?這個欲界的天,叫六欲天,這一些地方都叫欲界,“結上”,總結。“此上五趣,器及有情,總名欲界”,這個“名欲界”的話,就是上面五趣,地獄、傍生、鬼、人、天五個趣,不管有情也好,不管器世間——他的國土也好,總的說都叫欲界。

  欲界廣分又可以分二十個,謂欲界中一共有二十個地方。“由地獄洲異”,怎麼分呢?地獄不是一個,有八個。洲也不是一個洲,四大洲。這樣廣分起來,更明細地分可以分成二十個地方,“明二十所由也”。爲什麼分到二十,因爲地獄跟洲有不同的,不是一個,有很多,那麼可以化到二十個。

  “于上五趣,由地獄異,及由洲異,故成二十”,那麼地獄裏幾個差異呢?地獄有八;洲有四。這樣子地獄及洲——八個地獄,四個洲,十二個;六欲天,六個,十八個;十八再加上傍生、餓鬼,總的成二十個。

  這些明細的我們明天講,今天時間到了。

  

  第五十講

  (第130頁下第1行至第133頁上第14 行)

  《俱舍頌疏》。昨天講到世間品,欲界還沒有講完。“地獄傍生鬼,人及六欲天”,五趣講完了。那麼也可以分成二十處,這二十處怎麼分的?今天開始講這個。“此上五趣,器及有情,總名欲界,言二十者,明欲界中,處有二十”,那麼欲界的地方,從趣來說有五個趣,從處所來說有二十處所。爲什麼五趣成二十處呢?“由地獄洲異”,地獄不止一個,洲也不是一個,它有很多,有各式各樣不同的,那麼這樣子總的算起來是二十。“于上五趣,由地獄異,及由洲異,故成二十”,地獄也不是一個,有很多,洲也是有幾個,所以總的歸納成二十個。

  

  地獄有八,名地獄異。一、等活地獄,謂彼有情,雖遭種種斫刺磨搗,而彼暫遇涼風所吹,尋蘇如本,等前活故,立等活名。二、黑繩地獄,先以黑繩,秤量支體,後方斬鋸,故名黑繩。叁、衆合地獄,衆多苦具,俱來逼身,合黨相殘,故名衆合。四、號叫地獄,衆苦所逼,異類悲號,發怨叫聲,名爲號叫。五、大號叫地獄,劇苦所逼,發大哭聲,悲叫稱怨,故名爲大號叫。六、炎熱地獄,火隨身轉,炎熾周圍,熱苦難任,故名炎熱。七、極熱地獄,若內若外,自身他身,俱出猛火,互相燒害,熱中極故,名爲極熱。八、無間地獄者,受苦無間,或無樂間苦,故名無間。

  “地獄”有幾個?“有八,名地獄異”,地獄不同,有八個不同的地獄,那麼下邊就講地獄。

  我們學《俱舍》,一方面固然是學一些(法相),認識一些問題:我們欲界裏邊有地獄,地獄裏邊有八層。但是另外一方面,就是下士道的觀地獄苦。當我們學地獄的時候,就要想到地獄的苦處。那麼地獄在六道中間,我們每一個還沒有超出叁界的人,都有機會進入地獄去的。那麼就要提高警惕,千萬不要造惡業,造了惡業就要去。就是造善業,正在享果報的時候…

《俱舍論頌疏講記 世間品》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