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里?有人经常问这个问题,无色界在哪里?无色界其实色都没有了,还有什么地方呢?我们说在上,在下,在高,在低,在南,在北,都是有物质的世界里边的分别;它物质都没有,你说它在哪里啊?没有处所。无色界没有地方的。“由生有四种”,那么无色界差别有四个,因为它的生有四种不同。“依同分及命,令心等相续”,无色界身体都没有了,它的生命怎么连续的呢?依它的众同分、命根,可以使它的身心相续下去。一个有情,有情是身心相续的,身体也没有,它怎么样呢?但是心可以等流相续,依靠众同分跟命根,使它的心,或一个有情,相续下去。
“释曰:初一行明欲界,次一行明色界”,一行就是颂。“地狱傍生鬼”,这个颂到“由地狱洲异”,这四句说欲界。第二个颂,就是“此上十七处,名色界于中,三静虑各三,第四静虑八”,这个颂是明色界。最后一个颂,最后一行,“无色界无处”到“令心等相续”,是讲无色界。
初两句者,列五趣名。梵云那落迦,此云苦具,义翻为地狱,以地下有狱故,非正翻也。言傍生者,以傍行故。言鬼者,谓余生中,喜盗他物;又复是多他所祀祖宗;又多希求,以自存济;又多性怯劣,身心轻躁,故名为鬼。言人者,多思虑故,名之为人。言天者,有光明故,或复尊高,神用自在,众所祈告,故名为天。
“初两句者,列五趣名”,欲界里边有个名词叫五趣。我们说六道跟五趣不一样,六道,加个阿修罗,五趣里边是没阿修罗。为什么没有,后边要讲。先是五趣。
“梵云那落迦,此云苦具”,那落迦是印度话,翻成中国话,是苦具,是受苦的东西,受苦的地方。“义翻为地狱”,照它意义翻,地狱什么意思?地下有狱,地下有一个牢狱,叫地狱。实际上,那落迦这个名字在印度话说是苦具——受苦的地方。这个地狱,不是正翻,根据意义翻的,义译。因为我们中国人有这个概念,地下有狱,那么是受苦了,反正都是受苦,翻成个地狱。
“傍生”,傍生就是畜生。为什么叫傍生呢?“以傍行故”,它不是站起来行的,它是地下爬的,所以说很可怜,它是站都站不起了。我们说人家爬行动物,不是很委屈的吗?这是畜生,都是爬行动物;就是猴子,有时候偶然站起来走两下,走路,真正跑的时候,它又爬起来了,“言傍生者,以傍行故”。
什么叫鬼?“谓余生中,喜盗他物”。凡是余生——就是过去世,过去世的时候欢喜偷人家的东西;也不一定是直接偷,盗用、占便宜等等,都在里边。贪心,反正做饿鬼就是贪了。“又复是多,他所祀祖宗”,一般说,老百姓他们拜的祖宗就是鬼。鬼道里边,它没有走掉,你去祭祀它,它可以受享。如果是生了人天或者畜生,你再祭它,它享受不了。所以说一般地祭祀的祖宗之类的,在鬼道里边的,它可以享受到。“又多希求,以自存济”,因为鬼多希求,也是贪心的关系,它自己要存济,维持生命,要经常希求,求这个、求那个。“又多性怯劣,身心轻躁,故名为鬼”,鬼的特征,说了很多。它的性,既胆怯,又低劣。它是不高尚的,又是胆很小的。我们说高尚的人,坦卛的,一般胆子大,他没有什么顾忌;本身品德不高尚,下劣,那么就胆小。所以说有的人怕鬼,你怕啥呢,它胆子小得很,它还怕人呢。当然有大力鬼,它是有威德的,那么有通的,它是不怕人。所以一般鬼都是害怕人的。“身心轻躁,故名为鬼”,还有一个特征,就是身心轻躁,不沉着。
那么我们自己检点一下,饿鬼的特征在你身上有没有?如果你占了很多成份的话,那你眼睛一闭可能就是饿鬼。你轻不轻躁?有的人做事情很浮躁,心很粗,那是饿鬼的表现了。那你就要考虑考虑了,万一你眼睛闭下去了,饿鬼的相显出来的,而那个都是很可怕的。那么我们这些都要检点,饿鬼的,喜盗他物有没有?人家的东西,贪便宜,要拿过来,算我的——这些心有没有?那么还有就是,多希求有没有?本来可以满足,生活蛮好了;看到人家有这个,我也要。上海一个居士,他一个小青年,后来找了女朋友,唉呀!烦死了,跑到马路上去,那些服装,她就说,这个要,那个要;那个首饰店,这个要,那个也要;那个录音机什么店,这个要,那个要,一天到晚什么都要。他说:我又不是大财主,满足不了她的要求。结果跟了其他人跑掉了。他说:唉呀!这是实在受不了。女人呢,这个心多希求,那么这些跟饿鬼相近的。
“言人者,多思虑故”,人的思想多,“名之为人”。
“言天者,有光明故”,天上有光明。“或复尊高,神用自在”,天人有神通,他是尊高,他的品德也崇高,人家尊重他,他有神通。“众所祈告”,一般祭祀的,都是拜天。那大自在天什么,印度人就奉他们为主的。“故名为天”,这是天。就把五趣的都解释一下。
六欲天者:一、四大王众天;二、三十三天;三、夜摩天,此云时分,谓彼天中,时时多分,唱快乐哉;四、睹史多天,此云喜足,于五欲乐,生喜足心;五、乐变化天,于五欲境,自变化故;六、他化自在天,于他化中,得自在故。
那么里边还有六欲天,天里边分了六个。“六欲天者”,分六层。
第一,四大王天,四天王众天,四天王不是一个,很多,四天王还有他的部下,四天王众天是最下一层。一般说的,在须弥山的中腰。
第二,三十三天,就是忉利天,它中间一个,四边四八三十二,共是三十三——三十三天,就是忉利天。一般中国人说的玉皇大帝,忉利天。
第三,夜摩天,这是空居天。四天王天跟忉利天还在山上,在须弥山的腰峰、中峰。腰上是四天王天,须弥山顶是三十三天。那么夜摩天是空居天,在天上,或者不靠地了。“此云时分”,夜摩是印度话,叫时分,翻成汉语的话,“时分”。“谓彼天中,时时多分,唱快乐哉”,因为它们这个天呢,天上当然享受,大部分时间都很高兴,唱“很快乐!很快乐!”叫时分,以这个特征安它的名字。
第四,睹史多天,“睹史多天,此云喜足,于五欲乐,生喜足心”,五欲很多,他们很享受,满足,起满足的心,叫睹史多天。
第五,乐变化天,“乐变化天,于五欲境,自变化故”,这个睹史多天以下的五欲,还是客观外境;那么睹史多天的五欲就是相当的丰富,就喜足了。但是上边的一层呢,更高,他五欲境,你要什么,自己好化的,不要客观的存在,你想什么就变什么,“自变化故”,自己能够变化五欲。
第六,他化自在天,更高,“于他化中,得自在故”。乐变化天还要自己化;他化自在天,自己也不要化,叫人家化,化了我来用,享受。
那么这个就是欲界的六层天。
第三句名欲界者,结上也。此上五趣,器及有情,总名欲界。言二十者,明欲界中,处有二十。由地狱洲异者,明二十所由也。于上五趣,由地狱异,及由洲异,故成二十。
下边“名欲界”,这个就是欲界。欲界里边包含的内涵,就是地狱、傍生、鬼、人、天。天六层,叫六欲天。为啥叫六欲天?这个欲界的天,叫六欲天,这一些地方都叫欲界,“结上”,总结。“此上五趣,器及有情,总名欲界”,这个“名欲界”的话,就是上面五趣,地狱、傍生、鬼、人、天五个趣,不管有情也好,不管器世间——他的国土也好,总的说都叫欲界。
欲界广分又可以分二十个,谓欲界中一共有二十个地方。“由地狱洲异”,怎么分呢?地狱不是一个,有八个。洲也不是一个洲,四大洲。这样广分起来,更明细地分可以分成二十个地方,“明二十所由也”。为什么分到二十,因为地狱跟洲有不同的,不是一个,有很多,那么可以化到二十个。
“于上五趣,由地狱异,及由洲异,故成二十”,那么地狱里几个差异呢?地狱有八;洲有四。这样子地狱及洲——八个地狱,四个洲,十二个;六欲天,六个,十八个;十八再加上傍生、饿鬼,总的成二十个。
这些明细的我们明天讲,今天时间到了。
第五十讲
(第130页下第1行至第133页上第14 行)
《俱舍颂疏》。昨天讲到世间品,欲界还没有讲完。“地狱傍生鬼,人及六欲天”,五趣讲完了。那么也可以分成二十处,这二十处怎么分的?今天开始讲这个。“此上五趣,器及有情,总名欲界,言二十者,明欲界中,处有二十”,那么欲界的地方,从趣来说有五个趣,从处所来说有二十处所。为什么五趣成二十处呢?“由地狱洲异”,地狱不止一个,洲也不是一个,它有很多,有各式各样不同的,那么这样子总的算起来是二十。“于上五趣,由地狱异,及由洲异,故成二十”,地狱也不是一个,有很多,洲也是有几个,所以总的归纳成二十个。
地狱有八,名地狱异。一、等活地狱,谓彼有情,虽遭种种斫刺磨捣,而彼暂遇凉风所吹,寻苏如本,等前活故,立等活名。二、黑绳地狱,先以黑绳,秤量支体,后方斩锯,故名黑绳。三、众合地狱,众多苦具,俱来逼身,合党相残,故名众合。四、号叫地狱,众苦所逼,异类悲号,发怨叫声,名为号叫。五、大号叫地狱,剧苦所逼,发大哭声,悲叫称怨,故名为大号叫。六、炎热地狱,火随身转,炎炽周围,热苦难任,故名炎热。七、极热地狱,若内若外,自身他身,俱出猛火,互相烧害,热中极故,名为极热。八、无间地狱者,受苦无间,或无乐间苦,故名无间。
“地狱”有几个?“有八,名地狱异”,地狱不同,有八个不同的地狱,那么下边就讲地狱。
我们学《俱舍》,一方面固然是学一些(法相),认识一些问题:我们欲界里边有地狱,地狱里边有八层。但是另外一方面,就是下士道的观地狱苦。当我们学地狱的时候,就要想到地狱的苦处。那么地狱在六道中间,我们每一个还没有超出三界的人,都有机会进入地狱去的。那么就要提高警惕,千万不要造恶业,造了恶业就要去。就是造善业,正在享果报的时候…
《俱舍论颂疏讲记 世间品》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