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縛,及五七經故者,引教證也。如契經言,入母胎者,要由叁事:一者母身是時調適,二者父母交愛和合,叁者健達縛,正現在前。此經既言健達縛,明知有中有。健達縛者,此雲尋香,中有食香,名尋香也。
“說有健達縛,及五七經故”,這是教證,佛說的經裏邊有《健達縛經》,還有一部《不還經》、 《七善士經》等等,這些經裏邊都講這是有中有。還有一個《張馬經》,他這裏沒有引,這個《俱舍論》裏邊,還有一個經,那麼它這裏呢,就是引了幾個經。
第一個是《健達縛經》,“如契經言,入母胎者,要由叁事,一者母身是時調適,二者父母交愛和合,叁者健達縛,正現在前。此經既言健達縛,明知有中有”,“健達縛者,此雲尋香,中有食香,名尋香也”。這是說《健達縛經》,就是說投生的時候,這部經裏邊,講投生的時候,入母胎投生,有叁要件,叁個事情:一個是母親,身上是調適,就是身體健康;第二是父母相愛,交愛和合;第叁是健達縛,中有現前,中有不現前,雖交愛和合,不投胎,不結胎,中有參與了之後,就結胎。所以說呢,有健達縛,健達縛就是中有了,既然這個經上,明明說有健達縛,那就證明,有中有了。
那麼健達縛是什麼東西啊?這是印度話,叫尋香,它經常是尋香而食,它食香,它食香,吃的東西是香了,那裏有香,它就跑去吃的了,那麼中有就是這樣的。中有的這個物質很微細,它不要吃這個粗食,也屬段食,不吃粗的段食,那些香味,它聞到就飽了。所以說我們說,人家祭祀啊,中國人祭祖宗,什麼東西,也是打飯了,菜打好了,供了之後,收下來了,東西少不少?一點也不少。那麼它怎麼吃啊?它香味聞到,就吃到了,不要一口一口飯吃下去。那麼中有是這樣子的,叫尋香了,因爲它祗吃香。本身,中有這個東西很微細,我們前面說過了,須彌山,那麼厚,它可穿過去。以前還有一個例,就是燒的一個鐵丸子裏邊,有個蟲,那個鐵丸子,很堅硬的東西,可以透進去。那麼它那麼薄的物質呢,當然吃東西很微薄的,祗要香味道一熏就飽了。那麼這個經呢,引了它就是說有中有的。
及五七經故者,如契經言,有五不還:一者中般,二者生般,叁者有行般,四者無行般,五者上流般。此經既說有中般,明知有中有,在中有中般涅槃故,名中般也。
那麼下邊第二個,“如契經言,有五不還”,有一部經,它就講五不還果,五不還我們前面講淨居天裏邊,是不還果的那些聖者住的。有五種不還果:一者是中般,二是生般,叁是有行般,四者無行般,五是上流般。那麼這個裏邊,後邊要廣講,講《賢聖品》的時候,都要講。中般就是你五不還,就是說,住到初禅了,到初禅證不還果。因爲初禅的,把這個欲界的煩惱斷完了,欲界再也不來了。如果是二果呢,他還在欲界的煩惱斷六品,還有叁品沒有完,還得要再來一次,叫一來果。那麼初果呢,欲界的煩惱是沒有斷,所以說還要七次,要投生七次,天上人間七次往返。那麼這個不還果呢,見了道以後,欲界的煩惱,九品斷完了,它欲界再也不來了,不還果,叫不還,這個不還,就是不還到欲界來了。
那麼它裏邊有幾種?一種是“中般”,中般就是說,你已經證了道了之後,就在中陰身的時候,就般涅槃了。“生般”,生到色界以後才般涅槃的。那麼“有行般”,就是生到色界以後,要加功用行,才般涅槃。第四“無行般”,生了色界以後他已經根基成熟了,他不要下功夫,也可以證到涅槃。那麼“上流”,就是生了色界以後,還沒有證到涅槃,還要往上跑,生到色界初禅、二禅、叁禅,一直生到無色界,這樣慢慢上去,最後證涅槃,叫“上流般”。這個後邊都要講。
這裏呢主要引一個中般,中般就是在中陰身的時候,就般涅槃了,那麼明明知道有中陰嗎?“此經既說有中般,明知有中有”,既然說有中般呢,那當然說是中有了,沒有,爲什麼叫中般呢?“在中有中般涅槃故”,在中有的時候,證到涅槃了,中般了。
及七經者,又經說有七善士趣。大衆部中,有余師釋雲:中般者,非是中有,有中天名中,住中天中得般涅槃,名中般也。故引《七善士》經,破彼所說,顯成中有。故論雲:又經說有七善士趣,謂于前五,中般分叁,由處及時,近中遠故。
“及七經”,另外再一個經,這個裏邊,“及七經者,又經說有”。這個爲什麼要再舉一個《七善士經》呢,因爲這個大衆部了,它強調,它說中般,並不是在中有就般涅槃,它是生在中天般涅槃,叫中般。什麼叫中天?初禅跟二禅中間有一個中間定,中間定是大梵天王住的地方。中天,中間定叫中天,它說這個人,這個有情,它生到中天的時候,般涅槃了,叫中般。不是你說的,中有的時候叫中般,那個還是沒有中有,那麼爲了證明這個,中般不是它說的中天般涅槃的,那麼再舉《七善士經》。
“七經者,又經說有七善士趣”,這個七個善士就是說,下邊要說哪七個?“大衆部中,有余師”,大衆部裏邊你說有中般,他不是輸掉了嗎,那有一部分的論師就這麼說,他說,中般並不是中有的時候般涅槃,它祗不過是生到中天,在中天命終般涅槃的叫中般,他這麼樣解釋。“故引《七善士經》”來破他所說,證明還是有中般,中有的。
那麼這個論裏邊怎麼說呢?“又經說有七善士趣,謂于前五中般分叁”。所謂七善士趣呢,就是前面五個不還裏邊,把中般分叁個,成七個。那麼中般怎麼分叁呢?“由處及時,近中遠故”它中般的時候,時間跟處所,它的近,它的中,它的遠,分了叁個,那麼它中般的時候分了叁種。打個比喻:
譬如劄火小星迸時,纔起至近,而則滅,初善士亦爾。譬如鐵火小星迸時,起至中而滅,二善士亦爾。譬如鐵火大星迸時,遠未墮土而滅,叁善士亦爾。非彼所執,別有中天,有此時處,叁品差別,故彼所執,定非應理。
那就是打個比喻,我們說有一種火,有這個火呢,它火星迸出。這個火呢,火星很小的,迸出來之後,火星才爆出來,馬上就滅掉了很近,沒有爆得好遠就滅掉了,這是一般的小火。那麼這是初善士,就是它在中有的時候,才起了中有,沒有好久,就是證涅槃了。相當于火星,小火星,它才迸出來,就熄掉了。
那麼還有一種鐵的火比較大的一點了,但是這個鐵火是小的火,小的火星,打鐵的時候,小火星迸出來了,那麼它呢,不是一起就滅的,這個火星爆出去,就在中間滅掉了。那麼對二善士,他得了中有身之後,不是馬上就般涅槃了,得了中有之後,過一段時間它就涅槃了,第二種中般。
第叁種中般呢,變了大星,火星很大,迸出來之後,迸得很遠,但是呢,還沒有到地,滅了,沒有到地,就是說沒有投生,這個中有它般涅槃呢,它已經到了這個要投生的地方,還沒有投生,還沒有到投生的地方,已經離開那個死有,比較時間長了,可是還沒投生,般涅槃了,也叫中般,等于一個大火星,還沒到地,它滅掉了。
那麼這叁個中般呢,就據它時間:一個是很快就中般,一個是一般的時間中般,一個是比較長一點中般,時間不一樣。它的地方,一個是才起來就滅掉了,一個是起了一半就滅掉了,一個是快到地了,才滅掉的。那麼這個中般的就是叁種,根據它時間的長短,距離遠近,距離就是生到那個投生地方去了,還沒到,快到而沒到,滅掉的,般涅槃的,這是最後一種。它才生到中有,馬上就滅掉了,般涅槃了,那是第一種。起了中有之後,維持一段時間,但是呢,還沒到離開那投生的地方還遠,那麼這樣子,般涅槃的是第二種。那麼因爲時間的長短,地方的遠近,分了叁種,是中般。
你如果說是中天般涅槃的話,那麼中天怎麼有時間的差別呢?中天是一個天嗎,那麼時間、處所有什麼差別?明明是說中般的時候,有這麼叁個差別,中有的時候,這麼叁個差別,若中天來解釋中般的話,講不通。所以說,結果還是要承認有中有。“非彼所執,別有中天”,不是這個大衆部所執的,另外一個中天,它有這麼的時間、處所的叁品差別,到了中天是一個天,沒有時間差別,也沒有處所差別,“故彼所執,定非應理”,所以說大衆部他們的說法,中天般涅槃呢,定非應理,決定不合理的。
解雲:初善士者,纔受色界中有,未出欲界,得般涅槃,時處俱近也;第二善士,受中有已到二界中間,得般涅槃,處時俱中也;第叁善士,臨到色界,未及受生,便般涅槃,處時俱遠也。
“解雲:初善士者,纔受色界中有,未出欲界,得般涅槃,時處俱近也”它這個用火星的比喻來配合那個中有,中有他欲界修定了,得了色界定了,那麼要色界的中有得到了,要生到色界去了。但是它才受到色界中有,還沒有離開欲界,就是還沒有跑到色界了,得般涅槃,就涅槃了。這是第一種的火星,爆出來,馬上就熄掉了,這是最快的中般。
第二種呢,受了中有以後,到了欲界跟色界交界的地方,般涅槃了,就是爆得遠一點了,是時間也長一點了。
第叁種呢,已經到了色界了,還沒有受生,般涅槃了,總之還在中有之間,可是呢,距離已經遠了,時間也長了。這叁種中般的情況不同,安立了叁個,加起來七個了,如果你中天般涅槃就講不通了。
又大衆部,更有釋雲:壽量中問,得般涅槃,故名爲中般,非中有也。
“又大衆部,更有釋雲”:大衆部輸掉了,他不服氣,他又說了,壽命,“壽量中間,得般涅槃,叫中般”,你本來該活一百歲的,你到五十歲的時候,涅槃了,叫中般,你活了一半,又來這麼一解釋,這個是強調了,它說不是中有,這個還不是中有,是中間,是壽命的中間。
論主破雲:又無色界,亦應說有中般涅槃,彼亦有壽量中間般涅槃故。然無色界,無中般者,以嗢陀南伽他中說,總集衆聖賢,四靜慮各十。注曰。初禅有十人,得初禅定業,爲第一人;又…
《俱舍論頌疏講記 世間品》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