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俱舍論頌疏講記 世間品▪P30

  ..續本文上一頁,隨它所起的貪,他入胎的時候,對哪個起貪,就朝那一方而住。對父親起貪的,向腹而住;向母親起貪的,就向背而住。但是中有本身來說,沒有非男非女,黃門沒有的。“以中有身,必具根故”,中有身,它的五根必是全的,那是男女根必定是健全的,不是這個黃門之類的,中有是沒有的。那麼怎麼養下來胎兒,也有黃門呢!“然中有身,或男或女”,然而中有身來說,或者是正規的男的,或者是女的,但是胎裏邊,因爲業報的關系,長的時候,才變成不男不女的。

  那麼上面是總的來說呢,是說胎生、卵生。濕化生下一次說了。

  這裏呢,我們就是産生一個問題,就是現在不是精子跟卵子也可以在試管裏受精了,這個不是好象對這個有矛盾嗎?這個中有看的時候,幻的境,還是看到一些東西,所以說不管你是試管裏的也好,真的父母交會也好,它投胎的時候,都是顛倒心投胎的。這個它所說的境,不一定就是那麼真的境,但它有這個幻覺,它就入胎,這個沒有什麼矛盾。

  今天我們就講這裏。

  

  第五十五講

  (第146頁上第11行至第148頁下第6行)

  《俱舍頌疏》。昨天,我們講到中陰的九個門,眼等九門,講了胎卵的入胎,下邊濕化的。

  

  余濕化生,今次當說。濕化染香處者,夫論受生,皆須起染,濕化無胎,依何起染?故說濕生染香故生。謂遠臭知生處香氣,便生愛染,往彼受生,業有勝劣,香有淨穢。

  “今次當說,濕化染香處”。前面胎生、卵生的情況講過了,還有濕生、化生,沒有說,那麼現在挨了次第馬上就要說。“濕化染香處”,濕化的受胎,跟那個胎卵不同,它是染著那一個香,染著一個處。“夫論受生,皆須起染”凡是投生的都有染汙心的,但是這個染汙心,它有不同,濕化的,濕生,化生的不入胎的,那麼起什麼染汙心呢?“故說濕生染香故生”,染濕生染香故生,濕生是染著,貪著這個香味,它投生。

  “謂遠臭知生處香氣,便生愛染,往彼受生,業有勝劣,香有淨穢”,它能夠聞到那個氣味,香氣這人香氣。它不一定是好的香了,我們前面說過的香有四種,它的等香不等香,等等,都包在香這個字裏面。那麼它聞到這個氣味呢,就是生了愛染心,到那邊去受生。因爲它的業報有勝劣,那麼香也有淨穢:業報勝的,聞到勝的香味道,清淨的香味道投生;業報差的,聞到那個差的香味道,髒的氣味;那個蛆蟲,它就是聞那個,大糞的臭味道,它貪著那個味道,它就生到那個地方去,這些就是香味的投生的,濕生。

  

  若化生者,染處故生。謂遠觀知當所生處,便生愛染,往彼受生,業隨善惡,處有淨穢。于地獄趣,起倒心故,亦生愛染。謂彼中有,或見自身冷雨寒風之所逼切,見極熱地獄,情欣暖觸,投身于彼;或見自身熱風盛火之所逼害,見寒地獄,心欲清涼,投身于彼。先舊諸師,作如是說:由先見彼造惡業時,己身伴類,馳往赴彼。

  那麼下邊是化生,化生它染著什麼?染著的就不是香味了,是處所。它投生的地方,它看到那個地方,認爲好,它就去。“謂遠觀知當所生處,便生愛染,往彼受生”。它很遠的,中陰有通了,大家知道,前面講過了。它遠遠的聞到那個地方,有這個氣味,跟它相應的,它就生起愛染的心,到那邊去投生。受生也是跟著業報的善惡。去受生,有淨穢:那麼你根據業報的,善的,它就歡喜那個清淨的地方。業報是差的,它就歡喜那些髒的地方。那是地獄,它也歡喜那個地方,這下邊要講。

  “于地獄趣 起倒心故,亦生愛染”。地獄是化生了,我們知道也是貪著那個地方,那麼地獄,那個地獄是很可拍,它爲什麼貪著呢,因爲起了顛倒心,也會起染汙。這個染汙心一生,它就投生,投生到這個地獄趣。“謂彼中有”,地獄的中有。“或見自身冷雨寒風之所逼切,見極熱地獄,情欣暖觸,投身于彼”,那它就是把具體的說一下,它就是說那個地獄的中有身,感到自己冷雨寒風,這樣子,把它逼得很難受,很冷。它就喜歡追求暖的地方,一看到這個火燒的地獄呢,它感到有暖氣,歡喜,就跑過去,跑到那邊,就染著那個地方,中有就沒有,沒有之後,投生,投在地獄去了。這也是顛倒的心,它認爲地獄裏有暖氣,就去了。實際上呢,去受火燒地獄。那麼翻過來說,“或見自身熱風盛火之所逼害,見寒地獄,心欲清涼,投身于彼”,或者呢,翻過來,自己感到身上很熱,裏邊起極大的火,熱得很難受,看到寒冰地獄呢,裏邊很清涼,它看到這個冷地方很歡喜,它要去清涼一下,那麼跑了去,向那個地方,染著那個地方,一染著呢,就投生那個寒冰地獄。

  “先舊諸師,作如是說,由先見彼造惡業時,己身伴類,馳往赴彼”,也有的一些論師,他們這樣的說,它看到以前,它造業的時候,一些同伴在那邊,他就看到那些同伴,他以前一起“造惡”,假使說吃喝玩樂的,常常說說笑笑的,經常在一起的。那麼他看到他們在哪裏,他也高興呢,他也跟他們合伴去了。結果呢,他們在地獄裏邊他也進了地獄,這些都業報所感。

  我們看,記得有一個公案:有一個人,他自己糊裏糊塗,中有身出去了,已經死掉了,他還不知道。凡是中有出去,他不知道自己死的。他就到處在街上逛,逛,看到一個地方,一個門裏邊,門打開的,裏邊在拉胡琴吹笛子,什麼男的,女的,唱,很歡喜在吃酒。他就從門裏邊一看呢,裏邊一桌男女,有唱有拉的,吃酒吃飯,還很高興,他也歡喜這些事情的。那麼他想進去了,他進去的話,它們裏邊的人,也很歡迎,給他招招手,進來好了,他就進去參加他們的宴會了。這樣子一高興,一高興之後,糊裏糊塗,吃醉了。等到醒過來,豬胎裏邊了。這麼幾個都是豬,一胎的豬,就是這麼一起來的。那就是自己是歡喜,自己歡喜去的了,他又不知道是入豬胎,他看到吃喝玩樂是高興,他平常有這個習氣,就往那邊走了。

  

  天首上叁橫,地獄頭歸下者,第九行狀門。謂天中有,首正上升,如從坐起;人鬼傍生中有,行相還如人等;地獄中有,頭下足上。故有頌曰:顛墜于地獄,足上頭歸下,由毀謗諸仙,樂寂修苦行。此上所論,據人中死,還生人趣,若通余趣,行相不定。故婆沙雲:若地獄死,還生地獄,不必頭下足上;若天中死,還生天中,不必首上足下;若地獄死,生于人趣,應首上升;若天中死,生于人趣,應頭歸下。

  “天首上叁橫,地獄頭歸下”。那麼這個就是行狀了。投生的時候,假使生天的,頭朝上。那麼其他叁個呢?就是人、傍生、餓鬼,橫,頭是橫的。就是不是朝上,也不朝下。地獄頭歸下,假使投生地獄的,頭朝下,顛倒了,乃至倒下去,就是這樣跳水那個樣子下去。“第九行狀門”,這是行狀門,就是投生的時候,行狀怎麼樣?“謂天中有,首正上升,如從坐起”,要生天的,要生到天上去的中有,天的中有呢,頭朝上的。好象是我們坐在那裏,要站起來,頭往上一擡,這個生天的中有也是這樣子,頭朝上。人、鬼、傍生的中有,它們行狀還是跟人、傍生、鬼一樣,臉朝前了,朝旁邊的,既不朝上,又不朝下。那麼假使地獄的中有呢,它頭下足上,頭在下,足在上,往下去了,顛倒入地獄,就是頭朝下走了。

  “故有頌曰:顛墜于地獄,足上頭歸下”,所以說呢,有一個頌,它什麼意思呢?它就是說,它顛倒的,要到地獄去,腳在上邊,頭在下邊。這個就是我們說,遊泳跳水那個樣子,它爲什麼原因入地獄?“由毀謗諸仙,樂寂修苦行”,它毀謗那些,歡喜寂靜,修苦行的那些仙人,就是那些修道的人。他毀謗他之後呢,就感的業報就是下地獄,下地獄的樣子,就是足上,頭歸下。這是一個過去大家都知道的頌,所以引這個頌來證明這個事情。

  “此上所論,據人中死還生人趣,若通余趣,行相不定”,這個一句話圓晖法師,可能是筆誤,也或許是古代抄寫的人抄錯了。這個上邊所說呢,是據人中死,人裏邊死了之後,生五趣,人中生天的頭朝上。人中生地獄的,頭朝下。人中的中有生人的,臉朝前,橫的。人中死了之後,生傍生的,臉還是朝前。生餓鬼的一樣,也是朝前。那麼生地獄,頭朝下。這是人中死了之後,生五趣不是生人趣。生人趣,人都是生人趣,那就是簡單的,就是人頭朝橫的就完了,沒有上升了,沒有下墮的沒有了。所以這個是明顯的有錯,可能是過去的,抄寫本抄錯的。

  “若通余趣 ,行相不定”,假使“余趣”,假使不是人的中有,不是人裏邊死的,其它的趣死的,它的行相就不一定了。這是跟人的本位來說的,那麼它的情況怎麼樣呢?“故婆沙雲”,《大毗婆沙》七十卷裏邊有這麼一句話,“若地獄死,還生地獄,不必頭下足上”,地獄裏邊死了,他下一輩子還是生地獄。這個話值得警惕,在地獄裏邊死了之後,業報完了就生上來,生人天的沒有的。地獄裏邊死了之後,還要入地獄。我們說很多人就反對這個持午的這條戒,但是這個持午的這條戒,它是客觀的存在,你如果受了戒之後,就受那個報,怎麼說?凡是你過了時候,非時食吃下去的時候,咽一口一個罪,咽兩口兩個罪,吃一頓你咽五十口,就五十個罪,那麼你地獄裏去了。死了又地獄,死了又地獄,這樣子,不斷地在地獄裏投生,這很可怕,那麼它是假使地獄死的時候,還是生地獄的話,當然不必頭下,足上,就是本來在地獄,不用往下去了。假使“天中死,還生天中,不必首上足下”,那麼假使天上的人死了之後,還生天上,那頭不要擡起來了。本來在天上了,平的就可以了。在地獄裏邊死了之後,生入人間了生人趣了,那麼應該頭朝上了。若天中死,生人趣的話,該頭歸下了,它一個人在天下。所以說呢,這個行狀不定,根據地處的高下。

  好!這一個就是中有的九門分別,講完了。反正我們到這裏爲止呢,對中有的情況都知道的不少了。昨天我們一個題,就是對我們所學到的中有,跟…

《俱舍論頌疏講記 世間品》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