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好了,就問他:這個大便哪個是頭?哪個是尾?你說先出來的是頭呢,還是後出來的是頭?這個不好說了,先出來的是頭,頭在下邊,後出來的是頭,它在後頭,這個東西把他難倒了。這個老太婆說,你看你這個問題你都答不下來,你還跟宗大師辯論,我看就回去,不要辯了,回去吧!結果呢,還是把他折服了,他跑到宗大師那裏就很恭敬,他當然還是經過一番辯論了,後來折服的。一個輪呢,它是沒有頭的,你說一個輪子拿到手裏邊一個圓圈,你說哪一個頭呢?那不好說了,你說這個頭,那邊說,那他是那個頭,每一個都是頭,也都是尾巴,這個沒有一個頭。那麼我們在流轉生死,也沒有一個頭,那麼我們的世間上的人,就是一個虛妄的分別心,因爲看到一些東西都要分別它,哪裏來的?哪裏是一個開頭?我們人是哪裏來的?猴子變的。猴子又是哪裏來的?其它動物進化來的。其它動物又是哪裏來的?這個推!推!推到後來,推到細胞,這個細胞從哪裏來的?沒有辦法。沒有辦法了,這個事情,就到此爲止,解決不了了。
那麼我們說,這個東西是虛妄分別了。那麼實際上,我們證到空性以後呢,就知道這些都是本來是虛妄的,沒有的東西。前天我們已經講過了,眼睛有毛病的人,看到天中,天空中天花亂墜。你去問他,這個天花哪裏來的?從哪個天掉下來的?你怎麼回答?根本天上沒有花,哪你說有一個從哪裏掉下來,不好說了。
這是流轉生死也如此,沒有個頭,沒有一個尾,“故有輪無初者,明無始也,如是惑業,爲因故生,生複爲因,起于惑業”,生了之後又造業,造業之後又感果,感了果之後,又造業,造業又要投生,這個哪裏有個頭呢?沒有一個頭。“故知有輪,旋環無始”,這個不是詭辯,這個是,真正你把空性道理知道之後,攙進去,就知道確實是那麼個事情,你要從虛妄分別裏找個頭是不可能的。因爲我們真正學中觀呢,就是不生亦不滅,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八個不了。一切法沒有自性東西,根本就談不上來出、生滅、一異、大小,這個都是談不上的。那個六祖大師也有的,什麼東西?人家問你,你是兩邊,都不是的。他問這邊,你問那邊,反正你執一邊都是錯的。
又論文明次第增義,引經頌曰:最初羯羅藍,此雲凝滑亦雲和合。次生頞部昙,此雲疱。從此生閉屍,此雲血肉也。閉屍生健南,此雲堅肉。次缽羅奢佉,此雲支節。後發毛爪等,及色根形相,漸次而轉增,發毛等,總是第五位,此上是胎內五位也 。
“又論文明次第增義,引經頌曰”,那麼這個怎麼次第增呢?經上有頌,他就引下來,就是胎內的次第增,前面就是說,從羯羅藍乃至缽羅奢佉,現在是,那中間什麼東西呢?
“最初羯羅藍”,經裏有那個頌了,羯羅藍是凝滑,也是和合,就是父精母血和合成了一點凝滑的東西。“次生頞部昙,此雲疱”,慢慢的發育了,成了一個疱,疱子。那麼“從此生閉屍”,那是有血肉的東西了,不是單一個疱了,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一塊。“閉屍生健南”,健南是個那個軟啪啪的肉呢,比較已經有點堅硬了。次是“缽羅奢佉”,缽羅奢佉部位要長一點時間,要長一點,就是說五官這個時候分別出來了。小孩子的五官,這個時候,已經慢慢生出來了。“後發毛爪等,及色根形相,漸次而轉增”,從毛發、爪子乃至五根,五根就是眼、耳、鼻、舌、身了。身就是開始有了,眼睛、耳朵、鼻子、舌頭這是慢慢生出來的,那麼這些一起慢慢的生長,發育最後就出胎,長成之後就出胎。那麼從毛發等呢,都是第五位。缽羅奢佉的位置長一點,開始長毛發,長五根這時間,都在這個缽羅奢佉那一位。缽羅奢佉長成了,就是出胎了,出胎就是嬰孩了,種種就是從入胎到出胎的一些,介紹一引起情境。
丁八 明十二緣起
戊一 廣明十二緣起
己一 總辨
庚一 總判支位
從此大文第八,明十二緣起。第一、廣明十二緣起,第二、略攝喻顯。就第一廣明十二緣起中:一、總辨,二、別明。就總辨中,又分六段:一、總判支位,二、別顯體性,叁、明本說意,四、以略攝廣,五、遣通疑難,六、會釋經文。且初第一,總判支位者。論雲:如是蘊相續,說叁生爲位。頌曰:
如是諸緣起 十二支叁際 前後際各二 中八據圓滿
釋曰:前兩句標名、列數,下兩句依世立支。
那麼下邊“從此大文第八,明十二緣起”,從這個介紹那麼到底從煩惱造業,到入胎,又造業,又死又入胎,到底怎麼回事?在佛教裏邊,因緣,緣起是怎麼回事呢?十二緣起。“第八,明十二緣起”:“第一廣明十二緣起,第二略攝喻顯”,先說“廣明十二緣起”,把它詳細的說明,第二把它攝弄來,用一個比喻來說,來把它顯出它的道理。第一個,“廣明十二緣起中,一、是總辯,二、是判明,總辯又分六段,一總判支位,二別顯體性,叁明本說意,四以略攝廣,五是遠通余難,六是會釋經文”,就是跟經合起來,講了半天你不能離開經。
“且初第一,總判支位者”,十二緣起,它有幾個階段,支分幾個位,“論雲:如是蘊相續說叁生爲位”,五蘊相續的,從叁生來說,就是前生、現生、後輩子,叁生來說,這是有部的解釋,十二緣起的,叁際解釋十二緣起。
“如是諸緣起”,緣起是佛經裏經常講的了,到處出現的,那麼每一個部派,有它不同的解釋,這是有部的解釋。
“如是諸緣起,十二支叁際,前後際各二,中八據圓滿”,這個我們前面說的緣起呢,總的分十二支分;這十二支分時間上說,分叁世,叁際就是叁世了。“前後際各二”,前生、後生呢,就是各兩支。“中間據圓滿”來說,八支,假使不圓滿,不一定八支。那麼這個我們叫你們帶《叁學》來把表看一看(大概可以參考一下,在叁十二頁,這兩個表都要用的,以後前面的那個圈還要用,現在我們看下邊那個表)。
“叁際”——前際、中際、後際,前際兩支,無明支、行支;後際也是兩支,生支、老死支;那麼中間八支,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那麼這個中間呢,八支是據圓滿的來說的,欲界的圓滿的八支。也可以略,因爲我們說這個胎生呢,有識,投生的羯羅藍,慢慢地長到名色,就是頞部昙了、健南了這些一直到六處,六根完了,缽羅奢佉出胎,那麼這個是胎生了。如果是化生的話,那麼這個識、名色都不要了,一下就六支完的了。它生下就是六根完整的,六根就全的,不要經過這個階段,就不要這兩支了,所以說呢,這個是根據圓滿的說,八支。那麼你如果中夭的,胎裏邊死掉了,那麼就識、名色、六處就沒有了,後邊的觸、受、愛、取、有等都沒有了,祗有叁支。所以說據圓滿的欲界的人生來說,那麼是有八支。這個意思就是說,這個八支,不一定八支,最多的、圓滿的是八支;也可能不到八支,化生就不要八支;中夭的,胎裏死掉,也不到八支,那麼據圓滿的說八支。好!這個表我們現在放一下,等會再看,先把文看了。
“釋曰:前兩句標名列數,下兩句依世立支”,前兩句,把名字標出來,緣起幾支呢?十二支;一共有幾世來說呢?叁際來說;那麼下邊呢,每一際有幾支,依了這個世來立支,就是前後際兩支,中間據圓滿的說,有八支,不圓滿的說就可以減,不一定八支。
十二支者,一無明,二行,叁識,四名色,五六處,六觸,七受,八愛,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言叁際者:一、前際,即是過去;二、後際,即是未來也;叁、中際,謂現在世也。前後際各二者,謂前後際各立二支。無明、行在前際,生、老死在後際。
此十二支,哪十二支?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這麼十二支。“言叁際者”,前際就是過去世了;二是後際,就是未來世;叁是中際,就是現在世。那就是說,從一個生命的過程,前輩子,投生到現輩子,現輩子死掉,投生到後輩子,這個連續的叁世來說,“前後中叁際”。
“前後際各二者”,前際、後際各安立二支,無明、行,前際;生、老死,後際。這個我們表上一看就清楚。
中八據圓滿者,此明中際立八支也。除前後際,所余八支,在現在世。據圓滿者,中際八支,非諸有情皆悉具有。今言八者,據圓滿說,曆八支位,名爲圓滿。若中夭者,不具八支,有曆二支等,謂胎內死等也。又此八支,據欲界說,非色、無色。謂色界中,無名色支,以彼化生,諸根頓具故。若無色界,無名色及六處支,以無色故。故《大緣起經》說具有故,彼說,佛告阿難,識若不入胎,名色得廣大增長不?不也。世尊乃至廣說。解雲:此經既雲,入胎方有名色等增長,明知八支據欲界說,以色界不入胎故。
“中八據圓滿者”,中際有立八支,除了前後際,設兩個二支。除了四支,一共十二支,減了之後,還有八支,所有八支,都“在現在世”。唉!這個現在世八支是據圓滿的來說的。“中際八支,非諸有請,皆悉具有”,不是一切有情都要滿八支的。這個現在說八,“今言八支,據圓滿說”,最多的,最圓滿的有八支。“今言八者,據圓滿說,曆八支位,名爲圓滿”,這個八支,跟圓滿的那個來說的,八支,八個支分都經過的叫圓滿。
假使“中夭”的,那就沒有八支了,祗有兩支。胎難死的,識、名色、六根還沒長全,就死掉了。打胎呢,墮胎,不是打下來一塊軟的肉了。那就是兩支,識和名色兩支,還沒有成這個硬塊的,那麼祗有兩支,這是中夭的。
“又此八支,據欲界說,非色無色。謂色界中,無名色支”,這個八支,是欲界裏邊說的。色界裏邊沒有名色的,因爲它化生的。化生,不要經過胎裏邊的,名色支不要。它一生的時候,六根已經完具的。無色界根本談不上了,名色,六處都沒有。它沒有身體,那麼這個都沒有了。所以說圓滿的八支以欲界裏邊正常的,沒有中要夭的來說…
《俱舍論頌疏講記 世間品》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