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一系緣分別,二有漏無漏分別。初系緣分別者,論雲:諸意近行,幾欲界系?欲界意近行,幾何所緣?色無色界爲問亦爾。頌曰:
欲緣欲十八 色十二上叁 二緣欲十二 八自二無色
後二緣欲六 四自一上緣 初無色近分 緣色四自一
四本及叁邊 唯一緣自境
釋曰:初兩句明欲界,次四句明色界,後四句明無色界。
“從此第二,義分別”,把十八個近行,分別它的各式各樣的作用,“一系緣分別,二有漏無漏分別”,系,叁界哪一界所系的,這個十八個近行,欲界的,屬于欲界的,系就是屬于哪一個界的。十八個近行,屬于欲界的有多少,屬于色界的有多少,屬于無色界有多少?這是一個,還比較簡單。第二個緣,欲界的,緣欲界的有多少?欲界的緣色界的有多少,欲界的緣無色界的有多少?這個又是一個分別。第二門,有漏無漏,這個倒好說了。有漏無漏就比較簡單一些,系緣卻是一筆很麻煩的明細帳,算起來是蠻費腦筋的。
“初系緣分別者”,先講系緣分別,“論雲:諸意近行,幾欲界系?欲界意近行,幾何所緣?色無色界爲問亦爾”,問的問題一連串。這個十八個意近行,哪些是欲界系 的?屬于欲界的,那麼欲界系的意近行,它幾何所緣?它幾個緣色界?幾個緣無色界?何就是哪個界,幾就是幾個意近行。那就是問的問題很多啊,屬于欲界的意近行有多少?而欲界的意近行又能緣色界的是多少?緣無色界的是多少?而色界裏邊,初、二禅,跟叁、四禅又來分一個等級,所以裏邊這個帳蠻複雜的,那麼這是欲界。第二個色界系的有多少?色界的緣欲界的,緣色界的,緣無色界的有多少?無色界的屬于無色界的意近行有多少?無色界緣欲界的,緣色界,緣無色界又是多少?這筆帳相當麻煩,爲問亦爾,就是色界無色界跟欲界一樣,也是這麼問:自己的本界的,屬于它這一界的所系的有多少?緣其它界的有多少?回答這個問題呢,是下邊兩個頌半。
“欲緣欲十八,色十二上叁”,這是問欲界的。
“二緣欲十二,八自二無色”,這是色界的初、二禅,“二”就是初、二禅。“後二”,就是叁、四禅,“緣欲六,四自一上緣”。色界的分了兩個等級:初、二禅一個,它欲界的,它緣欲界是十二;自己,緣自己的初、二禅的八個;緣無色界的兩個。“後二”——叁、四禅,它緣欲界的有六個;緣自己的叁、四禅的有四個;緣無色界的一個。這是色界的講完了。
無色界的,“初無色近分,緣色四自一”,無色界的裏邊,初無色就是空無邊處了。它初無色的,空無邊處的近分定,這是一個特殊的,因爲它離開,挨著色界的,它可以緣色界。它這個初無色界的近分定呢,緣色界的近行有四個;緣自己的一個。
“四本及叁邊,唯一緣自境”,四個根本定,就是四無色定,“及叁邊”——叁個近分定,就是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想處,這個上面叁個近分定,祗有一個緣自己,不緣色界,也不緣無色界,這一個算帳了,那麼下邊明細的講。
“釋曰,初兩句明欲界,次四句明色界,後四句明無色界”,後邊的四句呢又是明無色界,欲界的先說,最容易,欲界的祗有兩句。
欲緣欲十八者,上欲明系十八,下欲明緣境十八,謂欲界系具足十八。緣欲界境,其數亦然。
“欲緣欲十八”,欲界上面,一個欲界這個欲字,明系十八,祗有欲界系的有十八,緣欲界的也是十八,緣自己的欲界,也是十八個。“上欲明系十八,下欲明緣境十八”,這個一個頌裏邊包括兩個問題,欲系十八,緣欲,緣自己欲界,也十八。欲緣欲十八,就是欲界有十八個近行,緣欲界也有十八個近行。“謂欲界系具足十八”,欲界系,有十八個全的,緣欲界自己的也是十八個,那麼緣色界就不夠了,不到了。
色十二上叁者,此明欲界近行,緣上界境界數也。欲緣色界境,唯十二,謂喜憂舍各緣色四,叁四十二。彼無香味,除香味六也。上叁者,上謂無色,欲緣無色,唯得有叁,謂喜憂舍,各緣彼法。彼無色等五所緣境,故有叁法。
“色十二上叁”,緣色界祗有十二個近行,緣上界無色界,祗有叁個近行,爲什麼原因?這裏要講。“此明欲界近行,緣上界境界數也”“欲緣色界境”,上界境,那麼先說色界,欲界的近行,緣色界境的時候,祗有十二個。“謂喜憂舍各緣色四,叁四十二,彼無香味”,這個我們前面說過,色界裏邊沒有段食的,禅悅爲食,沒有段食,香味兩個境沒有。那麼祗有色聲觸法,祗有四個境,少了香、味兩個。那麼喜憂舍叁個,各有四個境。叁四一十二,在色界祗有十二個。
“上叁”,無色界,上就是無色界,欲界緣無色界的時候,祗有叁個。“謂喜憂舍,各緣彼法,彼無色等五所緣境,故有叁法”,無色界,色聲香味觸都沒有的。無色界沒有物質的,那麼色聲香味觸都是物質,它都沒有,祗有一個法。法裏邊分喜憂舍,那就是叁個,有叁個近行。
那麼欲界的最容易,欲界裏邊,它裏邊近行有多少?有十八個,欲界緣欲界的時候,十八個都有,都能緣。緣色界的時候,因爲色界的境少了,沒有香味的境,祗有四個境,那叁、四一十二,十二個。緣無色界,六個境裏邊祗有一個境,祗有法境,色聲香味觸都沒有,那麼祗有叁個,喜憂舍都是緣法,喜緣法,憂緣法,舍緣法,叁個近行。
欲界的講完了,色界裏邊分兩個,一個是初、二禅,一個叁、四禅。
二緣欲十二者,二謂初禅二禅,此初二禅唯系十二,謂六喜六舍。但除六憂,彼無憂故。緣欲界境,共亦有十二,除六憂境也。
“二緣欲十二者”,這個“二”指的是初禅、二禅,兩個禅,它裏邊緣欲界的有十二個近行。“謂初禅二禅,此初二禅,唯系十二”,“謂六喜六舍,但除六憂”,色界沒有憂根,色界沒有憂,祗有六個喜,六個舍,十二個。緣欲界的境,一共也是十二個。這裏就是包括兩個問題,初、二禅所系近行,屬于初、二禅的近行有十二個。這十二個呢,因爲它們沒有憂,色界沒有憂的,所以說十八個裏邊,喜憂舍裏邊,要除一個憂,一個是六個境了,那麼是十二個。還有六個境屬于憂的,它是沒有的,那麼它緣欲界境的時候,這十二個都能緣,祗有沒有憂,因爲這是色界的人,初、二禅他沒有憂心的,祗有憂近行沒有。
八自二無色者,謂初二禅緣自界八,謂彼喜舍各緣四境,除香味四。二無色者,緣無色二,謂喜與舍各緣彼法
那麼緣自己的時候,緣初、二禅自己,八個;緣無色的時候,二個,“謂初二禅緣自界八,謂彼喜舍各緣四境,除香味四”,初二禅我們知道色界沒有香味,那麼它六個境裏邊,祗有四個境,香味除掉。一個,每一個境,有一個喜,一個舍,憂也沒有。喜有四個境,舍有四個境,二四一個八。緣色界自己,初、二禅呢,八個近行。要是緣無色界的時候,祗有二個近行。“謂喜與舍各緣彼法”,無色界,色聲香味觸都沒有了,祗有法,一個喜,一個舍都緣它的法,兩個。
這是色界的初禅、二禅的情況,它一共有十二個近行。緣欲界的時候這十二個近行都能緣;緣色界的時候,少了香味兩個,祗有八個;緣無色界的時候,色聲香味觸都沒有了,祗有兩個,喜跟舍的緣法,那麼憂是沒有的,色界沒有憂的,所以憂近行要除掉。
後二緣欲六者,第叁四禅名爲後二,叁四靜慮唯系六種。彼無六喜,但有六舍。緣欲界境,亦得有六,色等六也。四自一上緣者,叁四靜慮緣自境四,謂舍緣四境,除香味二也。一上緣者,一緣無色,謂法近行。
那麼後二禅,叁、四禅又是不一樣了。“後二緣欲六者”,後二禅呢,就是第叁禅、第四禅緣欲界的時候,有六個近行。那就是說叁、四禅的靜慮,色界叁、四禅,它們所有的,屬于它們所系的那個近行祗有六個。它們沒有喜,叁禅以上沒有喜根,喜是沖動的,四禅是祗有舍,叁禅還有心樂,但是粗動的喜沒有。所以說喜憂舍裏邊,憂祗有欲界有,喜初、二禅有,舍叁、四禅有。所以說,它們祗有舍,沒有喜,也沒有那個憂。當然憂早就沒有了,那麼祗有四個了。祗有舍,緣六個境裏邊,要除掉香味,因爲它也沒有段食了,香味一點也沒有,祗有四個境,一個舍緣四個境,就是四個。叁、四靜慮,它是指六個,“彼無六喜”,它喜沒有了,祗有舍。
緣欲界,欲界裏邊有色聲香味觸法都有,所以有六個喜,都可以有。緣色界的時候,緣叁、四禅,卻沒有香味兩個,祗有四個,所以緣自己的時候,祗有四個。緣欲界是六個近行,一共有六近行,緣欲界的時候六個近行起的。緣自己叁、四禅的時候,它沒有香味,祗有四個。緣無色界的時候,色聲香味觸都沒有,祗有一個法近行,舍,一個。
所以說叁、四靜慮,它裏邊的總的數字有六個,緣欲界是六個,緣自己祗有四個,沒有香味,緣無色界祗有一個,色聲香味觸都沒有,祗有舍緣那個法,一個。那麼這是色界的,又完了。
那麼下邊無色界,無色界又分了兩個等級。最初的,一個空無邊處的近分定呢,跟色界挨到的,也能夠緣第四禅,所以說它的情況不同。上面一些根本定,跟叁個近分定,不緣下界的,所以說,它們是更少一點。
初無色近分,緣色四自一者,謂空處近分唯系四種,緣色界境亦有四種。謂空處近分起有漏道,能緣色界第四靜慮色等四境,既緣有四,系亦四也。緣自界一,謂唯法境。
“初無色近分,緣色四自一者”,初無色,空無邊處,它的近分定從四禅要進入空無邊處,這個階段,還沒有進去,正在向空無邊處進去的時候,它就是離開第四禅還不遠的,這個時候,它能緣色界。
謂空處的近分,它有四種,近分有四種。“緣色界境亦有四種”,“謂空處近分,起有漏道,能緣色界第四靜慮色等四境”,色界的第四靜慮裏邊,祗有一個舍,舍裏邊可以緣色、聲,香味沒有,觸、法,那麼祗有四個。爲什麼空無邊處要能緣色界?空無邊處…
《俱舍論頌疏講記 世間品》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