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俱舍论颂疏讲记 世间品▪P55

  ..续本文上一页,一系缘分别,二有漏无漏分别。初系缘分别者,论云:诸意近行,几欲界系?欲界意近行,几何所缘?色无色界为问亦尔。颂曰:

  欲缘欲十八  色十二上三  二缘欲十二  八自二无色

  后二缘欲六  四自一上缘  初无色近分  缘色四自一

  四本及三边  唯一缘自境

  释曰:初两句明欲界,次四句明色界,后四句明无色界。

  “从此第二,义分别”,把十八个近行,分别它的各式各样的作用,“一系缘分别,二有漏无漏分别”,系,三界哪一界所系的,这个十八个近行,欲界的,属于欲界的,系就是属于哪一个界的。十八个近行,属于欲界的有多少,属于色界的有多少,属于无色界有多少?这是一个,还比较简单。第二个缘,欲界的,缘欲界的有多少?欲界的缘色界的有多少,欲界的缘无色界的有多少?这个又是一个分别。第二门,有漏无漏,这个倒好说了。有漏无漏就比较简单一些,系缘却是一笔很麻烦的明细帐,算起来是蛮费脑筋的。

  “初系缘分别者”,先讲系缘分别,“论云:诸意近行,几欲界系?欲界意近行,几何所缘?色无色界为问亦尔”,问的问题一连串。这个十八个意近行,哪些是欲界系 的?属于欲界的,那么欲界系的意近行,它几何所缘?它几个缘色界?几个缘无色界?何就是哪个界,几就是几个意近行。那就是问的问题很多啊,属于欲界的意近行有多少?而欲界的意近行又能缘色界的是多少?缘无色界的是多少?而色界里边,初、二禅,跟三、四禅又来分一个等级,所以里边这个帐蛮复杂的,那么这是欲界。第二个色界系的有多少?色界的缘欲界的,缘色界的,缘无色界的有多少?无色界的属于无色界的意近行有多少?无色界缘欲界的,缘色界,缘无色界又是多少?这笔帐相当麻烦,为问亦尔,就是色界无色界跟欲界一样,也是这么问:自己的本界的,属于它这一界的所系的有多少?缘其它界的有多少?回答这个问题呢,是下边两个颂半。

  “欲缘欲十八,色十二上三”,这是问欲界的。

  “二缘欲十二,八自二无色”,这是色界的初、二禅,“二”就是初、二禅。“后二”,就是三、四禅,“缘欲六,四自一上缘”。色界的分了两个等级:初、二禅一个,它欲界的,它缘欲界是十二;自己,缘自己的初、二禅的八个;缘无色界的两个。“后二”——三、四禅,它缘欲界的有六个;缘自己的三、四禅的有四个;缘无色界的一个。这是色界的讲完了。

  无色界的,“初无色近分,缘色四自一”,无色界的里边,初无色就是空无边处了。它初无色的,空无边处的近分定,这是一个特殊的,因为它离开,挨着色界的,它可以缘色界。它这个初无色界的近分定呢,缘色界的近行有四个;缘自己的一个。

  “四本及三边,唯一缘自境”,四个根本定,就是四无色定,“及三边”——三个近分定,就是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想处,这个上面三个近分定,祗有一个缘自己,不缘色界,也不缘无色界,这一个算帐了,那么下边明细的讲。

  “释曰,初两句明欲界,次四句明色界,后四句明无色界”,后边的四句呢又是明无色界,欲界的先说,最容易,欲界的祗有两句。

  

  欲缘欲十八者,上欲明系十八,下欲明缘境十八,谓欲界系具足十八。缘欲界境,其数亦然。

  “欲缘欲十八”,欲界上面,一个欲界这个欲字,明系十八,祗有欲界系的有十八,缘欲界的也是十八,缘自己的欲界,也是十八个。“上欲明系十八,下欲明缘境十八”,这个一个颂里边包括两个问题,欲系十八,缘欲,缘自己欲界,也十八。欲缘欲十八,就是欲界有十八个近行,缘欲界也有十八个近行。“谓欲界系具足十八”,欲界系,有十八个全的,缘欲界自己的也是十八个,那么缘色界就不够了,不到了。

  

  色十二上三者,此明欲界近行,缘上界境界数也。欲缘色界境,唯十二,谓喜忧舍各缘色四,三四十二。彼无香味,除香味六也。上三者,上谓无色,欲缘无色,唯得有三,谓喜忧舍,各缘彼法。彼无色等五所缘境,故有三法。

  “色十二上三”,缘色界祗有十二个近行,缘上界无色界,祗有三个近行,为什么原因?这里要讲。“此明欲界近行,缘上界境界数也”“欲缘色界境”,上界境,那么先说色界,欲界的近行,缘色界境的时候,祗有十二个。“谓喜忧舍各缘色四,三四十二,彼无香味”,这个我们前面说过,色界里边没有段食的,禅悦为食,没有段食,香味两个境没有。那么祗有色声触法,祗有四个境,少了香、味两个。那么喜忧舍三个,各有四个境。三四一十二,在色界祗有十二个。

  “上三”,无色界,上就是无色界,欲界缘无色界的时候,祗有三个。“谓喜忧舍,各缘彼法,彼无色等五所缘境,故有三法”,无色界,色声香味触都没有的。无色界没有物质的,那么色声香味触都是物质,它都没有,祗有一个法。法里边分喜忧舍,那就是三个,有三个近行。

  那么欲界的最容易,欲界里边,它里边近行有多少?有十八个,欲界缘欲界的时候,十八个都有,都能缘。缘色界的时候,因为色界的境少了,没有香味的境,祗有四个境,那三、四一十二,十二个。缘无色界,六个境里边祗有一个境,祗有法境,色声香味触都没有,那么祗有三个,喜忧舍都是缘法,喜缘法,忧缘法,舍缘法,三个近行。

  欲界的讲完了,色界里边分两个,一个是初、二禅,一个三、四禅。

  

  二缘欲十二者,二谓初禅二禅,此初二禅唯系十二,谓六喜六舍。但除六忧,彼无忧故。缘欲界境,共亦有十二,除六忧境也。

  “二缘欲十二者”,这个“二”指的是初禅、二禅,两个禅,它里边缘欲界的有十二个近行。“谓初禅二禅,此初二禅,唯系十二”,“谓六喜六舍,但除六忧”,色界没有忧根,色界没有忧,祗有六个喜,六个舍,十二个。缘欲界的境,一共也是十二个。这里就是包括两个问题,初、二禅所系近行,属于初、二禅的近行有十二个。这十二个呢,因为它们没有忧,色界没有忧的,所以说十八个里边,喜忧舍里边,要除一个忧,一个是六个境了,那么是十二个。还有六个境属于忧的,它是没有的,那么它缘欲界境的时候,这十二个都能缘,祗有没有忧,因为这是色界的人,初、二禅他没有忧心的,祗有忧近行没有。

  

  八自二无色者,谓初二禅缘自界八,谓彼喜舍各缘四境,除香味四。二无色者,缘无色二,谓喜与舍各缘彼法

  那么缘自己的时候,缘初、二禅自己,八个;缘无色的时候,二个,“谓初二禅缘自界八,谓彼喜舍各缘四境,除香味四”,初二禅我们知道色界没有香味,那么它六个境里边,祗有四个境,香味除掉。一个,每一个境,有一个喜,一个舍,忧也没有。喜有四个境,舍有四个境,二四一个八。缘色界自己,初、二禅呢,八个近行。要是缘无色界的时候,祗有二个近行。“谓喜与舍各缘彼法”,无色界,色声香味触都没有了,祗有法,一个喜,一个舍都缘它的法,两个。

  这是色界的初禅、二禅的情况,它一共有十二个近行。缘欲界的时候这十二个近行都能缘;缘色界的时候,少了香味两个,祗有八个;缘无色界的时候,色声香味触都没有了,祗有两个,喜跟舍的缘法,那么忧是没有的,色界没有忧的,所以忧近行要除掉。

  

  后二缘欲六者,第三四禅名为后二,三四静虑唯系六种。彼无六喜,但有六舍。缘欲界境,亦得有六,色等六也。四自一上缘者,三四静虑缘自境四,谓舍缘四境,除香味二也。一上缘者,一缘无色,谓法近行。

  那么后二禅,三、四禅又是不一样了。“后二缘欲六者”,后二禅呢,就是第三禅、第四禅缘欲界的时候,有六个近行。那就是说三、四禅的静虑,色界三、四禅,它们所有的,属于它们所系的那个近行祗有六个。它们没有喜,三禅以上没有喜根,喜是冲动的,四禅是祗有舍,三禅还有心乐,但是粗动的喜没有。所以说喜忧舍里边,忧祗有欲界有,喜初、二禅有,舍三、四禅有。所以说,它们祗有舍,没有喜,也没有那个忧。当然忧早就没有了,那么祗有四个了。祗有舍,缘六个境里边,要除掉香味,因为它也没有段食了,香味一点也没有,祗有四个境,一个舍缘四个境,就是四个。三、四静虑,它是指六个,“彼无六喜”,它喜没有了,祗有舍。

  缘欲界,欲界里边有色声香味触法都有,所以有六个喜,都可以有。缘色界的时候,缘三、四禅,却没有香味两个,祗有四个,所以缘自己的时候,祗有四个。缘欲界是六个近行,一共有六近行,缘欲界的时候六个近行起的。缘自己三、四禅的时候,它没有香味,祗有四个。缘无色界的时候,色声香味触都没有,祗有一个法近行,舍,一个。

  所以说三、四静虑,它里边的总的数字有六个,缘欲界是六个,缘自己祗有四个,没有香味,缘无色界祗有一个,色声香味触都没有,祗有舍缘那个法,一个。那么这是色界的,又完了。

  那么下边无色界,无色界又分了两个等级。最初的,一个空无边处的近分定呢,跟色界挨到的,也能够缘第四禅,所以说它的情况不同。上面一些根本定,跟三个近分定,不缘下界的,所以说,它们是更少一点。

  

  初无色近分,缘色四自一者,谓空处近分唯系四种,缘色界境亦有四种。谓空处近分起有漏道,能缘色界第四静虑色等四境,既缘有四,系亦四也。缘自界一,谓唯法境。

  “初无色近分,缘色四自一者”,初无色,空无边处,它的近分定从四禅要进入空无边处,这个阶段,还没有进去,正在向空无边处进去的时候,它就是离开第四禅还不远的,这个时候,它能缘色界。

  谓空处的近分,它有四种,近分有四种。“缘色界境亦有四种”,“谓空处近分,起有漏道,能缘色界第四静虑色等四境”,色界的第四静虑里边,祗有一个舍,舍里边可以缘色、声,香味没有,触、法,那么祗有四个。为什么空无边处要能缘色界?空无边处…

《俱舍论颂疏讲记 世间品》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