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他把有情甩到地獄裏去的人,這些叫琰魔卒,這琰魔卒是真的有情。就是前面說的,你在生的時候,前輩子歡喜,瞋恨心大的,經常發瞋恨的、毒害心的,造惡業的,見人家受苦他高興的,這些人將來做琰魔卒,那麼這些是確是真的有情。而獄卒跟琰魔卒不是一回事,獄卒是地獄裏邊害有情的那些東西。就是說把這個罪人叉了油鍋裏去煮的,那個烈河增裏邊拿了槍、拿了刀不給他上來的,還有劍葉林、刀山裏逼著有情跑上跑下的,那些都不是有情,這是地獄裏的獄卒。琰魔卒“非地獄中害有情者。故地獄卒,非諸有情”,這個琰魔卒,並不是地獄裏害有情的那些人,所以說在地獄的獄卒不是實在真正的有情。
《俱舍》裏邊把這個問題說清楚了,地獄的獄卒,那麼在世親菩薩的《二十唯識論》裏邊,把這個問題講得更清楚,更發揮了一點。將來我們《俱舍》講完了,就接下去准備講《二十唯識》。爲什麼《俱舍》下去,接《二十唯識》呢?我們是依循了世親菩薩的思想體系來的。世親菩薩從有部出家,經過經部的學習,就造了《俱舍論》,這是他的一個集大成,根本教的大成。然後經過了《俱舍論》呢,學習了經部的理論之後,那就是對唯識已經開辟道路了,經過他的哥哥無著菩薩的勸,他就很容易進入唯識。那麼他進入唯識之後,弘揚唯識的第一步,就是《二十唯論》。所以說我們從《俱舍》直接探討下去,講到《二十唯識論》 ,這個是依了世親菩薩的思想體系來的。
我們准備把《俱舍》講完了,就是要講《二十唯識》 。但是障很大,我們在南普陀,《俱舍》講完了,講《二十唯識》的時候就來了障了,結果沒有講完,念完的。我們講經講一半,停下來不好的,那就是《二十唯識》這部論,就在一個小時,一節課把它講完了,總還是沒有把它斷掉吧!就是最後一節課,本來是講一半了,開了個頭,有大的障來了,我們就很快的,一節課全部講完。講完了之後,就離開南普陀了。
問:若爾何緣,火不能燒彼?答:此定由業力所隔礙故,或感異大種,故不被燒。
這是獄卒的問題,下邊又一個問題。“問:若爾何緣,火不能燒彼?答:此定由業力所隔礙故,或感異大種,故不被燒”,那麼這又要問了,地獄有大火的,那麼就算罪人被燒得焦頭爛額,皮骨跟肉下墜,爲什麼獄卒它不燒呢?這個火是無情的,應當沒有親疏的關系,應當火是客觀的,罪的人固然要燒,獄卒也還不是一樣,一樣要燒呢?怎麼獄卒不燒呢?
“此定由業”,這個是業力的關系,“所隔礙”,業力所隔礙,就是它,獄卒是燒不了的,它沒有那個業力嗎!嘛,這個罪人有那個業力,那麼或者一個說法呢,或感異大種,獄卒的大種跟罪人大種不一樣,它不會燒的。這個也不奇怪。記得我們以前在學化學的時候,那個老師就說,假使太陽裏邊有有情,假使有人類的話,那麼他們的身體當然是組織不一樣,就是他們那個身上的物質是能夠耐火的東西做成的,在那個高的溫度之下一樣能生活,這個科學也可以設想的。那麼地獄裏邊,獄卒的四大跟罪人四大不一樣,它在大火裏邊不受影響,那就是都是業力的關系了,那麼這是解釋一些附帶的問題。
複有余八寒捺落迦:一、頞部陀此雲疱,寒風逼身,故生疱也,二、尼刺部陀此雲疱裂,叁、頞哳咤,四、臛臛婆,五、虎虎婆此叁忍寒聲也,六、嗢缽羅此雲青蓮華,寒逼身青故也,七、缽特摩此雲紅蓮華,身寒赤色,似紅蓮華故也,八、摩诃缽特摩此雲大紅蓮華,寒之更甚,身色彌紅也。
下邊八寒地獄。“複有余八寒捺落迦”,八寒地獄也一個一個都要說了,一是頞部陀,“此雲疱,寒風逼身,故生疱也”。這幾個八寒地獄呢,寒冷的程度一層進一層,開始是個疱,寒風逼身,因爲這個冷的逼在身上,身上都生起疱來了,那個就是凍瘡一樣的,生起疱疱,那個腫起來了,凍疱,腫出來了。那麼第二是尼刺部陀,疱裂,冷得疱已經裂開了,這個更冷得話呢,疱都裂開來了。第叁是頞哳咤,四是臛臛婆,五是虎虎婆。這叁個凍什麼呢?就是冷得來,話也說不出來了,就是喊了,喊冷的聲音,就是唿唿、唿唿的。這樣子,就是越是冷,這個聲音越是變得厲害,頞哳咤還稍微好一點,臛臛婆冷得來,就是臛臛臛!虎虎婆,冷得更厲害,唬唬唬,虎的虎的喊起來了,那麼這是聲音的不同又分叁個層次。第六個是嗢缽啰,嗢缽啰,此雲是青蓮花,它這個冷得身上都開花一樣,都凍得成了蓮花一樣了,那是更寒冷的程度更高了。第七是缽特摩,缽特摩是紅蓮花,本來是凍青了,已經夠冷了,跟蓮花一樣爆開來了,這是凍紅了,更厲害了,變成了紅蓮花了,身上的寒赤色,好象紅蓮花一樣,都裂開了,像開花一樣了,那是不可設想了,冷得不得了。第八是摩诃缽特摩,大紅蓮花,開裂得更大了,身上的顔色就是绯紅。這是八寒地獄,就是它的寒氣,越來越冷,從第一個開始到最後的,就是寒的程度不同。
論雲:此中有情,嚴寒所逼,隨身聲色變,以立其名解雲:初二地獄,隨身變立名,次叁隨聲立名,後叁隨色變立名也。此八並居贍部洲下,如前所說,大地獄傍。
“論雲:此中有情,嚴寒所逼,隨身聲色變,以立其名”,這個捺落迦的名字,就是嚴寒所逼之後,根據它身上的顔色,根據它發的聲音,根據它的,開始身是起疱,最後是聲音的變化,最後是身上的顔色的變化,從青的到紅的,再大紅,來安它的名字,這地獄名字都是根據這些來安的。
“解雲:初二地獄,隨身變立名”,或者就是身上變化了,就起了疱了,或者疱裂開了,根據身上的變化來安名字。第叁、四、五,根據它聲音,冷的時候,發聲音來安名字的。第六、七、八,最後叁個呢,根據它顔色的變化來安名字,青的,冷得凍青了,最後凍得紅了,再大紅,分叁種顔色不同。
“此八並居贍部洲下”,這個八寒地獄在哪裏?都在贍部洲的下邊,“如前所說,大地獄傍”,就在前面說的八大地獄的旁邊。
問:此贍部洲,其量無幾,下甯容受無間等耶?答:洲如谷聚,上尖下闊,是故大海漸狹漸深也。
“問:此贍部洲,其量無幾,下甯容受無間等耶?”提一個問題,這個贍部洲的大小是不太大的,數量不是挺大的,它下邊怎麼有那麼多的地獄呢?
“答:洲如谷聚,上尖下闊,是故大海漸狹漸深也”,他說這個沒有什麼稀奇,好象谷聚,堆的谷子一樣,上邊很小,下邊很大。我們這個地也是,南贍部洲露出海面的不大,但是海底下的很大,越是底下越大,好象谷子堆堆一樣,下邊的大一些,上邊的小一些。因爲這個原因,“是故大海漸狹漸深”,這個大海水越是下邊深下去,越是狹,地方越小。爲什麼?洲的下邊大,那麼海水相應的深度越深,海的面積越小。這是根據下邊的地形的變化來說的。
如上所論,十六地獄,一切有情業增上力感。余孤地獄,各別業招,或多或少,或二或一,所止差別,多種處處不定。或近江河山邊曠野,或在地下,空及余處,諸地獄器安布如是,本處在下,支派不定。
“如上所論,十六地獄,一切有情業增上力感”,這個十六地獄,即八大地獄、八寒地獄,都是有情的業報增上而感到的。
那麼其它還有些地獄叫孤獨地獄,“余孤地獄,各別業招”。前面是共業所感,地獄的有情共同感到大火,或者大寒。還有孤獨地獄,就是各別的業報所感的,祗有他一個人在受苦,其它的沒有。“或多或少,或二或一,所止差別”,多種處的不定,“或近江河,山邊曠野,或在地下,空及余處”,那麼孤獨地獄是個人的、個別人數的人業報所感的,不是共同的業力所感,各別業招。這不是共業,各別的業招的,或者是多一點,或者少一點,乃至一個兩個,他的所止差別種種。他住的地方,也各式各樣差別很多。他的地方處所也不一定,或者是在江河山邊,曠野,或者在地下,或者空間,或者其它地方,在山上之類的。那麼就是說,孤獨地獄是個別幾個人受苦的地方,不是共業所感,是個別幾個,一個,或者兩個。他們是別業所感的,地方也不定。因爲他的業報是個別的人,他處所什麼東西都不一定,根據他自己的業所感。
“諸地獄器安布如是,本處在下,支派不定”,這個地獄的器世間,它的安布,它的布局就是這樣子的,根本地方在下邊,它流出來的那些支派就不一定,在空間、海邊等等都有,根本處在地下。那麼地獄講完了。
傍生住處,謂水陸空,本處大海,後漸流入余處。
“傍生住處,謂水陸空”,傍生是水陸空都有,我們說叁軍,水陸空軍,傍生也是,叁個都有。水裏邊有傍生,陸地上當然有傍生,空中就是飛鳥之類的。
“本處大海”,但是根本地方是大海,這是在《俱舍論》裏的說法是這樣子,當然它也有依據的。傍生的根本處,現在這個科學研究,好象最初的一些有情也是從海裏出來的。“本處大海,後漸流入余處”,根本處是大海,後來跑到其它地方去,上了岸之後,它慢慢的把水的功能淘汰了,適應于陸地的生活了,那有些飛禽,因爲它主要空中它是經常飛出去,它這個飛呢,翅膀長大了,長大了之後就可在空中自由飛翔。根本處是在海裏邊。
那麼這是傍生噢,還有餓鬼,叁惡道都要講。
諸鬼本處,琰魔王國,于此贍部洲下,過五百逾繕那,有琰魔王國,縱廣量亦然,從此展轉,散居余處。或有端嚴,具大威德,受諸富樂,自在如天;或有饑羸,顔貌醜陋,如是等類,廣說如經。
“諸鬼本處,琰魔王國”,琰魔王是鬼王,所以說餓鬼的根本處是琰魔王的國家裏面。“于此贍部洲下,過五百逾繕那,有琰魔王國,縱廣量亦然”,在南洲下邊五百逾繕那的深度,那跟地獄是差得遠了,要近一點,有個琰魔王國。這個琰魔王,上次有人問過是不是地獄的王?它是鬼王。琰魔王國它在地下的五百逾繕那。“縱廣量亦然”…
《俱舍論頌疏講記 世間品》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