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他把有情甩到地狱里去的人,这些叫琰魔卒,这琰魔卒是真的有情。就是前面说的,你在生的时候,前辈子欢喜,瞋恨心大的,经常发瞋恨的、毒害心的,造恶业的,见人家受苦他高兴的,这些人将来做琰魔卒,那么这些是确是真的有情。而狱卒跟琰魔卒不是一回事,狱卒是地狱里边害有情的那些东西。就是说把这个罪人叉了油锅里去煮的,那个烈河增里边拿了枪、拿了刀不给他上来的,还有剑叶林、刀山里逼着有情跑上跑下的,那些都不是有情,这是地狱里的狱卒。琰魔卒“非地狱中害有情者。故地狱卒,非诸有情”,这个琰魔卒,并不是地狱里害有情的那些人,所以说在地狱的狱卒不是实在真正的有情。
《俱舍》里边把这个问题说清楚了,地狱的狱卒,那么在世亲菩萨的《二十唯识论》里边,把这个问题讲得更清楚,更发挥了一点。将来我们《俱舍》讲完了,就接下去准备讲《二十唯识》。为什么《俱舍》下去,接《二十唯识》呢?我们是依循了世亲菩萨的思想体系来的。世亲菩萨从有部出家,经过经部的学习,就造了《俱舍论》,这是他的一个集大成,根本教的大成。然后经过了《俱舍论》呢,学习了经部的理论之后,那就是对唯识已经开辟道路了,经过他的哥哥无著菩萨的劝,他就很容易进入唯识。那么他进入唯识之后,弘扬唯识的第一步,就是《二十唯论》。所以说我们从《俱舍》直接探讨下去,讲到《二十唯识论》 ,这个是依了世亲菩萨的思想体系来的。
我们准备把《俱舍》讲完了,就是要讲《二十唯识》 。但是障很大,我们在南普陀,《俱舍》讲完了,讲《二十唯识》的时候就来了障了,结果没有讲完,念完的。我们讲经讲一半,停下来不好的,那就是《二十唯识》这部论,就在一个小时,一节课把它讲完了,总还是没有把它断掉吧!就是最后一节课,本来是讲一半了,开了个头,有大的障来了,我们就很快的,一节课全部讲完。讲完了之后,就离开南普陀了。
问:若尔何缘,火不能烧彼?答:此定由业力所隔碍故,或感异大种,故不被烧。
这是狱卒的问题,下边又一个问题。“问:若尔何缘,火不能烧彼?答:此定由业力所隔碍故,或感异大种,故不被烧”,那么这又要问了,地狱有大火的,那么就算罪人被烧得焦头烂额,皮骨跟肉下坠,为什么狱卒它不烧呢?这个火是无情的,应当没有亲疏的关系,应当火是客观的,罪的人固然要烧,狱卒也还不是一样,一样要烧呢?怎么狱卒不烧呢?
“此定由业”,这个是业力的关系,“所隔碍”,业力所隔碍,就是它,狱卒是烧不了的,它没有那个业力吗!嘛,这个罪人有那个业力,那么或者一个说法呢,或感异大种,狱卒的大种跟罪人大种不一样,它不会烧的。这个也不奇怪。记得我们以前在学化学的时候,那个老师就说,假使太阳里边有有情,假使有人类的话,那么他们的身体当然是组织不一样,就是他们那个身上的物质是能够耐火的东西做成的,在那个高的温度之下一样能生活,这个科学也可以设想的。那么地狱里边,狱卒的四大跟罪人四大不一样,它在大火里边不受影响,那就是都是业力的关系了,那么这是解释一些附带的问题。
复有余八寒捺落迦:一、頞部陀此云疱,寒风逼身,故生疱也,二、尼刺部陀此云疱裂,三、頞哳咤,四、臛臛婆,五、虎虎婆此三忍寒声也,六、嗢钵罗此云青莲华,寒逼身青故也,七、钵特摩此云红莲华,身寒赤色,似红莲华故也,八、摩诃钵特摩此云大红莲华,寒之更甚,身色弥红也。
下边八寒地狱。“复有余八寒捺落迦”,八寒地狱也一个一个都要说了,一是頞部陀,“此云疱,寒风逼身,故生疱也”。这几个八寒地狱呢,寒冷的程度一层进一层,开始是个疱,寒风逼身,因为这个冷的逼在身上,身上都生起疱来了,那个就是冻疮一样的,生起疱疱,那个肿起来了,冻疱,肿出来了。那么第二是尼刺部陀,疱裂,冷得疱已经裂开了,这个更冷得话呢,疱都裂开来了。第三是頞哳咤,四是臛臛婆,五是虎虎婆。这三个冻什么呢?就是冷得来,话也说不出来了,就是喊了,喊冷的声音,就是唿唿、唿唿的。这样子,就是越是冷,这个声音越是变得厉害,頞哳咤还稍微好一点,臛臛婆冷得来,就是臛臛臛!虎虎婆,冷得更厉害,唬唬唬,虎的虎的喊起来了,那么这是声音的不同又分三个层次。第六个是嗢钵啰,嗢钵啰,此云是青莲花,它这个冷得身上都开花一样,都冻得成了莲花一样了,那是更寒冷的程度更高了。第七是钵特摩,钵特摩是红莲花,本来是冻青了,已经够冷了,跟莲花一样爆开来了,这是冻红了,更厉害了,变成了红莲花了,身上的寒赤色,好象红莲花一样,都裂开了,像开花一样了,那是不可设想了,冷得不得了。第八是摩诃钵特摩,大红莲花,开裂得更大了,身上的颜色就是绯红。这是八寒地狱,就是它的寒气,越来越冷,从第一个开始到最后的,就是寒的程度不同。
论云:此中有情,严寒所逼,随身声色变,以立其名解云:初二地狱,随身变立名,次三随声立名,后三随色变立名也。此八并居赡部洲下,如前所说,大地狱傍。
“论云:此中有情,严寒所逼,随身声色变,以立其名”,这个捺落迦的名字,就是严寒所逼之后,根据它身上的颜色,根据它发的声音,根据它的,开始身是起疱,最后是声音的变化,最后是身上的颜色的变化,从青的到红的,再大红,来安它的名字,这地狱名字都是根据这些来安的。
“解云:初二地狱,随身变立名”,或者就是身上变化了,就起了疱了,或者疱裂开了,根据身上的变化来安名字。第三、四、五,根据它声音,冷的时候,发声音来安名字的。第六、七、八,最后三个呢,根据它颜色的变化来安名字,青的,冷得冻青了,最后冻得红了,再大红,分三种颜色不同。
“此八并居赡部洲下”,这个八寒地狱在哪里?都在赡部洲的下边,“如前所说,大地狱傍”,就在前面说的八大地狱的旁边。
问:此赡部洲,其量无几,下宁容受无间等耶?答:洲如谷聚,上尖下阔,是故大海渐狭渐深也。
“问:此赡部洲,其量无几,下宁容受无间等耶?”提一个问题,这个赡部洲的大小是不太大的,数量不是挺大的,它下边怎么有那么多的地狱呢?
“答:洲如谷聚,上尖下阔,是故大海渐狭渐深也”,他说这个没有什么稀奇,好象谷聚,堆的谷子一样,上边很小,下边很大。我们这个地也是,南赡部洲露出海面的不大,但是海底下的很大,越是底下越大,好象谷子堆堆一样,下边的大一些,上边的小一些。因为这个原因,“是故大海渐狭渐深”,这个大海水越是下边深下去,越是狭,地方越小。为什么?洲的下边大,那么海水相应的深度越深,海的面积越小。这是根据下边的地形的变化来说的。
如上所论,十六地狱,一切有情业增上力感。余孤地狱,各别业招,或多或少,或二或一,所止差别,多种处处不定。或近江河山边旷野,或在地下,空及余处,诸地狱器安布如是,本处在下,支派不定。
“如上所论,十六地狱,一切有情业增上力感”,这个十六地狱,即八大地狱、八寒地狱,都是有情的业报增上而感到的。
那么其它还有些地狱叫孤独地狱,“余孤地狱,各别业招”。前面是共业所感,地狱的有情共同感到大火,或者大寒。还有孤独地狱,就是各别的业报所感的,祗有他一个人在受苦,其它的没有。“或多或少,或二或一,所止差别”,多种处的不定,“或近江河,山边旷野,或在地下,空及余处”,那么孤独地狱是个人的、个别人数的人业报所感的,不是共同的业力所感,各别业招。这不是共业,各别的业招的,或者是多一点,或者少一点,乃至一个两个,他的所止差别种种。他住的地方,也各式各样差别很多。他的地方处所也不一定,或者是在江河山边,旷野,或者在地下,或者空间,或者其它地方,在山上之类的。那么就是说,孤独地狱是个别几个人受苦的地方,不是共业所感,是个别几个,一个,或者两个。他们是别业所感的,地方也不定。因为他的业报是个别的人,他处所什么东西都不一定,根据他自己的业所感。
“诸地狱器安布如是,本处在下,支派不定”,这个地狱的器世间,它的安布,它的布局就是这样子的,根本地方在下边,它流出来的那些支派就不一定,在空间、海边等等都有,根本处在地下。那么地狱讲完了。
傍生住处,谓水陆空,本处大海,后渐流入余处。
“傍生住处,谓水陆空”,傍生是水陆空都有,我们说三军,水陆空军,傍生也是,三个都有。水里边有傍生,陆地上当然有傍生,空中就是飞鸟之类的。
“本处大海”,但是根本地方是大海,这是在《俱舍论》里的说法是这样子,当然它也有依据的。傍生的根本处,现在这个科学研究,好象最初的一些有情也是从海里出来的。“本处大海,后渐流入余处”,根本处是大海,后来跑到其它地方去,上了岸之后,它慢慢的把水的功能淘汰了,适应于陆地的生活了,那有些飞禽,因为它主要空中它是经常飞出去,它这个飞呢,翅膀长大了,长大了之后就可在空中自由飞翔。根本处是在海里边。
那么这是傍生噢,还有饿鬼,三恶道都要讲。
诸鬼本处,琰魔王国,于此赡部洲下,过五百逾缮那,有琰魔王国,纵广量亦然,从此展转,散居余处。或有端严,具大威德,受诸富乐,自在如天;或有饥羸,颜貌丑陋,如是等类,广说如经。
“诸鬼本处,琰魔王国”,琰魔王是鬼王,所以说饿鬼的根本处是琰魔王的国家里面。“于此赡部洲下,过五百逾缮那,有琰魔王国,纵广量亦然”,在南洲下边五百逾缮那的深度,那跟地狱是差得远了,要近一点,有个琰魔王国。这个琰魔王,上次有人问过是不是地狱的王?它是鬼王。琰魔王国它在地下的五百逾缮那。“纵广量亦然”…
《俱舍论颂疏讲记 世间品》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