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十叁天,從忉利天可以升到夜摩天去。“或複依他,謂得通者”,或者依他的力量,自己沒有力量,沒有通,其他有得神通的人把他帶去,也行。“及上天者,接往夜摩天”,或者是上面的夜摩天人,把他接到夜摩天去,這也可以上去看東西。
“所余諸天,升上例爾”,那麼叁十叁天如此,其他的天要到上面去也同樣。叁個條件,一個是自己有神通,一個是有通的人把他帶上去,一個是上邊的天把他接上去,除此以外見不到了。
“若來若至,下見上天”,若來,上面的下來把他帶上去,或者他自己上去,神通上去,那麼這樣子呢,可以的,到上邊去,下邊的天可以見上邊的天。
“然下界眼,不能睹上界地,非境界故”,但是,除了這個通之外,下邊的眼界,假使初地來說,以欲界的地,初地的眼不能看色界的東西。色界初地,不能見二禅的,也不能見。下眼不能見上界,這是我們講了很多啊,眼睛能見,叁界裏這個見,那個見,將來就是這個地方要用的。下界的眼不能看上界,所以說,下邊的人,你跑到喜瑪拉雅山,跑到須彌山頂,也找不到忉利天,你不是那個業報,你看不到。不要說喜瑪拉雅山了,那根本不是須彌山,所以說要科學證明這個忉利天在那裏?那怎麼證明呢?你根本見不到。“非境界故”,不是他的境界,業報不一樣了,“如不覺彼觸”,它的東西你也碰不到一樣。
“因此義便,複明天量。有余師說夜摩等四,依處量同”,這是天的世間,器世間的大小。有些論師說,夜摩等四,依處,夜摩天上面幾個天呢,它們的天的大小呢,量同須彌,妙高山頂,跟須彌山頂一樣大。但是有些論師說,“上倍倍增”,有的論師說,越是上邊的天,一倍一倍的增,就是不一樣了,上面大,下邊小。“有余師說,初靜慮量,等一四大洲”,有的論師說,更大了,初靜慮的天的一個住處呢,四大洲那麼大,四大洲是一個世界了。那麼二靜慮呢,小千世界那麼大,一千個世界,小千世界。叁靜慮呢,中千世界。第四靜慮的大小呢,大千世界,那就是大得不得了,小世界就是一個四大洲,一個須彌山,一直到這個是整個的七重金山了,八個香海水了,這個都算在裏邊了,是一個世界了。那麼初靜慮就那麼大,二靜慮有一千個世界那麼大,叁靜慮,有一千個小千世界那麼大,第四靜慮呢,叁千大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這麼大。
那麼下邊跟著就要講什麼叫叁千大千世界,這個很快,我們講掉它。
丙二 總辨大千
從此大文第二,總辨大千。論雲:齊何量說小、中、大千?頌曰:
四大洲日月 蘇迷盧欲天 梵世各一千 名一小千界
此小千千倍 說名一中千 此千倍大千 皆同一成壞
釋曰:千四大洲,乃至千梵世,如是總說爲一小千。千倍小千,名一中千界;千中千界,總名大千界。如是大千,同成同壞。
“從此大文第二,總辨大千”,前面大千、小千說了很多,到底什麼叫大千、小千?“論雲:齊何量說小、中、大千”,什麼叫小千、中千、大千?
“頌曰:四大洲日月,蘇迷廬欲天,梵世各一千,名一小千界,此小千千倍,說名一中千,此千倍大千,皆同一成壞”,叁千大千世界是一個成壞,一個成劫,一個壞劫,一個空劫,一個住劫,都是同時生滅的。一個四大洲,日,月,須彌山乃至欲界天,一直到梵天,這個叫一個世界。那麼一千個世界叫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叫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叫大千世界。所以說叁千大千世界呢,不是叁個千,是千倍千倍千倍!一千倍的世界,小千。再來一千倍,中千。再來一個一千倍,叁個千倍,這個叫叁千大千世界。
“釋曰:千四大洲,乃至千梵世”,就是一千個世界叫一個小千世界,“總說爲一小千”,一千倍的小千,叫一個中千世界,再來一千倍的中千世界叫大千世界。“如是大千,同生同壞”,整個叁千大千世界,同一成壞,在成劫的時候,同時成就,住劫的時候,都住,壞的時候,同時壞,最後空了,全部空掉,這是叁千大千世界是一個體系的,它們的成壞是相同的。
那麼今天時間到,我們明天再說。
第六十五講
(第181頁下第8行——第188頁上第13行)
《俱舍頌疏》。昨天講了“離通力依他,下無升見上”,下邊的要看上邊的天,在什麼條件之下能看到?一般的條件是不能見,除非自己有神通,從自己的地位升到上面的天上去,或者是其他有神通把他帶上去,或者上面的天把接上去,這樣子上去,能夠看到上面的,否則的話,下面的是不能見上,因爲不是他的境界,沒有共業。下面叁千大千世界也講過了,一個世界,一個須彌山,四大洲,一直到梵世,叫一個世界。一千個世界叫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叫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叫叁千大千世界,這個叁千就是叁個千倍起來,一個千乘一個千再乘一個千,不是叁乘一千。
乙二 明能居量
丙一 明身量
從此大文第二,明能居量。一、明身量,二、明壽量。且初明身量者,論雲:如外器量別,身量亦別耶?亦別。雲何?頌曰:
贍部洲人量 叁肘半四肘 東西北洲人 倍倍增如次
欲天俱盧舍 四分一一增 色天逾繕那 初四增半半
此上增倍倍 唯無雲減叁
釋曰:贍部洲人,身多分長叁肘半,于中少分,有長四肘。東勝身洲,人身長八肘。西牛貨洲,人身長十六肘。北俱盧洲,人身長叁十二肘。欲界六天,最下身量,一俱盧舍四分之一。如是後後,一一分增,至第六天,一俱盧舍半。色天身量,初梵衆天,半逾繕那,梵輔全一,大梵一半,少光二全。此上諸天,皆增倍倍。唯無雲天,減叁逾繕那。謂遍淨天,六十四逾繕那,至無雲天,于一倍中,減叁逾繕那,計成一百二十五逾繕那也。所以無雲減叁者,從第叁禅變易受生,入第四禅不變易受難,故減叁劫也,舍受名不變易受也。又解:謂順色究竟天一萬六千劫,故減叁劫,謂無雲天減叁劫,已上倍倍增,乃至色究竟,增滿一萬六千逾繕那也。
“從此大文第二,明能居量”,能居的有情的量。前面是所居的大小,器世間有了,下邊能居的天人的身量,還有壽量,這個量包涵了身量跟壽量。那麼這個裏邊我們就要看到,天上的壽跟那個地獄的壽比起來,那不得了,天上的壽已經夠長了,但是地獄裏邊,由天上的一輩子的做一天一夜,還要那麼長的受苦,那是不得了,進去之後,出來不曉得是哪一天?
“從此大文第二,明能居量”,先說身量。“論雲:如外器量別,身量亦別耶?”它就問了,外器世間各個天不一樣,那麼它各個天的天人的身,它的大小是不是也有差別的?“亦別”,回答就是也有差別。“雲何”,怎麼差別?
“頌曰”,以頌來回答。“贍部洲人量,叁肘半四肘,東西北洲人,倍倍增如次,欲天俱盧舍,四分一一增,色天逾繕那,初四增半半,此上增倍倍,唯無雲減叁”,那就是欲界的四大洲的人的身的量,跟那個欲界的天,一直到色界的天,都把那些天、人,天的身高多少長?多少高?全部說了,那麼下邊我們看長行就清楚了。
“釋曰:贍部洲人,身多分長叁肘半,于中少分,有長四肘”,南洲的人大部分的人,他的身高度叁肘半,叁肘,一個肘就是二十四個手指,橫起來排,這樣子我們是五個指了,二十四個指,算一個肘。這後頭都要講,長,長度單位都要講。那麼一共是叁肘半,大概是叁肘半那麼高,大部分都是這麼高,那麼少部分特別高的也有四肘的。那麼當然我們說再一個少部分特別矮的也有了,那麼一般性的是叁肘半,那麼個別高一點的四肘。東勝身洲的人就比南洲要高一倍,八肘,西牛貨洲再高一倍,十六肘。北俱盧洲要再高一倍,叁十二肘。從這個地方看,美國就不是北俱盧洲,美國再高,沒有那麼多倍的,我們南洲的四肘是最高的,他有叁十二肘,哪有那麼高的人?沒有看到過。那就是說北俱盧洲,我們沒有發現,如果發現了北俱盧洲人,他立起來,那有我們八個那麼高了,哪有這個,哪有哪個美國人有那麼高呢?沒有,那麼這是四大洲的人的高度。
欲界六天,那更高了,四大天王的最下身量,就是四大天王天,一個俱盧舍四分之一,一個俱盧舍,兩裏高,兩裏的四分之一,就是兩裏除個四,0.5裏,那麼這個相當高了。我們在清涼橋有一個鞋,是四大天王的鞋,是布做的,那麼大,是船那麼一個,但是照四分之一俱盧舍那麼高的身量比起來,那個鞋還嫌小了。那個這麼大的鞋還是四天王的像穿的鞋,如果真的四大天王來起來,那個鞋就是一個船那麼大,真的那個海洋船那麼大。那麼這是身高最低的,再高的呢,還要高。“如是後後,一一分增”,就是說忉利天再加四分之一,再是夜摩天再加四分之一,到第六天,就是他化自在天一俱盧舍半,加到一俱盧舍那半,那麼這是欲界天。
色界天,他的身量更高了。梵衆天半個逾繕那,逾繕那是十六裏,那是八裏那麼高,梵輔天一個逾繕那,全一,大梵天一半逾繕那,少光天兩個逾繕那。“此上諸天皆增倍倍”,上面就是一倍一倍增,二、四、八,這樣子增。
“唯無雲天”,要增了一倍之後,“減叁逾繕那”,那什麼意思呢?“謂遍淨天”是六十四個逾繕那,到無雲天呢,本來是一倍了,六十四的一倍是一百二十八,在一百二十八裏邊減叁個就是一百二十五。無雲天是最高的,第四禅的無雲天,他是一百二十五個逾繕那高。爲什麼要減叁,下邊說了幾個原因。“所以無雲減叁者,從第叁禅變易受生,入第四禅不變易受難,故減叁劫也”,第叁禅以下,都是要變的,受要變的,我們前面講過噢,第叁禅還有舍受跟樂受兩個變化,那麼在初、二禅有喜樂受跟舍受,那麼欲界苦樂憂喜舍都有變化,而第四禅祗有舍受,沒有變化。那麼因爲他從要變化的受,生到不變化的受,比較困難,所以要減叁。這裏減叁劫,實際上減叁個逾繕那,因爲他的身量跟他的壽量…
《俱舍論頌疏講記 世間品》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