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那你算算好了,那就是很早朝代的鬼到現在還在,爲什麼?它壽命長嘛。
問:寒捺落迦,壽量雲何?答:世尊寄喻,顯彼壽言,如此人間佉黎二十,成摩揭陀一麻婆诃量。佉黎此雲斛,婆诃此雲篅,麻者巨藤也。一麻婆诃量者,意取婆诃量,不欲取麻,如言一谷篅。頌言婆诃麻者,意欲取麻,如言一篅谷,有置巨藤平滿其中,設複有人,百年除一,如是巨藤,易有盡期,生頞部陀,壽量難盡。此二十倍,爲第二寒地獄壽,如是後後,二十倍增,是謂八寒地獄等壽量。
“問:寒捺落迦,壽量雲何?”寒冰地獄,八寒地獄的壽量怎麼樣?“答世尊寄喻,顯彼壽言”,這個壽量實在說不清楚了,祗好打比喻來說。
“如此人間,佉黎二十,成摩揭陀,一麻婆诃量”,人間,佉黎得舍,印度的一個量的名字,佉黎雲何,相當于十鬥,一個诃,那麼婆诃,我們漢地叫篅,就是圍谷子的那個東西,那麼麻是巨藤,巨藤就是麻,那麼我們就了解了芝麻的麻就行了,一個麻婆诃量,就是取一婆诃,就是一個麻婆诃量呢,主要是說一個婆诃,一篅的那個麻,一篅的芝麻,一篅的芝麻,就是圍起一大堆了,“如言一篅谷”,一谷篅,好象圍起一堆的谷子一樣。
“頌言婆诃麻者,意欲取麻”,這個它翻來覆去的,我們不必去從字面上去給它去解釋,主要就是說有那麼多麻,放在一個篅子裏邊,假使有一個人,一百年取一個芝麻,一百年拿掉一個,那麼這樣子,麻拿完了,這個八寒地獄,最初的那個地獄的壽還沒有完。那就可想而知,這個壽命是長也想了,那麼多的,二十個佉黎就是,十鬥是一個佉黎,二十個诃就是二百鬥,二百鬥的芝麻,把它圍起來,一百年拿掉一顆,那把麻拿完,它的壽命還沒有完,那麼這長可算了。
“此二十倍爲第二”,那麼第二個寒冰地獄比它壽命還要長,長多少?長二十倍,第叁、第四,都是二十倍、二十倍的增。那麼八寒地獄的壽量就是如此,這是惡趣的壽量。
丁叁 明中夭不中夭
從此第叁,明中夭不中夭。論雲:此諸壽量,有中夭耶?頌曰:
諸處有中夭 除北俱盧洲
釋曰:諸處壽量,皆有中夭。除北俱盧洲,彼定千歲。此言諸處有中夭者,約處所說,非別有情。以諸處中,有別有情,不中夭故。謂住睹史多天,一生所系菩薩,及最後有菩薩謂王宮身也,佛記樹提伽也,佛使耆婆也,隨信隨法行見道聖人,菩薩、輪王母懷彼二胎時,此等亦無中夭。
下邊說“中夭不中夭”。沒有到最高的壽量而中間死掉的,有沒有?“論雲:此諸壽量,有中夭耶?”這些上邊講的壽命,中間夭折的有沒有?
“頌曰:諸處有中夭,除此俱盧洲”,到處都有中夭的,但是北俱盧沒有,特殊。北俱盧洲是決定一千年,中間不會死掉的。那麼這個也就是說,北俱盧洲所以沒有佛教呢,他沒有苦,總是一千年也不會中夭,沒有害怕,不恐懼。那麼死掉之後,生欲界天,就是死,他也感到沒有什麼好可怕,死了之後生天去了,更好。所以生的時候,又沒有什麼病痛了,什麼東西,害怕中間死掉也沒有,總是一千歲,肯定的,保險公司保也保不了那麼厲害,他肯定保你一千歲的。
所以說,“諸處壽量,皆有中夭”,各個地方的壽量,不管你天人都有中夭的,祗有北俱盧洲沒有,“彼定千歲”,他定有一千歲。
“此言諸處有中夭者,約處所說,非別有情”,諸處有中夭的話,這是,就是辯論裏邊話要搞清楚,那些地方都有中夭,不是人。人裏邊沒有中夭的,有!假使是南洲,南洲地方有中夭的,但不是每一個人都中夭,這個要辨別清楚。我們講辯論的時候,這些是要很注意噢,如果你一不注意的話,就會給人家抓辮子,你就要輸掉了。所以說地方有中夭,並不是說每一個地方的人都是中夭。“以諸處中,有別有情不中夭故”,每一個地方都有不中夭的有情,你說南贍有中夭的,但是南洲活到一百歲的,滿壽的人也不少,當然不太多了,也是有的,不是個個都中夭。
“謂住睹史多天,一生所系菩薩”,這個裏邊就是說決定不中夭的,那麼就是舉幾個例。我們說諸處有中夭呢,裏邊個別的有情他是一定不中夭。哪些呢?睹史多天的一生所系的菩薩,就是要降生人間,還在補處,補處就是補處菩薩的時候,這個菩薩決定不中夭。兜卛天的壽命四千歲,他就四千歲,不會中夭。
“及最後有菩薩”,最後有菩薩就是釋迦牟尼太子身,這個身體也不會中夭。這是南洲有中夭,但是成佛的那個身不會中夭。睹史多天也有中夭,但是一生補處的菩薩決定不中夭。就是出意外了,這就是地方雖然有中夭,有情卻不一定有中夭,有些不但是不中夭,肯定不中夭,那麼這個就是舉的肯定不中夭的人。
“佛記”,佛授記的人不會中夭。這個指哪個呢?“樹提伽”,樹提伽是個人。“佛使”是耆婆童子,他醫術很高明,能夠治很多的病。樹提伽他家裏是很富有,但是父母年紀很大了,沒有孩子,最後忽然懷孕了,那麼他們很高興,他們就去,當時的人有些迷信思想,就要去問問外道,這個孩子的命怎麼樣?這個外道就說這個孩子是女的,而且不長命的,反正一般外道都是亂說了。結果他去問佛,他也不相信了,再去問問佛。佛說,是男的,而且長命的。這個與外道是不同,外道搞錯了。結果這個外道呢,因爲要維護他們的信譽,他們說這個孩子是女的,短命的,他已經話出口了,而佛說是男的,是長命的,他們害怕這個孩子養下來,果然是男的,果然是長命的,那麼他們外道的威信就沒有了。他就下毒手,用一些藥,把他的母親,還沒有養,胎裏的時候,把母親毒死了。她這樣子毒死了,你的小孩子短命的,男的、女的也分不出來,胎裏邊還分不清男女,那麼死掉了,你看是女的,死掉了,短命的。他們用這個手腕來達到他們的預言,這個太卑鄙了,但是沒有用,佛已經授記他是男的,是長命的,不中夭,你再害也害不了。這樣子呢,他的母親死掉了,當時印度的規矩是火化,在火化的時候,佛就派一個人,佛說你到火裏去,把肚子裏的那個孩子取出來,結果那個人就去取了,火裏去取,把孩子抱出來了,沒有死掉。佛授了記的不會死的,那個就是佛記。“佛使”,也不會中夭。大火裏邊,把孩子抱出來,佛說你去取,取得出來的,這個人也相信佛的話,大火裏跑進去,把孩子取出來,自己也沒有燒死。所以說佛記的不會死,佛差使的人也不會死。
“隨信、隨法行”,這也是講兩種聖人,隨信行、隨法行,前面我們講過,見道的聖者,隨信行是鈍根的,隨法行是利根的,他們在見道的十五剎那的時候,絕對不中夭,不會是見道見一半死掉了,不會。見道的時候,這十五剎那,決定不會死的,我們前面也講過。
“菩薩、輪王,母懷彼二胎時”,菩薩就是最後身菩薩,就是釋迦牟尼,摩耶夫人懷胎時候,或者轉輪聖王,他母親懷胎的時候,這個時候,他的母親也不會中夭。一中夭的話,菩薩就生不出來了。所以說,因爲他們的福氣,他的母親,懷輪王,或者懷最後身菩薩的時候,不會中夭的。所以摩耶夫人養下來七天死掉了,但是在懷胎的時候,絕對不會死的,菩薩身決定是平安降世的。
那麼這裏就是說佛記的,他不會中夭,但是他將來年紀大了,他死,這個是另外一回事。佛使的,他說你到火裏去取那個孩子,把他取出來,佛叫他取的,決定火燒不死,但是其它時候,他要死,那也不一定了。那麼隨信行、隨法行,見道的十五剎那的時候,絕對不中夭,見了道之後,那有沒有中夭,那也不定了。那麼輪王的母親,跟那個懷菩薩胎的母親,懷胎時候,決定不中夭,養下以後,是否不中夭就不一定了。那麼摩耶夫人,她很年輕就生忉利天去了,那是已經養下了,那就不一定了,在懷胎的時候不會中夭。
就是說每一個洲,每一個地方,除了北俱盧洲之外,都有中夭的事。但是個別的有些呢,他絕對不中夭,就是舉了這些例。十一卷完了,我們今天開始第十二卷。以後越講越快的,因爲很容易,你們看這個也不要太多解釋。
俱舍論頌疏論本第十二
分別世間品第叁之五
乙叁 明叁分齊
丙一 明叁極少
從此大文第叁,明叁分齊,就中:一、明叁極少,二、明二量。且初明叁極少者,論雲:如是已約逾繕那等,辨器世間身量差別,約年等辨壽量有殊,二量不同,未說今說。此二建立,無不依名,前二及名,未詳極少,今應先辨叁極少量。頌曰:
極微字剎那 色名時極少
釋曰:上句標,下句釋也。極微者,是色極少也;剎那者,是時極少也;一字者,是名極少也。謂分折諸色,至一極微,爲色極少;分折32諸名,至于一字,爲名極少;分折于時,至一剎那,爲時極少。一字名者,如說瞿名。問:何名剎那?答:衆緣和合,法得自體頃。又解:或有動法,行度一極微。又解,對法諸師,作如是說:由如壯士一度疾彈指頃,六十五剎那,如是名爲一剎那量。
“從此大文第叁,明叁分齊”,這是講數量,這個單位,有叁種分齊,就是先說。“一、明叁極少”,“二、明二量”,“初明叁極少者”,什麼叫極少?我們說世間的一些時間、空間這些量度的分別。
“論雲:如是已約逾繕那等,辨器世間身量差別”,我們前面把器世間的,跟天、人的身量的高度,用逾繕那等等單位來計算的,以這個時間的壽量呢,以年那些時間來計算的。“二量不同,未說今說”,這個逾繕那,這個長度跟年的時間的數量,它是不同,前面沒有說,現在該說了。
“此二建立,無不依名,前二及名,未詳極少,今應先辨,叁極少量”,這個時間也好,長度——空間的長短也好,它都是依靠名建立的,名句文身那個名,你離開這個名句文身,你怎麼說逾繕那,什麼剎那,怎麼算呢?幾年,你說年嘛,這個本身就是名句文身的事情,你說逾繕那本身也是名句文身。所以這兩個都依名句文身建立…
《俱舍論頌疏講記 世間品》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