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初壞,最後成功。
“若初一有情生無間獄,二十中成劫,應知已滿”,一直到從大梵天生下之後,慢慢,慢慢往下生,生到最低的阿鼻地獄有一個衆生投生了,這個時候,二十成劫滿了,那是住劫來了,這是成的一個階段,完成了。
此後複有二十中劫,名成已住,次第而起,謂從風起造器世間,乃至後時有情漸住。此洲人壽,經無量歲,至住劫初,壽方漸減,從無量劫,減至極十年,即名爲初一住中劫已上釋第七、第八句。此後十八,皆有增減,謂從十歲,增至八萬,從八萬歲,減至十年,第二十劫唯增無減,謂從十歲,增至八萬,名第二十劫。一切劫增,無過八萬,一切劫減,唯極十年,十八劫中,一增一減,時量方等,初減後增,故二十劫,時量皆等,此總名爲成已住劫已上釋第九乃至第十二句也。
“此後複有二十中劫,名成已住”,成劫以後,還有一個很長時間,也相當于二十個中劫的時間,這樣成了以後,就是住劫了。
“次第而起”,挨了次第,“謂從風起造器世間,乃至後時,有情漸住,此洲人壽,經無量歲”,這時候風輪了,起了水輪,金輪,慢慢的器世間成功,最後慢慢地有情開始住到這個地方來,這個洲的人壽,就南洲人的壽命,“經無量歲,至住劫初,壽方漸減”,成劫的時候,地獄衆生還沒有生,南洲的人已經生了,這個還在成劫,沒有到住劫,地獄生了之後,成劫才滿,就是說從成劫的時候,光音天到我們這個南洲來的人,壽命是無量,很長,一直到住劫,那個成劫當中,壽命是無量的,到住劫開始之後,壽才減下來,從無量劫,慢慢減到最低的,減到十歲,這個是第一個中劫,住劫裏邊有二十個中劫了,第一個中劫,就是從無量歲的成劫,慢慢的到住劫開始減,從無量歲減到,從無量劫的歲一直減到十歲,這個很長的時間是第一個中劫。
“此後十八,皆有增減,謂從十歲增至八萬,從八萬歲減至十年”,那麼中劫,一共二十個中劫了,第一個中劫是,祗有減,沒有增,從無量到十歲,那麼後面中間十八個中劫呢,從十歲增到八萬四千,又從八萬四千減到十歲,這樣子十八次增減,若最後二十個,最後第二十中劫呢,唯增無減,從十歲增到八萬,時間也是差不多,都是這二十個中劫時間一樣的,就是中間呢一增一減,而第一個是單減不增,最後一個是單增不減,但是時間經過是同樣,都是那麼長時間。
“一切劫增,無過八萬,一切劫減,唯極十年,十八劫中,一增一減,時量方等,初減後增故二十劫,時量皆等”,它說在一劫裏邊,最高的,增到最高不超過八萬,最小減到十歲,再也不會再減了,最高增到八萬歲,再不會再高了,十八個劫,是有增減的,一增一減叫一個劫,“時量皆等”,它的時間都是一樣的,那麼第一個成劫祗有減,後增,後來最後一個,第二十中劫,祗有增,但是時間呢,這二十劫的時量皆等,時間都是一樣的,“此總名爲成已住劫”,這個成了之後住,叫住劫,二十個中劫是一個住劫。
所余成壞,及壞已空,雖無增減,二十差別,然由時量與住劫同,准住各成二十中劫已上釋第十叁第十四句也。
“所余成壞,及壞已空,雖無增減,二十差別,然由時量與住劫同,准住各成二十中劫”,那麼住了之後要壞,壞了之後要空,這個裏邊,雖然沒有增,沒有減,這個增減的二十個差別,但是它們這個壞的時間,跟空的時間,跟住劫同樣也是這麼二十個中劫的量,那麼就是成住壞空都講完了。
今天時間也到了,明天再說。
第六十六講
(第188頁下第13行——第191頁上第4行)
《俱舍頌疏》。昨天我們講到十二卷,器世間叁個災,成劫、住劫、壞劫,成住壞空一共是四個,各二十個中劫,一共是八十個中劫。這裏我們還是把那裏看一看,就是說成壞,這是住劫,住劫裏邊有二十個增減,有十八個增減加頭上一個,最後一個,頭上是單減,後頭是單增,那麼一共是二十中劫,那麼住劫如此,成劫、壞劫、空劫,時間都跟住劫一樣,各是二十個中劫。
成中初劫,起器世間;後十九中,有情漸住。壞中後劫,壞器世間;前十九劫,有情漸舍。如是所說,成住壞空,各二十中劫,積成八十,總此八十成大劫量。
“成中初劫,起器世間;後十九中,有情漸住”,成劫的裏邊,第一個劫,器世間成就,後面十九個中劫,有情一個一個生起來,開始是這個大梵天先有,後來一個一個下來,乃至最後是阿鼻地獄的衆生起來,漸住,衆生一點點,到處有衆生來了。
“壞中後劫”,壞劫的後劫,“壞器世間”,前面是有情壞、趣壞,後來呢,最後器世間壞,“前十九劫,有情漸舍”,就是先是地獄空,慢慢的人間空,再是忉利天空,一直到上邊,初禅天空……,最後的一個就是器世間燒起來了,洞然。
“如是所說,成住壞空”,我們說成劫,住劫,壞劫,空劫,各有二十個中劫的時間那麼長,所以說總的來說是八十個中劫。這八十個中劫就是一個大劫,中劫是一增一減,十八個增減,跟前面的單減、後面的單增,這是都是中劫的量,那麼住劫的是二十中劫的時間,成、壞、空同樣,也是那麼長的時間,總的來說,成住壞空,一共是八十個中劫,這個八十個中劫就是一個大劫。
問:劫性是何?答:謂唯五蘊,時無別體,依法而立也。
“問:劫性是何?”劫講好了,它的數量講好了,劫本身到底是什麼東西?
“答:謂唯五蘊,時無別體,依法而立也”,劫就是時間,到底它是什麼東西呢?什麼爲體的呢?就是五蘊爲體。時間,沒有一個特別的東西叫時間,就是依了法的運動,這樣子差異就産生了時間概念。
我們在《百法明門》裏邊把時間就立了一個不相應行,就是心王、心所跟那些色法的分位差別,就是五蘊裏邊産生運動變化的時候就有一個時間的概念出來了,它沒有個別的單獨的一個體,就是五蘊,體就是五蘊,五蘊的一些差異就産生時間的概念。依法而立,依了五蘊這些法而安立時間的。
問:經說叁劫阿僧祇耶此雲無數,積何劫成叁劫無數?答:累前大劫爲十百千,乃至積成叁劫無數。問:既稱無數,何複言叁劫?答:非無數言,顯不可數。解脫經說六十數中,阿僧祇耶,是第五十二一數。
“問:經說叁劫阿僧祗耶,積何劫成叁劫無數?”叁劫,叁大阿僧祗劫,說法呢就是,這個劫是大劫,叁劫阿僧祗也可以,叁大阿僧祗劫也可以,叁阿僧祗大劫也可以,反正這個劫是大劫,阿僧祗劫是個數字,有叁個這麼大的數字的劫。這個阿僧祗劫是印度話,翻成漢語是無數。那麼它說,所謂叁大阿僧祗劫,叁劫阿僧祗耶,是哪些劫成了叁劫無數的,無數的叁劫的?
“答:累前大劫爲十百千,乃至積成叁劫無數”,就是前面的大劫,八十個中劫那個劫,八十個中劫,大劫,從十到一百,一百到一千,一直積到阿僧祗,叁個阿僧祗。
那麼他再提問,“既稱無數,何複言叁劫?”既然阿僧祗也是無數,這個無數已經數量是多得不可說了,還要加個叁有啥意思?有叁個無數,那不必了。我們說,學過數學就知道,無窮大,無窮大這個數字,它已經大得不可再加了,你不要說叁個無窮大了,五個無窮大了,這個沒有意思。他說你這個無數劫裏的數字已經沒有數了,何必加個叁呢,那個不是多余嘛。
“答:非無數言顯不可數”,我們說無數,並不是這個數字真的數不清了,這個無數不過是數字大的數字,數字很大,一般的人就是說,來個無數來代替了,實際上還是可數的。那麼無數是什麼東西呢?它下面就要說了,阿僧祗,它的數字多少?那算得出來的。“《解脫經》說,六十數中,阿僧祗耶是第五十二一數”,《解脫經》,一本經了,它裏邊講數字,有六十個數字,就是從一到十,一百,一個一個推上去,一共立了六十位,這六十位裏邊呢,阿僧祗也是其中的第五十二位。
問:雲何六十?答:如彼經言:有一無余,始數爲一,一十爲十,十十爲百,十百爲千,十千爲萬,十萬爲洛叉,十洛叉爲度洛叉,十度洛叉爲俱胝,十俱胝爲末陀,十末陀爲阿庾多,十阿庾多爲大阿庾多,十大阿庾多爲那庾多,十那庾多爲大那庾多,十大那庾多爲缽羅那庾多,十缽羅那庾多爲大缽羅那庾多,十大缽羅那庾多爲矜羯羅,十矜羯羅爲大矜羯羅,十大矜羯羅爲頻跋羅,十頻跋羅爲大頻跋羅,十大頻跋羅爲阿刍婆,十阿刍婆爲大阿刍婆,十大阿刍婆爲毗婆诃,十毗婆诃爲大毗婆诃,十大毗婆诃爲嗢蹭伽,十嗢蹭伽爲大嗢蹭伽,十大嗢蹭伽爲婆喝那,十婆喝那爲大婆喝那,十大婆喝那爲地致婆,十地致婆爲大地致婆,十大地致婆爲醯都,十醯都爲大醯都,十大醯都爲羯臘婆,十羯臘婆爲大羯臘婆,十大羯臘婆爲印達羅,十印達羅爲大印達羅,十大印達羅爲叁磨缽躭,十叁磨缽躭爲大叁磨缽躭,十大叁磨缽躭爲揭底,十揭底爲大揭底,十大揭底爲拈筏羅阇,十拈筏羅阇爲大拈筏羅阇,十大拈筏羅阇爲姥達羅,十姥達羅爲大姥達羅,十大姥達羅爲跋藍,十跋藍爲大跋藍,十大跋藍爲珊若,十珊若爲大珊若,十大珊若爲毗步多,十毗步多爲大毗步多,十大毗步多爲跋邏欃,十跋邏欃爲大跋邏欃,十大跋邏欃爲阿僧祇耶。于此數中,忘失余八,若數大劫,至此數中阿僧祇耶,名劫無數,此劫無數,複積至叁,經中說爲叁劫無數,非諸算計不能數知,故得說爲叁劫無數。
“問:雲何六十?”他說你說六十數字是什麼?六十個數字呢?下面就要數數了,“如彼經言,有一無余,始數爲一”,根據那個《解脫經》,他就是說,按數字了,這個學了有好處,叁大阿僧祗劫到底什麼回事?大家可以知道,他說開始是一,有一無余,祗有一個一,沒其他的。這個是開始計數,數的開始是一個一,其他什麼都沒有。那麼十個一,一個十爲十,就是十個一,十個一叫十。十個十是百,十個百是千,十個千是萬,十個萬是…
《俱舍論頌疏講記 世間品》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