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初坏,最后成功。
“若初一有情生无间狱,二十中成劫,应知已满”,一直到从大梵天生下之后,慢慢,慢慢往下生,生到最低的阿鼻地狱有一个众生投生了,这个时候,二十成劫满了,那是住劫来了,这是成的一个阶段,完成了。
此后复有二十中劫,名成已住,次第而起,谓从风起造器世间,乃至后时有情渐住。此洲人寿,经无量岁,至住劫初,寿方渐减,从无量劫,减至极十年,即名为初一住中劫已上释第七、第八句。此后十八,皆有增减,谓从十岁,增至八万,从八万岁,减至十年,第二十劫唯增无减,谓从十岁,增至八万,名第二十劫。一切劫增,无过八万,一切劫减,唯极十年,十八劫中,一增一减,时量方等,初减后增,故二十劫,时量皆等,此总名为成已住劫已上释第九乃至第十二句也。
“此后复有二十中劫,名成已住”,成劫以后,还有一个很长时间,也相当于二十个中劫的时间,这样成了以后,就是住劫了。
“次第而起”,挨了次第,“谓从风起造器世间,乃至后时,有情渐住,此洲人寿,经无量岁”,这时候风轮了,起了水轮,金轮,慢慢的器世间成功,最后慢慢地有情开始住到这个地方来,这个洲的人寿,就南洲人的寿命,“经无量岁,至住劫初,寿方渐减”,成劫的时候,地狱众生还没有生,南洲的人已经生了,这个还在成劫,没有到住劫,地狱生了之后,成劫才满,就是说从成劫的时候,光音天到我们这个南洲来的人,寿命是无量,很长,一直到住劫,那个成劫当中,寿命是无量的,到住劫开始之后,寿才减下来,从无量劫,慢慢减到最低的,减到十岁,这个是第一个中劫,住劫里边有二十个中劫了,第一个中劫,就是从无量岁的成劫,慢慢的到住劫开始减,从无量岁减到,从无量劫的岁一直减到十岁,这个很长的时间是第一个中劫。
“此后十八,皆有增减,谓从十岁增至八万,从八万岁减至十年”,那么中劫,一共二十个中劫了,第一个中劫是,祗有减,没有增,从无量到十岁,那么后面中间十八个中劫呢,从十岁增到八万四千,又从八万四千减到十岁,这样子十八次增减,若最后二十个,最后第二十中劫呢,唯增无减,从十岁增到八万,时间也是差不多,都是这二十个中劫时间一样的,就是中间呢一增一减,而第一个是单减不增,最后一个是单增不减,但是时间经过是同样,都是那么长时间。
“一切劫增,无过八万,一切劫减,唯极十年,十八劫中,一增一减,时量方等,初减后增故二十劫,时量皆等”,它说在一劫里边,最高的,增到最高不超过八万,最小减到十岁,再也不会再减了,最高增到八万岁,再不会再高了,十八个劫,是有增减的,一增一减叫一个劫,“时量皆等”,它的时间都是一样的,那么第一个成劫祗有减,后增,后来最后一个,第二十中劫,祗有增,但是时间呢,这二十劫的时量皆等,时间都是一样的,“此总名为成已住劫”,这个成了之后住,叫住劫,二十个中劫是一个住劫。
所余成坏,及坏已空,虽无增减,二十差别,然由时量与住劫同,准住各成二十中劫已上释第十三第十四句也。
“所余成坏,及坏已空,虽无增减,二十差别,然由时量与住劫同,准住各成二十中劫”,那么住了之后要坏,坏了之后要空,这个里边,虽然没有增,没有减,这个增减的二十个差别,但是它们这个坏的时间,跟空的时间,跟住劫同样也是这么二十个中劫的量,那么就是成住坏空都讲完了。
今天时间也到了,明天再说。
第六十六讲
(第188页下第13行——第191页上第4行)
《俱舍颂疏》。昨天我们讲到十二卷,器世间三个灾,成劫、住劫、坏劫,成住坏空一共是四个,各二十个中劫,一共是八十个中劫。这里我们还是把那里看一看,就是说成坏,这是住劫,住劫里边有二十个增减,有十八个增减加头上一个,最后一个,头上是单减,后头是单增,那么一共是二十中劫,那么住劫如此,成劫、坏劫、空劫,时间都跟住劫一样,各是二十个中劫。
成中初劫,起器世间;后十九中,有情渐住。坏中后劫,坏器世间;前十九劫,有情渐舍。如是所说,成住坏空,各二十中劫,积成八十,总此八十成大劫量。
“成中初劫,起器世间;后十九中,有情渐住”,成劫的里边,第一个劫,器世间成就,后面十九个中劫,有情一个一个生起来,开始是这个大梵天先有,后来一个一个下来,乃至最后是阿鼻地狱的众生起来,渐住,众生一点点,到处有众生来了。
“坏中后劫”,坏劫的后劫,“坏器世间”,前面是有情坏、趣坏,后来呢,最后器世间坏,“前十九劫,有情渐舍”,就是先是地狱空,慢慢的人间空,再是忉利天空,一直到上边,初禅天空……,最后的一个就是器世间烧起来了,洞然。
“如是所说,成住坏空”,我们说成劫,住劫,坏劫,空劫,各有二十个中劫的时间那么长,所以说总的来说是八十个中劫。这八十个中劫就是一个大劫,中劫是一增一减,十八个增减,跟前面的单减、后面的单增,这是都是中劫的量,那么住劫的是二十中劫的时间,成、坏、空同样,也是那么长的时间,总的来说,成住坏空,一共是八十个中劫,这个八十个中劫就是一个大劫。
问:劫性是何?答:谓唯五蕴,时无别体,依法而立也。
“问:劫性是何?”劫讲好了,它的数量讲好了,劫本身到底是什么东西?
“答:谓唯五蕴,时无别体,依法而立也”,劫就是时间,到底它是什么东西呢?什么为体的呢?就是五蕴为体。时间,没有一个特别的东西叫时间,就是依了法的运动,这样子差异就产生了时间概念。
我们在《百法明门》里边把时间就立了一个不相应行,就是心王、心所跟那些色法的分位差别,就是五蕴里边产生运动变化的时候就有一个时间的概念出来了,它没有个别的单独的一个体,就是五蕴,体就是五蕴,五蕴的一些差异就产生时间的概念。依法而立,依了五蕴这些法而安立时间的。
问:经说三劫阿僧祇耶此云无数,积何劫成三劫无数?答:累前大劫为十百千,乃至积成三劫无数。问:既称无数,何复言三劫?答:非无数言,显不可数。解脱经说六十数中,阿僧祇耶,是第五十二一数。
“问:经说三劫阿僧祗耶,积何劫成三劫无数?”三劫,三大阿僧祗劫,说法呢就是,这个劫是大劫,三劫阿僧祗也可以,三大阿僧祗劫也可以,三阿僧祗大劫也可以,反正这个劫是大劫,阿僧祗劫是个数字,有三个这么大的数字的劫。这个阿僧祗劫是印度话,翻成汉语是无数。那么它说,所谓三大阿僧祗劫,三劫阿僧祗耶,是哪些劫成了三劫无数的,无数的三劫的?
“答:累前大劫为十百千,乃至积成三劫无数”,就是前面的大劫,八十个中劫那个劫,八十个中劫,大劫,从十到一百,一百到一千,一直积到阿僧祗,三个阿僧祗。
那么他再提问,“既称无数,何复言三劫?”既然阿僧祗也是无数,这个无数已经数量是多得不可说了,还要加个三有啥意思?有三个无数,那不必了。我们说,学过数学就知道,无穷大,无穷大这个数字,它已经大得不可再加了,你不要说三个无穷大了,五个无穷大了,这个没有意思。他说你这个无数劫里的数字已经没有数了,何必加个三呢,那个不是多余嘛。
“答:非无数言显不可数”,我们说无数,并不是这个数字真的数不清了,这个无数不过是数字大的数字,数字很大,一般的人就是说,来个无数来代替了,实际上还是可数的。那么无数是什么东西呢?它下面就要说了,阿僧祗,它的数字多少?那算得出来的。“《解脱经》说,六十数中,阿僧祗耶是第五十二一数”,《解脱经》,一本经了,它里边讲数字,有六十个数字,就是从一到十,一百,一个一个推上去,一共立了六十位,这六十位里边呢,阿僧祗也是其中的第五十二位。
问:云何六十?答:如彼经言:有一无余,始数为一,一十为十,十十为百,十百为千,十千为万,十万为洛叉,十洛叉为度洛叉,十度洛叉为俱胝,十俱胝为末陀,十末陀为阿庾多,十阿庾多为大阿庾多,十大阿庾多为那庾多,十那庾多为大那庾多,十大那庾多为钵罗那庾多,十钵罗那庾多为大钵罗那庾多,十大钵罗那庾多为矜羯罗,十矜羯罗为大矜羯罗,十大矜羯罗为频跋罗,十频跋罗为大频跋罗,十大频跋罗为阿刍婆,十阿刍婆为大阿刍婆,十大阿刍婆为毗婆诃,十毗婆诃为大毗婆诃,十大毗婆诃为嗢蹭伽,十嗢蹭伽为大嗢蹭伽,十大嗢蹭伽为婆喝那,十婆喝那为大婆喝那,十大婆喝那为地致婆,十地致婆为大地致婆,十大地致婆为醯都,十醯都为大醯都,十大醯都为羯腊婆,十羯腊婆为大羯腊婆,十大羯腊婆为印达罗,十印达罗为大印达罗,十大印达罗为三磨钵躭,十三磨钵躭为大三磨钵躭,十大三磨钵躭为揭底,十揭底为大揭底,十大揭底为拈筏罗阇,十拈筏罗阇为大拈筏罗阇,十大拈筏罗阇为姥达罗,十姥达罗为大姥达罗,十大姥达罗为跋蓝,十跋蓝为大跋蓝,十大跋蓝为珊若,十珊若为大珊若,十大珊若为毗步多,十毗步多为大毗步多,十大毗步多为跋逻欃,十跋逻欃为大跋逻欃,十大跋逻欃为阿僧祇耶。于此数中,忘失余八,若数大劫,至此数中阿僧祇耶,名劫无数,此劫无数,复积至三,经中说为三劫无数,非诸算计不能数知,故得说为三劫无数。
“问:云何六十?”他说你说六十数字是什么?六十个数字呢?下面就要数数了,“如彼经言,有一无余,始数为一”,根据那个《解脱经》,他就是说,按数字了,这个学了有好处,三大阿僧祗劫到底什么回事?大家可以知道,他说开始是一,有一无余,祗有一个一,没其他的。这个是开始计数,数的开始是一个一,其他什么都没有。那么十个一,一个十为十,就是十个一,十个一叫十。十个十是百,十个百是千,十个千是万,十个万是…
《俱舍论颂疏讲记 世间品》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